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說,日系車質量好,省油是欺騙了中國人多年的謊言嗎?

自由評論者123456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日系車的主要特點就是皮實,省油,這是多少人的共識,而你卻用簡簡單單的大數據三個字告訴所有人,生活欺騙了你,周圍的人都在騙你,日系根本就tm不省油,故障率都高的嚇人,我想不是所有人瘋了,而是你瘋了。

如果你不是馬雲就不要整天把大數據,雲計算掛在嘴邊,另外不知道你所說的大數據從何而來,這個數據到底又有多大,能大過所有人的認知。



日系車的故障率低是對整體車型而言的,並不是說只要是日本車就一定沒故障,一定要搞清楚這一點。在D.J.POWER的汽車質量報告中雷克薩斯的穩定性長期排名第一,以2017年的報告為例,它是這樣體現的,平均每一百臺雷克薩斯中會有110個故障出現,在所有品牌中故障最少,像路虎就是每一百臺車中平均有178個故障,菲亞特是每一百臺車中平均有298個故障。質量再穩定的車也不可能完全沒故障,只是概率高低罷了,你的意思好像是說雷克薩斯就不能有故障,只要出現一點故障雷克薩斯就垃圾,日系就是穩定性差。沒有絕對論,只有相對論,只能說日系出問題的概率要比其他車系相對更少。



油耗也是一樣,也是整體相對而言,單拿一款車來比較那就是扯淡,你怎麼不說大眾還要求加95號汽油呢,速騰1.2t官方也建議加95。怎麼不拿阿特茲,凱美瑞和邁騰帕薩特比呢。

就目前來看日系車的整體可靠性還是要比其他車系高一些。至於油耗,不同車型會有不同的對比結果,這一點無從考證。


李老貓說車


日本車省油和質量好是真的嗎?

很多人都認為日本車省油和質量好就是一種營銷宣傳,只是假話傳了上千遍就變成了真理。那麼日本車真的省油嗎?

日本車省油口碑從哪兒來

其實日本車省油的口碑並不是從中國興起的,而且從美國興起的。因為日系車進入美洲大陸,正好趕上了石油危機。當時美國車都是V8大排量自吸發動機,百公里油耗都在20L以上,而日系車都是小排量車,因此一道美洲大陸,立刻給人留下了省油的口碑,至於是不是真省油,美國人最清楚。但至少比美國車省油是真的。

日本車質量好的口碑從哪兒來

日本車質量好,也不是從中國傳出來的,準確的說應該是全球的口碑。你可以看到全球最艱苦的地區都使用日本車,無論是中東的貴族,還是恐怖分子,一水兒的都是日本車。在中國更是如此,無論哪個品牌的SUV進行極地旅行活動,後勤保障救援車一水兒的都是日系SUV,這就是證明。

美國人為何喜歡日本車

除了省油以外,日本車不出故障,是美國人更喜歡的一點。因為美國人工非常貴,修車的代價就是要麼自己動手,要買花大價錢去找人修車。因此日本車不出故障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那麼日本車省油這件事到底靠不靠譜呢

我在開頭說了,日本車省油的口碑是從美國傳過來的,當時的美國汽車動不動就百公里20L的油耗,日本車能降到10L就屬於省油了。但這種油耗表現在中國並不能算是省油,對吧。所以你發現,日本車在中國油耗表現,甚至不如德系車。

以卡羅拉為例,1.2T發動機的油耗,甚至高過大眾的1.4T發動機油耗。這其實很正常,因為日系還不太善於做渦輪增壓發動機嘛。

白希文總結

一臺車是否省油,總要有個標準,在美國低於20L的油耗,就是省油,在中國恐怕就要低於8L才算省油,日本車到底省不省油,還得看具體車型和具體區域。


白希文


雖然我是一個德粉,不過每每說起日系車我都有很多話要說,因為身邊買日系車的人越來越多,網上的各種言論也越來越多,有給日系車封神的,也有唱衰的。今天我就結合我身邊幾個日系車車主的事兒來跟大家聊聊日系車到底是怎麼個存在。


首先,日系車一定省油嗎?

