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挫折教育不是打壓、挑刺!這才是你應該為孩子做的

“媽媽,我有一件事想說出來。”講完故事,已經在床上並排躺下,女兒突然直起身來,握住我的手臂,認真地說。

挫折教育不是打壓、挑刺!這才是你應該為孩子做的

閨女要求開臥談會,這就是天大的事。我趕緊來了精神,一個鯉魚打挺坐起來,以同樣認真的姿態看著她的眼睛,“好啊好啊,說吧,有什麼事”。“今天,小妹妹搶了我的玩具,我哭了。”噢,又是小妹妹搶玩具的事,看來成長到某一個階段,小朋友之間諸如此類的人際衝突就會變成常態,出現得格外頻繁。

我照例認真聆聽、理解,給予回應。得到滿足之後的女兒倒頭就睡著了,好像清空煩惱之後變得無事一身輕,而我卻睡不著了。

三歲出頭的小孩,他們每天的生活充滿了挫折和打擊——老師給點心的動作慢了一些;招呼老師的時候沒有被及時聽見;喜歡的公用玩具被小朋友先下手為強;說了一句話,遭到了同學的批評或嘲笑;早上明明還想再睡一會兒,結果被著急上班的媽媽硬生生給搖了起來;放學回家時爸爸還沒回家;想見見爺爺奶奶視頻上卻看不清晰;玩耍的時候皮膚被太陽曬得火辣辣的;到草坪上奔跑的時候被蚊子咬了好幾個疙瘩;洗澡的時候發現水比平時燙;尿布溼了老師沒有及時給換;最喜歡的卡通玩偶在嬰兒車上被不小心弄丟……一天累積下來的挫折,真是太多太多了。

挫折教育不是打壓、挑刺!這才是你應該為孩子做的

所謂挫折,在心理學上的定義是:一種負性的情緒體驗,常常在人們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時候發生。通俗地說,挫折就是生活或工作中遭遇到失敗或不順利引發的感覺。這種感覺成人會有,孩子也不例外。換句話說,造成成人與小孩挫折體驗的客觀事件也許不同,但帶來的感覺都是一樣的——傷心、痛苦、憤怒、沮喪、委屈……

所以父母只需要像每天打掃衛生,整理居住空間一樣,協助孩子每天清理自己的情緒,回顧一些帶來挫敗感的創傷性或挫折性事件,協助孩子積極面對挫折,化解挫折就可以了,完全不必人為再去給孩子製造更多的挫折體驗。

時常看到親子交流群裡一些爸爸媽媽表示,要經常給孩子一點“顏色”看看,於是故意不滿足他們的需求,加大挑戰性問題的難度,提高所制定的階段性目標,在孩子通往成功的路上刻意製造障礙,或是有意識地打壓、挑剔、刺激孩子,以為這樣就能讓孩子更“抗挫”——“以後孩子成人來到社會上,誰會像父母一樣百般順從、包容他呢?”

挫折教育不是打壓、挑刺!這才是你應該為孩子做的

所以他們認為只要給孩子製造更多經歷挫折的次數,就能讓他們從小就習慣挫折,成年後就可以充滿對挫折的免疫能力,自動脫敏了。

在有著這樣的思維的爸爸媽媽眼中,似乎只有親人去世,父母離異,孩子生病,家庭遭遇財務危機等重大變故,對孩子來說才算挫折。殊不知點滴的不如意,都有可能對孩子形成或大或小的衝擊。換言之,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從來不缺少挫折,缺少的是可以由成人幫助確認的成功,或帶來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的體驗。

甚至可以斷言說,在孩子的生活當中,大大小小的挫折是無處不在的。而真正的挫折教育,應該是讓孩子在成長過程裡,自然而然遭遇的各類挫折中,並學會如何與挫折相處,如何感受、接納、清理自己的情緒,獲得生活經驗,領悟人生的哲學,即有所收穫,有所習得,有所受益。

挫折教育不是打壓、挑刺!這才是你應該為孩子做的

在美國職業培訓師保羅·斯托茲提出的“挫折商”(Adversity Quotient)概念當中,包含了控制、歸因、延伸、忍耐四個方面。AQ高的人,會覺得自己對任何局面都具有掌控能力,遇到挫折會主動承擔責任,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化解,並且會將挫折的後果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不會任由其蔓延,並懂得如何在逆境中堅持,運用意志的力量和思考的智慧。

通常說來,積極應對挫折的方式包括堅持或尋求他法,消極應對挫折的方式就是攻擊或退縮。而有效的挫折教育,就是引導孩子用積極的策略去解決問題並學會識別、接納自己的情緒。

回到挫折的定義——人們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的負性情緒體驗。我們也許可以找到有效面對挫折的方法,即調整預期目標。

挫折教育不是打壓、挑刺!這才是你應該為孩子做的

女兒一個人在燈下興致勃勃地拼拼圖,突然懊惱地嚎啕大哭,因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無法完整地拼出,這讓她充滿無能感與挫敗感。在利用共情、理解,協助孩子處理完情緒之後,孩子內心不再抗拒和堵塞,這時候父母的干預才有可能奏效——引導她如何尋找改變策略、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方法。我們一起將拼圖的局部拼湊出來,讓她獲得一點一點目標達成後的喜悅和成就感,這樣,她就會逐步收集自己進步的”證據”,為自己邁向下一個目標積蓄力量、方法和信心。

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孩子一次次內化與父母共同面對挫折時的體驗,同時培養出求援的能力,獲得應對應激事件與危險處境的安全感,同時積累經驗。這使得孩子在長大成人,真正步入社會之後,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有能力坦然面對“挫折”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