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市人大常委會發揮職能助推醫改工作

本報記者 楊 盛

在南寧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對我市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工作進行專項工作評議。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就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存在的問題、解決的辦法等進行了探討,力求為市民織就一張更安全的醫保安全網。

持續推進醫療保險改革

隨著我市醫療保險改革工作的不斷開展,市民所享有的醫療保障也越來越全面。“以前醫保卡只能本人使用,醫保改革之後,全家人都可以享用到這張卡,我們看病買藥更方便了。”市民劉女士說。

我市創新打造“共享醫保”,允許參保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資金授權配偶、子女、父母及配偶父母使用,真正實現家庭成員互濟共享,政策預計惠及300多萬群眾。

2017年以來,南寧市政府採取系列措施推進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工作,“共享醫保”、跨省異地就醫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2017年10月,莫女士因皮膚過敏到廣東省人民醫院接受住院治療,她持南寧市社保卡在醫院直接完成了結算,享受到了醫保統籌基金的報銷政策。這是南寧開通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帶來的便利,解決了參保人員為報銷“兩地跑”的難題。“實行跨省異地就醫,讓我們這些在外地居住的南寧人看病更方便。”莫女士說。

加大醫保政策宣傳力度

目前,我市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還存在哪些不足?為做好專項工作測評,市人大常委會成立了專項工作評議領導小組和專項工作評議調查組,對我市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工作進行實地調研。

調查結果顯示,我市醫療保障體系初步建成,多層次的醫療保障工作也在推進當中,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參保群眾對醫療保險的有關政策、文件精神不瞭解,業務經辦人員工作能力不強、服務意識有待增強等。

市人大常委會內司委主任委員周向華希望,市政府加大醫療保險宣傳力度,進一步健全相關制度,完善有關機構,全面深入推進醫保改革工作,給百姓就醫提供更多便利。

市一醫院副院長吳曙粵分管院內醫保工作已有十年時間,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對醫保改革有自己的見解。他建議,適當調整總控方案,在服務有效人次增加的情況下,合理的醫療費用不要設定上限,保證參保人員的基本醫療需要。同時優化醫保信息系統,開發、開放電子平臺,讓醫保個人賬戶實現APP支付。

督促打好醫改“組合拳”

針對醫保政策宣傳不到位、醫保隊伍業務能力不足等問題,我市將建立健全醫保宣傳長效機制,運用各種宣傳媒介,向參保人員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宣傳。同時,繼續深化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為更多的困難人群,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更好的救助性保障。

目前,在提高貧困人口醫保待遇方面,南寧市已經出臺了相關文件,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大病保險、城鄉醫療救助報銷後,剩餘的醫療費用(不含自費藥品和自費項目)將由醫保基金分別按30%、40%的比例給予報銷。針對慢性病、特殊病的醫保覆蓋率及報銷比率問題,我市將深化醫保付費改革,爭取做到按病種付費,做到醫保結算更靈活,報銷比例更人性化。

南寧市社會保險事業局副局長黃時毅表示,將深化醫保付費方式改革,推行按病種付費,按項目付費,按人頭、按床日付費等多元化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特別是探索將日間手術納入按病種付費方式進行結算,減輕參保人員看病就醫的負擔。探索推行門診特殊慢性病網上評審,減少門診特殊慢性病的中間環節,統一門診慢性病的評審標準。

醫療保險關乎每位市民的利益,人大代表將會繼續發揮監督職能,督辦議案辦理情況,為深化醫保制度改革貢獻力量,為市民打造一張醫保安全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