這個是我第一個想說的,因為現在一提起日系車,大家都會說怎麼怎麼省油,怎麼省錢,但實際上,從瞭解到的日系車來說,日系車是有省油的,但並不是都省油。

就舉兩個例子,【本田飛度vs大眾polo】,【本田雅閣vs大眾帕薩特】

以上油耗統計圖顯示飛度1.5cvt的平均油耗大概6.69

以上油耗圖統計顯示polo1.4自動的油耗為7.55

說明飛度確實要比polo省油

不過以下雅閣2.0L和帕薩特1.4T對比

以上油耗圖統計顯示雅閣2.0自動的油耗為8.39

以上油耗圖統計顯示帕薩特1.4T自動的油耗為7.19

雅閣作為日系車又比帕薩特費油。以上的數據甚至還低了,因為我兄弟就有一臺16款的2.0L雅閣,他的日常油耗基本接近9個了,一點也沒覺得省油。

所以對日系車就一定省油這個說法我一直不認同。


其次,日系車就一定質量過硬開不壞嗎?


咱們先不談日系車鐵皮厚不厚耐不耐撞的事兒,就談機械方面的穩定性。

首先要說我身邊幾位日系車車主的車,確實基本沒怎麼壞過,有飛度有雅閣有天籟有老rav4,無一例外,開大幾年下來都沒什麼大毛病也沒大修過。

這一點確實是值得讓我們放心的,但我覺得這不應該成為一個過度吹捧的點,因為德系車甚至韓系車都有所謂“開不壞”的車,北京滿大街跑的出租車都是開了幾十萬公里的現代,這種質量背書既然不用多說。

還有很重要一點,開不壞一定等於好開嗎?這點是很多人忽略的一點。

其實開不壞並不等於好開,就比如我朋友家的那臺09年RAV4,是,車子開了小十年了,那臺4AT變速箱沒什麼大毛病也沒大修過,質量穩如狗,不過那臺4AT難開頓挫也是十年如一日,並不好開體驗也並不好。平順性比如10年的老寶馬。

所以說用不壞不等於好用。


現在日系車的二手價格越炒越離譜,高於同年限同級別的車太多了

06款2.4L的現代御翔,如今二手價格在3到4萬

再來看同年的雅閣2.4L,價格沒有低於6萬的,比御翔貴了近一倍。雅閣是好車,但這個價格真的性價比沒有那麼的高了。

所以說,大家選日系車的時候一定要冷靜,不要被網上普遍的言論左右,自己辛苦掙的錢花出去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考量性價比喲~


大家有任何關於日系車的看法和問題歡迎在下面留言,我都會一一回復大家~


吱道二手車


我目前開一臺傲虎2.5運動導航版,斯巴魯,日本品牌。

說幾個優點:

  • 加速性能好,推背感可以有。百公里6.2秒的加速(2.0T版),秒殺眾多低級別、同級別的車;

  • 空間大。雖然只有2750mm的軸距,但後排乘坐空間比奔馳E級都寬敞,更不要說巨大的後備箱了;

  • 全時四驅,水平對置發動機。這個級別上有全時四驅的也就BBA了,其餘什麼號稱四驅的品牌都是樣子貨,水平對置發動機更是隻有保時捷才有的技術;

  • 性能比較可靠。開了4萬公里,有一次電瓶沒電了,以為斯巴魯電瓶技術不行,結果發現是後備箱一照明燈被我一直開著(兩個星期沒開車電池電耗光了),其餘沒出現任何毛病;

缺點:

  • 不省油。日吹的省油我在這臺車上就沒看到過,平均百公里11個油左右,當然也可能是我開的比較彪悍有關;


  • 保養不便宜。每次1000左右吧,跟BBA一級別了;

