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溥儀為何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

溥儀為何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

按照清室優待條件溥儀只是可以暫居紫禁城,並非永久居住。所以馮玉祥趕走溥儀是有一定的條件基礎的。而且條件之一還有:“清帝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溥儀之後為了復辟清朝,偷偷的將紫禁城中的寶物拿出去變賣了不少,屬於盜賣文物,違反了這一條件。

1912年的清室優待條件保持了清廷很多特權,本質上就是革命不徹底的標誌,為此很多人並不滿意。1917年張勳擁立溥儀復辟失敗,其實等同於造反或者撕毀條約了,更是引起了大家不滿,但是國民政府並沒有深究,依舊准許溥儀留在紫禁城,已經很寬容了。

但之後溥儀並沒有迷途知返,而是為了復辟開始喪心病狂,比如盜賣文物、秘密聯絡前清遺老、拉攏軍閥等。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囚禁了當時的總統曹錕,推翻了直系曹錕政府,改變了當時的格局,既然連真正有實力的政府都推翻了,也不差一個前清小朝廷了,膽大的馮玉祥早就對以溥儀為代表的前清小朝廷不滿了,為了革命徹底乾脆就武力強迫驅逐了溥儀出宮。

首先我們以清室優待條件角度來看看溥儀為何被趕出紫禁城

清室優待條件第一項第三款:清帝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

清廢帝只是可以暫居紫禁城,所以馮玉祥趕走他的確有著法理上的支持的。只不過為了懲罰溥儀為了復辟做的小動作,並沒有履行下半句將其移居頤和園。

清室優待條件第一項第七款:清帝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

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也就是說紫禁城內的皇家寶物也是屬於文物一類的了,溥儀沒事賞賜點前清遺老東西,國民政府尚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之後溥儀為了復辟恢復清廷統治,偷偷的盜賣文物用以拉攏前清遺老和軍閥,造成了不小的損失違反了這一條件。

再說說清室優待條件最大的條件是清帝和平退位,免得再起內亂,使其和平過渡到民國。

張勳擁立溥儀復辟就是對清室優待條件的撕毀和對民國政府的極大不尊重。還好只是一場鬧劇,沒有引起大的戰事,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民國政府也並沒有追究。

馮玉祥趕走溥儀之後更改清室優待條件,使他的一些不合理之處成為合法化,是對以溥儀為代表的前清皇室先後參加張勳復辟、盜賣文物、勾結軍閥等行為的懲罰。

要說民國政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呢,其他條件都履行了,也就是優待條件中的每年400萬兩經費給不足。因為民國畢竟是軍閥混戰的亂世,給不足也是情有可原的。不過民國政府也算是盡力了。如1922年溥儀大婚,民國政府為了表示慶賀,特地從關稅稅款中撥出10萬元作為賀禮。

溥儀退位以後不是馮玉祥要無端趕他走,只能說他不安分,為了復辟是小動作不斷上躥下跳的,早就惹的很多人看他不順眼了。遇上馮玉祥這樣的暴脾氣將軍,直接趕走,然後還修改清室優待條件,用以懲罰溥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