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洪門的開山始祖是誰?

歷史凌煙閣唐儉


洪門起於“漢留”,行於“海湖”,故洪門者有“漢留”、“海湖”之稱。由殷洪盛起始,殷洪盛乃為洪門始祖。

殷洪盛又名洪英,山西平陽府太平縣人。明代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進士,為人賢明練達,慷慨好義。



漢留

意為漢民族慘遭屠殺後的倖存者。

夫漢留者,漢族遺留也。先烈憫明室之亡,異族主國,留下革命種子,作滅清復明之計也,故名漢留。——《漢留全史》

“漢留”組織始創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乃是顧炎武、王夫之、付青主、黃梨洲諸人倡導的。殷洪盛亦積極響應。

發源及發展

崇禎七年(1634年),殷洪盛受直隸大同鎮守姜瓖(xiang)的聘任,參贊軍機。鄰鄉都聽說過殷洪盛的賢名,因此很多人前來投奔,蔡德中、方大洪、馬興超、李式開、楊才和林亭等人,這些都是後來洪門中響噹噹的人物,其中蔡德中、方大洪、馬興超、李式開和後來的胡德帝,被後人稱為“洪門五祖”(又稱新少林五祖)。追根溯源,就是來源於當時的殷洪盛。


崇禎十四年(1641年),姜瓖投降李自成,殷洪盛率眾南下投奔史可法。同年多爾袞攻下揚州,史可法殉難。之前殷洪盛受史可法指派,到燕京(北京)探聽虛實。聽聞史可法殉難,毅然南歸,轉戰安徽,集合兩萬餘人,抗拒清兵,於崇禎十八年(1645年)殉難。

殷洪盛之子洪旭,帶領蔡德中等人,投奔鄭成功。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拒守臺灣,繼續推進“漢留”組織,開山立堂,定名“金臺山”、“明倫堂”,並派遣“新少林五祖”秘密潛入中原地區發展。


“五祖”在中原地區與陳近南相識,志向相投,因此相約共舉大事。康熙十三年(1647年)陳近南主香在“紅花亭”聚會,同盟結義,尊明崇禎帝之孫朱洪竹為盟主,正式建立“洪門”。至此,“漢留”組織正式轉變為“洪門”團體。

此即“洪門”之由來。

追根溯源

看了很多答友的回答,有說始祖是陳近南,有說是鄭成功,有說是史可法,有說是“五祖”。其實追根溯源,是召集了諸多愛國志士的殷洪盛,為洪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史可法曾為殷洪盛提供庇護;“五祖”跟隨殷洪盛奮戰在民族復興的戰線,並將愛國熱情延續下來;鄭成功接過“漢留”旗幟,繼續為漢民族奮鬥;陳近南在中原地區發現了志同道合的“五祖”,並且最終為這個發展多年的組織開堂立派,確定了名稱、宗旨和門規。

洪門後續的發展更加複雜,但是這個以愛國救亡為宗旨的幫派,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生命力。讓我們看到了中華兒女在民族存亡之際不顧個人生死的大無畏精神,為“民族革命”放一異彩。


尹禾


我認為洪門開山始祖其實就是鄭成功,洪門本身就是天地會。洪門的身份十分神秘,因為他們在清朝屬於不合法的組織,始終以顛覆大清王朝為己任,而且終清一朝,洪門也傳承了兩百多年。

洪門就是天地會,天地會的總舵主陳近南就是陳永華。

鄭成功手下有兩位大將,一個是馮錫範,還有一個就是陳永華。陳永華便是小說中陳近南的原型。在鄭成功的指令下,陳永華一手打造了天地會,也就是洪門,在清朝境內組織各種反清復明的活動。

所以天地會背後的大佬其實就是鄭成功。鄭成功一輩子都想著反清復明,可惜終其一生都沒能完成這個心願。甚至連大本營福建都被搞丟了。無奈之下的鄭成功只好帶著人馬前往臺灣島,在臺灣立足以後的鄭成功,依舊不忘恢復大明王朝,所以組建了天地會。

但是天地會這個組織是非常嚴密的一個組織,不可能有所謂的史官去記載他們到底有哪些人,做了什麼事情。所以我們無法考察到這個組織的詳細信息。

不過據說在辛亥革命的時候,洪門就有人承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推翻滿清做出了不懈努力。

