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擡升的黃河水流入荒原:解碼寧夏的“生命水脈”

新華社銀川6月12日電(記者鄒欣媛)通過抬升數百米,奔騰的黃河水流進了寧夏中部旱田——20多年前,歷經波折建成運行的扶貧揚黃工程,如今正在切實的改變著當地群眾原本“靠天吃飯”的生活。不久前,這條“生命水脈”提檔升級,現代化節灌已正式走入普通百姓生活。

站在寧夏紅寺堡揚水首級泵站前,記者看到,多排揚水管道並行,黃河水由低處向高處抬升,甚是壯觀。“這個泵站擔負著為其他主泵站、支泵站供水的重任,更新改造後工程供水保障率更高。”寧夏紅寺堡揚水管理處辦公室主任高佩天說。

紅寺堡揚水工程是寧夏三大扶貧揚黃工程之一。黃河從中衛進入寧夏,流經397公里。在蒸發量2000多毫米而降水量僅為一兩百毫米的鹽池縣、紅寺堡區、同心縣等中部乾旱地區,藉助一級級泵站,黃河水被抬升數百米後流向荒原,從此旱地變水田,幹灘變綠洲。

抬升的黄河水流入荒原:解码宁夏的“生命水脉”

黃河水通過管道和泵站抬升的壯觀場景。

揚黃工程的建成運行改變了寧夏中南部地區老百姓的貧困生活。由於乾旱缺水,直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寧夏中南部地區仍然缺衣少食。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1995年底這一地區有人口234萬人,約有132萬人生活在溫飽線以下。

“沒有黃河水,就沒有紅寺堡的今天。”紅寺堡揚水管理處副處長道華說,1996年5月11日,寧夏扶貧揚黃灌溉工程奠基,1998年主線建成試水。原本荒漠半荒漠區、僅有6000多人居住的紅寺堡,水電路建設與移民搬遷同步進行。如今,這裡灌溉面積發展到76.35萬畝,人口增加到29.8萬人。

去年冬季到今年4月,運行近20年的紅寺堡揚水工程實現“脫胎換骨”。全新的自動化控制設備取代了建設標準偏低、運行效益降低的老舊設備,工程改造後規劃灌溉面積101.4萬畝,首級泵站設計流量28立方米每秒。

與紅寺堡毗鄰的革命老區鹽池縣,同樣是揚黃工程的受益區。鹽環定揚黃工程作為一項惠及陝、甘、寧三省區革命老區的民生工程,自1987年建設運行以來,成為當地不可或缺的一條“生命水脈”。

抬升的黄河水流入荒原:解码宁夏的“生命水脉”

石山子水庫就像一塊碧玉鑲嵌在廣袤的荒原上。

今年4月,鹽池縣經過7天梯次試水,黃河水舉高一百多米,進入新建的6泵站1號機組。至此,國家投資12.19億元的鹽環定揚黃工程更新改造項目全線順利通水,總受益人口14.2萬人。

紅寺堡區紅寺堡鎮梨花村村民馬學仁是最早的一批移民。他告訴記者,搬遷後,這裡就有黃河水灌溉,現在他家田裡小麥套種黃豆和中藥,每畝地純利潤有4000多元。

在鹽池縣城西灘灌區二分支渠,兩旁的土地種滿了黃花菜,一眼望去鬱鬱蔥蔥。鹽池縣水務局副局長黃明森說,揚黃灌區的開發使鹽池縣的糧食產量逐年提升,近些年他們調整灌區種植,開始大片種植黃花菜等經濟作物,一畝地收益接近上萬元。

“黃河水甜”,但揚水不易,且水量有限。黃明森介紹說:“‘脫胎換骨’的鹽環定揚水工程在國家不增加寧夏總用水量的情況下,將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0萬畝。如今,高效節水灌溉設施在鹽池縣揚黃灌區不再是稀罕物。”

抬升的黄河水流入荒原:解码宁夏的“生命水脉”

馬兒莊村口綠樹、水塘、農田、水鳥的畫面讓人感嘆。

鹽池縣花馬池鎮盈德村村支書楊文誌說起節水、管水頭頭是道。“老百姓習慣了大水漫灌,一開始不接受高效節水,後來我們成立合作社形成統一的管水制度,老百姓又省時又省工,何樂不為。”

黃河水入荒原,不僅讓農戶感受到引水灌溉的欣喜,還讓“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家門口變得綠樹成蔭,甚至有了依水而建的景點。

鹽池縣馮記溝鄉馬兒莊村形成了獨有的“小氣候”,村口綠樹、水塘、農田、水鳥的畫面讓人心曠神怡。“以前颳風沙上房,現在周邊、農田裡都是楊樹,三四級風不見沙。”村民馬忠說。村民們說,當地藉助揚黃工程修建的花馬池湖等人工湖,極大改善了生態,與遠處的沙漠、綠洲交相呼應,已經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