  • 內飾很普通。沒有高大上的各種大液晶屏,沒有國產車的各種牛逼的音箱還有高科技設備,30多萬的車大概也就20萬車的內飾水平;

打算換車

由於上海這變態的拍牌系統,加上接下來要去浦西上班,不弄一張滬牌是不行了。現在新能源車送牌,打算換個混動的新能源車開開。考慮了榮威eRX5和寶馬X1混動,價格上榮威比較有優勢,但是X1帶四驅(雖然也是偽四驅)榮威沒有,還在糾結中。

X1混動的優點:

  • 送新能源滬牌。別說了都是淚……

  • BBA品牌優勢。這個也不用多說了,國人還是認可德系三強的;

  • 混動性能不錯。雖然百公里只能跑7秒,但比榮威強一些,BYD的4.9秒確實厲害,但是多500公斤電池實在是無語(榮威和寶馬電池組重量大概100kg左右);

  • 偽四驅。偽四驅也是四驅啊,比沒有強!

缺點:

  • 三缸發動機奇葩。雖然大家都說不在意,但是尼瑪那是沒得選擇好嗎!

  • 價格高。榮威車價28萬,寶馬39.88萬多10萬購車成本,可能這就是選擇BBA的代價吧!

  • 空間不大。不如我的傲虎大,也沒有榮威大,後排座椅短得很可憐,增加了腿部空間但是減少了臀部空間!


談者無語


一定要說德繫好還是日系好,可能都有偏頗。或許因為用車理念不同,所以給人們帶來的用車文化也不同。比如說用車時限,一輛車開了10年,日本人會說,你的車怎麼還沒壞,怎麼還沒換車?而德國人會說,才10年,你的車怎麼會壞了呢!其實,這只是理念不同。實際上,日系車10年未必壞,德系車也未必不壞。我2003年給夫人買了一輛馬六,屬於整車進口組裝的。到2018年置換新車時,15年來,除了因為壞了更換過一次氧傳感器外,其他的電子傳感器,電子零部件,機械零部件從未因壞了而更換。2007年,單位給我配備了一輛奔馳E280。V6,3·0排量,也是北京在與奔馳合作初期整車進口組裝的,迄今為止,水溫傳感器,ESP傳感器,氧傳感器等因壞了更換了數次,僅這些傳感器費用就接近五萬元。此外,轉向開關,後剎車燈,門把手等小問題不斷,最近又亮起了發動機黃燈,不知道那個傳感器又出毛病了。但是車的機械部分還是很穩定的。7速發動機平順有力。至於是否省油,在北京城裡開,就都別想了。高速呢,奔馳E280可以到8個以下。我的帕傑羅3·8也能到11個。其實不相上下。至於大家說的鋼板厚度更不是什麼安全的評判標準。尤其是現在的理念都是以近可能的在碰撞中保護行人為第一要務。所以,不要糾結於外界怎麼說,你買車,一是看你的經濟承受力,二是看你的需求,三是不要太顧及品牌。我越野車選擇的是帕傑羅V97,3·8排量,V6自吸。為什麼沒有選當時的流行的霸道4·0,就是更加看重帕傑羅的超選4驅和簡潔的電子系統。它的特點就是超強的脫困能力和在各種路況下行駛的可靠性。最近在考慮把奔馳E280換掉,奔馳S級,寶馬7,奧迪A8,都在可選範圍。可前幾天看了雷克薩斯的LS後,很自然的又把它列為可選範圍內。為什麼?因為是混動,城市裡真的能省油,而豐田的混動技術目前無人能及。還因為它是V6自吸,成熟簡單而動力足夠。還因為它有六年15萬公里的質保和10年25萬公里的電池質保以及六年的免費保養。這些都是其他D級車不具備的。目前不會有十全十美的完全適合你的車,所以,買一輛你滿意的的車就OK了。因為世界上沒有最佳解,只有滿意解。