洪門五祖的傳說,其實也是有跡可循的。

我們看過相關電影的朋友,都知道有洪門五祖的說法,其實他們就是在鄭成功領導下,組建起來的洪門領袖。應該說是最早的五位地方領袖,主要目的就是盤踞在福建地區,尋找反清復明的辦法。

這五個人分別是蔡德英、方大成、馬超興、李式開、胡德帝等五人,他們原本在長江沿岸組織反清活動,可惜起義失敗後,不得不南下逃亡鄭成功處避難。鄭成功則吩咐他們前往莆田少林寺化妝成僧人,尋找機會再重新起義。

所以這五個人後來就被稱之為洪門五祖,又被稱之為少林五祖。莆田少林寺是著名的南少林,因為少林武藝出眾,曾經組建了一個百人戰隊,幫助康熙皇帝出征,並且大勝而歸。隨後他們依舊不貪圖榮華富貴,而是選擇繼續回山林做和尚。

但是莆田少林寺並沒有因此而倖免於難,在叛徒的出賣下,清軍圍攻少林寺,一把大火將少林寺燒了個一乾二淨,而胡德帝等五人順利逃走。從而趕往紅花亭,在陳近南的主持下,參加了紅花亭結義。所以這個時候天地會算是正式成立了。



既然是鄭成功主創,為什麼叫做洪門呢?

其實洪門只是眾多反清組織中的一個稱號,跟天地會、哥老會等組織稱號是一樣的。之所以有這麼一個稱號,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明朝的一位進士洪英。

洪英是明朝時期的進士,為人慷慨好爽,所以廣交天下好友,身邊不少門客是慕名而來,稍微有點梁山宋江的意思。

但是洪英的態度是鮮明的,他堅決抗清,崇禎滅亡以後,他帶著門人投靠了南明朝廷的史可法。在史可法的指揮下對抗清廷,隨後洪英又不斷聯絡諸如顧炎武、王夫之之類的反清名士。從而創立了漢留組織。

可惜弘光政權滅亡的時候,洪英也跟著殉難了。不過他兒子洪旭帶著洪門五祖一路南下,最終投靠了鄭成功。為了紀念洪英的英勇犧牲,所以在鄭成功的組織下,洪門便出現了。而洪旭所帶領南下的五位武林高手,也就是後來的洪門五祖。

結局:有鄭成功的大力支持,洪門的發展還是比較正規的。

雖然是不合法的組織,但是在當時是要看相對於誰了。相對於滿清政府來說,洪門自然是不合法的,但是相對於反清義士們來說,洪門又是相當合法的。

主要是因為洪門的體制非常正規,分為山堂水香四個等級,每個分部都有各自的名號,所以儼然就成了一個龐大的組織。規模最大的時候,曾經達到兩萬多人。

如此龐大的組織,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靠山,那是很難生存下去的。所以洪門的靠山,其實就是鄭成功。鄭成功手裡的錢實在是太多了,養幾十萬的將士都不成問題,更不要說區區兩萬人的洪門組織了。

因為鄭成功在海上所收取的保護費非常多,當時任何國家的船隻想要在動南亞海域經商,都必須要給鄭成功交錢。所以鄭成功完全支撐得起洪門的發展,只是後來鄭成功和陳永華相繼去世,鄭經也死了,鄭克爽投靠滿清後,洪門也就逐漸沒落了。


江湖小曉生


洪門開山祖師,是萬雲龍,是鄭成功,是史可法,龍二和尚。洪門堂口眾多,都想把自己堂主立為祖師。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一旦立自己堂門堂主為祖師,自己就是洪門正宗,在反清復明擁有領導權。話說滿清入以後,反清仁人志士,在與滿清拼個你死我活。倖存下來人們依然在各地秘密結社,通過香會形式,進行反清復明。他們結為異姓兄弟,來歃血為盟。總的有個人來號召吧。先說萬雲龍,從字面上來理解,這就是一個虛構之人。洪門講究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萬姓同宗之意,雲龍是漢人劉邦的意思。眾所周知,劉邦當上皇帝為了神化自己,說自己的母親在瓜地與龍野合,生下了自己。在現代社會,這就是一個笑話。在古代愚昧年代,這有很大號召力。再說鄭成功之說,鄭成功反清留下很多部下,這些人也建立香會,來進行反清活動。他們不用鄭成功,能用外人嗎?揚州淪陷之後,史可法部下,也積極進行反清活動,自然推史可法為首。龍二和尚組織反清活動。後來被清朝打死,其部下自然奉其為首。內地一些仁人志士,心懷故國又組織漢留,又名袍哥,哥老會,三點會,三合會。這些組織,經過歲月磨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進一步加快了融合了,各方結盟。進一步加強形式儀規,形成了現在洪門。洪門以後反清復明鬥爭中,數次與清朝反抗中。依然沒有成功,與洪門組織渙散,有很大關係。


