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山東濰坊諸城,臨朐等地在這端午是怎麼過,一起看一下 粽情端午

山東濰坊諸城,臨朐等地在這端午是怎麼過,一起看一下 粽情端午

俗話說,十里不同俗。同一天過端午節,濰坊市各地的風俗還是有些許差別,包粽子的形狀、種類也各不相同。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餡的粽子都已經出現,已經完全不拘泥於糯米紅棗餡。端午節粽子似乎就是“情”的纏繞,無論是父母思念孩子,還是親朋好友互贈粽子禮,節日就成了聯絡感情的一個契機。

粽葉多為南方貨

端午節到了,除了去超市購買琳琅滿目、不同口味的成品粽子之外,也有不少市民自己動手包粽子。

6月11日上午10時許,高新區新鄰里菜市場,調味區的一把把粽葉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選購。家住富龍苑小區的李女士買了兩把粽葉,手裡還提著包粽子用的紅棗。“去年就包過,從網上學的,和閨女一起包,也不僅僅就是吃個粽子,也能鍛鍊一下,讓閨女學個手藝,別到時候嫁出去了啥也不會。”李女士笑著說,閨女去年大學畢業,兩人從網上研究粽子的包法,包了好多不同種類的粽子,送給親朋好友。

攤主孫先生每年都會進一批粽葉,這些粽葉都是南方貨,以四川的為主,因為南方粽葉比較好用,長度寬度正合適,而且味道清香,而濰坊當地傳統的葦葉較窄,不是很好用。

奎文區大虞街道孫家社區附近的一處市場,發現賣粽葉的不是很多,但粽葉的來源大都是四川。

山東濰坊諸城,臨朐等地在這端午是怎麼過,一起看一下 粽情端午

新添冰淇淋口味

在高新區谷德廣場佳樂家超市內,專賣粽子的區域成為超市人員最密集的地方。各種包裝、口味的粽子成了“搶手貨”,最受歡迎的還是網兜包裝的普通蜜棗粽和肉粽。工作人員介紹說,今年主打的是禮盒包裝,往年端午節送粽子都是普通的包裝袋,今年有了各式各樣的禮盒,包括布袋,而買粽子的客戶,也多為年輕人。

其中一款主打“思念粽禮”的禮盒深受中老年人喜愛,因為裡面是傳統的蜜棗粽、板栗粽,吃起來口感不錯,送人也比較實惠。而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是一種真空包裝粽,價格略貴,布袋包裝,印有網絡流行語等。市民張女士買了兩包布袋粽,分別為蛋黃粽、牛肉粽等口味,她表示,就是衝著這個包裝買的,吃完粽子布袋還可以用來裝東西。

今年超市多了一種冰淇淋口味的粽子,其實冰淇淋口味的粽子就是粽子形狀的冰淇淋,並不需要蒸煮,受到小朋友的喜愛。

端午節在節假日當中算比較重要的節日,因為這一天也預示著夏天的真正來臨,而這天,就是對夏天的準備,吃粽子不用說,還有插艾草、串荷包(香囊),小孩子手指上纏繞五彩線辟邪,還有一些地方會進行大掃除、驅蟲等一系列活動。也有的地方飲雄黃酒,但是因為雄黃這種藥材比較貴,而且還需要泡,所以比較不多見。而作為讀書人,端午節是曬書的日子,當天經過暴曬的書籍,可以防止書籍被蟲咬。這些都是普通百姓端午節舊有的習俗,而現在,端午節更成了團圓和懷舊的節日,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粽子,甚至只是吃一頓飯以聯絡感情。

山東濰坊諸城,臨朐等地在這端午是怎麼過,一起看一下 粽情端午

諸城 長條粽子最獨特

目前我市各地包粽子的習俗中,諸城算是最獨特的。當地人包粽子用的不是常見的葦葉,而是當地山區產的一種槲樹葉子(俗稱大葉波羅),類似手掌形狀,包出的粽子是長條形狀,像壓扁的春捲,兩個合在一起,用繩捆在一起,就可以入鍋煮。煮粽子時,會在鍋裡放上雞蛋,粽子味進到雞蛋裡,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味。

老家是諸城的邱女士說,她最愛吃在粽子鍋裡煮的雞蛋。除了吃粽子的風俗,每年這個時候姥姥會給她系五絲,原本說是長大了就不用繫了,但是覺得很有特色所以現在還會系,具體哪五種顏色沒有限定,只要是彩色的,搭配好看的就可以。

五彩線也叫五彩長命縷,是宋代就有的古老習俗,可以辟邪和防止五毒近身,等下雨的時候摘下來扔到水裡沖走,可以保平安。

山東濰坊諸城,臨朐等地在這端午是怎麼過,一起看一下 粽情端午

臨朐 三角粽子是主打

老家是臨朐的王女士說,臨朐過端午節,主要還是門上插艾草、吃粽子,一般端午節前一天,艾草就已經插在房門上。臨朐粽子以“三角粽”見長,三角形的粽子由三片葦葉纏繞,每個角不會有米灑出,以紅棗粽居多,目前也出現蜜棗粽。

