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趣味歷史-差點被兩個“二貨”改寫的中國古代歷史

歷史的發展都有其固定的規律,偶然事件與個別人物並不能改變歷史發展的趨勢,所謂時勢造英雄,說的就是這一點;恩格斯也說過,法國大革命造就了拿破崙,但沒有拿破崙,也會有其他人代替他。但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二貨"剎那間差一點改寫了歷史,當時的情境是向左向右,有一半比例會導致我們扔掉現在的歷史課本。

趣味歷史-差點被兩個“二貨”改寫的中國古代歷史

彭樂是北魏時安定人,早年的經歷史書都懶得記載,公元525年他參加杜洛周的起義軍,幾年間在各支起義軍與前來鎮壓的北魏軍閥間不停的轉換陣營,最後加入了大丞相高歡的部隊,彭樂是那種猛張飛黑李逵的升級版。打仗十分勇猛但頭腦與神經系統發育十分簡單。公元537年,東魏掌權者高歡率領20萬大軍進攻西魏權臣宇文泰(北魏當時已經分裂為東西魏,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就要消滅對方),西魏由於連年旱災糧食不足,只能夠召集到一萬軍隊迎擊,雙方在渭河河曲處大戰,彭樂對高歡說:"我們一百個人打他一個人,還擺什麼整形,直接衝就可以了,"頭腦一熱的高歡下令馬上出擊,不料遭到西魏騎兵的包抄夾擊,一戰下來,高歡損失了八萬士兵,丟棄十八萬套盔甲武器,戰鬥中彭樂喝醉了酒去衝鋒,被西魏軍用長矛刺破了肚子,腸子都流出來了,這傢伙塞回去裹一裹跟沒事人一樣。公元543年,東西魏又在洛陽的邙山大戰,兩軍對峙期間,又是這貨不打報告帶領幾千騎兵衝擊敵陣,不過這次運氣出奇的好,打得宇文泰大敗,同時俘虜了西魏親王、郡王、高官等四十八人。高歡接著派彭樂去追擊宇文泰,馬上就要追上活捉時,宇文泰邊跑邊在馬上向彭樂哀求:"這不是彭樂將軍嗎?你真是個痴漢子,今天你殺掉我,明天你還有什麼用?幹嘛不馬上還營,把我丟下的金銀寶物一併取走呢?彭樂聽後感覺有理,立即轉身去宇文泰營地取走了一袋金器。回到自己大營對高歡說,"雖然讓宇文泰跑掉,但他已經嚇破膽了"。高歡三兩句話一問,就讓彭樂自己說了實話,高歡當時那個氣呀,自己與宇文泰敵對了六七年,死了幾十萬士兵,差一點就要成功了,卻被這個蠢貨輕易放走了。於是命彭樂趴在地上,親自上前抓住彭樂頭髮往地上撞,邊撞邊數落他這些年乾的蠢事,三次舉起刀要殺掉彭樂都沒有下手。彭樂嚇得求饒說:"大王你給我五千人馬,我去給你活捉宇文泰。"高歡聽後更生氣了,但想起自己還要用這個人,於是讓人拿了三千匹絹(這在當時是一種通用貨幣,比銅錢還好用,)壓在彭樂身上,作為他打勝仗的獎勵。

趣味歷史-差點被兩個“二貨”改寫的中國古代歷史

彭樂這次"無腦行為"影響很大,北魏分裂為東西魏時,東魏的高歡繼承了北魏絕大部分軍隊,同時擁有的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眾多;而西魏宇文泰兵少人窮,開始時經常被高歡上門追打,幾次差一點被消滅。為了自強宇文泰進行了徹底的軍政改革,影響深遠的是"府兵制"與"八大柱國"。前者一直沿用到唐朝,後者是產生了著名的關隴貴族集團,北周、隋朝、唐朝的皇帝都出身於這一集團。如果宇文泰被殺,西魏根本沒有代替他的合適人選,他的兒子侄子都還年幼,更沒有能力繼承他的事業,十幾年後宇文泰死時,他的兒子宇文覺才十四歲,沒辦法執政要靠著堂兄宇文護攝政。假設這樣,宇文泰兒子就無法代魏建立北周,他的另一個兒子宇文邕(周武帝)也不能滅北齊統一北方,宇文邕死後他的親家楊堅就不可能建立隋朝,李淵的唐朝更是沒影的事了,宇文泰的死將會影響跨度400年的中國歷史。雖說還有北齊與南陳,但熟悉歷史的都知道,就他們那個"尿性",分裂局面還要延續很久。

趣味歷史-差點被兩個“二貨”改寫的中國古代歷史

劉邦

讓我們評價楚漢爭霸的主角項羽與劉邦,大多數人都會肯定項羽,不僅僅因為其性格魅力,更主要劉邦人品太渣。劉邦年輕時在家裡"不事生產混吃等死",在鄉里騙吃騙喝騙老婆;獨擋一面時又不尊重讀書人,朝他們帽子裡撒尿,還邊洗腳邊接見大臣。最沒有人性的是彭城(江蘇徐州)之戰逃跑的情形,當時夏侯嬰駕車載著劉邦與年幼兒女(漢惠帝與魯元公主)逃命,項羽軍隊還沒有追上來,劉邦擔心車輛太重影響逃跑速度,直接把兩個幼兒扔下車,夏侯嬰都不忍心,下車把兩個孩子撿上來,來回撿了幾次劉邦火了,拔出劍要殺夏侯嬰,夏侯嬰說:"你殺了我誰替你駕車,"劉邦這才作罷。所以三國時阮籍罵劉邦道:"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翻譯過來就是:當時的英雄都去哪裡了,讓這個王八蛋奪得了天下。不過很快項羽部將丁公就輕騎追上來了,在短兵就要相接時發生詭異的一幕,劉邦沒有求饒沒有利誘,回頭說了句:"兩賢豈相厄哉(兩個好漢為什麼要互相傷害呢)!"然後丁公就撤退了。多年以後劉邦奪得天下時,丁公去見劉邦,劉邦不僅沒有感謝其手下留情,還十分不要臉的說,就是因為丁公放過我,才使得項羽失去天下,今天我就要殺掉他給大家立個榜樣。如果當時丁公不放過劉邦,劉邦陣營有可能徹底失敗,這樣也就沒有接下來四百年漢室江山了,沒有漢武盛世了,其它的我也不敢想象了,大家腦補吧。

趣味歷史-差點被兩個“二貨”改寫的中國古代歷史

西漢疆域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