進入太平天國時期,在全國又一次抓住國家混亂。在上海等地紛紛起事,並在上海等地建立政權。後來結局是一樣,被清朝一一消滅。
作為一個秘密組織,沒有其先進性可言,只能在幕後,只能自言自語。


濟陽老哥


洪門是天地會的別稱。天地會是清朝民間最大的民眾團體組織,分佈面比較廣,傳統久遠,在民間有一定的社會影響。但是洪門的開山始祖是誰,歷來眾說紛紜。


“紅花綠葉白蓮藕,三教原本是一家”。

洪門、青幫、白蓮教三教同出一源,其立教目的都是為了反清復明。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洪門的起源應當是從滿代明,南明立國開始算起。洪門、青幫、白蓮教是基本貫穿清朝歷史全程的反清復明組織,俗稱「紅花、綠葉、白蓮藕」。

洪門的開山始祖是鄭成功?

有些史學家認為洪門的前身是“漢留”,由鄭成功創建,但是這種說法缺乏史料的佐證,從歷史記載來看,沒有任何能夠證明鄭成功和洪門有關的證據,而最主要的問題是,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於1662年農曆四月十五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鄭成功本人死於同年五月初一,而按照天地會內部流傳的創會於康熙13年,即1674年,那麼鄭成功到底是怎麼復活起來反清復明開山堂的,就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所以洪門的創始人,不可能是鄭成功。



洪門堂口眾多,都想把自己堂主立為祖師。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一旦立自己堂門堂主為祖師,自己就是洪門正宗,在反清復明擁有領導權。話說滿清入以後,反清仁人志士,在與滿清拼個你死我活。倖存下來人們依然在各地秘密結社,通過香會形式,進行反清復明。他們結為異姓兄弟,來歃血為盟。

洪門的來源:洪門是明末清初的一個地下秘密組織,起源於“漢留”,經由南明東寧總制使陳近南先生髮展,進而轉化為洪門,是由抗清義士殷洪盛起始,殷洪盛抗清犧牲後其子投奔鄭成功,漢留構想流傳至鄭成功所部。旨在反抗滿清迫害統治,留存漢族文化。故後人尊其為洪門始祖。


晚清太平天國起義,兩廣的太平軍攻入湖南受到這些船工支持東進抄掠華東地區,是華南民間組織的第一吃合流。將這些組織編故事拉關係綁在一起,甚至把為清朝服務幾百年的漕運行會組織青幫(原名安清幫)都拉到反清組織初衷的是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孫文之流,孫文曾在書裡親口承認自己故意編故事把三合會,青紅幫綁在一起,為反清革命服務。


盲客


1、紅花綠葉白蓮藕,三教原本是一家

“紅花綠葉白蓮藕,三教原本是一家”。洪門、青幫、白蓮教三教同出一源,其立教目的都是為了反清復明。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洪門的起源應當是從滿代明,南明立國開始算起。

洪門、青幫、白蓮教是基本貫穿清朝歷史全程的反清復明組織,俗稱「紅花、綠葉、白蓮藕」。

2、洪門五祖

鄭成功立反清復明大旗,開金臺山、立明遠堂。

1674年(康熙13年)紅花亭起義失敗,鄭成功令步將蔡德英、方大成、馬超興、李式開、胡德帝進入滿清領地,開疆拓土,號稱「五祖」。

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議後認為,滿清過於勢大,應當分散發展,不可被敵人一舉滅掉。隨後五人開堂口,首立五家祖堂。為方便日後會師,五人留下暗語:

五人分開一首詩,身上洪英無人知。此事傳與眾兄弟,後來相會團圓時。


3、陳近南時代

“漢留”,是指大漢子民在慘遭屠殺後的留存志士。


夫漢留者,漢族遺留也。先烈憫明室之亡,異族主國,留下革命種子,作滅清復明之計也,故名漢留。滿清以儒術牢人,恐漢族子孫被其收買,故創漢流以別之,以明我是漢人之流,非滿人之流”(李耘夫《漢留全史》,中華民國二十七年,星星書報雜誌社版4頁)