雜談人生百味


日系車的質量,好還是不好,其實用銷量就能看得出來,這就是最有實力的證明,因為用戶越多,賣的越好,說明深得人心,否則,前邊會有人使用過,說不好的特別多,你覺得後面還會有多少人來買單,品質,講的是實力。



關於油耗的問題,油耗這種東西,和每一個人開車的習慣,車輛整體裝備,負重,輪胎的寬厚,發動機本身的精密程度,都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日系車省油,可以歸結到城市,在城市開日系車,比較省油,而法國車,美國車,在高速上開車,更具有優勢,底盤穩重,高速上開車更具有,很好的油耗經濟性,德系車,理論上也是如此,因為整體裝備質量比較高。

關於每一輛車的,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品質問題,JEEP,大眾,豐田等等,這些品牌都有一些醜聞,小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的存在,到底有多大的概率,出現問題的概率,比例是多少,車友們研究過沒,這才是體現一個車,一個品牌,最重要的體現,在西方國家有一個管理體系,叫做六西格瑪,什麼意思,就說百萬件產品中,只允許有六件次品,這裡說的就是概率,那麼日系車的出問題概率,在所有汽車品牌裡,是不是應該是最小的?

另外,每一個體系的車,受眾群體不一樣,日系車更講究的是它的經濟性,這是他們主張的理性思維,因為日本國家比較小,資源少,科技比較發達,利用最少的資源,最尖端的科技,製造出一流的汽車,這是這個國家,整體的一個造車的思維,而德系車,更多的是面子工程,政府工程,所以老百姓開車,玩車,基本上都是日系車,而成功人,還有一些,政府採購裡面,多用的是德系車,比較多,美國車更多的是,講究的是面子,寬大,等等。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不論是什麼車,目前都可以開著去西藏,關於到西藏旅行,驢友們有什麼樣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藏區自駕遊,隨時問我,我會直言不諱,有問必答,最後祝每一位驢友都能夠,天天玩的開心。


超級自駕遊


大眾品牌全球銷量598萬,中國銷量301萬,佔比51%,沒有中國傻逼無腦神車黨的話,大眾早倒閉了。

大眾在全球範圍就是一個組裝廠而已,一個三流品牌而已,沒有自己的技術,沒有自己的零部件配套廠,所有零部件都是買來的,一年的汽車專利還沒豐田零頭多,但是中國傻逼神車黨就是認為大眾技術過剩。

大眾全球61萬員工,豐田35萬員工,它們每年的產量一樣。關鍵傻逼神車黨竟然說豐田利潤高是因為偷工減料,大眾利潤低是因為厚道!草泥馬,效率,效率,效率知道嗎?關鍵豐田的車還更耐用,更省油,小毛病更少。大眾比豐田還高的研發費是用來發工資,交罰款了嗎?

傻逼神車黨,現在所有日系車都有防撞鋼樑,反而大眾寶來,桑塔納,捷達等等車型沒有防撞鋼樑。傻逼神車黨,你們只知道ESP,但你們知道VSC,VSD也是車身穩定系統嗎?作用和ESP是一樣的,只是各品牌的叫法不一樣,而且大眾的ESP是買來的,不是自己的技術,大眾就一組裝廠而已,傻逼神車黨。

大眾天天洗腦的雙面鍍鋅鋼板,激光焊接技術,空腔注臘技術,雙離合變速箱,渦輪增壓技術說白了都是渣,就靠洗腦,大眾秉承謊話說一千遍就變成真理的愚人原理愚弄中國人。大街上的三輪車的貨箱都是雙面鍍鋅鋼板的,是高科技嗎?關鍵你單面鍍鋅給我看看?關鍵在中國製造的車輛的車身鋼板都是新日鐵提供技術,合資寶鋼生產的。夏利N3,N5也有空腔注臘,人家宣傳了嗎?因為根本不是什麼技術問題,因為其它車企不注臘也能防鏽防腐蝕。大眾的激光焊接機器人100%都是日本產的,為什麼日本人不用?傻嗎?哪是因為激光焊接強度不如點焊,而且大眾的激光焊接車身很多地方又用點焊來補焊,為什麼?怕強度不夠唄!雙離合變速箱說白了就是手動變速箱的改進版,為什麼?因為成本低,技術含量低唄,大眾根本沒有自動變速箱技術,以前都是向豐田的愛信採購的,愛信不賣給它了,沒辦法了,只有強行上馬雙離合。大眾的渦輪增壓器都是買來的,自己沒有技術,大眾1.4T的渦輪增壓器都是日本石川島播磨的,而且是因為大眾發動機技術達不到歐盟的排放要求不得已只有用渦輪增壓改進排放,竟然被大眾洗腦變成高大上技術,我也是醉了。

