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文官統兵的“傑作”——薩爾滸之戰

文官統兵的“傑作”——薩爾滸之戰

因為黨爭李成梁兩次被免職,自己針對遼東的策略沒有的到持續的貫徹,最終破產、後金做大。

萬曆四十六年李成梁去世,努爾哈赤宣佈徹底脫離明朝建國。之後就以“七大恨”的理由進攻明朝,攻陷了開原和撫順,然後毀城掠奪財富、人口退回長白山脈;萬曆一看這下急了,意識到這個後金必須儘快解決。

經過廷議推舉出來兵部左侍郎楊鎬為遼東經略主政遼東。其實就是要楊鎬進剿努爾哈赤。朝廷從內地不同地方調集軍隊三萬餘人;又從大同、宣府等邊鎮抽調三萬餘人;要西南地區的土司也派了數千人到東北,還通知了葉赫部和朝鮮策應。總兵力應該在八萬多人,這陣容看起來很龐大呀。萬曆四十七年楊鎬坐鎮瀋陽指揮,兵分四路進剿努爾哈赤所在的赫圖阿拉。北部的開原總兵馬林率領山東等地集結的軍隊一萬五千人,並與葉赫部的一萬人從開原進軍赫圖阿拉;山海關總兵杜松帶領從大同等邊鎮抽調的三萬人從瀋陽出發;李如柏率領兩萬五千本地兵從本溪出發;四川總兵劉綎率領從四川等地抽調的一萬七千人先與朝鮮方面的一萬三千人匯合後從寬甸出發。楊鎬本來計劃四路大軍十一日後會師再一起攻打赫圖阿拉的。可是努爾哈赤採用了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因為努爾哈赤僅可以動員六萬人。在軍隊數量上努爾哈赤不佔優勢的。努爾哈赤先解決杜松這一部;杜松走的是瀋陽、撫順一線,走的基本是河谷地帶,道路比較平坦,當杜松沿著渾河走看到河對岸的界凡寨有少量金兵,要大軍在薩爾滸附近紮營休息,自己帶領一萬人渡河解決掉那些金兵。杜松完全不知道這是努爾哈赤故意這麼幹的;一萬大軍剛渡過河努爾哈赤率大軍就出現在對面圍攻兩萬大軍,界凡寨的守軍也突然增加了許多,杜松如果現在渡河回去極有可能被界凡寨的守軍從後面攻擊,不回去只能看著兩萬大軍被努爾哈赤慢慢消滅;最後杜松還是沒選擇渡河,兩萬大軍在努爾哈赤的圍攻下全軍覆沒,後來杜松帶領的一萬人也被圍殲 杜松也戰死。杜松這一路全軍覆沒。然後努爾哈赤北上消滅靠近杜松部的馬林所帶領的兵馬,馬林也很快被殲滅,援軍葉赫部也就很快撤退了。南路劉綎部會合朝鮮援軍後接連攻佔了後金的不少營寨直逼赫圖阿拉,這時的劉綎並不知道杜松部全軍覆沒了,還在按照原計劃進行。努爾哈赤很清楚明軍這次進攻的策略,努爾哈赤用一萬守軍防守赫圖阿拉;命令大貝勒代善和四貝勒皇太極領兵四萬去對付劉綎,因為劉綎部人數只有一萬多人,與後金的四萬人相比不佔優勢,經過一番激戰劉綎最終因為寡不敵眾被全殲,劉綎戰死;朝鮮軍隊全程觀戰,見勢不妙立馬撤退。李如柏這一路出發時間最晚,得知杜松全軍覆沒,劉綎又在被圍攻,這時的李如柏距離劉綎並不遠,一天的路程就用不了;如果這時候李如柏緊急救援劉綎,還有希望扭轉戰局,再不濟劉綎部也不會全軍覆沒。但是李如柏已經收到了楊鎬撤軍的命令,李如柏放棄了救援劉綎,選擇了撤軍。這樣僅有李如柏這一部安然回來了。四路兵馬杜松、劉綎部被全殲,馬林部損失大部分兵力,李如柏部安然撤退。明軍一共損失把總以上的高級將領三百多人;軍隊損失四萬五千人,火器大炮、糧草輜重損失的不計其數。

