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他是與金庸齊名的武俠小說大師,國內還有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學獎……

即使你不常看武俠小說,但這三個人的名字你應該都耳熟能詳:金庸、古龍和梁羽生,這三人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他們的作品陪伴了多少人的成長。

雖同為武俠小說大家,相比之下,梁羽生比另外兩位要低調許多。寫出了 《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等作品的梁羽生,不少作品還被改編成了影視劇。

1954年,本名陳文統的他第一次以“梁羽生”這個筆名發表《龍虎鬥京華》。和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和打打殺殺不同,梁羽生強調武俠“寧可無武,不可無俠”。他筆下的主角是名士風流,名士要吟詩作對,他就趁機將自己的詩詞融入其中。比如,《白髮魔女傳》的卷首詞《沁園春》就是他自己所作:“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

在30年間,他共寫了35部武俠小說,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以《萍蹤俠影錄》《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等奠定了自己在文壇的地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梁羽生與金庸的武俠小說共同構成了華語文學界的奇觀,兩人都有大批讀者,難分伯仲。

2009年,梁羽生因病逝世,享年85歲。梁羽生先生的小說也許沒有金庸的機智和古龍的奇詭,但卻有著批判精神、人文情懷,真正具有現代意義。

為了紀念這位新派武俠小說鼻祖,今年,南都全媒體與廣西梧州市及蒙山縣政府共同發起主辦“梁羽生文學獎”,噹噹、豆瓣閱讀、北京開卷、咪咕閱讀、閱文集團、網易雲閱讀和掌閱科技強強聯合,希望能夠尋找到更多優秀的作品和寫作者。

據瞭解,“梁羽生文學獎”也是國內首個以題材內容劃分的文學獎,作品分類設置有武俠玄幻類、科幻小說類、偵探懸疑類、愛情都市類、歷史軍事類等。6月14日,這些獎項在廣西梧州——梁羽生的家鄉正式揭曉。

他是与金庸齐名的武侠小说大师,国内还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2018年首屆“梁羽生文學獎”完全獲獎名單

作為一家地處廣西的出版社,近年來,我們也曾出版過多部與梁羽生相關的圖書,其中,“梁羽生書苑叢書”已經出版兩種圖書,分別是《文心俠骨——蒙山之子梁羽生傳》《梁羽生軼事》,除此之外,梁羽生的《筆花六照》等作品也曾在我社出版。

今天,借“梁羽生文學獎”頒獎典禮的舉行,我們根據《梁羽生軼事》整理了梁羽生先生生平二三事,希望透過這些事蹟,提供一個更多元的視角,讓大家更全面地瞭解這位武俠小說大師。

他是与金庸齐名的武侠小说大师,国内还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梁羽生二三事

1.與金庸的情誼

梁羽生與金庸的緣分始於1949年梁羽生進《大公報》應聘翻譯時,當時面試他的就是金庸,金庸覺得他的英文合格,就錄取了,後來金庸回憶說,梁羽生的中文比英文好得多,“他的中文好得可以做我的老師”。

梁羽生和金庸都喜歡武俠。1951年,兩人都轉到《新晚報》任職後,他們常在辦公室聊武俠,談起最多的便是白羽的《十二金錢鏢》和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晚年時,金庸在寫給梁羽生的悼文中如此描述當時的場景:“那時文統兄每天下午往往買二兩孖蒸、四兩燒肉以助談興,一邊飲酒,一邊請我吃肉,興高采烈。我不好孖蒸和燒肉,有時只好開一瓶啤酒和他對飲。”

他是与金庸齐名的武侠小说大师,国内还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金庸與梁羽生在下圍棋

1954年,在《新晚報》總編輯羅孚的勸說下,梁羽生開始創作《龍虎鬥京華》,被譽為“新派武俠開山之作”,在當時引起了熱烈的反響。1955年2月,梁羽生的第二部小說《草莽龍蛇傳》連載完,未能續上新作,於是編輯緊急找金庸寫稿,金庸當時可謂對寫小說是零經驗,但架不住編輯催稿,於是硬著頭皮開始寫,這便有了《書劍恩仇錄》在《新晚報》的連載,“金庸”這個筆名也第一次亮相報端,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他是与金庸齐名的武侠小说大师,国内还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梁羽生

