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一份沒有保障的保單,害了多少孩子!

一份沒有保障的保單,害了多少孩子!

在從業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讓自己都覺得匪夷所思,在客戶那裡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上次,去建材市場購買水龍頭,碰到一個年輕的媽媽,剛剛生完孩子,愛子心切,從所謂的熟人那裡買了一份年繳17000的保險,還說是“會長大的保險”,到期後每年能拿到多少本金加分紅。我就大致看了一下,只有10萬的重疾,20萬的身故,其他什麼意外之類保障都沒有了。

現在,10萬能看什麼重疾?水滴籌輕鬆籌都是20萬起步,簡單的一個白血病骨髓移植就要20-30萬,保額不夠的保險壓根就起不到規避風險的作用。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希望把最好的都給予孩子,這份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的,但是不去找專業的人士,只是看親戚的面子購買了一堆無用的保單,不是在害孩子嗎?

所以在保險行業最好賣的“兒童教育金”便大行其道,成為廣大業務人員喜歡賣的,客戶喜歡買的保險產品了,可是一旦孩子真生個病什麼的,發現這份保險原來是沒用的,錢都打了水漂,也不怨客戶總說保險是騙人的了。

那麼,小孩的保險應該怎樣配置才正確呢?

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原則,五個基本點。

原則一:先大人後小孩

大人就是孩子最重要的保障,孩子自立前,所有的花銷都是需要大人來承擔的。可是家長要是有了風險,孩子的這份保險也會面臨無法續保,所以需要把這份風險轉接給保險公司,做到遇事不怕事。

原則二:先保障後理財

其實孩子保險這塊和我們家庭日常生活花銷道理一樣的,滿足日常開銷後結餘部分拿起來儲蓄。

可現實情況卻是很大一部分家庭把所有買保險的錢都花在為孩子購買所謂的教育金保險,這類保險通常沒有任何保障,一旦發生風險用到保險的時候,買的保險反而變得無用了。

一份沒有保障的保單,害了多少孩子!

再來說說五個基本點:

第一點:社保要先行。

社保是國家的福利,一定要儘可能的去爭取。北京地區有一老一小,外地戶口在京持有北京工作居住證便可為子女辦理少兒醫保。實在不行的,回老家戶口所在地也要為孩子辦一個。而且買社保基本上沒有任何限制,甚至可以“帶病投保”。

第二點:意外險必須有

意外險是商業保險中最基礎的保險,也是最便宜的保險。一般分意外險和意外醫療險,前者針對傷殘身故等理賠,後者對醫療花費進行報銷。

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大多數保險公司的意外醫療險都不可以報銷社保外用藥,很多特別好的藥物都是自費藥,家長疼愛孩子有好的藥就不會用差的,結果一看大多數都是自費藥,如果不能對自費藥進行報銷就比較坑了。

第三點:醫療險不能缺。

很多家長會給孩子買重疾險,覺得醫療險就不用買了。實際上,很多時候孩子生病住院,並沒有患大病,頻繁的小病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假定孩子有了社保,社保報銷範圍外的部分可以用商業醫療保險報銷;如果孩子沒有社保,那麼可以說住院的花費是全靠商業醫療保險的。

所以,對於沒有社保的孩子,醫療保險是必選項,沒有商量餘地。

一份沒有保障的保單,害了多少孩子!

第四點:重疾險很重要。

現在大城市的環境太差,水、食物和空氣都汙染嚴重,所以兒童患重疾的機會也是很大的。

我經常會推薦孩子購買定期重疾,原因很簡單,兒童定期特別特別便宜,便宜到新生寶寶一年不足一千就搞定50萬的重疾責任。

重疾險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越早買越好,原因很簡單:健康體非常稀有,保費隨著年齡在增長。

第五點:以上全部配齊後,最後才是年金險

保險姓“保”,保障是保險的基礎功能,理財是在規避掉風險後才能去考慮的事。就像在下雨天,你應該買把便宜的雨傘,但是你卻買了昂貴的貂皮大衣,這就本末倒置了。

買保險是有很多學問的,特別是給孩子買保險,基礎保障一定要優先!

一定記住,不是買了保險就萬事大吉,一份沒有保障的保單,是無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