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師的高級職稱代表著什麼?

創意鑫鑫


教育之象來回答問題來嘍!歡迎關注教育之象。

從題主的描述裡,我理解為你想說:我們鄉小學沒有高級教師,還不是年年第一?高級職稱的老師算什麼?



那麼,我們就來掰扯一下這個事情。現在的教育導向是,學生成績好,教師就是好教師。這種認知被題主接受了,而且施行了。不能說完全不好。可是,需要知道,成績是考核教師最直觀的方式。不過,不應該成為唯一正確的方式。

好教育=好成績,這樣簡單粗暴的評點教育,那是對孩子們的不負責任。前一久,發萬字長文與父母絕交的孩子,我想,題主應該知道。再如,兩起研究生跳樓自殺事件鬧了太大動靜。這些孩子用生命投票,宣告我們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所以,好成績不能等於好教育。好成績不等於培養了一個優秀人才。



回到高級職稱的問題來。題主,我想你應該也還年輕。我試試問三個問題,若是你能回答,我這個高級教師就輸給你了。

問題一:如何設置一個導學案讓孩子從零基礎學會數學?

問題二:如何設置一個課堂設計把整個單元的內容一節課說完?

問題三:腦科學對教育的最大貢獻是什麼?

期待你的回覆,同時期待你的探討。記住,如果你回答不了,以後不要輕易以職稱論教師。


教育之象


我是一名中學教師,從教30餘年,與教師職稱同步前行,有過歡喜,也有期盼,有過憤慨,更有無盡的痛苦。“教師的高級職稱代表著什麼?”作為一名高級教師,我認為高級職稱代表著你的價值、榮譽和待遇。


高級職稱是個人價值的體現

我是一名普通中學的高級教師,從教30餘年,親歷職稱評定製度的全過程。回想當年,因為自己的夢想,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無怨無悔。剛參加工作伊始,我擔任72名學生的班主任,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既充實又快樂。不懈努力,始終堅持,一直在教育教學一線,承擔8個班級的教學任務,每週16節課。事實求是講,埋頭苦幹,根本沒有更多的關注職稱評定。夠條件後,大家公平競爭,順其自然二級,一級,高級。晉升高級職稱無疑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同事的認可,實現個人的最大價值。


高級職稱是個人榮譽的象徵

為鼓勵教師終身從教,激勵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促進教育事業蓬勃發展。1986年,國家開始推行教師職稱評定製度,起始階段更多的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廣大教師無私奉獻,堅持不懈,執著自己理想和追求。況且職稱晉升之初,高低職稱之間工資差距不是很大,職稱評定沒有更多的“潛規則”。教師從參加工作到通過自身努力,一步步從低到高,如願以償實現自己的職稱預期目標。老師更多的時候把職稱晉升當成個人努力之後,所獲得的一種榮譽。


高級職稱是個人待遇的標誌

事實求是講,從教30餘年,伴隨職稱而行。時至今日,教師早已背離了初衷,飽受質疑,一度許多教師強烈呼籲取消教師職稱。究其原因無非就是職稱與工資緊密掛鉤,職稱評定過程中,又暴露諸多問題,制約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教師晉升高級職稱意味著終身享受相應的待遇,無論工作量和業績如何?高級職稱工資就比低一級職稱每月高出1000元。教師績效,教師補貼,教師各種待遇都與職稱密切相關。我們北方地區冬季採暖補貼高級職稱享受105平,中級及以下職稱只有85平。高級職稱更多時候成了福利待遇的顯著標志。


俺油菜


我們學校48個高中教學班,在編在崗教師230人,其中高級職稱者71人略高於規定職數。可以想象,這些人不在教學一線,這學校能正常運行下去嗎!本人所在的高三年級8名數學老師,5人有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1人剛畢業時分配在這個年級組,跟班教高三。

首先,高級教師至少代表一種資歷。本科畢業參加教育工作,到點就晉級也要十五年才能達到中學高級職稱的任職年限。一般申報評審聘任都差不多一年,加這個高級職稱到手教齡十八年了。

其二,高級教師至少代表一種成熟。經歷了近二十年的磨鍊,教育教學工作也能駕輕就熟了,給個班安排門課至少讓人放心。

有人動不動說高級職稱教師是敗筆,是旁門左道的代名詞,基礎教育靠初級教師撐起一片藍天。那麼中國的教育確實太可悲了。今年我校給了一個正高的推薦指標,到目前還沒有人申報,因為人有自知之明,自己的條件不了夠硬。我們不能否定年輕的初級職稱的老師們,他們在不斷成長成熟和發展,未來一定是他們的。同樣我們不可否定已有高級職稱者,他們是他們同時代競爭的優勝者。


楚天959


教育是我的職業,我來談談看法。

看了題主的描述,學校沒有高級職稱的老師,但鄉統考總是第一。

我似乎感覺到了題主對高級教師的質疑與不屑。

在人們的心目中,高級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應該是最厲害的。

事實上,現在的中小學,有的高級教師的教學能力,確實很普通。

如果單看成績,很多未評職稱的年青教師,教學成績很優秀。

然而,學生成績並不是評價老師的唯一標準。

評上高級教師,代表著什麼呢?

