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行,決定得非常匆忙。接到朋友邀約的電話時,我甚至還不清楚沖繩島的具體位置。日本、度假聖地、“東方夏威夷”,朋友用詩情畫意的描繪,在我面前展現了一幅沙灘棕櫚、海風椰林的美景,衝動之下,欣然答應。2012年5月中旬的一個清晨,在北京首都機場的霖霖細雨中出發,歷時三個半小時,我們抵達了沖繩島第一大港口城市——那霸。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中、日、美三國文化的聚集地

那霸機場很小,只有四個海關通道。因為領隊沒有提前講清楚,我們一行四十多人的入關報表大多填的有問題。一時間,狹窄的海關通道有些擁擠嘈雜,人們互相詢問,找筆填寫補充。我心裡有些小小的慚愧,在心底大叫自己的同胞:安靜!安靜!海關暫時關閉了通道。一位美麗的制服小姐走出來,態度和藹地指點一張張報表。一口溫軟的日語,舒緩了大家的焦慮。海關的其他人員則站立起來,面帶微笑,安靜地等候我們完成任務。之後,一邊點頭鞠躬,一邊重新打開通道,坐下辦理入關手續。

走出機場,5月的沖繩已經有些潮溼悶熱,大家紛紛換上短袖T恤。作為日本唯一的亞熱帶縣,沖繩的年平均氣溫23度左右,冬季最低氣溫也在12、13度以上。由於佔據四面環海的優勢,沖繩與夏威夷、邁阿密、巴哈馬一起,被喻為世界四大海濱觀光勝地。在機場湧動的人流中,有來度假的日本人,有駐防在此、迎接家人朋友的美國大兵,更多的,是來自中國的觀光客。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站在古蹟首裡城門前留影的時候,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彷彿不是在日本,而是站在一座小型的“故宮”門前,身後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紫禁城”。說起來沖繩的文化歷史,的確和中國有著不解之緣。琉球群島上過去存在著琉球國,中國明朝時曾封琉球島統治者為琉球王。1372年,琉球開始與中國產生貿易關係,交流持續了大約500年。直到十九世紀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它才變成日本的一個縣,開始被日本同化。當地人說,琉球王國最強盛的時候就是和中國關係密切的時期。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首裡城是古琉球王國的都城遺址,是沖繩群島的重要古蹟,是以戰後殘留的原型為樣板複製的唐朝風格建築。首裡城中最醒目的建築物主殿原來是琉球國王辦理工事和舉行重要儀式的場所。它是沖繩島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之一,有鮮明的琉球風格,並且糅合了中國和日本傳統建築的特點,形態宏偉,色彩鮮豔。主殿的雙層建築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極其相似,只是規模小一些。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走在日本的國度,參觀中國風格的古蹟,旅遊大巴行駛之處,還有很多被鐵絲網圍住的大片營地——美軍基地。這是二戰之後,日本作為戰敗國要接受的條件。所有的美軍基地都風景優美,整潔靜謐,他們佔據了島上最平整的大片土地。沖繩百姓是喜歡曬太陽晾衣服的,而美軍基地裡卻從來不會看見一條床單,一件衣服。所有的衣服洗過之後都會自動烘乾,基地裡有著全島最便宜的生活用品商店,甚至包括奢侈品,在基地裡也能以極便宜的價格買到。這些都是鐵絲網外的沖繩人民無法享受的。基地內部水電等所有生活設施的使用,全由日本政府補貼供給。駐紮在基地的美國大兵都有著極高的軍餉。有些基地的工作人員早就撤回美國,空空的營房,大門一鎖,可是土地,依然不會歸還日本政府。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在遠東地區最大的嘉手納美軍空地基地,嘹望美軍新式戰鬥機盤旋起降,又是一種奇異的感覺:本來是一片“佔領區”,如今卻成為發展沖繩旅遊的一項支柱景點,大批的遊客入境參觀,讓幾年前還名不見經傳、默默無聞的沖繩縣城開始繁華起來,一躍成為旅遊勝地,餐飲、酒店等一系列服務產業都相繼興旺成熟。在機場,碰到一位美國大兵手捧鮮花等候客人,一臉的甜蜜和期待,是接他的女朋友來度假吧?在“美國村”的街道上閒逛,一群騎自行車的美國少年追逐嬉鬧,街道旁是典型的美式建築,配上從天空直射下來、仿若是來自加利福尼亞的“輝煌”的陽光,你真的覺得太值了:花了一份錢,來到了兩個國家,這是美國,還是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無與倫比的海洋世界

