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以色列和伊朗並不接壤,為什麼會結仇?

優然科技


以色列和伊朗結仇,不同於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也與領土無關。這兩個國家結怨,不過是最近30來年的事,此前有文字記載的20多個世紀裡,彼此沒有戰爭和衝突,甚至波斯人有恩於猶太人。

☝德黑蘭自由塔

公元前6世紀時,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兩度征服耶路撒冷,最後一次將包括猶太國王在內的大批民眾、工匠、祭司擄往巴比倫,這就是著名的“巴比倫之囚”。後來波斯帝國崛起,居魯士大帝征服新巴比倫,釋放了4.9萬名猶太人,允許他們在耶路撒冷重建家園,居魯士因此被《聖經》稱為“上帝的工具”。這件事記錄在大英博物館波斯展廳裡的居魯士石柱上,是最早關於宗教和民族平等的法令,人稱第一部“人權憲章”。

☝伊朗境內的猶太聖墓,即以斯帖和她叔叔馬爾杜查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美在政治軍事上援助伊朗,趁機控制伊朗。巴列維王朝世俗化的統治和“白色革命”,影響到保守派宗教人士的利益,宗教領袖霍梅尼以強硬措詞抨擊國王及他的改革計劃。隨著矛盾升級,霍梅尼被迫在外流亡了14年。但巴列維的改革最終失敗,於1979年1月17日被迫出國避禍,再也沒有回來。兩週後霍梅尼返回國內,組建新政府,成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波斯少女

伊朗和以色列交惡和美國人有著直接的關係。伊朗人認為,以色列是西方殖民主義的“走狗”,是中東地區的“毒瘤”。伊斯蘭革命時期,美國人支持巴列維的改革,而以色列幫助巴列維建立特務機構“薩瓦克”(Savac),是屠殺革命人士的主要工具,這才有了兩國交往的“冰河紀”。阿拉伯人說:“猶太人是被上帝詛咒過的、千古流浪的民族。”一個彈丸小國,被伊斯蘭世界包圍,又如此窮兇極惡的四面樹敵,雖然實際有核,但不足以對抗整個伊斯蘭世界。所以,世人都在誇讚猶太人如何聰明時,我卻為他們擔憂。這次和伊朗交惡升級,恐怕也與美國人脫不開干係。

☝德黑蘭原美國大使館

伊朗對去過以色列的遊客很謹慎。有次入境時,去過以色列的同伴被叫到辦公室裡盤問,複印護照簽證頁備案後才允許入境。


小重山


以色列與伊朗互慫,不對眼,在歷史和文化上的矛盾不是特別多,因為中間隔著好多國家遠的很,以前還同是美國的鐵桿盟友,主要是伊朗與美國斷交後才使它倆更加不對眼。美國兩老婆一個成前妻仇人,一個扶正當了大老婆。


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一打手,和美國是穿一條褲子的,伊朗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後與美國斷交,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一刺頭,制裁伊朗幾十年了。

由美國在背後的支持下,以色列充當起了中東小霸王的角色,以色列也是把中東鬧得不安寧,也是得罪不少國家,像土耳其,伊朗,敘利亞,哈馬斯等。

伊朗和以色列一個美國在中東地區最大的刺頭,一個美國在中東地區最好的死黨,伊朗自然看不慣以色列的作為,敵人的朋友也同樣是敵人。



然而以色列看不慣伊朗支持哈馬斯和敘利亞阿薩德,因為以色列和哈馬斯的巴勒斯坦和阿薩德的敘利亞都有領土爭端。

敘利亞戈蘭高地被以色列佔著,巴勒斯坦的揶路撒冷都和以色列在爭端中。



牛頭馬面兩鬼


這個問題值得探討,首先大家都知道,美國與中東相隔千山萬水,恩怨從何處來?為什麼要殺了對美國構不成任何威脅的薩達姆,還要用莫須有的罪名?敘利亞更是與美國沒有絲毫過節,為什麼要推翻阿薩德支持反對派?四個字就可以解讀三個問題:為了利益!中東是美國的利益獲取之地,美國涉足中東就是保證沒有國家可以反對美國的存在。
以色列的心態與美國相同,