代表教師資格,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學歷、資歷,教育教學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教育部門的認可。

評審高級教師有太多苛刻的條件,並且有名額的限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對某些教師的奉獻及能力的褒獎。

當然,高級教師的晉升,存在不少的問題。

有的職稱評審出現一些暗箱操作,滋生了買賣論文,造假,賄賂評委的腐敗。

讓老老實實的教師心生厭倦,放棄評審。

現在教師職稱是終身制,一次評上,終身受益。

最大的好處是職稱與收人掛鉤。評上高級教師以後,和一級教師的收入拉開較大的距離。

很多老師,都把評上高級職稱當成終生的奮鬥目標。

而有些高級教師,卻變懶了,甚至有的離開一線課堂,變成混日子的老師。

所以,高級教師所教學生,成績不好,也就不足為奇了。

只希望職稱的評審改革,更加完善,更加公平公正,增加名額,惠及更多的一線教師。

——我是“小李滔滔”,謝謝您的關注,點評,點贊!


小李滔滔


高級職稱對於很多老師而言,不僅僅是待遇的差別,更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對於很多老師而言,沒能評上高級職稱是終生的遺憾。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高級職稱評聘幾乎只侷限在高中及以上,2000年左右初中老師也逐漸可以評上高級了,評上中教一級的老師達到一定條件,可以參加中學高級職稱評聘。到了2013年左右,中小學職稱實行並軌,原來的小高和中一都屬於一級教師,職稱不再存在小高中一的差別,能評高級的條件放寬,原來評上小高的老師也可以評高級了。這樣一來,符合評聘高級職稱的老師人數眾多,競爭更加激烈。

教師職業發展很有限,職業的發展軌跡是“原地轉圈運動”,職業的天花板比較低,很難得有自我實現的感覺。之所以國家放開高級職稱到小學,還在中小學教師系列中增加少數正高職稱名額,考慮到的就是教師職業發展問題,提升職業發展的空間。

現實中高級職稱指標限制比較嚴,筆者所在地,儘管符合條件的人數大幅增加,但每年高級指標幾乎沒有增加,這讓大多數老師看不到評上高級職稱的希望,影響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招致了許多的怨言。



評上了高級職稱,每個月收入要長好幾百不說,更是老師摸到了天花板的具體體現。對於大多數老師而言,一生可能達到的最高職稱就是高級,工作一輩子,最終連一輩子想達成的目標都沒達到,何其悲哀。

強烈建議,大量增加高級職稱指標,解決老師的後顧之憂,讓盡職工作的老師都能實現自己的目標。你說呢


文軒閣


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很正常。

論學校成績,高級教師比例低的學校可能把高級教師比例高的學校打的落花流水。題主學校一個高級教師沒有,照樣在鄉里考試年年第一;我們學校不是省級規範化學校(建校伊始就註定不會成為規範化學校,因為學校規模太大不合乎省規範要求),高級教師比例不超過20%,教學成績一直在全市同級學校中遙遙領先,遠超那些高級教師比例達25%的省級規範化學校。

論班級成績,任課教師中高級教師比例低的班級可能(遠遠)超過高級教師佔比高的班級,這在各級各類中小學都很普遍。

論教師個人成績,高級教師排名未必一定靠前,剛畢業的年輕老師(未定級或初師)教學成績超過中級教師和高的教師屢見不鮮。很多學校實行青藍工程,由有經驗的老教師(大部分是高級)一對一教導剛畢業的年輕老師,但在各類考試中,徒弟勝師傅的事也是屢見不鮮。

也就是說,高級教師和優秀的教學成績之間並無直接的必然關聯。

那麼,老師的高級職稱到底代表著什麼?

我是這麼認為的:

第一,代表著資格、資歷、榮譽和貢獻。凡是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必定有著相應的資格,如高中老師至少是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等等;必定有著比較深的資歷,按現在評審體制,高級教師至少有十一年以上的教學經歷(一年試用,五年初級,五年中級,現在工作二十年能評上高級就算比較年輕的了),屬於資深教師;必定有著諸多的榮譽,經常獲得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骨幹教師等榮譽稱號,否則的話也不可能評上高級;也必定為教育、為學校作出了突出貢獻。

第二,代表著“名利雙收”,心中有安慰,手裡有實惠。對於普通老師而言,一名教師專業技術發展的終極目標就是評上高級職稱,有“名”,代表著這位老師的工作受到社會認可,心中有安慰;有“名”之後就是有利,現在實行職稱工資,同等情況下,(副)高級教師工資比中級教師工資高出1000元左右,如果算上住房公積金、取暖補貼和年終獎金等,差別會更大。

第三,代表著更大的責任,代表著以後要實行更多的“真”的教育。不可否認,教育中存在一些短期化和功利性的行為,存在著形式主義的東西,存在看重智育輕德育的傾向等。作為高級教師,名利再無追求,就應追蹤教育的本真,不忘初心,追求自已當初的教育理想,教書育人,做一名問心無愧的人民教師。


