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李嘉誠為何沒選擇有用戶活躍度最高的微信合作卻選擇了支付寶?

債轉轉


李嘉誠選擇支付寶的原因除了支付寶和和記黃埔的需求更匹配外,也存在兩人的相惺相惜。李嘉誠評論馬雲時稱:馬雲先生年輕有為,對我們民族來說,最重要是代代有傑出企業家,能夠投資社會,推動社會進步。



香港被稱為“李家城”,是因為李嘉誠的產業遍佈香港,影響了整個香港的產業發展,香港人離開了李家的服務就沒辦法生活了。

儘管香港是世界的經濟中心,但是因為香港本地的人群較少,所以香港的互聯網一直是發展不起來的,移動支付我遠遠落後於內地。有大量商戶依然不支持手機支付,但是呢,2017年到訪香港的內地遊客為4444.53萬人次,這群人都是被內地支付教育的很好的,香港的移動支付市場潛力巨大,所以李嘉誠決定擁抱移動支付。



李嘉誠為什麼選擇支付寶呢?

一、香港的支付寶更發達,客群更多

支付寶在香港財務軟件中排名第一,而社交軟件香港用戶更喜歡whatsapp。2017年8月,支付寶拿到香港金融管理局發佈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

二、支付寶與本地生活密切相關,可改造城市金融系統

支付寶已經成了中國基礎設施,無論信用卡還款,社保繳納,信息查詢,信用徵信等應有盡有,更重要的是支付寶有改造城市的經驗,支付寶把杭州改造成了阿里城,這是李嘉誠想要的,用科技改造城市生活。

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業務遍及世界各地,核心業務涵蓋港口、零售、基建、能源和電訊,支付寶業務是專門的支付應用,與李嘉誠的家族產業協同性更高。而且阿里巴巴的新零售、菜鳥物流,大數據,雲計算都可以複用到香港。

三、支付寶國際業務領先

微信支付接入了12個國家,著重在華人出行目的地,而支付寶的合作伙伴遍佈31個國家,囊括20多萬商戶,支付寶海外用戶超過3億,海外用戶是支付寶的天下。

香港本地化特徵明顯,但又是國際大都市,但是香港太小了,商業天花板到頭了,需要佈局全球,所以李嘉誠需要與全球化公司合作。



四、香港人使用習慣

香港人對社交工具綁定銀行卡會有排斥。 對香港人來說,支付寶作為一款支付工具,安全性更高,因此支付寶更容易被人接受。

總之,所有的理由總結成一句話就是:馬雲搞定了李嘉誠

你覺得李嘉誠不選擇騰訊有沒有他兒子李澤鉅過早賣出騰訊股票,盈利不多的原因?評論區一起討論!


毛琳Michael


題主所說的這件事,應該是指去年9月26日,螞蟻金服跟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達成的戰略合作協議,具體內容是雙方將會在香港共同經營香港版的電子錢包:支付寶HK這件事。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小的輿論,說:“李嘉誠為何沒選擇有用戶活躍度最高的微信合作卻選擇了支付寶?”

那麼李嘉誠為什麼會選擇支付寶,不選擇微信呢?從李嘉誠自身的角度考慮,說白了,人家是奔著互聯網金融去的,而不是互聯網社交,這應該是最根本的原因,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業務範圍非常廣,同時在空間覆蓋方面也是以香港和歐洲地區為主,在面對人們消費方式出現重大改變的情況下,李嘉誠計劃的是結合最新的互聯網金融,來促進自己的業務,而不是想涉足社交領域。

再有一個原因,用一句話來形容:人們不會為了支付而下載一個社交軟件。這一點,大家應該很好理解,支付寶是相對純粹的支付工具,在支付領域毫無疑問的是全球霸主,無論是在技術安全方面,還是在後端的金融數據對接方面,都更加專業和便捷。而微信支付則是內置於微信裡面的一個支付工具,相對來講就非常的不純粹了,而且再腹黑一下,如果李嘉誠選擇微信的話,其實是把自己的客戶群體貢獻給了微信,相信如果是你的話也會選擇支付寶的。

還有另一個原因,用一個詞來形容:Wall,什麼意思?一方面是壁壘的意思,用大白話說,在支付領域支付寶是無敵的,而在社交領域微信在海外是比不過facebook等社交軟件的,你不覺得把自己的支付生命線綁定給微信有些太蠢了嗎?另一方面是邊界的意思,支付寶和微信兩款產品的國際化已經拉開了差距,由於微信的社交屬性,其很難在全球超越facebook了,而支付寶則非常順利的展開了全球化的進場,所以支付寶的邊界要比微信大很多。