大眾質低價高,同級別的車比其他品牌貴20%,關鍵還天天燒機油,天天自燃,天天死閃,還把上海大眾的老總劉堅,銷售經理,廣告總監都燒死了。

波羅平臺的途觀L和榮放都是緊湊型SUV,但神車黨就是認為和漢蘭達是一個級別的,關鍵2.0的途觀L價格比漢蘭達都貴。波羅平臺的大眾途昂北美售價比漢蘭達還低,但在中國價格比漢蘭達高30%,還有傻逼加價搶,至少漢蘭達是凱美瑞平臺,關鍵神車黨還說途昂是全尺寸SUV,關鍵竟然還有傻逼買途昂,我也是醉了。

明明全球所有安全評測機構(包括德國及歐洲)的數據都是日系安全性比大眾強多了,但大眾神車黨就是關一關車門,按一按鐵皮就說大眾比日系安全,這是什麼心態呀?

網上德吹說日系車在歐洲銷量不行,哪神車黨知道嗎?日本進口車關稅是0,美國是2.5%,歐洲是10%,中國平均是40%。歐洲主要還有一個隱性的貿易壁壘:各種綠色環保為藉口的補貼,德國人都摸不到法國和意大利的市場,同樣法和意也玩不進德國。只因為以舊換新只要本國車,本土車(零部件本土化80%以上的)可以補貼起步就3000歐元,歐洲車減去補貼能比日系或其它系便宜20%。有本事歐盟取消汽車關稅,取消地方保護,取消高額補貼,所有歐系車馬上全部倒閉信不信?傻逼德吹

連德國人也不敢說機械加工比日本強,就中國的德吹還在意淫。告訴你個事實,德國現在可以說在所以領域都不如日本,包括德國引以為豪的重型製造工業都早被日本超越了,不信上網查查!不要和我提克努伯,克努伯算個毛線,沒新日鐵的技術授權克努伯很多部門都得停工。精密製造,精密儀器,半導體,數控自動化,航空航天,成像技術,基礎材料技術,高新材料技術等等所有領域,德國有的日本都有,而且都比德國的牛逼,日本有的德國就不一定有了。世界上有四個國家建立了全產業鏈,就是美國,日本,法國和中國,看清了,沒德國,傻逼德吹。德吹們天天說德國是歐洲老大,歐洲的老大是英國和法國好嗎?德國是個球,並且德國是世界上所有國家中最仇視中國的(歐洲自己的調查公司的數據)。

國內的汽車工業體系完全是在日系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大眾只搶佔了大陸市場,賺大陸的錢,洗大陸的腦,拿大陸做實驗,最後大陸還熱臉貼冷屁股。中國自主車企的造車技術99%都是日本提供的,德系給中國的是0. 為什麼,因為日本願意給,德國不願意,市場換技術就是一個笑話。關鍵傻逼神車黨,傻逼無腦愛國黨道德綁架竟然說買德系,買大眾是愛國。草泥馬,愛國你買自主品牌呀!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買大眾鑑智商!