和大海打交道,從清晨開始。

沖繩的酒店大多臨海而建,讓遊客們可以方便地親近大海。很多酒店都有自己的私家海灘,空曠清潔。從我們入住的酒店出來,過馬路,沿著對面高爾夫球場的小道前行,5分鐘就來到了海灘。清晨7點的沙灘,有晨起鍛鍊的日本人,像國內遇到的晨煉老人一樣,腰裡彆著小收音機,旁邊跟著一條小狗,只不過收音機裡的廣播全是日文。還有一對老年夫婦陪著小孫女撿貝殼,一張嘴,卻原來是中國人。彼此合影留念。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來到海邊,海水如一塊流動的畫布,又像天然的調色板。前浪碧綠,後浪墨藍,彼此相安無事,擁到近前,“譁”地一浪拂過腳面,除去白色的浪花,什麼色彩都不見了。但一退回大海,又俏皮地這兒一抹淡綠、那兒一抹淺藍地嬉戲相鬧,像一隻上帝之手在大海里,信手做著扎染。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的珊瑚品種,是世界上最多的。這裡的海水之所以五彩繽紛,也是因為海底有著種類鰵多、五顏六色的珊瑚,再加上陽光的照射,就呈現出了這樣美妙的畫面。坐海底觀光船,來到海水中央,透過船艙下面的玻璃船底,看各種熱帶魚在水底下大搖大擺地穿行而過,憨憨傻傻的大海參靜臥在珊瑚間,一動不動。把100日元扔到船上的一隻小木盒裡,拿出一片面包,俯在船邊餵食,馬上就有一群聰明機靈的熱帶魚衝出水面,小嘴一張一合,孩子似的,把一片片面包屑搶得乾淨。搶得急的,還要躍出水面來個魚躍式體操,看來這些小傢伙一點都不比海豚傻,只要有美食,個個都可以當演員。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在海洋博公園,參觀美之海水族館,透過世界上最大型的丙烯樹脂透明玻璃,可以清楚地觀賞到巨大鯨鯊的餵食過程。站在這個名為“黑潮之海”的巨大觀賞水槽前,大大小小的魚群在水裡穿梭,仿若整個沖繩海一覽無餘地呈現在眼前,實可謂震憾。水槽高達10米,寬35米,長27米,能裝7500立方米海水。所用海水取自水族館外300米遠的海里,包括溫度在內,完全是無調整的自然海水,餵養技術極為先進。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來到菠蘿園,卻是一片可愛情趣。園子裡的菠蘿鋪陳一地,店堂裡也全是菠蘿產品,菠蘿清酒,菠蘿紅酒,菠蘿巧克力,菠蘿果脯,菠蘿糕點……所有的菠蘿衍生產品都可以免費品嚐。精緻的小酒杯用來品酒,每樣食品前都有一個透明的玻璃盒子,裡面放著小塊食品,隨便品嚐。我最喜歡吃新鮮菠蘿。看朋友們都在採購物品,我躲在高高堆起的幾座切成小塊的“菠蘿山”跟前大快朵頤,菠蘿鮮甜多汁,比我在國內吃過的菠蘿都好吃。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在沖繩的五天時間,讓我們讚不絕口的,就是頓頓美食。雖是團餐,但口味都可稱精美。日本人講究養生,吃的最多的是“定食”,一個餐盤裡,魚、蝦、黑豬肉、鹹菜、沙拉、米飯,樣樣都有,不多,卻營養周全。在海邊集貿市場的一家餐館裡,吹著海風,吃著海鮮,看著港灣裡停泊的一艘艘魚船,那情景真是回味無窮。一份鐵板海膽醬烤大龍蝦,加上一份生魚片,再有米飯、鹹菜和醬湯,總共才1200日元,真是太合算了。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吃完四處閒逛,才發現牆上告示:下午3點至5點期間搞促銷,5點以後,就是1700元了。在日本旅遊,一點都不用擔心語言問題。隨處可見的漢字,可以幫助你猜到它的意義。比如衛生間,它說是“化妝室”;商品標籤上有兩個價格,寫著“割引”的那個,肯定是促銷價;海邊公路上,遠遠看見“追突”的警示牌,猜猜看,也許是警告不要追尾吧?管它呢,反正差不多。

購物也上癮

說到去日本旅遊,購物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誰不知道日本的化妝品種類多、質量好,還最適合咱亞洲人的肌膚?藥妝店是每個女人的最愛,資生堂、雪肌精、面膜、睫毛膏,如果你事先在網上做足功課,一去就能找到目標所在,肯定收穫多多。在日本購物,是不收美金和人民幣的。如果你身上所帶日元現金不多,只要你有“銀聯”標誌的信用卡或者借記卡,都可以刷卡消費,“銀聯”系統可以自動進行貨幣兌換。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國際通大道,是類似於北京王府井的步行商業街。大道不長,半個小時就可以走個來回。兩側全是沖繩的當地特產:黑糖,陶瓷,泡盛,以及很多以鹽為原料的糖果及日用品。泡盛是一種烈性燒酒,不同於日本清酒那樣釀造而成,而是一種蒸餾酒。據說,沖繩有長壽島的美譽不僅和其獨特的自然環境有關,還和長期飲用泡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島人口130萬左右,機動車保有量就達95萬,不僅家家有車,除去兒童和老人,幾乎人人有車。所以,它的公共交通並不發達。公共汽車很少,有的車次一天僅開三四趟,一趟車等半個小時以上是正常的;出租車價高昂,起步價就是500日元(合人民幣40元),從這個海灘到那個景點,一打車就是幾百塊人民幣,價格讓人咋舌。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沖繩之旅,看一眼“混血”的日本

在旅遊業興起之前,一提起沖繩,人們馬上聯想到的就是“美軍基地”,和日本本土相比,沖繩經濟落後。它安謐、美麗,潔靜,正因為如此,很多年輕人都北上東京、大阪去創業,追求夢想。留守在沖繩島的,老人、婦孺為多。我們美麗溫婉的女導遊,手拿牌子、穿著職業白襯衫在機場迎接我們的時候,都以為她四十多歲。後來聊天才知道,她已經57歲了!!出生在臺灣,30年前嫁到日本,國語、日語、閩南話她都會講,又加上長年在家做職業主婦,深入瞭解日本的教育、婚姻等生活現狀。三個兒女都相繼成家立業之後,她開始找工作。現在,很多國家的旅遊業都把眼睛盯在中國遊客身上,沖繩旅遊部門自然也不例外,57歲的她,馬上就成為搶手人才,每天忙得馬不停蹄。而據她所講,在沖繩,六、七十歲仍在工作的老人很常見,像她這樣,把家庭料理得功德圓滿之後再出來工作的家庭婦女,也越來越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