很多人還對馬雲和馬化騰兩個人的個人魅力上進行分析,得出李嘉誠更加喜歡馬雲的結論,但據我看法,李嘉誠是更加喜歡想馬化騰這樣有作為的理科男的,而馬雲這個人太狂,想法太超前,相對來說並不是李嘉誠理想的合作伙伴的。

所以,李嘉誠選擇支付寶而不是微信,一是因為內在的業務發展需要,二是基於支付寶和微信的產品特點,是一項純粹的商業選擇。


木石心志



世界巨人般的存在,絕對不是偶然,他的戰略眼光一定會比一般人要深邃以及遠大!

我們先不談支付寶和微信之間的差距,也不考慮市場競爭性分析,人們的消費習慣等因素。我們認為李嘉誠和馬雲的合作看中的應該是馬雲說的戰略眼光!

微信支付,雖然有流量的優勢,但是,馬化騰的技術創新力,以及戰略佈局和馬雲不在一個平面上。

微信支付雖然也是一個較全金融牌照的代表。但是,微信支付後面沒有對於互聯網介入人們生活各個方面的後續支撐。可馬雲卻有“城市大腦”,雲計算,菜鳥網絡,“新零售”等等眾多創新力的持續。這才是李嘉誠的戰略眼光需要的東西!

碼字真的很辛苦的,來到這裡看到我們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間的緣分!點贊,轉發和關注一下吧!我們誠摯地謝謝您!


在路上覓尋


螞蟻金服宣佈和長江和記達成戰略合作,合作協議內容顯示,雙方講共同運營香港版電子錢包:支付寶HK,共同發展支付寶HK在香港的線上和線下支付業務。之所以沒有選擇微信,而是處於其自身考慮。
由於香港地區的侷限性,微信的社交屬性阻礙了發展,人們不會為了支付而下載一個社交軟件。
香港是個國際城市,地緣關係和社會型態香港人需要在方方面面都和外國打交道,因此使得臉書和line在香港登陸,這已成為使用習慣。用戶很難會拋棄習慣為新社交軟件買單。微信很難在全球範圍超越facebook了,而支付寶則非常順利的展開了全球化的進場,所以支付寶的邊界要比微信大很多。
支付寶的未來邊界一望無際,並且李嘉誠並不像涉足社交領域
在面對人們消費方式出現重大改變的情況下,李嘉誠計劃的是結合最新的互聯網金融,來促進自己的業務,而不是想涉足社交領域。支付寶走的是一條持股本土移動支付企業,然後加以技術輔導的策略,是相對純粹的支付工具。在支付領域毫無疑問的是全球霸主,非常順利的展開了全球化的進場,所以支付寶的邊界要比微信大很多。
所以,長江集團選擇支付寶而不是微信,一是因為其業務發展的長遠考慮,還有是基於支付寶和微信的產品特點,是一項純粹對於商業嗅覺的展現。

首席發言者


一、看本質

支付的本質是金融。而支付寶的本質就是金融,這是最相符的;微信支付的本質卻是社交,雖然這麼說不準確,但微信支付對微信的依賴性太強了,並沒有從社交功能中獨立,支付情境的想象空間相對有限,一旦微信消失,微信支付何以立足。所以,選擇純金融屬性的支付寶才是明智的。

二、看用戶

雖然在我們中國大陸微信佔據著絕對霸主地位,但是在香港並不是,WhatsApp更勝一籌,國際上更是如此,還有Line、Skype等等。所以微信支付並不佔優勢,可以說,一走出國門,微信支付就成了劣勢。而支付寶則不同,他在同O! ePay、Tap & Go、TNG Wallet、WeChat Pay(微信支付)的競爭中已處於領先地位。所以李嘉誠才會選擇支付寶,而非微信支付。

雖然微信的海外版 WeChat 有上億用戶,這給它拓展海外支付業務提供了一個基礎。不過,微信支付基於 WeChat 拓展海外市場的做法有兩個挑戰:一個是不是每個國家的用戶都喜歡大而全的 App,比如美國用戶就更青睞用一個 App 做一件事,它們可能需要獨立的支付 App;還有一個是 WeChat 本身發展會遇到障礙,比如 WeChat 被俄羅斯當局封殺這樣的情況就會殃及支付業務。

三、看縱深

馬雲的“大目標”是要讓全球20億的人都用上支付寶,平均下來便是,全球每4個人中,就有1個人使用支付寶,這才是馬雲的大目標,意在建立一個更大的經濟體系。支付寶已經在走向全球化的道路上遙遙領先微信支付。

