04.02 百合六磨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

百合六磨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中醫學“胃痞”“痞滿”“納呆”“胃脘痛”範疇。西醫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於患者的胃腸動力障礙,機體出現幽門螺桿菌感染,胃腸刺激等,發生胃排空障礙,繼而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臨床中醫多辨證為脾胃虛弱,升降失常,肝胃不和,氣滯血瘀,食滯鬱熱等證候。但依法治之仍是不效。筆者認為人們的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使神機曲運,情志悒鬱,日久則耗傷神明真陰,是知病從心生,故見失眠、焦慮、抑鬱或情緒易波動。

《景嶽全書·不寐》所說:“蓋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不足耳;勞倦思慮太過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無主所以不眠。”《黃帝內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這就充分說明,神機失運、形神皆勞,久則傷及神明陰血,也會連累陽明胃脈,使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曰胃不和則臥不安也。《醫學衷中參西錄》論述的更加明瞭:“蓋心為神明之府,有時心有隱曲,思想不得自遂,則心神拂鬱,心血亦遂不能濡潤脾土,以成過思傷脾之病。”這裡所說的臥不安指的正是失眠、焦慮、抑鬱或情緒易波動等,神機曲運,真陰暗耗,過思傷脾之證。加之當今飲食結構的改變,菸酒炙煿、肥甘厚味入胃腸,須知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洩之,而水谷乃化。木之性主於疏洩,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洩之,而水谷乃化,肝木不能疏洩水谷,滲瀉中滿之證,在所難免。而今心主已傷,則肝膽失於疏洩條達,脾胃失於受納運化。庶幾則氣機逆亂,氣滯則血瘀,故見上脘疼痛不適,飽脹,噯氣,甚至嘔惡。真陰暗耗,瘀血入絡,故心窩胃脘疼痛多在夜間發作。肝膽疏洩不利,曲直作酸,故見燒心、反酸及胸骨後不適。脾胃受納運化不利,胃失和降,則可見飽脹,早飽、重壓感,噁心,噯氣,甚至嘔吐等症。舌質暗淡邊尖紅,舌苔薄黃,脈弦數,乃是心陰虛,肝膽鬱熱,脾胃氣機鬱滯之明徵。由此可知本病屬於曲運神機,使心主真陰暗耗,進而鬱滯肝膽使之失於疏洩條達,進而克土使脾胃失於受納運化之證候。筆者在臨床應用百合六磨湯治療本病多年,療效滿意。

百合六磨湯方藥組成及服用方法:百合30克,烏藥12克,雞內金20克,延胡索20克,川楝子12克,檀香15克,木香6克,檳榔6克,炒枳實20克,生大黃(勿後下)9克,威靈仙15克,蒲公英15克,香附子10克,甘草10克。每日1劑,水煎200毫升晚分服。30天為1個療程。

本方由《金匱要略》百合地黃湯與《證治準繩》六磨湯加減化裁而成。方中百合、檀香、延胡索同伍,甘寒相合則清心安神定膽,甘香辛溫為用,善走竄入心肺,朝百脈,通血絡,暢情志,運氣血,聰慧神明,使心定神寧,故失眠,焦慮,抑鬱,情緒易波動,得以舒緩,是治從心主入手。蒲公英、川楝子、香附子、木香、生大黃同伍,清肅而不滯不燥,入肝膽,助疏洩,令條達,促使情志及消化氣機恢復正常,使脅肋胃脘脹悶不適,早飽,噯氣等症得以蠲除。枳實、雞內金、檳榔、生大黃、木香同伍,入脾胃助運化,消食導滯,通降脾胃腑氣,正所謂六腑以通為用,以瀉為補,所以燒心,泛酸,反流,噯氣,噁心,嘔吐諸症得除。烏藥、延胡索、生大黃、香附子、檀香同伍,氣濃味厚,入血分能活瘀散結,出氣分可行鬱開閉,入心肝脾以解心腹諸痛,出膽胃腸以散諸鬱之滯。故胃脘當心,胸骨後諸痛,夜間發作諸症消失。

百合六磨湯組方合理,主次分明,由心主入手,兼顧脾胃肝膽三焦大小腸,旁及飲食水谷,氣血津液。綱舉目張,全面治理,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脾胃病的有效方劑。(陳天順 陳欽 河南省滎陽市中醫院)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件,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