人民幸福258


為什麼說日系車質量好,是因為日系車的故障率是真的低,各位日系車的朋友應該有體會,日系車無論從低端到高端真的故障特別少

到我這裡講的質量是故障率,也就是正常開不會讓車主特別鬧心,而不是去講汽車車身的質量,碰撞質量,不是說和大眾碰撞日系車總被撞的最慘

首先汽車的組成由

  1. 底盤系統
  2. 車身
  3. 動力總成
  4. 電氣系統

而對於我們汽車故障率的影響很多都在電氣系統上,而日本韓國的電子產品是屬於世界領先的

所以這就直接影響汽車上的電子產品的穩定性

比如日本的電裝、愛信、NGK



那麼這些都是支撐者,日本汽車電氣系統穩定性的靠山…

對於日本車的油耗來說,確實是比同級的其他廠家的車都省油,早期的日本車採用的輪胎,胎面寬度都美國車大眾車小

而且日本車普遍整車重量會輕一些,這也會導致我們,兩個車系,駕駛起來的感受完全不同,德系車比較紮實穩重,日系車比較輕盈,方向盤很輕,駕駛起來的感受也輕

所以這一些不同的設計導致日系車確實比,德系車美系車,更省油一些


汽車風雲榜


關於日系車質量好,省油等優點,自從日系車進入中國市場之後便一直都有這個說法,那麼這個說法到底靠譜補靠譜呢?其實上,不能夠說這個說法完全正確或者完全錯誤,畢竟日系車旗下有好幾個品牌好多車型,所以我們要一分為二地說。

首先關於日系車省油這點。確實存在比較省油的日系車(同級別中作對比),就拿同一級別的本田飛度1.5L CVT對比Polo 1.4L自動版而言,即便Polo的排量略小一些,但是實測的百公里油耗在7.55L,而本田飛度的百公里油耗為6.69L,明顯省油。但是也有不省油的日系車,比如1.2T的卡羅拉或者說凱美瑞240G的油耗就比較高了,日系車的渦輪增壓技術比起歐美車系還有一定差距。

其次是在質量上,日系車特別是豐田為代表的品牌,經過這麼久的市場考驗給人們以一種非常結實耐用的印象。普遍上來說,日系車的質量確實不錯,小毛病比較少,很多人開很長時間也不需要去修理,可靠性比較高。但是也存在卡羅拉、雷克薩斯變速器質量批量問題。

所以說日系車的省油以及質量好這句話並不能代表所有日系車,但其中不乏滿足這兩條的佼佼者,整體而言日系車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汽車觀察家


我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日系車質量好,只是國人片面認識。在大多數國人意識裡,韓日系列車好,好在哪裡?無外乎發動機,噪音低,省油,外觀大氣上檔次,車內空間大。花十萬元享受一百萬的感覺,愛慕虛榮的中國人能不喜歡嗎?

但是,事實是,車一分錢一分貨!韓日系車看似物美價廉,其實是一種誤解。韓日宣傳自己的發動機噪音低,主要是發動機空載負荷情況下。原地著車,你甚至感覺不到發動機在運轉。實際不是這樣的,德國工程師和我說過,如果你買車的目的只是為了裝點門面,或者只是把車當做一個暖氣,那隨便。一但強調輸出扭矩,韓日發動機就會立刻土崩瓦解。雖然德系車的發動機燒機油是問題,但是在大扭矩輸出時絕對不會罷工。日系車對發動機輸出扭矩有嚴格要求,一但超出設計要求,噪音也不低,不罷工就是好事。總之一句話,關鍵時刻掉鏈子。

車輛外形美觀大氣,其實也是欺世盜名。韓日系車對於碰撞實驗,和我國的應試教育沒啥不同。在碰撞實驗過程中,車輛變形只是理想狀況。不過,日本人有自己的想法,鋼板鍍膜可以加強鋼板強度。事實是這樣的嗎?德國工程師對此嗤之以鼻,結構設計的不足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彌補。但是,1.5毫米厚的鋼板的耐衝擊度絕對優於0.8毫米的鋼板 ,雖然傻大笨。

綜上所述,為了自身生命安全,我就是再有錢,也不會買韓日系的車。車,一分錢一分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