阿里重視投資和結盟,而不是一個市場一個市場的親自拓展。螞蟻金服已先後投資印度版支付寶 Payt、韓國互聯網銀行 K-Bank、菲律賓數字金融公司 Mynt、印度電子支付公司 Paytm,4 月螞蟻金服和印度尼西亞當地傳媒巨頭 Emtek 一起成立一家合資支付公司。還與日本最大電商平臺樂天、美國在線支付公司 Stripe、歐洲退稅機構瑞士環球藍聯、韓國互聯網領軍企業 Kakao 戰略合作,打通了全球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資金渠道,跟 200 多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支持 18 種境外貨幣結算。在這方面,微信要落後很多。

四、看互補

李嘉誠看重的可能是支付寶的延伸業務,即長江和記和整個阿里巴巴在業務合作上的互補性。比如說,阿里的新零售、大數據分析、菜鳥物流等業務可以和長江和記的港口、零售、基建、能源和電訊形成互補,而騰訊在這方面的優勢要弱得多。


Mr四不先生


最終還是李嘉誠訴求的問題吧,只能說最終支付寶更符合李嘉誠的用戶訴求。

微信、支付寶都能解決支付問題,但是支付寶更專業

不管是騰訊、還是阿里,如果能夠進入香港市場,解決香港市場的移動支付問題,當然這是騰訊、阿里都願意去做,而且願意投入精力去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不管騰訊、還是阿里,都有這個資金、以及技術實力把這件事情做好。

但是就支付來說,雖然微信也做得非常完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其實並沒有差別,除了騰訊微信目前徵信已經被央行叫停整頓,而騰訊目前為止也沒有花唄類似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其他方面體驗並不差。但是正如剛說的,畢竟做支付,支付寶是專業的,螞蟻金服已經圍繞支付寶打造了一個完整的金融生態鏈,旗下包括支付寶、螞蟻財富、芝麻信用、網上銀行四大業務大院,業務範圍涉及支付、徵信、虛擬信用卡、信貸、理財、銀行等多個方面。

馬雲的個人影響力更大,選擇馬老師比小馬哥靠譜

對於香港民眾來說,大多都是長期相信銀行,並且在中國大陸之外的地區,比如歐美日,以及中國的港澳臺地區,銀行業比較發達,信用卡比例很高,移動支付並不發達,所以要想扭轉移動支付、信用卡支付的戰局,難度很大,畢竟改變用戶習慣這件事情還是挺麻煩的。而且不管是阿里、還是騰訊,在海外發展狀況都不好,難度就更大。

但是有一點不同的是,馬老師的國際影響力比小馬哥厲害得多,雖然阿里騰訊都已經世界級企業家,但是馬化騰技術出身,不太擅長交際,而馬雲是老師出身,活脫脫的社交大師,滿世界飛,並且參加各大國際會議、國際論壇,還是聯合國的受聘大使,也是各國政要的座上客,影響力可見一斑。

因此從業務上講,選擇支付寶,就是選擇螞蟻金服,選擇的是更專業的支付工具,選擇阿里也同時是選擇馬雲馬老師,馬老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就是一個金字招牌,活名片。


EmacserVimer


支付寶是金融產品,人們習慣把大額貨幣存支付寶,在上面交易,理財,投資。

微信是社交產品,主要目的是聯接一切,金融也做,支付也做,可不夠專業,無法吸引大額資金存入,害怕被封號。

支付寶在歐州很有市場,已經和很多商戶,中小企業,金融機構合作,站穩了腳跟,在飛速發展。

李嘉誠主要業務已轉到歐州,買下了水,電,燃氣,移動,出行的很多公司,可以藉助支付寶的便捷收款,所以雙方是互補的,各取所需。

而微信主要市場在中國,歐洲人還不接受微信,主要用臉書社交,微信支付也就無法本地化。

還有就是馬雲的品牌效應,很多歐洲年青人,中小企業,商戶是衝著馬雲名聲去下載支付寶,綁定銀行卡,想與阿里做生意。

馬化騰在國外沒有名聲,在國內名聲不好,李嘉誠為了好名聲,也不願與微信合作。


光芒萬丈34957


一直以來,全世界民眾都無不羨慕中國的移動支付方式,馬雲的支付寶和馬化騰的微信支付遍佈中國內地大大小小各個角落,人們無需換零錢、無需拿著實體錢包,只需通過手機掃一掃,不僅快捷方便,而且安全性也高,不用擔心小偷惦記。