1680年,在陳近南主持“漢留”期間,向南明朝廷呈“復國之重於兩廣”計劃,內附“洪門”發展規劃,對外稱天地會。

洪門的核心任務是反清復明。

4、滅清之後

清朝滅亡,與洪門密不可分,可以說是洪門深度參與革命的結果。

孫中山加入洪門,創建興中會、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最終完成洪門的反清復明志願。

為匡扶漢室,滅掉滿清,孫中山發動了系列革命,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十次起義。洪門在這些革命中都起到了核心作用。

以孫中山領導的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第一次反清武裝起義為例,起義領導人陸皓東、朱貴全、丘四壯烈犧牲,程奎光入獄,孫中山、楊衢雲被通緝。領導者中的朱貴全、丘四為洪門堂主。

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拜謁明太祖朱元璋陵墓,向先祖告祭“驅逐韃奴,恢復中華”大業成功,以示洪門“反清復明”事業完成。洪門隨後逐步退出中華政治、軍事舞臺的主角地位。


興趣太廣泛不好


有人認為洪門就是天地會,致公黨是它的分支,它們對外時就稱天地會或紅幫,對內則稱洪門。另一種說法是少林永化堂的弟子,為了抵抗滿清傾覆漢人衣冠的剃髮令等,在少室山,以朱元璋的驅除胡虜,恢復中華口號為己任,以少林洪拳為名,創建洪門。


對於名稱的由來,除了洪拳的傳說,還有另一個說法,是從拆字切入,說洪門就是漢門,因為喪失了中原的土地,所以在繁體“漢”(漢)去掉“中”和“土”,就成了洪字,洪門。也有認為是起於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年號,也是反清復明的本意。大多數論著稱,明延平王鄭成功是其倡導者之一,他以行仁結義策動了洪門天地會反清復明的義舉。

有關洪門起源,主流觀點認為,是延平王鄭成功為其始倡者,另一觀點則傾向於洪門始於“五祖”, 系明末史可法幕僚洪英所創,延平王為其推動者及策劃者。洪英字啟盛,是山西平陽府太平縣人,崇禎四年進士,史可法的幕僚。當年,史可法暗派洪英入京遊說吳三桂,入住京城旅館時,夜中夢到達摩,向他請教未來發展,得到“樹人”的啟示,下決心要訓導一些有志之士,後來大業失敗,史可法殉國。


洪英便召集他的舊部和蔡德英等五位門生繼續抗清,臨終前向蔡德英(又說蔡德忠)、馬超興、方大成、胡德帝、李式開五人告知達摩托夢之事,讓他們繼續完成自己的未竟事業,五人後來投奔鄭成功為將,創建洪門,立下始祖為洪英,鄭成功為武宗,史可法為文宗等。

在民國時,光復會創始人陶成章曾發表《教會源流考》一文,大力主張“洪門天地會”倡始於鄭成功。他認為洪門,就是明太祖年號洪武,故取以為名,指天為父,指地為母,故又名“天地會”。始創者為鄭成功,繼續而修整之者,則陳近南也。也是言之成理。


而從另一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孫文學說》中也提到,“洪門者,創設於明朝遺老,起於康熙時代”似乎在證明確是洪英或鄭成功為始祖。從洪門秘冊所載來看,裡面說洪門真主為朱洪竺,軍師為陳近南,大將為萬雲龍等人,朱洪竺這個名字不見於史載,細推可以發現與上述傳說記載有合拍的地方。

朱,指朱元璋朱明,洪可認為是洪英,竺是天竺的意思,指達摩托夢,如此,發源於洪英應該沒有可疑了。這樣一來,思路就清晰起來,創始主要人物洪英,經過五位弟子的大力發揚光大,鄭成功陳近南及一批反清志士顧炎武和少林僧人的襄助,一路傳承下來,直到今天。


南方鵬


在 1683 年臺灣的抗清運動被鎮壓後,忠於明朝的人轉入地下組織或加入秘密團體繼續抗爭。最重要的秘密組織有:(1)『天地會』,亦稱『三合會』或『三點會』;(2)華南的『哥老會』;(3)白蓮教及其在華北的分支『天理教』。 一般而言,華南的秘密會社稱自己為『會』, 而北方的會社則稱自己為『教』。『會』是帶有宗教色彩的秘密政治組織,而『教』則是具有民族主義傾向的秘密宗教團體,兩者都是反滿的。