以色列
和伊朗的確不相鄰,但請看明白以色列是在誰的土地上建國,並作威作福惹怒了整個伊斯蘭世界?誰都知道這個國不成國家不象家的地方就是巴勒斯坦,由於是鵲佔鳩巢不請自來,以色列對別的阿拉伯國家下死手,而對挑釁的巴勒斯坦人還是留有餘地。
巴勒斯坦武裝人員武器粗劣,迫擊炮土火箭彈是最大的殺器,由於射程有限,殺傷力不高,加上以軍的嚴密監控,多數炮彈只是飛過了隔離地帶,連個人毛都沒傷著,而以色列的立體報負卻讓許多無辜巴勒斯坦人丟了性命。

那麼不相鄰的伊朗和以色列仇恨從何而來呢?就是因為以色列最痛恨的巴勒斯坦武裝派別哈馬斯等組織,正是由伊朗提供武器和經費,哈馬斯武裝人員拿得出手的武器幾乎都來自伊朗,黎巴嫩真主黨也是以色列的死敵,真主黨武裝比巴勒斯坦的哈馬斯戰鬥力要強的多,目前敘利亞戰場上仍有真主黨武裝人員在打仗,正是這諸多的因素導致了兩個不相鄰的國家成了不死不休的敵人。


亓官仁


以色列和伊朗歷史上關係不錯,可是進入現代以來卻逐漸結仇,這其中原因我認為有3點。

首先以色列人在歷史上和波斯人關係還是不錯的,猶太人變成著名的“巴比倫之囚”時就是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給解放的,而直到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前的1979年,以色列和當時的巴列維王朝還保持友好的關係。

而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後親美親以的巴列維王朝被推翻,新政府採取了反美反以的政策最終使得以色列和伊朗的友好關係不復存在,所以說伊朗採取敵視以色列的政策是雙方結仇的最主要原因,而以色列自然也就跟隨美國一起敵視伊朗新政府了。
不接壤的伊朗和以色列




而伊朗新政府成立後積極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意圖主導整個伊斯蘭世界,而當時的以色列因為巴勒斯坦問題和中東戰爭問題幾乎成為了伊斯蘭世界的公敵,因此伊朗更加高舉反以色列的大旗以圖獲得伊斯蘭世界的擁護,所以我們看到伊朗經常威脅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

以色列控制權區變化

再有就是伊朗為了打造什葉派之弧成為什葉派的龍頭老大一直對黎巴嫩真主黨等什葉派武裝進行大力援助,而黎巴嫩真主黨又經常和以色列起武裝衝突,因此以色列人對伊朗就更加不滿了多次威脅要武力報復伊朗。



敘利亞戰爭雙方各支持一邊

因此以色列和伊朗這兩個不接壤按道理沒有太大沖突的國家之所以變成死敵是因為雙方各自利益的不同,伊朗出於提高自己下伊斯蘭世界影響力的需求處處針對以色列,而以色列也感到自身國家安全受到伊朗的嚴重威脅因此一直意圖武力打擊伊朗推翻其現政府,於是我們就經常看到雙方水火不相容的場景了。


執斧談史說事


首先要指出的是,以色列與伊朗並非從一開始就是仇家。在1953-1979年,以色列與伊朗巴列維王朝交好,合作密切,堪稱兩國關係的“蜜月期”。但是自從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以色列與伊朗的關係急轉直下,直至成為今天的都欲置對方於死地的不共戴天的仇敵。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 伊斯蘭革命後成立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對以色列極端仇視,不僅不承認以色列國家的合法性,還號召消滅以色列。霍梅尼曾公開宣稱以色列為伊斯蘭教的敵人,是小撒旦(美國是大撒旦),欲除以色列而後快。伊朗仇視以色列的高潮時期是在內賈德任內。內賈德曾公開否認猶太大屠殺,並誓言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其極端言論讓以色列如坐針氈。

第二, 自海灣戰爭后海灣地區的權力天平逐漸偏向伊朗,對以色列的地緣安全構成越來越嚴重的挑戰。相比於什葉派伊朗,以色列更希望與美國交好的遜尼派國家主導海灣地區。美國帶頭髮起的第一次海灣戰爭(1990-91)和第二次海灣戰爭(2003伊拉克戰爭)剷掉了曾經有稱霸野心的薩達姆政權,但卻讓伊朗成為最大的戰略贏家。自2003年以來,伊朗攜什葉派大旗在中東逐漸擴大地緣政治優勢,伊拉克也被納入了什葉派的勢力範圍。伊朗勢力越擴張,以色列對伊朗越緊張和憂慮。


