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買車為什麼最好買中低配?看完這三個原因就知道了

坊間有一句傳言:買車要買低配。其主要意思是說在同一車系中,低配車型的配置雖然相對較低,但卻擁有和中高配相同的造型、空間、甚至動力總成,而且低配車在價格上也更便宜,也意味著它更具有性價比。

買車為什麼最好買中低配?看完這三個原因就知道了

細想之後,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例如一臺低配車要10萬,中配加個真皮座椅、天窗需要11萬,高配在中配基礎上加個導航、電動座椅、一對氣囊就達到了12萬,試想,三款車型的動力總成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你會選誰?如果再仔細分析,中配的真皮座椅可以後期加裝,汽配城報價大約在3000元,而天窗真正的使用率也不高,那麼中配和低配之間1萬塊的差價真的值嗎?

再來說高配,又加了1萬元。導航在萬能的汽配城3000元可以直接找到原裝版,電動座椅也並不是天天都能用到的,氣囊算是個加分項,但需要為此付出上萬元的代價,感覺也不值得。此外,在擁有同樣動力總成的前提下,一般高配車型的保值率會低於同款低配車型,也就是說你多花兩萬買的高配車,等到賣出的時候很可能只比低配車多賣個幾千元。

所以,那些真正的老司機都是買低配車,有需求再另行改裝。當然,有些消費者需要一定的剛需配置,比如一些車型的低配車型沒有配備兒童座椅接口,為了出門帶孩子(強烈建議兒童坐車使用安全座椅),這時候就不得不選擇更高配置的車型了。

總的來說,我們推薦購買中低配車型的原因可以歸結為這三點:

買車為什麼最好買中低配?看完這三個原因就知道了

原因一:汽車基本配置夠用,高科技配置使用率較低。

一般而言,低配車型會捨棄一些高科技或舒適性配置,所以日常使用起來沒有高配車型那麼舒適、帶感,但也能滿足日常使用。

以“定速巡航”和“GPS定位服務”為例。在城市擁堵路況下,由於車流眾多,定速巡航系統的使用率並不高,大部分人也僅在高速上使用。至於導航,隨著手機和網絡的飛速發展,不少地圖APP軟件都能夠支持衛星導航服務,並且精度更高,資費更便宜,使用更方便;而車載的“GPS定位服務”不僅反應慢、不準確、不及時,後期的更新也讓不少車主頭疼。

買車為什麼最好買中低配?看完這三個原因就知道了

原因二:諸多配置都能進行後期加裝。

從理論上來講,原車上的配置幾乎都可以通過後期加裝來實現。儘管低配車型會缺失一些高科技、舒適性配置,但隨著國內各地汽配城、網絡電商的發展,這些配置也可以在買車後根據實際使用需求加裝,這樣做往往價格更低。比如在購車時,需要加幾千上萬才能擁有的倒車視頻影像、一鍵啟動、胎壓監測等功能都能在後期進行加裝。除了價格比4S店便宜很多外,車主也不用承擔昂貴的工時費,實際上,這些加裝配置的質量和使用效果與原裝車相差無幾。

買車為什麼最好買中低配?看完這三個原因就知道了

原因三:高配車型貶值更快。

為什麼說高配車型沒有性價比?一是因為除了售價更高外,其後期的保養、維修費用都要比低配車型更高。二是因為以往一款車可以做到10年一換代,5年一改款;但隨著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現在要想保持更高的競爭力,現在市場的車型基本5年一換代,2-3年一改款。這種趨勢加速了車型的更新迭代速度,所有高配車型相比低配車型的市場保有量更小,二手車貶值也更快。

情報總結:

買車為什麼最好買中低配?看完這三個原因就知道了

當然,我們也不是說高配車型毫無用處。無論是從品牌層面,還是消費者層面來看,高配車型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它既可以彰顯車企實力、又能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體驗。但隨著消費觀念的成熟,消費者在付出金錢時會更為理性,且市場競爭正在加劇,各大品牌也正在提升低配車型的配置水平,以獲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因此中低配車型也會越來越具備購買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