天地會發端於十七世紀七十年代。許多大明遺臣意識到他們的事業已經失敗,遂遁入福建少林寺為僧。1674 年,其中的五個人——『五祖』(據說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就是後來的洪門五祖,也是南少林五祖)——秘密結成天地會,倡導反清復明。

該會社名稱源於『天父地母』的說法。在西方文獻中,該組織有時被稱為 『三合會』,因其強調天、地、人合而為一之故。三合會在各省設有『前五房』和『後五房』,類似於『共濟會』的會館。



三合會的分支和會眾很快在沿海地區——臺灣、江蘇、浙江、湖南和廣東一擴散,他們使用寫作『三點水』偏旁的名字作暗號;故他們也被稱做『三點會』。並非偶然的是,這種『三點水』偏旁也是漢字『洪』的偏旁,而『洪』乃是明朝開國皇帝年號『洪武』中的一個字。這樣看來,天地會的會眾把他們的組織稱為『洪門』就不足為怪了。 另一種解釋是『洪』字是『漢』 去掉門[中土(上中下土)]而成,表示這些忠於明朝的人認為自己是被滿洲人搶去了中國領土的『漢』人。



這些秘密會社致力於反清復明,矢志要為被滿洲人殺害的漢 人報仇。不管什麼人,只要有道樣的抱負都受歡迎加入,無論其出身,教育和社會地位如何,但總體上來說,這些會社只吸收低下階層的人。新成員由老會員介紹入會,他們要知道本會的暗號和切口。

在入會儀式上,新會員要起誓保守會眾的秘密,並照讀寫在一張紙上的三十六句誓言,這張紙隨後燒成灰燼倒入一碗混 雜酒和糖的雞血裡;接著他們戳破左手中指,擠幾滴血到碗裡, 然後把它喝下。這些儀式完成後,所有人便成了歃血訂盟的兄弟, 各人在依據自己的財力繳納一些會費後就領取一個會員的牌子。

『哥老會』產生於乾隆朝(1736-1795 年)時期,在吸收會眾方面,它比天地會稍有選擇,除了不讓剃頭匠、戲子、轎伕和『身世不明』之人入會之外,它接納所有有志於反清復明的人。其首領『龍頭』對會眾有絕對的權威,而會眾相互間結成兄弟,並立誓要相互扶濟,一有可能即組織起義。

『白蓮教』是一個歷史悠久得多的團體和一個半宗教性的組織,首創於 1250 年前後或更早。在元朝(1280-1368 年)時期, 它致力於推翻蒙古王朝及重建大宋江山。在延續到清代時,它發誓要反清復明。白蓮教教徒採納佛教和道教思想來贏得民眾的支持。

1781 年,它的首領之一劉松被捉拿並被髮配到邊疆;此後官府實施了一項不斷虐待其教徒的策略,最終在 1793 年把他們迫得造反。這次造反引發了一連串的大規模拘捕和迫害,華中地區的白蓮教教徒於 1796 年起而反抗,口號是『官逼民反』。

叛亂迅速擴展到了四川、湖北、陝西、甘肅和河南。腐敗的官軍無力敉平這場叛亂,於是地方士紳和官員組建團練、修築砦堡要塞, 以求自保。 經過了九年耗餉費糧的征討, 這場長期的造反才在 1804 年最終被鎮壓。


常棣tandy


回答開山始祖是誰之前,我們先看看洪門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什麼性質的組織。


洪門,它是天地會,它是三合會,它是哥老會,它是小刀會,它是邊錢會,它是父母會,它是王朝的陰霾,是滿族的夢魘,是清朝歷二百餘年撲不滅的野火。

它主導了臺灣林爽文起義,參與了太平天國起義……200多年裡,只要是反對清朝的起事,都能隱隱約約看到它的身影。

洪門是南方漢族人民在康熙年間興起的反抗滿清統治的民族主義組織,它以反清復明為宗旨,以秘密結社為組織,以忠義互助為手段。入會就是當兵,開堂就是立營寨。大哥就是元帥,其他首領就是將領,兄弟就是士兵,一心就是想扶明幼主登大寶。

200年多年來,他們從福建蔓延到廣東,從廣東到廣西到湖南到四川,到全國,遠到青藏高原,到海外,最後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洪門。

它就是這樣一個組織,它的歷史就是漢民族下層百姓200多年來複國奮鬥的悲歌。

這樣偉大的一個組織,他的祖師究竟是誰,真的很重要!


