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央視財經頻道“把脈”區塊鏈,這次應該是“喜脈”

昨晚,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針對時下正熱的區塊鏈話題做了一期專門的節目。這是央視今年已來第二次對區塊鏈做的專題的節目,上一回標題是《三問區塊鏈》。相比於上次《三問區塊鏈》這樣的報道性節目,《對話》欄目是以嘉賓訪談的形式來聊區塊鏈技術。話題寬泛,氛圍也比較輕鬆,嘉賓們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闡術自己對區塊鏈技術的理解,應用情景,發展方向,存在的問題等的看法。節目效果很好,嘉賓們討論也很熱烈,甚至出現了搶答的現象。

央視財經頻道“把脈”區塊鏈,這次應該是“喜脈”

那麼央視CCTV2頻道也稱財經頻道,應該是國內財經領域裡面媒體裡面,影響力最大,受眾最廣,也是最為權威的媒體。此次”把脈”區塊鏈節目,不僅僅是在業內,更是面向全國的觀眾,對區塊鏈技術做了一次很好的科普,同時也能從一個側面反應出政府當局對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態度。

一:《對話》節目都聊了些什麼?

本次期的“把脈區塊鏈”的節目請到的嘉賓是:貴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徐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理事長元道、特普斯科集團主席Don Tapscott、斯坦福大學講座教授張首晟、迅雷集團首席執行官陳磊、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劉曉蕾等。

央視財經頻道“把脈”區塊鏈,這次應該是“喜脈”

我們看到嘉賓的陣容比較強大且多元,既有政府部門的負責人,又有民間組織的代表,既有學院的研究學者,又有區塊鏈業內的實踐者,同時還有外國友人。這樣的嘉賓組成可以看出節目組中立的立場,儘量保證行業內各方參與者都能有表達意見的機會。

作為一款訪談類的節目,節目主持人的問題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它主導著整個現場往哪個方向推進,我們先看一下主持人都拋出哪些問題來跟嘉賓們進行探討。

央視財經頻道“把脈”區塊鏈,這次應該是“喜脈”

1. 主持人:用最簡潔、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什麼是區塊鏈?

2. 主持人:請元道先生展示一下傳統記賬方式和利用區塊鏈技術的記賬方式會有什麼樣的不同。

3. 主持人:區塊鏈為我們帶來的全新記賬方式與傳統銀行系統轉賬路徑有何不同?

4. 主持人:區塊鏈是比特幣嗎?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5. 主持人:比特幣的投資和交易在中國合法嗎?

6. 主持人:比特幣現在可以當現金花嗎?

7. 主持人:區塊鏈技術有沒有泡沫?

8. 主持人:接下來用一個短片梳理和ICO亂象相關的情形,我們來看看。(短片播放)

9. 主持人:王院長在紅色預警區域當中選擇了一個最紅的,也是最值得大家警惕的,其他幾位呢?張教授您選擇的是什麼?

10. 主持人:現場有沒有一些補充,ICO宣傳中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就要繃緊你的神經了。

11. 主持人:剛剛熱烈討論讓我想起很流行的四句話,劉副總理說的,很通俗,做生意要有本錢,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要承擔風險,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特別想問一問劉教授,如果我們把這四句話放在今天區塊鏈討論現場來理解,當中會有什麼樣的深刻含義。

12. 主持人:謝謝。節目前面討論時大家更多看到ICO亂象背後更多值得我們警醒的內容,任何新生事物需要更加客觀理性看待它,剛才討論中大家有一個共識,對於區塊鏈不是一棍子打死,我們需要兩面看,看到有亂象,當然也需要挖掘背後的價值。如何來理解它的價值呢?我找到三句很有代表性的話提供給各位做參考。來大家看一看。大屏幕上有這樣的三句話,這是人們對於區塊鏈價值的一個理解,第一句話是區塊鏈是互聯網的第二個時代。第二句話是區塊鏈價值是互聯網的十倍。第三句話是區塊鏈是製造信任的機器。

13. 主持人:請徐市長談談區塊鏈的核心價值?

14. 主持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如何,哪些表現更為強勁?

15. 主持人:請問陳磊先生,您認為區塊鏈在哪些領域可以大放異彩?

16. 主持人:我們總是把互聯網時代日益成熟的技術和應用跟區塊鏈在做對比,我們是不是要用區塊鏈顛覆我們原有所有已經成熟的做法?

17. 主持人:這是你們規定好的標準答案嗎?區塊鏈解決的信任問題,我們之前就知道有所謂食品安全的追訴機制,從餐桌到農田,以前就可以確保信任,現在當地農民朋友為什麼願意接受區塊鏈,為什麼願意說區塊鏈好,因為以前那個東西就很好了。

18. 主持人:請問徐市長,你們選擇這樣的一條道路究竟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19. 主持人:請王院長從學術研究角度來看,區塊鏈這麼熱的概念背後到底有沒有什麼樣的風險是需要大家來警惕的?

20. 主持人:請劉教授談談能不能對區塊鏈技術進行監管,監管度如何把握?有些人會擔心,之前其他領域不管就亂,一管就死,這樣的現象會出現在我們的監管過程當中,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21. 主持人:請你們來幫我們解答,怎麼才能讓區塊鏈更好放大它的價值,防範他可能隱藏的風險?