文官統兵的“傑作”——薩爾滸之戰

努爾哈赤

後金卻僅犧牲了五千多人,獲得大量軍事物資。用極小的損失獲取了巨大的勝利。所以有人說明亡於萬曆就是從薩爾滸之戰推出來的。作為薩爾滸之戰的得楊鎬需要為這次慘敗負責的,最終被處死。

薩爾滸之戰戰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楊鎬採取分兵進軍的策略,才要明軍在任何一場戰鬥中人數都處於劣勢,最終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如果合兵一處,八萬多人的隊伍努爾哈赤僅擁有五萬人的軍隊,無論如何都不可能一下子消滅這隻軍隊的;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楊鎬做出分兵這樣的決策?傳統觀點認為:朝廷催戰導致楊鎬採取分兵策略;戶部本來給的這次對遼東用兵每年的軍費是三百萬,皇帝從內承運庫拿出一百萬兩,戶部卻只拿了一百三十萬兩,剩餘的七十萬兩沒著落;所以有人建議增派二百萬遼餉,這就給農民增加很多負擔,因為缺餉才催促楊鎬趕緊進軍;這八萬多大軍每天需要花費掉大量銀子,內閣也持續催促楊鎬趕快進軍,還有的說是萬曆皇帝催促的。楊鎬頂不住壓力才被迫採用分兵的策略的。如果是缺餉導致楊鎬採取分兵進軍的策略的話萬曆皇帝應該為此負責;因為萬曆皇帝去世時內承運庫還有七百萬兩銀子呢,在打薩爾滸之戰的時候就應該多拿出來點作為軍費。但實際上這次對後金用兵糧餉一點也不匱乏;之前在抗日援朝的時候,一共跟日本打了四年,明軍先派遣了四萬人,第四年增加到八萬人,一共才花費八百萬兩銀子;遼東比朝鮮還近,後勤供給線更短,首批實發糧餉二百三十萬兩怎麼著也夠八萬多人支撐大半年,而且還有後續的二百萬兩遼餉加派,四百三十萬兩怎麼著也夠八萬多大軍用一年。所以朝廷催戰並不是軍費供給困難,而是能省錢就省錢的考慮。從朝廷催戰得不出糧餉匱乏的結論。再說楊鎬分兵進軍並不是出於節省時間的目的;節省時間應該是合兵一處,走大路。因為之前四路人馬就已經在遼陽集合過了,還在遼陽開了個會呢。從瀋陽,經撫順,沿著渾河河谷,沿途都是平地,大軍完全可以通行,杜松三萬人走的就是這一線,這是很節約時間的。分兵反而是一個更加浪費時間的方案,因為這四路大軍出發時間不一致,所走的路線也不一樣,馬林要先北上開原與葉赫部匯合後再向赫圖阿拉進軍;劉綎則要先向東與朝鮮方面匯合再向赫圖阿拉進軍;杜松、李如柏要等劉綎出發後兩天後才出發;再加上各個線路長短不一、道路崎嶇情況也不一樣,這樣比合兵一處進軍更加浪費時間。所以糧餉缺乏、催戰都不是薩爾滸之戰戰敗的原因;