可是,洪門是個秘密組織,一切都是以海底的方式秘密進行。所以,它的歷史起源眾說紛紜。

一說鄭成功:

“始倡者為鄭成功,繼然而修整之者,陳近南也。”有人認為,天地會傳說中的萬雲龍即為鄭成功,香主陳近南就是陳永華。但是鄭成功有關歷史資料中,並沒有創立過天地會記載。這是“鄭成功說”的最大的疑點。極有可能,是創始人假託其名。畢竟敢向東南爭半壁的國姓爺名頭大。

二說洪二和尚。蔡少聊先生提出,“天地會起源於福建漳州地區,乾隆二十六年由漳浦縣洪二和尚即萬喜首倡。”

當地地方官破獲會黨案的奏摺 :“天地會節經查明起於提喜,該犯俗名鄭開,僧名提喜,又名塗喜,又名洪二和尚。”

當然,也有人說不是。

三說萬五。臺灣學者提出,天地會的創始人是福建漳州一帶“以萬為姓”集團中的萬五達宗創立的。

四我個人傾向於,應該緣起自浙江張蒼水組織的君子營,君子營潰敗之後,應該有些軍將流落到南明政權尚在的福建、廣東地區,他們的首站就是福建。他們秉持一貫的反清立場,並且代代傳承。否則很難解釋他們以軍隊紀律、軍隊的號令、軍隊的組織形式,組織起來了一個這樣龐大的組織。

他們的創始人可能是個群體,時間應該早於上面三種說法,只不過後來的人沒有流傳下來。

天地會是一種民間秘密的反清社團組織,雖然在民間有論多傳聞,但是卻並沒有留下什麼文獻資料,直到乾隆年間,林文爽領導天地會起義之後,官方和民間才對天地會有了一些認識。


一本正經局


洪門是天地會的別稱。天地會是清朝民間最大的民眾團體組織,分佈面比較廣,傳統久遠,在民間有一定的社會影響。但是洪門的開山始祖是誰,歷來眾說紛紜。

一,開始始祖是鄭成功。持這種意見的人認為洪門為鄭成功在臺灣首創。“始倡者為鄭成功,繼然而修整之者,陳近南也。”同時又有人認為,天地會傳說中的萬雲龍即為鄭成功,香主陳近南就是陳永華。鄭成功創立天地會的說法一度非常流行。持反對意見的人卻說:“無論檔案史料還是天地會秘密文件,其中有關天地會創立的傳說中,皆無鄭成功創立天地會的內容,在有關鄭成功的大量的歷史資料中,並沒有資料提到過他曾創立過天地會一事。”這是有關“鄭成功說”的致命弱點,或許創教者認為自己號召力不夠而假稱為鄭成功也未可知。

二,開山始祖是洪二和尚。最早提出這一觀點的是蔡少聊先生,他提出,“天地會起源於福建漳州地區,乾隆二十六年由漳浦縣洪二和尚即萬喜首倡。”秦寶奇先生還引用當時地方官的奏摺加以佐證:“天地會節經查明起於提喜,該犯俗名鄭開,僧名提喜,又名塗喜,又名洪二和尚。”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天地會創始人應該是萬雲龍和尚,而不是洪二和尚。

三,開山始祖是萬五。20世紀70年代臺灣學者提出,天地會的創始人是福建漳州一帶“以萬為姓”集閉中的萬五達宗創立的。

天地會是一種民間秘密的反清社團組織,雖然在民間有論多傳聞,但是卻並沒有留下什麼文獻資料,直到乾隆年間,林文爽領導天地會起義之後,官方和民間才對天地會有了一些認識。在官方記載中沒有關於天地會開山始祖的資料,而且秘密團體組織中的人使用的都是假姓名。所以,開山之祖很難分辨了。


歷史凌煙閣唐儉


洪門,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民間秘密結社組織,一體兩面,對外招攬徒眾稱天地會,紅幫,對內稱洪門,這裡面的洪字,從《天地會盟書誓詞》內容來看,實質上是一個“共姓”

