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茶為什麼又稱之為茗?

美食美客小成


茗和茶在唐朝的時候是有區別的,區別在於兩個茶葉場區的氣候,土壤和品種。這時候說的都是綠茶類。

蜀作荼,吳人作茗

根據三國時陸機的《茶梳》:“蜀作荼,吳人作茗”。

中國的茶文化起源於四川一帶,然後傳播進入中原。所以四川一帶很早就是產茶區,他們稱茶之為“荼”。

吳地大概在中原偏南方,東南方一帶,湖北到浙江也是綠茶的產區,稱之為“茗”。所以茗還有個意思是嫩綠的芽葉。

“早取為茶,晚取為茗”。

這是陸羽的《茶經》裡的記載,是說茶葉採摘的時間比較早,稱為“茶”。比較晚稱為“茗”。這也是根據民間的習俗來記載。

注意一點就是,唐朝的“蜀荼”和“吳茗”已經開始融合在一起了,統一叫茶了。



蒙頂石花

蜀茶,在唐朝的時候,四川的“宜賓早茶”,雅安“蒙頂石花”都是唐代主要的名茶和貢茶。



陽羨茶

“吳茗”,陽羨茶,顧渚紫筍茶也是唐朝貢品名茶。

採摘時間,因為氣候關係,蜀茶如“宜賓早茶”採摘已經在二月底開始了。“吳茗”比較晚一點,大概都在三月中,下旬開始採摘。

所以有陸羽的說法“早取為茶,晚取為茗”,這也和陸機的“蜀作茶,吳人作茗”互相呼應。


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和深入,人們把茗和荼,還有之前的叫法都統一叫“茶”,也體現了茶文化的地方交融成華夏文化的整體了。


茶boss東東


因為唐代以前,在《晏子春秋》一書中把茶稱為“茗”,當時“茶”字還沒有出現。

唐代陸羽在《茶經》中根據採摘時間將茶分為不同的五類:“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注曰“早取為茶,晚取為茗”。

另陸機《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中“蜀作荼,吳人作茗”。說明古時我國北方地區把茶稱作“荼”,我國南方地區則把茶稱作“茗”。

後來,隨著人們方便交流,將“荼”和“茗”統一作了茶的通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