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深山裡的一座老屋,竟有三百多年曆史,如今風雨飄搖亟待整修


潛山縣官莊鎮戈元村河灣餘家老屋,最早建於元末明初,明初洪武年間,就有胡姓在老屋,原址蓋茅屋居住,始稱胡灣。

明中期徒為林姓居住。清初康熙年間,余文桂在林姓之中賣得茅屋從金城寺小老屋遷到戈元胡灣,稱胡灣為下灣,後又因餘泰恆名字稱泰恆灣,明國初年始稱河灣。

清乾隆年間,余文桂從徽州請來著名建築師,對老屋進行了全面設計改造,擴大了建築範圍,經過兩年時間,建成了具有徽派建築藝術特色的“明三暗五”進式的青瓦,白牆,硃紅門的房屋。

主體建築有前、中、後三進,前進正中是高高大門,大門上面建有轎頂式的門樓,大門兩邊東西各有一個對稱的側門。

走進大門,越過五道門,分別是門廳、中廳、堂廳、具在一箇中軸線上,其他大房、小房、官房、廂房、客廳等等,均以中軸線對稱向左右發展。

東西側門正對著東、西想通的兩個大龍道,龍道將左右許多廂屋和正屋聯結在一起。

整個老屋,外表是一個整體,內部四通八達,屋上建有飛簷翹壁的防水牆,屋下設交錯相通的排水溝,進進有天井、房屋有後院、住家生活極其方便。

嘉慶年間,余文桂孫餘輝煌、餘輝春、餘輝風兄弟三人對東、西兩頭廂屋進行了擴建。

設立了專門的私塾學堂,同時開挖了池塘,築起圍牆,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典型的徽派建築古民居。

河灣餘氏老屋,從初具規模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餘氏居住已歷十世。三百多年來,它歷盡滄桑,飽經風雨,如今已是多處破敗,亟待整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