第三, 伊朗的核能力成為以色列的最大噩夢。以色列從一開始便是反對伊朗發展核武器的最積極者,甚至不止一次慫恿美國入侵伊朗。伊朗一旦擁有核武器,便會打破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核壟斷,這是以色列最不願看到。以色列領導人擔心一旦失去了核壟斷,以色列便會面臨亡國滅種之危機。這也是為何以色列這幾年一直堅決反對伊朗核協議。在5月1號甚至把摩薩德偷來的半噸伊朗核文件公之於天下,以堅定特朗普在5月12日退出伊朗核協議的決心。


睿恪煦


以色列與以色列確實不接壤,這兩個民族在歷史上還曾經是關係非常好的夥伴。波斯民族的英雄————居魯士大帝還是猶太人的解放者,他攻滅了奴役古希伯萊(猶太人的祖先)的新巴比倫王國。

一直在1979年伊朗霍梅尼革命爆發之前,以色列和伊朗的關係都還不錯,那時候的伊朗緊隨美國的腳步,在巴以問題上也沒有支持同是穆斯林的巴勒斯坦人。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了霍梅尼領導的革命,最後一位波斯國王巴列維逃亡國外。霍梅尼作為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大阿亞圖拉,非常厭惡巴列維對於美國和以色列的偏袒與倚重。新的伊朗政權隨後與美國,以色列立即斷交。在霍梅尼看來,以色列是西方安插在中東的釘子,伊朗應該支持同為穆斯林的巴勒斯坦兄弟,而美國作為罪惡的西方國家,與之為伍,也是伊朗的威脅。

所以,以色列與伊朗的雙邊關係,就與霍梅尼的反巴列維交織在一起。這,是影響伊朗與以色列關係的重要因素。


(伊朗軍隊)

而在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將伊朗稱為“邪惡軸心”,位列支持國際恐怖主義的頭號國家。以色列也是如此。

而在伊朗核問題上,以色列頻頻向公開場合呼籲向伊朗施壓,並多次炫耀武力,表示會使用武力阻止伊朗進行核武器研究計劃。這無疑觸怒了伊朗。

兩伊戰爭後,伊朗積極擴展和輸出自己的模式與意識形態。他們得到了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的支持,並打造出一條從呼羅珊草原到地中海的什葉派之弧。


(巴以問題是影響伊以關係的重要因素)

伊朗長期支持巴勒斯坦哈馬斯與以色列進行武裝鬥爭,為他們提供資金和武器。而在黎巴嫩,伊朗支持著黎巴嫩真主黨對以色列進行反抗。這些措施,無疑是在向以色列施壓。

伊朗與以色列矛盾的根源,歸根結底還是出於一個問題————意識形態衝突。


朱興子


以色列與伊朗在1979年期之前,都是美國“主子”的“子民”,以色列與伊朗的關係也非常好;但是隨著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並且發生了人質事件,美國與以色列的關係迅速講到冰點。

1.1979年伊朗革命發生後,霍梅尼作為什葉派的大阿亞圖拉,對於伊朗最後一位波斯國王巴列維,對美國和以色列的偏袒與倚重很反感,因此新伊朗迅速與美國、以色列斷交,之前還發生了人質綁架事件。

2.而以色列對於新伊朗政權支持穆斯林兄弟巴勒斯坦,非常不爽,自然作為美國在中東的釘子,就會將伊朗看做眼中釘!

3.“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將伊朗列為“險惡軸心”,而以色列完全支持美國的決定,直接導致伊朗與以色列關係惡化!

4.伊朗在與伊拉克8年對戰中,積極輸出伊朗的意識形態與制度模式,同時與敘利亞、伊拉克等什葉派形成了什葉派之弧。這對於視周邊阿拉伯國家為敵人的以色列,自然危機感徒增。尤其是伊朗利用自己所為的核技術做王牌,在穆斯林世界各種霍霍,自然讓以色列無法安心“睡覺”。

5.伊朗長期對巴勒斯坦哈馬斯與以色列進行對戰,同時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對以色列進行反抗,在敘利亞亂局中,伊朗已經陳兵10萬,同時幫助敘利亞政府軍建設防控體系,在戈蘭高地敘利亞境內設置很多軍事設備與據點,對於以色列是巨大的挑戰!


