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能靠新能源汽車翻身的傳統車企不多,江淮也許算一個?

能靠新能源汽車翻身的傳統車企不多,江淮也許算一個?

從銷售層面來講,新能源汽車已經度過了“叫好不叫座”的時期,國內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接受度已經有了明顯轉變。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扶持,比如新能源車補助政策、雙積分政策的出臺,都讓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不可逆的大勢。

我們可以看到,“發展新能源汽車”從幾年前所謂的口號(噱頭),已經轉變成目前乘用車市場實際的銷量。而將大筆研發資金投入、開拓這一領域的自主車企,也從幾年前僅有比亞迪一家,發展到現在北汽、江淮、長安、中泰、吉利等紛紛湧入這一領域 ——

可以說,新能源汽車的局面已經打開。

能靠新能源汽車翻身的傳統車企不多,江淮也許算一個?

與傳統汽車的技術開拓受限於國外專利、技術堡壘等情況相比,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於很多自主品牌來說是實現彎道超車的難得機會——因此豪不誇張的說,誰都不想失去先機。其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耕耘多年的江淮汽車實際上具有了一定的先發優勢。

能靠新能源汽車翻身的傳統車企不多,江淮也許算一個?

經過11年迭代研發,江淮新能源已實現了7代技術、2代產品的面世,系統掌握了電動汽車的電池成組、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以及能量回收、驅動與制動電耦合、遠程監控、電磁兼容等關鍵技術。

特別是高比能電池包熱失控安全技術,在國內已取得突破,形成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正向開發能力。從大眾汽車、蔚來汽車都選擇與江淮汽車合作新能源,也可見一斑。

實際上,與大多數傳統車企將主要精力放在純電動SUV車型研發上不同,江淮新能源業務涵蓋了乘用車、輕型商用車、多功能商用車、客車等產品。其中,新能源轎車市場所佔比重更大,也正是靠著江淮iEVA50、iEV7S、iEV6E三款主要走量車型,讓江淮汽車已經成為中國新能源領域發展(同比增長)最好的車企之一。

能靠新能源汽車翻身的傳統車企不多,江淮也許算一個?

能靠新能源汽車翻身的傳統車企不多,江淮也許算一個?

站在產品本身實際體驗的角度來看,這三款江淮新能源轎車在造型設計上依舊大量保持了傳統汽車的設計思路,這也讓希望嚐鮮新能源汽車的用戶更易接受。

另外在智能和安全配置上,江淮新能源汽車也儘可能滿足年輕消費者對駕駛感受的需求,例如剛剛在北京車展上推出的江淮iEVA50,其最大續航里程不僅突破500km,更是配備了諸如智能多媒體大屏、語音人機交互、數顯智能監測系統、CCS定速巡航系統、電子駐車和360°環視攝像頭等實用配置。

能靠新能源汽車翻身的傳統車企不多,江淮也許算一個?

在我們對這三款車型進行了短暫的試乘試駕體驗後,得出的結論是:江淮目前以A級以下的純電動車為主,且主攻中低端市場的產品戰略是成功的。三款主力車型形成A00到A0再到A級車的產品矩陣,既能受益於分時租賃領域的熱潮,也可以滿足普通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日常使用需求——造型、空間、配置及續航里程。

能靠新能源汽車翻身的傳統車企不多,江淮也許算一個?

駕仕總結:

總的來說,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和新能源汽車領域一片向好的背景下,江淮汽車選擇在新能源領域發力也不失為一種保持競爭力的明智選擇。畢竟隨著在新能源汽車和乘用車領域的發力,江淮汽車在業績上正在呈現回暖跡象。而與大眾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對江淮汽車來說,或許能夠成為其重新迴歸主流消費人群視線的新契機。

文|LooperLP

圖|LooperL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