王女士說,每年這個時候媽媽都會做香囊,裡面裝上艾葉,掛在床頭,小孩子帶在身上,可以驅蚊。

山東濰坊諸城,臨朐等地在這端午是怎麼過,一起看一下 粽情端午

安丘 帶著粽子看閨女

在安丘當地,也有包粽子的習俗,一般是三角形、錐形,種類則是紅棗、紅豆、豌豆等。據瞭解,在安丘過端午節,除了包粽子,吃粽子以外,父母還要帶著粽子去看女兒。“端午節看女兒會帶一些禮品,以粽子為主。”董先生說,一般從端午節前幾天就開始了,以前粽子是稀罕物,現在成為一種象徵,有很多人不再包粽子,但這風俗一直保留著。

除了吃粽子,還有系五色帶、做香囊的習俗,“但這些習俗現在都很少了。”董先生說。

山東濰坊諸城,臨朐等地在這端午是怎麼過,一起看一下 粽情端午

端午故事粽子掙來倆兒學費

31歲的高先生在濰坊市一家熱電廠工作,他的老家是臨朐縣山旺鎮。端午節,也正逢父親60歲生日,他要親自包粽子,一是給父親過生日表示孝心,一是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恩之情。

高先生兄弟二人,相差兩歲。1998年,倪鵬的母親下崗了,兄弟二人正讀初中,家裡開銷大,倪母試過很多工作,都不能解決家裡之需,只好重拾年輕時的活計——包粽子。“姥姥村裡有包粽子的習俗,母親從小就會包。”倪鵬說。

高先生說,那些年,父親在外地打工,他母親每天早上4時起床,趕集賣粽子,有時為了把粽子賣完,過了晌午才能回家,回家後泡好米、洗好粽葉和棗,稍休息一會兒,就得接著包粽子,煮粽子。晚上10時甚至11時才能入睡。回想起母親那時的辛勞,倪鵬幾度哽咽。

高先生說,母親是個麻利人,一小時包200多個,端午節時包得更多,他記得最多的一天賣到了5000個,都得提前幾天包好。“我們兄弟倆的學費,就是靠母親包粽子的收入。”倪鵬說,兄弟倆先後工作,買房,結婚,開銷很大,直到2011年,他們的孩子出生,母親要幫著帶孩子,這才停下了包粽子的活。

“今年端午節正是父親60歲大壽,我要親自包粽子,打算包二三十個,讓父母嚐嚐我的手藝。”高先生說。

山東濰坊諸城,臨朐等地在這端午是怎麼過,一起看一下 粽情端午

粽子包著姥姥的愛

家住諸城市東關大街國稅局家屬院的葛女士今年72歲,早在端午節前幾天她就開始忙了,趕集買了粽葉,和女兒一起包了20多斤粽子。

葛女士上午包完,下午煮,紅棗、紅豆、花生米口味的粽子,是女兒和兒子喜歡吃的,原味的是外甥女喜歡吃的,豌豆的是她自己喜歡的口味,還有一種她沒包,材料都預備好了,因為孫子在重慶上大學,得7月初才能回諸城,他喜歡肉粽,她要等孫子回家前一天再煮好。

按照當地的風俗,煮粽子時都會煮上一些雞蛋,給親戚朋友送粽子時也要放上雞蛋,“我們包的這20多斤粽子,也要送人的,現在並不是家家都包。”葛女士的女兒秦麗華告訴記者,自打她記事起,母親就年年包粽子,而且樣樣口味都有,端午節前就開始忙活,哪個孩子吃不到就覺得是遺憾。

葛女士說,對兒孫輩的牽掛就用這粽子來表達了。她的外甥女陳夢荻回到家,吃到了姥姥和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家的味道。”她說,自己從小就是姥姥帶大的,如今雖然在外面也能吃到粽子,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當吃到家鄉的粽子尤其是姥姥包的粽子的時候,才能感受到愛的味道,“每年這個時候就會想吃姥姥的粽子。”

山東濰坊諸城,臨朐等地在這端午是怎麼過,一起看一下 粽情端午

趁過節給孩子送吃的

家住臨朐縣東城街道呂家窪社區的李先生和妻子孫女士,每到端午節必定包粽子,他們親自到村南邊的水灣處採來葦葉,細細地洗、煮、曬,糯米也是早就泡好。今年,孫女士的腰不好,已經包不了太多,但是為了孩子們,他們還是象徵性地包了一些。

“就是為了孩子來家能吃上點自家做的飯,每個節日都是如此,孩子們在外面工作,一年回不了幾次家,回來能吃上我親手做的飯,我就高興。”孫女士說者,她記得,往年的端午節並沒有假期,她在家包上滿滿一大盆的粽子,在端午節這天,由孩子的父親給在濰坊上班的兩個閨女送到家,其實,送去的也不僅僅是現包的粽子,只要是家裡有的特產,每一樣都帶上一些,不僅能讓閨女吃上娘包的粽子,還能吃到家裡的特產。“孩子忙,過節更忙,咱不給孩子添亂,也不用都招呼回來,吃上我做的一口吃的,我心裡就舒服。”孫女士說。

山東濰坊諸城,臨朐等地在這端午是怎麼過,一起看一下 粽情端午

“端午節送粽子,藉著送粽子的名義再送點小米、綠豆,中秋節不回來就送月餅、地瓜,過年能回來,我就給她們炸肉,炸丸子,藉著節日,給孩子做點好吃的。”李先生說,要說這些東西,也不一定就比超市的好吃,也不一定就買不到,就是做父母的掛念孩子,趁著節日,給孩子送吃的。

就一個小小的濰坊市,都有這麼多的端午習俗,你家附近有這樣的習俗嗎?都有什麼習俗啊,快來談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