他是与金庸齐名的武侠小说大师,国内还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金庸

兩人都因武俠小說而名揚天下,彼此間也惺惺相惜:兩人都好圍棋,梁羽生將金庸送他的舊棋一直保存完好,在晚年評價自己的武俠創作地位時,梁羽生也說:“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而金庸也會在梁羽生的故鄉蒙山縣建梁羽生紀念公園時,立即應邀提字送去,並且公開提及梁羽生指點過他撰寫小說:“梁羽生指教過金庸,而且金庸欣然受教。”

2.闊別四十二年的故鄉蒙山

梁羽生是在離家四十二年之後,才第一次回到故鄉蒙山,他在途經梧州遊白雲山時曾作詩:四十二年歸故里,白雲猶是漢時秋。歷劫滄桑人事改,江山無恙我重遊。

蒙山在歷史上頗有名,它是1851年太平軍起義以來攻克的第一座城,梁羽生一直對太平天國史頗有興趣,在他剛從桂林高中畢業,因為戰亂而不能升學時,便拜了抗戰期間避難蒙山的學者簡又文為師。簡又文的第一部有關太平天國史的著作《太平軍廣西首義史》就是在梁羽生家中完成的。

時隔多年回鄉,梁羽生對蒙山建設印象最深的是蒙山縣立中學和蒙山製藥廠。他在《還鄉小記》中回憶起了蒙山與多年前的不同:

在蒙中讀書時,只有初級中學,學生百多人;現在則是兼有高級中學的“完全中學”了。學生更是增加十倍有多,有一千多了。圖書館的規模亦甚可觀,有圖書十多萬冊。聽負責人介紹說,蒙中的辦學成績在全國也是有數的。中央電視臺曾有一集紀錄片介紹。

他是与金庸齐名的武侠小说大师,国内还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1987年,梁羽生回到故鄉蒙山中學

蒙山製藥廠更是從無到有,而且頗有特色。它的產品中有若干種的主要成分是從野生植物“絞股藍”提煉的成藥,對高膽固醇和老年慢性氣管炎有顯著療效;目前還在試驗階段的,還有一種是對肝癌、肺癌、食道癌等癌症有一定療效的。據廠長李康榮君說明,目前在臨床實驗階段中,已有了頗多療效良好的病例,但要等待專家的驗證之後,方能‘正式推出’。

3.與桂林的深厚情感

梁羽生曾在桂林中學度過了三年高中生涯,對桂林有較為深厚的情感。他寫過一篇文章《桂林山水甲天下》,專門探討“桂林山水”,文中借各種史料追根溯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由來:

《臨桂縣誌》說:“桂林山水名天下,發明而稱道之,則唐宋諸人之力也。”最早描繪桂林山水的詩句是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作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到了宋代,著名詩人范成大稱讚“桂山之奇,宜為天下第一”(《桂海虞衡志》),但還只是說山;稍後,宋代學者在《西行草》稱讚:“粵西山水奇勝甲天下”,“粵西”即指廣西的桂林,兼及山水了;到了南宋的李曾伯做廣西制置使時,有《重修湘南樓記》一文,一開頭就說:“桂林山川甲天下”,“川”亦即“水”,後來就演變成“桂林山水甲天下”了。但把這句話入詩的,則是清代的詩人金武祥。他的《遍遊桂林山岩》有句雲:桂林山水甲天下,絕妙灕江泛秋圖。從此“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就真是傳遍天下了。

2005年,梁羽生受邀回到母校桂林中學參加校慶,他對當年的同學依然記憶尤新。他即興揮筆,給母校題了“文心俠骨”四字。當晚,他還尋找桂林米粉作為夜宵,並向記者回憶起了在桂林讀書的高中時期——除書本外,幾乎是桂林米粉伴隨他3年。當如願以償品嚐到米粉時,梁羽生感慨:“好久沒吃了!”

他是与金庸齐名的武侠小说大师,国内还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2005年,梁羽生回到母校桂林中學

在作客桂林的廣西師範大學時,梁先生還談到所著《廣陵劍》中的故事,就是以廣西師範大學獨秀峰為背景所寫的。

(本文整編自《梁羽生軼事》和桂林旅遊網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