但實際上,在中國,還有一個城市至今仍屬於移動支付窪地,那就是香港。作為全世界最有名的港頭,香港是最繁華之地,但因為人口流動頻繁巨大,而且香港始終是以法治秩序出色而聞名世界,所以長而久之也造成了當地因循守舊的意識,對新事物的接收性不那麼積極。

但是,移動大勢不可擋,為此,幾乎掌管香港業務方方面面的當地龍頭老大,李嘉誠的長江和記便決定發展香港互聯網業務,為此,他找到了馬雲來合作,卻意外沒選擇和馬化騰合作。

理論上來講,李嘉誠和馬化騰合作是最合理的

於公於私,李嘉誠要想發展香港互聯網業務,第一最合適合作的人是騰訊馬化騰無疑了。

於私,李嘉誠和馬化騰同是潮汕老鄉,兩者關係十分親密,曾經在馬化騰和騰訊最困難的時候,是李嘉誠幫他渡過了難關,這份恩情馬化騰肯定不會忘記。

於公,騰訊目前擁有月活9億多的微信用戶,和月活8億多的QQ用戶,如果它敢說是中國流量最大的巨頭,那麼沒有人敢反對半句。


三大原因讓李嘉誠最終選擇了與馬雲合作

但是,在商言商,為什麼李嘉誠會最終選擇和馬雲合作,而非騰訊呢?這裡有三大原因:

第一,微信支付說白了本質是社交,支付寶的本質是互聯網金融。微信支付並未獨立,而是依附於微信社交當中,功能空間有限,而支付寶的業務涵蓋了吃喝玩樂、城市服務、理財等,是名副其實的互聯網金融工具。香港是著名的金融之都,目前最大的需求就是把金融和互聯網連接起來,而支付寶顯然要比微信更符合這一定位。

第二,微信在香港已有對手,發展將極為困難,支付寶卻非常容易。如果要引入微信來說,可能李嘉誠要會很困難了,因為香港人早已習慣使用WhatsApp,因此對微信並不太感興趣。而微信支付一旦沒了微信,相當於就沒了用戶。支付寶則不同,支付寶並非是社交軟件,互不衝突,香港還沒同樣類型的競爭對手。

第三,李嘉誠看中的不僅僅是支付寶,而是馬雲改造城市的能力。要想讓一座城市將互聯網和金融連接起來,顯然僅靠支付寶是遠遠不夠的,李嘉誠看中的更多是馬雲阿里巴巴給香港帶來的新零售、雲計算大數據、菜鳥物流等,這些都能與長江和記的港口、零售、能源、基建等形成互補。

因此,李嘉誠和馬雲此次的合作,無疑是雙贏的。一方面,馬雲可能通過香港這個全世界最繁榮的港口,將螞蟻金融和阿里巴巴的各項業務輻射到全球各地,另一方面,李嘉誠也可以補齊互聯網短板,加快長江和記與時代接軌。


Tech情報局


因為支付寶是工具,而微信支付是建立在社交上的。我來解析這兩者的不同之處。

微信在大陸有著雄厚的群眾基礎,微信支付也得益於此。因此可以說微信支付是建立在社交基礎上的。而香港的群眾在社交聊天方面,主要用的並不是微信。

他們最早常用的聊天軟件是WhatsApp,還有Facebook,如果他們想使用微信支付的話,還需要下載微信才行。雖然現在受大陸留學生和遊客影響,很多香港的local學生和店家開始用微信,但並不能保證微信的影響力能和大陸一樣。

支付寶

支付寶則不一樣,它就是主打金融功能,就是要做人們的錢包,這是一件非常純粹的事。所以說,支付寶就像一個工具一樣,更容易進行推廣運營,可以快速適應當地狀況。

並且,支付寶在延伸業務上,也不是微信可以比的上的。

例如,支付寶在新零售、大數據分析、菜鳥物流上面的業務,對商業的影響力是很大的。而微信,只能說有一個支付功能在商業方面的影響力太小。支付在海外拓展方面也比較強。支付寶合作布遍31個國家,而微信才12個國家。


歐界傳媒


首先,兩人的社交圈都很類似,以政界精英為主。所以兩方如能合作,算是物以類聚。

其次,兩方企業的全球化程度都很高,對外依存度都很大,管理方式都比較開放。所以雙方交流起來氣場很合,市場契合度也比較高。

最後,李老闆十分欣賞馬雲,希望通過深入合作,能給子女留下一份人脈,藉以穩固和盤活現有國內資源,為今後發展留有後備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