薩爾滸之戰是敗給了文官統兵制度,這個明朝的文官統兵制度是在土木堡之變後逐漸形成的慣例。

先說一下這個楊鎬,廷議為什麼會推舉他作為遼東統帥呢?因為他是文官,又是進士出身。楊鎬之前也參與過不少戰役,比如跟李如松打蒙古等部落獲得了不少小的勝利;後來在抗日援朝第二階段的蔚山之役的時候,楊鎬就是統帥,當時採用的就是“分兵合圍”的辦法;他用四萬人去打守衛蔚山的五千日軍眼看就要全殲了,可是楊鎬卻突然下令停止進攻,因為楊鎬想把攻下蔚山的功勞分給老搭檔李如梅一點,等李如梅來了日軍的援軍也到了,日軍反撲,楊鎬搶先開跑,明軍潰敗,李如梅也因此墜馬致殘。楊鎬本來被判處死刑,但人家會跑關係,居然再次被重用。在文官當中比楊鎬有更多打仗經歷的不多,所以只能選他。但是在文官之外比楊鎬能打仗的還是有的,好多武將打仗都是很厲害的,比如劉綎、杜松都比楊鎬能打仗,但是他們都是武將出身,堅決不能做統帥。在文官統兵制度下武將一定要接受文官節制,決策層武將是參與不進去的;這就決定了最高統帥往往不精通軍事,又不敢親臨前線砍敵人,又處處提防武將,不肯下放一線指揮權,軍隊的戰鬥力一定會被限制在某一個水平;比如在遼陽誓師的時候成立了一個決策小組,由遼東巡撫周永春、遼東經略楊鎬、遼東巡按陳王庭、薊遼總督汪可受組成,這些都是清一色的文官,分兵進軍的決定就是他們做出來的,四大總兵沒有機會進入決策層,劉綎、馬林等人提出反對分兵的決定,但是反對無效,他們只有執行的份。其實這個分兵策略就是文官愛玩的打仗策略。因為分兵自己就可以掌握全部兵權,任何武將都無法調動整支軍隊(防止兵權被架空)。所以最好的辦法是他們在後方地圖上指指畫畫,要幾個武將去分頭落實自己的決定,打贏了就是自己運籌帷幄、統籌全局,獲得頭功;打敗了死的是士兵和武將,自己會被罷官什麼的,但是好多時候性命無憂。之前鎮壓西南播州土司楊應龍的反叛文官陳化龍就是總指揮,就是採用的分兵合圍的辦法攻打的楊應龍,陳化龍也是把軍隊分成四路,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合圍楊應龍,這個楊應龍卻採取了分兵據守的策略,被明軍一一攻克,最後明軍成功把楊應龍合圍成功明軍取得勝利;民國時期蔣介石圍攻井岡山根據地就是採用的分兵合圍的戰略;因為蔣介石當時並沒有統一全國的武裝力量,但是各地武裝力量都接受國民政府的領導,蔣介石集結全國的軍隊進攻井岡山,他不放心把全部的軍權交給某位將領,所以自己在後方遙控指揮,各路各自進攻井岡山根據地。毛澤東卻採用了集中優勢兵力一路一路的對付敵人,先打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這就跟薩爾滸之戰中一樣,毛澤東的軍隊數量雖然總數不如蔣介石的軍隊,但是跟每一路打的時候毛澤東都是佔上風的,各部軍隊都不是真心為蔣介石效命,情況不妙直接開跑。所以蔣介石一直圍剿不成功。

文官統兵的“傑作”——薩爾滸之戰

劇照

鎮壓楊應龍取得了成功並不是陳化龍厲害,也不是分兵合圍厲害;而是對手能力太差。當時楊應龍有十五萬左右的軍隊,明軍集結了二十萬。在明軍採用分兵合圍的戰略的情況下,楊應龍如果如果用四五萬軍隊拖住其中三路,然後帶領剩下的十萬軍隊選擇戰鬥力最強的一路打擊,然後再迅速殲滅臨近的一路,這樣明軍勢必撤軍,楊應龍就會取得勝利。但楊應龍沒有這個軍事頭腦。

