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山西警方破獲“6.5”乙硫醇高速隧道洩漏案件

山西高速交警六支隊18日上午發佈消息,6月5日發生在山西平榆高速公路多個隧道內的乙硫醇危化品洩漏案件,經過山西高速交警六支隊五大隊、一大隊和榆社縣公安局連續九天的緊張偵破,偷運乙硫醇發生洩漏之後逃逸的貨車及其駕駛人、私自制售乙硫醇的責任人均已歸案。

6月5日13時41分,山西平榆高速紫金山隧道內(往平遙縣方向)出現刺鼻性氣味。就在山西高速交警六支隊五大隊啟動應急預案緊急處置之時,該道路沿線的寶塔山隧道內又出現刺鼻性氣味,而且濃度很大。由於事關重大,平榆高速公路北臨時採取交通管制措施,晉中市政府應急辦協調消防、環保等部門妥善處置。五個小時候,險情方才消除。

平榆高速公路系危化品運輸車輛禁行路段,怎麼會出現刺鼻性氣體?一定是經過偽裝的危化品運輸車輛在隧道內發生洩漏所致。對此,高速交警六支隊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向山西省公安廳交管局指揮中心進行彙報,成立專案組展開全面摸排調查。與此同時,榆社縣政府主要領導也已要求當地公安、安監、環保等部門全力配合,儘快查清事實,嚴懲責任人員。

高速交警六支隊五大隊民警首先對6月5日當天的1200多條車輛通行數據禁行篩查,初步鎖定了嫌疑車輛——冀DQ9296重型半掛貨車。該車外表和普通運煤車輛一樣,掛車上苫蓋有篷布,可疑性很大。但是,該車司機張某於6月7日接受山西高速交警六支隊五大隊民警的電話詢問時,謊稱其車上所拉貨物為黃豆,由霍州運往長治。

很快,經過高速交警六支隊一大隊民警前往霍州協助查證,確認貨車司機所述不實。此後不久,原本在二廣高速山西長治段行駛的這輛貨車,突然從襄垣縣駛離高速公路,暫時失去軌跡消息。

為儘快偵破此案,榆社縣公安局刑偵民警與高速交警共同前往嫌疑貨車的註冊地——河北省邯鄲市。在當地運管局的配合下,6月11日,該車再次進入山西境內行至青銀高速吳城服務區時,被辦案民警精準攔截並查扣。

貨車司機交代,6月5日,他從山西省汾西縣對竹鎮裝了幾十個裝有液體的廢舊油桶,貨主告他裝的是豆製品,要運往邯鄲,他本人並不知道拉的是什麼貨物。車輛在平榆高速公路行駛期間,位於掛車最前端的一個油桶發生破裂導致液體洩漏,散發出強烈的蒜臭性氣味。貨主得知貨物發生洩漏之後,電話裡告知司機讓其將油桶翻過來並用土覆蓋。司機在雲竹湖服務區停車處理後又繼續行駛,並按照貨主要求改變行駛路線,到長治南卸貨轉運,期間聽到有人說油桶裡裝的是“乙硫醇”。

6月14日,高速交警六支隊五大隊民警配合榆社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專程趕往汾西縣,將非法制做、銷售乙硫醇的責任人成功查獲。

至此,經過連續九天、形成一千多公里的輾轉調查,“6.5”乙硫醇洩漏案件終於告破。

相關鏈接:乙硫醇

乙硫醇(分子式:CH3CH2SH),常見硫醇之一,結構上由乙醇中的氧原子被硫替代得到。無色透明易揮發的高毒油狀液體,微溶於水,易溶於鹼液和有機溶劑中,以具有強烈、持久且具刺激性的蒜臭味而聞名。它是2000年版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收錄的最臭的物質。空氣中僅含五百億分之一的乙硫醇時(0.00019mg/L),其臭味就可嗅到。通常被加入煤氣等做臭味指示劑。當人體大量吸入時,會引起呼吸困難、血壓降低,並會出現嘔吐、喉嚨不適等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