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家庭冷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家庭冷暴力常常表现为夫妻双方缺乏沟通和语言交流,对另一方冷落、漠视,很难界定其是性格孤僻还是有意实施家庭冷暴力的精神虐待,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受害人的心理和精神,精神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缺乏外在表现和测定标准。冷暴力是一方消极的方式对家庭成员实施伤害,它没有伤痕,不见鲜血,无法作伤情鉴定,没有明显的发展过程,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引自《人民论坛》

家庭冷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我为你撑起了整个家,你却不愿意跟我说句心里话

那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一位很久没有见面的朋友约了一顿饭局,“中年妇女”的聚会总是少不了聊聊家庭生活,言谈间我察觉到了她的些许失落和不经意流露的哀怨,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她勉强说出了心中的困惑:“我和我老公结婚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吵过架,我甚至都不清楚他到底在想什么。”这个情况如果放在新婚夫妇中,也不算什么大事儿,可我这位朋友跟她老公都已经结婚五年且育有两个儿子了!这时我脑海里立马闪现出了“家庭冷暴力”五个字。

印象中她是一位极为温柔贴心、对所有人都诚心相待的南方女人,看外表经常觉得她单纯的就像刚出校门的女学生。我清楚地记得初识她是一个极其闷热的黄昏,她素面朝天却透着青春特有的红润,扎着马尾穿着最朴素的白色T恤和素色的绵绸长裤,如果不是怀里抱着一个婴儿,没有人会把这么一位满脸阳光笑声爽朗的女孩儿跟母亲这个角色划等号。

熟识后经常带儿子去她家做客,无论何时去她永远会第一时间到门口来迎接,帮我照顾孩子的同时招待我喝茶吃水果,离开时也绝对会给我们送到门口,这种周到和细致,又与她女学生般的清澈不太匹配。

后来深入接触后才发现她绝对是个了不起的女性,刚结婚就心甘情愿地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直至老人离世,有了孩子在家当全职妈妈,一手带大两个儿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似乎这些在我看来烦透了的事并没有让她有过多的抱怨,不得不说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当今社会已经很罕见的中国传统

女性的隐忍和坚韧。

然而,就这样一位对家庭尽心尽责的好妻子好妈妈,却得不到她最需要的那个人的体贴和关怀,这个反转不禁让人唏嘘。

全世界都心疼我,除了你

善良的人收到不公正的对待,是会令所有人都心疼的。作为友人,我记得我当时一直在拍桌子对她怒吼,怒其不争,同时也很为她担忧。我向来主张有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升级矛盾,但如今摆在我面前的,是一道世纪难题——这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完美无瑕的家庭,所有的指责都是“莫须有”。

我第一时间百度了家庭冷暴力的相关信息,引入眼帘的基本上就是“极其隐蔽、取证难、界定难…”这种令人绝望的特点定义。

就这样一个我愿意用所有美好的形容词来夸赞的美丽姑娘,我却逼着她直面了她有可能无力解决的问题,懊恼和悔恨奔涌而来的时候,我欲哭无泪。

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位热恋中欢呼雀跃的少女,怀揣着对爱情的笃定和憧憬,拜别父母,毅然踏上了远嫁的征途,一路披荆斩棘,却因为心中的那团火而甘之如饴。

多么令人热泪盈眶的爱情故事。

仅仅因为善良

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芳华》,其中最令人感到透不过气来的部分,就是“刘峰”这位善良到可以把前程拱手相让的人,却没有得到好的结局,看似又是一个好人没有好报的负能量电影。可好电影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让人能陷入思考:整个故事中唯一一个识得“刘峰”善良的可贵的人,恰恰是那个从小到大从未被善良以待的何小萍。最终两个善良得人相互慰藉,谁又能说他们不是最好的结局?

何以让群众体会善良的可贵,就是把善良本身摧毁,让所有的看官都痛彻心扉,再重新缝合,给大家重新燃起希望。

然而,电影有剧本,可以安排重逢,生活往往不会,一旦错过,可能就是永远的分别。

有人说,抑郁症病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人,他们不愿意去伤害任何人,就选择了伤害自己。想想当年张国荣的悲剧,以及他的那句直击人灵魂的天问——“我没做过错事,为何是这样的人生?”。如果抑郁才是所有心底纯净善良的人最终归宿,那真是对人类千百年文明传承的最大讽刺。

如今在这个浮躁的大环境下,社会似乎开始沉迷于传播一些宣传负能量的“毒鸡汤”,其中“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这种鼓励人追求绝对务虚的话大行其道,对此我是非常反感的。

善良无论在何时都是一种值得人称赞歌颂的美德,决不能成为如今这个所有人都争前抢上的时代牺牲品。踏实肯干、默默奉献、不盲目邀功,也绝不能成为某些人手中的利器,反过来用来道德绑架那些心怀善意、体贴入微的人。

善良的人,应该永远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对,珍惜眼前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