今夜歃血拜盟,結為同胞兄弟,永無二心。今將同盟姓名開列於左,本原異姓締結,同洪生不共父,義勝同胞共乳。

有些史學家認為洪門的前身是“漢留”,由鄭成功創建,但是這種說法缺乏史料的佐證,從歷史記載來看,沒有任何能夠證明鄭成功和洪門有關的證據,而最主要的問題是,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於1662年農曆四月十五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鄭成功本人死於同年五月初一,而按照天地會內部流傳的創會於康熙13年,即1674年,那麼鄭成功到底是怎麼復活起來反清復明開山堂的,就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所以洪門的創始人,不可能是鄭成功,至於“漢留”和“洪門”,並非同一個組織,從天地會遺留下來的一些重要資料來看,也沒有提到過鄭成功,把鄭成功和洪門聯繫起來,應當是一種民間傳說的演繹。

再來看洪門目前內部認可的創始人殷盛洪,這個人在歷史上的面目並不清晰,根據介紹是崇禎四年的進士,但是在這一年進士共三百七十九人,裡面沒有姓殷的,而檢索與他相關的真實歷史人物,不管是姜瓖,還是史可法,鄭成功的歷史記錄裡面並沒有提到過殷盛洪這個人,目前史學界的觀點也認為,所謂殷盛洪和其弟子洪門五祖馬超興等人,應屬於虛構,和洪門的創建,也沒什麼關係。

而在乾隆年間查辦的臺灣林爽文叛亂一案,對於天地會由何人創始,有著比較詳實的證據,並且認為天地會是在乾隆年間由嚴煙帶入臺灣的,這也否定了天地會由鄭成功在臺灣創建的觀點,目前史學界的最主流觀點,即天地會是由福建漳州地區的僧人萬提喜所創建,也就是天地會中所傳說的“萬雲龍大哥”。

這天地會聞說是朱姓,李姓起的,傳自川內,年分已遠。有馬九龍糾集和尚四十八人,演就驅遣陰兵法術,分投傳教。後來,四十八人死亡不全,只有十三人四處起會,那在廣東起會的是萬和尚,俗名塗喜。如今在那裡,實不知道。——《欽定評定臺灣紀略 嚴煙供詞》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閩浙總督伍拉納、福建巡撫徐嗣曾的奏摺內容:“臣等查提喜於乾隆二十六年倡立天地會…….該犯俗名鄭開,僧名提喜,又名塗喜,又名洪二和尚。”

在當時的環境下,乾隆皇帝要求徹查川閩天地會組織,負責人顯然是不敢說假話的,所以天地會創建於乾隆二十六年,即1761年,創始人應該就是化名為“萬雲龍”的萬提喜。

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的佐證,就是在天地會內部流傳的多種資料中,將福建雲霄高溪奉為聖地,並且在《近代秘密社會史料》一書中,有“始祖居住福建雲霄高溪”的記錄,這和乾隆年間的諸多史料可以相互印證。

而值得關注的是,在天地會內部流傳著始祖與“五僧”會盟的傳說,這很可能是天地會供奉前五祖的由來,但是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蔡德忠及李式開少林五祖,目前看實屬虛構,不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而萬提喜的前半生基本沒有資料記載,有一種可能就是萬本人曾經是“漢留”組織的成員,包括在四川發展的朱、李二姓,他們最初在漢留組織中的經歷,使其繼承了反清復明這一思想,之後在辦會起事的過程中,又與各自地方特點相結合,四川發展出了哥老會,福建發展出了天地會,廣東發展出了三合會,但是各自組織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需要特別一提的是,歷數清代民眾的“反清復明”起義,實際上已經無明可復,所謂的朱明王朝已經滅亡,即便恢復,也不過是另一個農民皇帝罷了,從歷史角度來看,並不具有什麼先進性。

天地會之所以能夠號召民眾,在民間快速發展,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底層民眾間的互助需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在天地會的主要誓詞中,特別強調忠義,兄弟的概念,而反清復明在當時是一個“政治正確”的口號,不管是在封建官僚還是普通民眾中都有著巨大的市場,整個清朝統治期間,滿漢矛盾都是一個突出的尖銳矛盾,洪門的迅速發展壯大,也是利用這一突出矛盾的結果。

我們不能否認洪門在近代革命史上做出的一些突出貢獻,但是也必須正視,洪門並不是什麼具有歷史先進性的組織,歸根結地只是群眾自發形成的社團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