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在北大题额最多的,不是蔡元培、胡适、沈尹默、季羡林,是李志敏

北京大学是中国思想文化之重镇,也是现当代书画艺术之高地。北大教授中或长于书法,或精于书论,怀瑾握瑜者代不乏人,先后有蔡元培、胡适、沈尹默、马叙伦、邓以蛰、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李志敏、陈玉龙、罗荣渠、杨辛、季羡林、宿白、张振国(翁图)、张辛、王岳川等诸先生。他们以器识为先,以人品、学养领字,其作品中蕴藉风流、韵味醇深的书卷气,迥然不同于流俗的那种“匠气”。但他们多是以学术贡献和专业造诣名世,真正以书法闻名于世者,新中国成立以前是沈尹默,改革开放新时代是李志敏。那么,在北大百廿历史上,在校园内(包括红楼和燕园)题写匾额最多的是哪位方家呢?

在北大题额最多的,不是蔡元培、胡适、沈尹默、季羡林,是李志敏

李志敏题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在北大校园题写匾额最多的,不是老校长蔡元培、胡适、马寅初,也不是沈尹默、冯友兰、季羡林等,而是资深法学家兼书法大家、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先生。他的题额墨迹主要有“德、才、均、备”四斋、各院系所和研究生院等单位的老匾牌,原写在大饭厅前的校训(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镌刻在原法学院逸夫楼前的“建楼铭”等,在北大这样所谓“文人相轻”的圈子里,没有众望所归的影响力,这是根本做不到的。

在北大题额最多的,不是蔡元培、胡适、沈尹默、季羡林,是李志敏

李志敏留在北大校园的部分墨迹

李志敏,中州南阳人也,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其书法既雄且媚,方圆兼备,博采众长,独辟蹊径。他的狂草深得张长史真髓,神采飞扬、挥洒自如,有大家气象。运笔如行云流水,信笔写来,大小由之,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他尤善布局,任意剪裁,修短合宜,堪称谋篇布局之高手。法籍华裔书法理论家熊秉明先生曾评价:“当代书法要从碑帖结合上找出路,狂草就应该像李志敏先生这样写,引碑入草价值不容低估”。书法家、北京大学教授陈玉龙先生也说过:“纵观20世纪中国书坛,真正凭深厚书法功力胜出,达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数康有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几人。”

在北大题额最多的,不是蔡元培、胡适、沈尹默、季羡林,是李志敏

李志敏题北京大学校训(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李志敏先生还是书法理论家,其书论专著《书论》、《草论》高屋建瓴,洞幽察玄,既富哲理,又多妙思,言简意赅,韵味无穷,功底深厚,不同凡响。两论堪称姊妹篇,皆书坛瑰宝也。

在北大题额最多的,不是蔡元培、胡适、沈尹默、季羡林,是李志敏

李志敏临怀素《自叙帖》

在北大题额最多的,不是蔡元培、胡适、沈尹默、季羡林,是李志敏

李志敏:《大草千字文》

在北大题额最多的,不是蔡元培、胡适、沈尹默、季羡林,是李志敏

李志敏狂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