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古代皇帝真的能為所欲為嗎?

Power_G


二貨皇帝以為自己能,聖明君主知道自己不能。

一般覺得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為所欲為,其實不是這樣的,皇權是有制約的:

第一他受制於自己的制度。

皇帝不可能是光桿司令,必須要有一套官僚制度,宰相就是這套官僚制度的核心和領袖,這套行政體系形成國家運轉的機器,皇帝要使用他,也要受他制約。

例如唐朝的時候丞相可以擁有反駁權,認為皇帝做得不對,可以直接封存回去。而且不蓋中書省門下的章,這就是非法的,下面的各級機關就可以不承認。唐朝就有人說過:”不經鸞臺鳳閣,何得為敕。“就是不經鸞臺鳳閣(中書門下武則天時期改名鸞臺鳳閣),當然說這句話的人被武則天給弄死了。

唐中宗的時候,中宗想要封自己的親屬當官,中書門下不同意,他就自己封,這叫寫斜封官。後來這些官員都被罷免了。

我們常說中國的封建專制其實就是君權和相權拔河的過程,後來君權似乎拔贏了,朱元璋不再設立丞相,但是他的後代卻設立了內閣,內閣首輔的權利和丞相差不多,清朝設立軍機處,都是相權的替代品。

第二皇帝受制於儒家思想。

皇帝從小受儒家思想教育,講什麼君權神授,講什麼天人合一。畢竟蒼天高高在上,你身為皇帝也是他的兒子。他動不動給你來一顆流星,官員會告訴皇帝哎呀不好啦,這表示你爹他生氣了。動不動給你來場洪澇災害,還有人告訴皇帝,你最近表現不乖哦,蒼天要懲罰你了。所以皇帝動不動要下個罪己詔什麼的。

關鍵的是還有史官制度,專門負責記錄皇帝一言一行,你要不好好工作會在歷史上留下罵名啊。

第三皇帝害怕歷史規律。

李世民說得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老百姓就是水,中國的老百姓就有活不下去就拉桿子的傳統,動不動就造反,也讓皇帝頗為害怕,他必須有所敬畏啊。

皇帝是搞政治的,搞政治就必須講妥協,故宮養心殿雍正手書一副對聯:

“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

那意思是皇帝是為管理人民而來的,並不是要天下都來侍奉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