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写作可以让人从容

写作可以让人从容

图/黄永玉

文/丁是丁 公号/丁是丁(dsd555555)

有个同学问过我两次。他问我“你为什么写作呢?”最近一次他问的是“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

这两天没有更新文章,看了两本书,却一直想着他的问题。

第一次他问我的时候,我忘了怎么回答的。毕竟是很多年前的同学,几十年都不曾有过交集,如果不是微信,走在大街上都不会认出彼此。他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写作”,我又要怎么解释呢?

我都不好意思把自己“写点东西”的行为称作“写作”。毕竟我不是个专业的作家,只写些随笔散文书评杂文之类的文章,有时一千多字,有时三、五千字。公众号虽然做不到“日更”,但一周保持三、五篇的文章更新还是有的。

第二次他问我的时候,我说:

为了让大脑保持思考的习惯,避免老年痴呆。(这是真实的想法)

为了赚钱。出书会有版税,公众号文章会有读者打赏,开通“流量主”后会有广告收入,也有广告主找上门。(这也是真的)

……

还说了什么,大概就是“打呵呵”的自我解嘲和调侃了,我就忘了。

上次在某大学听报告会,有位作家老师说:“不要指望自己的文章能影响千百万人,你能影响周围十几个人就够了。”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写出10W+的文章我更高兴和欢喜,写出的书评文章只有几百个阅读也无所谓。

很多时候,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影响别人。

很多时候,一个人想“写点东西”,是因为内心有“想法”需要表达,是为了记录。

我婆婆只读了几年书,去年她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写了出来,我帮着录入电脑,看到她居然写了六万多字,是个中篇小说的文字量了。

她写这些有什么用呢?可能不会有正规的出版社给她出版(也不一定呢),我还是打算帮她印出来,或许只印个百十本,供家人之间传阅。一笔一画写出六万多字的那些日日夜夜,她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回顾,“很多地方是流着泪写的”……

写作,是感情的出口,是情感的宣泄,甚至是疗愈的过程。《丈夫得了抑郁症》中,医生建议得了抑郁症的丈夫写日记,哪怕是一句话两句话也是好的。

我始终觉得读书和写作都是很“自我”的事情。对写作者而言,读书大概是为了输入,而写作则是为了输出。虽然有的作家宣称自己“从来不读别人的小说”,我对这种说辞从来持怀疑态度。

有次参加一个课程,被问到“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年少时写《我的理想》,作文里写的是“要当一个地质勘探队员,能为祖国发现更多的宝藏……”人到中年,年少时的理想已不可能再去实现,我说的是:成为一个淡定从容的人。

这种“理想”大概是很容易被鄙视的。我在年轻的培训老师眼中看到了疑惑,他大概不能明白,为什么在那样一个主旨是“蜕变”、“激情”、“燃烧”……的课上,有人渴望的却是“淡定从容”。

很多年前我在一个80后的女作家的文章里看到一句话,她说她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心平气和的老太太”。我年轻时也颇多锋芒,连笔名都显得“丁是丁”,这几年很多人说我变化很大,那是因为我的人生目标发生了变化,我在比我年轻的女作家身上看到了她的智慧、也受到了启发。

一个国家淡定从容,人民方能安居;一个城市淡定从容,人们方能乐业;一个人淡定从容,才能心生欢喜。

这两天读完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又在读他《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这个90多岁的老人的文字和画,饱含智慧,也更让我坚定:写作可以让人从容。

还有,我也开始学画画了。等我画得足够好,觉得可以见人了,也会贴在这里。

写作、绘画,都可以让人淡定从容,还可以对抗人生。

写作可以让人从容

黄永玉画

PS:明天是“世界读书日”,你在读什么书?

相关阅读:

更多读书文章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写作可以让人从容

最新文章

丁是丁,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在全网热销中,感谢支持。

微博@小丁是丁,豆瓣@丁是丁。

写作可以让人从容

喜欢请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打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