山東淄博星光點點


先看看題主的問題:我校一個高級教師沒有,卻每次鄉考拿第一,你怎麼看?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一方面,題主對沒有高級職稱也能出好成績的自豪感很強,另一方面,也吐露出對職稱的質疑。其實,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也是一種較普遍的現象。



★我讀高中時,由於歷史的原因,學校有很多名牌大學下放來的老師(後來都回到大學當大學老師),按理說,他們的教學成績應該比當地只有高中學歷,甚至只有初中學歷的老師高,可現實是他們的教學成績一塌糊塗。是他們的專業水平低嗎?顯然不是。是他們的教學能力差嗎?肯定不是。那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呢?問題出現在課後管理上。關於課後管理問題,我在二十年前就發表一篇教學論文,專門探討了該問題。很多老師往往課堂講完了就完了,沒有進行課後管理,現在的大學老師不是這樣嗎?課講完了,拍屁股走人了。而那些學歷不高,職稱不高的老師往往課後花大量的時間進行課後輔導檢查,他們的考試成績怎麼會不好呢?



★在現實的應試情況下,不論你的學歷、職稱的高低,只要你不嚴格課後管理,你的教學成績肯定好不到哪去。我們學校有幾位老師不是所教學科科班出身,學歷職稱也不高,可是每次大型統考成績在市區排名非常高,很多時候名列前三甲。她們的成功,除了自身的教學能力強,還得力於她們嚴格的課後管理。

……

你如果是老師的話,這種情況是不是就發生在你身邊?

即使這樣,也不能否認學歷職稱的合理性,教學成績的高低不能表明教學能力的高低,更不能代表專業水平的高低。

那麼,高級職稱代表了什麼?

代表了資歷。

高級職稱評定需要一定資歷的,學歷是一方面,教學經歷及業績又是一方面,不是教學成績好就能評上高級職稱的,那是需要硬槓槓的。

代表了崗位級別

高級職稱分為正高和副高。正高就是教授,對應的是1~4級崗位,副高對應的是5~7級崗位。當然,崗位越高,工資待遇就越高。

總之,教學成績優秀的老師一定是能力強和工作態度特別認真的老師,但不一定職稱和崗位高,反之,職稱高的老師不一定教學成績好。還是要辯證地看問題,不能把職稱妖魔化。


黃石祥哥


我是中學高級教師,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不得不談錢,好像一談錢就顯得庸俗!但是作為人不庸俗你活得了嗎?你活的好嗎?如果你付出了就應該有所報酬,晉級高級職稱代表著什麼,代表著你要掙高級職稱的崗位工資,比原來的一級應該提高1000左右!

第二,晉級高級職稱代表著教師的成就!也就是說一名教師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了一種成就感!

原來教育宣傳都是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弘揚老師的奉獻精神可以,但是也要注意老師自身的發展,如果一個人只為了別人,一點不考慮自己,我說那個人不是人他是神,他不食人間煙火!我們提倡老師具有奉獻精神,應該更加提倡在為學生奉獻的同時成就了自己!




教學相長,老師自己取得了別人的認可才會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教師通過自己的努力晉升了高級職稱就有了這種成就感!


第三,晉升職稱代表獲得了老師的認可領導的認可社會的認可!高級職稱的的名額不多,能在這麼多教師當中脫穎而出,說明你的得到了領導老師們的認可,自己也有一種登山登到最高層的感覺!學生也會敬佩你,家長聽說你是高級教師也會對你另眼相待!


景行說教育


只能說明你們學校老師只低頭教書,不抬頭看路。統考第一不必驕傲,死盤孩子也可能第一。

高級職稱代表著教師的教育教學成就。職稱需要各種材料,這些材料要一年年累積。各種證書要考,各種榮譽要靠努力爭取,各種經驗總結要寫。不排除有些東西可以造假,但全部造假幾乎不可能,因為有層層審核。

那些認為高級職稱沒用的,先看看自己努力爭取沒有?再問問自己努力不上都是因為自己太好而人家沒發現?


揚州微笑的草


代表著一個包賺不賠的生意做成了。

成本包括:

1、半個月的帶薪培訓。

2、幾篇在相關期刊的論文或某些彙編論文。

3、幾張有關方面給的證書。

4、指導的學生拿了獎。

5、所教的班級學生率值達到上級規定。

6、當了足夠長時間的班主任。

7、學歷在一定水平。

8、所教時間一定長。

9、自己上的課或指導的老師在縣級以上公開課有獎。

10、上級說有空缺的職位,與你在不在教學一線無關。

近幾年多了要參加職稱能力考試,交評審費,答辯(面試)……

收益包括:

1、每月收入比未評上的多幾百元到上千元。沒有降的風險。

2、重複以上步驟可以晉上更高一級。收入再次提高。

3、若不想再次提高職稱,則可以“退居二線”:找輕鬆的活做,成本中的1到6,9-10都不用關心。安全第一。收入穩定。

4、可以當上校級及以上“領導”。在別人介紹自己時,可以說某某高級老師。

5、每一次加工資,按一定比例比低一級的老師多。

其他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