英武


首先以色列和伊朗國土並不接壤,其本身的利益衝突並不明顯。然而以色列作為中東世界的“外來戶”和宗教和歷史的緣故,一心想做的中東的“小霸王”!極力打壓任何可能威脅到以色列安全的勢力和國家。而伊朗是中東的強國大國,具備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和戰略打擊能力,且政權穩定民心凝聚有“虎視中東”的雄圖。從這一點上來看與以色列有些利益的矛盾。但由於巴列維王朝親美,與以色列共同作為美國中東的僱傭,兩者這才融洽相處。

但隨著伊朗與美國的關係破裂仇視,伊朗與以色列的關係也同樣開始惡化。兩者以往的戰略矛盾開始激顯,歷史和宗教上的矛盾也開始激化。兩個不相鄰的國家卻成了中東地域矛盾最深的國家!

其次。中東歷來是世界強國博弈的棋盤,強取伊朗和以色列同樣不可避免的成為了世界強國的“棋子”。以色列作為美國的“核心代理人和急先鋒”,以及美國態度最直接的體現。所以,美國有多敵視伊朗,以色列對伊朗的打擊和仇視就有多狠。

而同樣的,俄羅斯作為中東的另一個超級玩家,有意扶持伊朗來把控中東,對峙美國的戰略勢力。所以,伊朗和以色列的矛盾被無限擴大了。

綜合來看,伊朗和以色列兩者本身戰略意圖矛盾已經不可調和,猶如兩座將要噴薄的火山。而美國和俄羅斯的博弈不僅加劇了兩者的對立,更賦予了更深的意味。


楓落天下秋


要問當今以色列最大的敵人是誰?答案肯定是伊朗,那麼為什麼伊朗和以色列會彼此互相敵視?

首先是深層次的宗教原因。

伊朗是中東地區的什葉派伊斯蘭國家,在7世紀伊朗(波斯)被阿拉伯帝國征服開始,伊朗(波斯)人就全部皈依了伊斯蘭教,並稱為堅定的什葉派的穆斯林,為此長期遭到遜尼派穆斯林們的壓迫。什葉派只承認先知穆罕穆德及至女婿阿里的後裔為伊斯蘭教的宗教首領,而遜尼派不僅尊崇穆罕穆德的先知地位,還承認阿布、歐麥爾、奧斯曼、阿里等四大哈里發為伊斯蘭教的宗教領袖,於是什葉派認為他們更加純潔、正統。

而猶太人早在先知穆罕穆德傳播伊斯蘭教時,曾一度和穆罕穆德交好,但是在穆罕默德最危難之際遭到猶太人的背叛,於是穆罕穆德深恨猶太人,並將這種仇恨寫入古蘭經,於是這種仇恨深入穆斯林的信仰之中,作為正統、純潔的伊斯蘭教的什葉派,伊朗與以色列的敵視是與生俱來。

中東地區的什葉派和遜尼派分佈

猶太復國運動傷害的不僅僅是阿拉伯人還有更大範圍內的穆斯林

穆斯林本就對猶太人並無好感,於是當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興盛的時候,中東的猶太人幾乎絕跡,但是19是下半葉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弱和西方工業國家的入侵,猶太人開始向中東地區猶太人舊地掀起復國運動,特別是一戰後,作為德國陣營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敗,原來歸屬土耳其的阿拉伯地區被英法劃分佔領,於是猶太人開始大規模湧入,二戰後更是建立起獨立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並宣稱以耶路撒冷為首都。

這無疑是傷害穆斯林感情的,因為耶路撒冷除了是基督教、猶太教的聖城之外,還因為先知穆罕穆德曾在這裡遊學和生活,也被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尊為聖城。並且長期至於穆斯林的實際控制之下。而現在卻被猶太人奪走,當然會引起包括伊朗在內的穆斯林的堅決反對。

從2017年12月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並宣佈將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事件,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反應來看,就知道耶路撒冷在穆斯林心目中地位到底有多重。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三教聖城耶路撒冷

反猶、反美是伊斯蘭革命後的伊朗的立身之本。

有人可能說,為什麼伊朗有這麼多的理由與以色列交惡,為什麼幾次中東戰場是不見伊朗的身影?