22. 主持人:提到監管我們就覺得像徐市長這樣的人應該會覺得責任重大,政府的職能部門到底應該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在場的嘉賓大概圍繞這22個核心問題展開討論,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問題的的構成。

前1-7問主要是向觀眾科普是區塊鏈技術是什麼?

央視財經頻道“把脈”區塊鏈,這次應該是“喜脈”

之後8-12是討論我們幣圈比較關心的ICO問題,比較客觀只是針對之前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並無暴露新的重大負面問題,主持人的結語也很中立;“節目前面討論時大家更多看到ICO亂象背後更多值得我們警醒的內容,任何新生事物需要更加客觀理性看待它,剛才討論中大家有一個共識,對於區塊鏈不是一棍子打死,我們需要兩面看,看到有亂象,當然也需要挖掘背後的價值。”

央視財經頻道“把脈”區塊鏈,這次應該是“喜脈”

然後才是進入此次對話的核心從13-17問是在討論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特性,區塊鏈技術目前的應用領域有哪些,將來的應用前景在哪?有哪些已經落地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這個環節對於區塊鏈的未來給予了很大的寄望跟肯定,也基本上確定了今天這個訪談的基調。

央視財經頻道“把脈”區塊鏈,這次應該是“喜脈”

最後是17-22問,關心政府當局在決策時應該如何對區塊鏈技術進行合理的引導,這個環節強調的不是政府監管的責能,而是對一個全新產業的扶持跟引導,強調的是政府的服務意識。結語是要繼續加強區塊鏈技術合理有序地發展,用技術來服務我們的生活生產,造福我們自身。

這就是本次“把脈區塊鏈”專題的脈絡,嘉賓觀點各有不同,但是聚焦的點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並沒有對行業之前存在的問題入ICO等進行過多的討論。

二:市場的反應。

不同於以往央視的幾次報道給市場帶來的直接利空,這回市場的反應比較平淡,大盤來看並沒有特別明顯的下跌趨勢,但也沒有明顯的利好。市場按照自己應該有的規則在波動,似乎並不受本次“把脈區塊鏈”節目的影響。首先這是市場經歷多次動盪逐步迴歸理性的結果。幣圈克服了談“央視”色變的的毛病。

央視財經頻道“把脈”區塊鏈,這次應該是“喜脈”

本次節目雖然比較客觀公正,但是每談及區塊鏈都回避不了ico亂象的問題。哪怕經歷9.4監管以後,國內市場已經沒有任何ico項目的情況下,幣圈仍然被ico圈錢的陰霾籠罩。這導致本次“把脈區塊鏈節目”利好的方面沒有得到市場正面的反饋,反映到市場上面就是大盤沒有較大的波動。幣圈還是渴望擺脫負面的公眾印象。能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這對於引進行業高端人才,吸引資本投入,推廣區塊鏈技術應用的落地等都是迫切需求。

用一句講就是總結市場對於本次的“把脈區塊鏈”的節目的反應是:陰轉多雲期盼晴天。

央視財經頻道“把脈”區塊鏈,這次應該是“喜脈”

三:為什麼說本次“把脈區塊鏈”可能是個“喜脈”

看標題就知道我對本次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把脈區塊鏈”訪談節目是比較看好的。

首先我們應該回顧以往央視對於國內區塊鏈及跟區塊鏈技術並生的 幣圈的態度。從去年9.4監管前後的全面否定,認為幣圈就是一種非法集資的亂象,國家應該嚴加監管。

央視財經頻道“把脈”區塊鏈,這次應該是“喜脈”

今年五月份的《三問區塊鏈》,同樣也曝光了一些亂象特別是交易所的問題,但是結尾第三問呼籲的要回歸區塊鏈技術本身,從全盤否定的態度轉向部分肯定的立場。

央視財經頻道“把脈”區塊鏈,這次應該是“喜脈”

然後是本次“把脈區塊鏈”的訪談節目,對於ico問題的討論只是佔全部22個問題裡面的4問,更多的時間跟重點是放在給觀眾科普區塊鏈技術,探討區塊鏈應用的前景,已經對於政府該如何引導區塊鏈產業先良性發展等問題上面。肯定的成分多於否定,否定的部分也分開討論沒有“一刀切”。

央視財經頻道“把脈”區塊鏈,這次應該是“喜脈”

央視對區塊鏈技術的態度一步步在向積極的方向轉變,這一定程度上是代表著政府當局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慢慢認可的過程,同時作為一家覆蓋十三億中國人的媒體,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正面報道也有利於區塊鏈行業重塑正面公眾形象的,對於區塊鏈行業的從業者也是有鼓勵作用的。

當然我認為,外界的報道跟公眾印象更多地還是來源於行業本身,藉著“把脈區塊鏈”的熱點,行業能夠更加關注技術本身,加快區塊鏈技術應用的落地,讓技術造福人民百姓,才是行業健康發展的根本。

央視財經頻道“把脈”區塊鏈,這次應該是“喜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