等到了薩爾滸之戰文官們依然信奉文官統兵制度下的分兵合圍的戰略;但是遇到了軍事家努爾哈赤,對付這個分兵合圍還不小菜一碟;兵法上都在講:“兵者,詭道也。”戰場上情況瞬息變化萬千,你老用一成不變的戰略遲早要栽在這上面;戰勝楊應龍那是對手水平太差,純屬明軍運氣好;在寧夏之役和抗日援朝中有著突出表現的李如松不搭理文官統兵那一套,很快就戰死了;到了薩爾滸之戰,遇到了擅長打仗的努爾哈赤,明軍的好運也到頭了。

薩爾滸之戰中搞的兵分四路還有一個要命的缺陷:冷熱兵器不能協同作戰。這時候的明軍配備大量火器火槍,但是那時的火槍沒有線膛,精準性很差;而且每打完一次就要有裝填火藥的時間,這些熱兵器軍隊不需要跟敵人近身作戰,所以沒有配備堅硬的盔甲;在裝填火藥的時候,就是冷兵器軍隊攻擊敵軍,為熱兵器軍隊贏得裝填火藥的時間。因為後金騎兵很瞭解明軍火器射程在三十到五十米之間,因為後金騎兵有鎧甲保護,明軍的火槍殺傷力還是有限的,打在頭上可以斃命;打在鎧甲上只會感到痛而已。因為精準性差,等到第一輪火槍放完後敵方騎兵就會快速突擊衝到熱兵器軍前隨意砍殺。杜松這一路跟馬林這一路帶的都是熱兵器的軍隊,劉綎和李如梅帶領的都是冷兵器軍隊;這種分開行軍容易被敵人分開攻擊,熱兵器的優勢還發揮不出來。杜松部的三萬人被楊鎬設置為攻城的主力部隊,因為他們攜帶了大量的火器、大炮、攻城設備。在薩爾滸也是全殲的這一部;馬林這一部也被消滅一大半,後來後金圍攻開原,馬林戰死。反而是劉綎這一部冷兵器軍隊給後金造成較大傷亡。楊鎬這麼安排還有一個險惡用心,在出發時間上劉綎出發較早,杜松、李如梅出發都比較晚,楊鎬要求劉綎快速進軍,其實就是要劉綎部吸引努爾哈赤的主力為其它三部爭取進攻赫圖阿拉的時間,因為劉綎僅有不到兩萬人,根本不可能是後金的對手。

楊鎬這麼安排的險惡用心就是犧牲劉綎,要劉綎這一部去做炮灰,要其它三部儘快到達赫圖阿拉。劉綎跟楊鎬有著私人過節,因為在蔚山之役中劉綎就是楊鎬手下的總兵,當時就反對分兵合圍的策略,最後敗了,楊鎬也不認為劉綎是對的。這一次再次被楊鎬管著,劉綎依然反對分兵策略,楊鎬拿出尚方寶劍把劉綎壓了下去。還在劉綎部派親信監視劉綎,行軍怠慢的話直接奪了劉綎的兵權,自行率軍。

其實搞文官統兵制度並不是明朝的專利,宋朝也搞過,而且搞得比明朝還厲害,文臣嚴格制約武將,最高統帥一定是文臣,平時沒有什麼行軍打仗的經驗,一到該打仗了臨時指定個統帥,在地圖上指指點點要將士按照他說的做,根本不懂戰爭規律瞎胡指揮,怪不得老被人虐;武將岳飛一有聲望就要想辦法搞掉。宋朝一打仗就敗;接著就是議和,賠款;導致底層百姓被壓迫嚴重。明朝跟南北宋都實行文官統兵,但是明王朝的壽命在大一統王朝是排的上名的,但南北宋都只存在了一百多年,一方面原因就是明朝對於打了敗仗的統帥會給予嚴厲的懲罰,好多是死刑;但是宋朝對文官士大夫打了敗仗沒有性命之憂,懲罰也很輕,打敗仗根本不用負責任,死的是將士,自己又不會死,那還不不負責任的隨便指揮。所以宋朝比較短命還沒有徹底收回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