伊朗是什葉派伊斯蘭國家沒錯,可是20世紀20年代以來,伊朗的巴列維王朝成為伊朗的統治者,兩代巴列維國王在伊朗推行的是世俗化、政教分離的政策,並在伊朗推行西方的生活方式,成為美國在中東的忠實盟友,70年代美國曾將當時美國最先進的F14大雄貓戰機出口給伊朗,這個待遇以色列都沒有資格享受到。於是在巴列維王朝時代的伊朗,與以色列沒有過度糾結於宗教仇恨,而當時兩國的實際政治利益也沒有大的衝突,所以兩國關係尚可。

至今仍在伊朗空軍服役的F14戰鬥機

但是巴列維王朝的世俗化的改革遭到保守的什葉派宗教人士的堅決反對,1979年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以反美、反猶為號召發動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在伊朗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堅決反對以色列和美國。

伊朗重新以什葉派的宗教意識形態作為國家外交的首要標準,成為堅定的反美、反猶國家。

霍梅尼曾宣稱“美國是撒旦,是伊斯蘭的敵人”伊朗的領導人也多次說以色列應該被抹去。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

現實中伊朗實力擴張對於以色列造成嚴重威脅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後,就將美國駐伊朗大使館的人員扣押為人質。並向周邊輸出什葉派的伊斯蘭革命,雖然伊拉克在美國和遜尼派阿拉伯國窖的鼓譟之下,發動兩伊戰爭,結果兩伊打了八年,都遭受嚴重損失。

後來由於伊拉克發動入侵科威特的戰爭,引發了被圍毆的海灣戰爭,遭到更大打擊,2003年小布什政府更是發動伊拉克戰爭,將遜尼派的薩達姆政權徹底推翻,在中東戰鬥力最強遜尼派國窖伊拉克倒下之後,伊拉克的什葉派上臺執政至今,伊朗開始趁機繼續輸出什葉派的宗教意識形態。不斷的在伊拉克、也門滲透自己的實力。

伊朗與伊拉克現政府由於宗教意識形態的接近,關係極大改善。伊朗的什葉派勢力得到擴張。

同時在以色列周邊黎巴嫩方向,伊朗大力支持黎巴嫩的真主黨武裝(什葉派),培訓人員輸出裝備,2006年在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的交鋒中,得到伊朗支援的真主黨武裝,給予以色列軍隊重創。

2006年以黎戰爭中被真主黨摧毀的以色列梅卡瓦坦克

2010年敘利亞戰爭爆發後,伊朗迅速開始支援敘利亞政府軍(敘利亞的阿薩德政府也是什葉派),不僅對敘利亞政府給予大量的武器裝備、財政支援,還直接派出“志願人員”參戰,真主黨也有大批的武裝人員進入敘利亞參戰,隨著近年來敘利亞政府軍的節節勝利,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力量在敘利亞的勢力也隨之越來越大,已經嚴重威脅到以色列的安全,這也是近期敘利亞政府軍基地頻繁遭到以色列的導彈襲擊的重要原因之一,伊朗及其培植的什葉派力量已經成為以色列的心腹大患。

伊朗在中東建立的什葉派新月已經成為重要力量

伊朗也通過在也門、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的佈局,將什葉派的影響力擴展到前所未有的範圍。成為中東地區舉足輕重的一支力量。

另:作者發現有人惡意抄襲、轉載本人文章並從中獲利,本人雖然水平有限,但是文章仍舊是本人原創,凝結本人的勞動汗水,請尊重本作者,一經發現必然訴諸於法律。


大東北的小豆包


這兩個國家不對眼,大有來頭。

從以色列方面看。作為一個國家,周圍都是敵人,其存在都不能得到承認。因此,以色列警惕性極高,時時有不安全感,時刻盯著周圍穆斯林國家的一舉一動,一旦有威脅到其存在的危險,立刻消滅之。

周邊一些野心家和地區霸權主義者,為了彈壓國內民眾,扛起宗教大旗,讓民眾把仇恨發洩到以色列頭上,以此提高自己在中東地區的

話語權和號召力。時至今日,伊朗成為旗手。

雖然伊朗和以色列並不相鄰,但其領導層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必須高舉反猶大旗,否則不好證明其統治的合法性。

說白了,伊朗就是為了轉移視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