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慢性肝炎病理評價分類系統的發展與未來

慢性肝炎病理評價分類系統的發展與未來

肝臟病理是慢性肝炎診斷的金標準。雖然目前有眾多有效的無創診斷方法,但對於獲取慢性肝炎的炎症及纖維化情況,肝臟病理仍然是最為直觀可靠的方法。同時肝臟病理評價分類系統也在不斷髮展完善,以便更加準確地提供分級分期信息,指導臨床與科研。通過文獻複習回顧肝臟病理評價分類系統的發展歷程,解讀每一個主要評價分類系統的基本標準以及不足,並結合現狀展望慢性肝炎病理評價分類系統的研究前景。

最早的肝臟病理分類標準由de Groote等於1968年提出,由於當時對慢性肝炎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預後等方面知之甚少,因此CAH、CPH等概念現已被否決。新的肝臟病理分類體系逐漸完善並提出,在肝臟疾病研究與臨床診療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肝臟病理學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第一個半定量肝臟病理分類系統於1981年由Knodell等提出(表1),從匯管區周圍炎症及融合性壞死、小葉內炎症、匯管區炎症和肝纖維化等4個方面綜合評價得出一個範圍為0~22分的評分體系,被稱為組織學活動指數(histological activity index,HAI)。該系統在肝臟病理評價系統發展歷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首次將抽象的肝臟病理特徵轉換為直觀的數字,為肝臟病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Knodell評分系統也存在很大的不足,較為嚴重的有以下2點:(1)未將炎症與纖維化以及匯管區周圍炎症與融合性壞死分開單獨評價,由於二者病理意義並不對等,那麼相同的HAI總分可能代表著2個病情完全不同的患者;(2)Knodell評分系統中各項目錄評分均無2分。其原因在於當時對不同病理特徵的意義尚未形成成熟的認識。

慢性肝炎病理评价分类系统的发展与未来

1991年Scheuer提出了第一個簡化的肝臟病理分類評價系統(表2),首次將炎症(包括匯管區炎症、匯管區周圍炎症、小葉內炎症)與纖維化分開評價,並分別將其評定為5個級別。精簡的組成更加便於臨床應用,但不足之處在於其中的主觀性術語(如輕微的、嚴重的)影響了系統的可重複性。這一缺點在1995年由Batts和Ludwig解決,在Scheuer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並對這些主觀性術語進行了圖解。此外,Scheuer系統炎症分級評價中每一個炎症級別的病理特徵均包括匯管區炎症、碎屑樣壞死和小葉內炎症3個方面的因素,在實際應用中可能出現無法同時滿足所有要求的情況。這一不足被法國METAVIR小組在1996年提出的肝臟病理分類評價算法中解決(表3),該系統首次對炎症分級評價引入邏輯算法,將病理特徵打分後一一對應得出最終結果。

慢性肝炎病理评价分类系统的发展与未来
慢性肝炎病理评价分类系统的发展与未来

1995年Ishak等在Knodell評分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提出了目前在全世界被廣泛使用的Ishak系統(表4)。該系統完善了前述Knodell系統存在的不足,分別對界面性炎症、匯管區炎症、融合性壞死、小葉內炎症等4個方面內容進行評價,最終得出範圍為0~18分的炎症評價總分。纖維化被單獨評價,得分範圍為0~6分,是目前世界上分類最細的半定量評價系統,充分反映了肝臟病理的細微變化。但隨著可選擇的分值增加,運用Ishak系統評價時閱片者之間的差異也相應增大,系統的可重複性不大。

慢性肝炎病理评价分类系统的发展与未来

引證本文:陳洋溢, 劉成海. 慢性肝炎病理評價分類系統的發展與未來[J]. 臨床肝膽病雜誌, 2018, 34(5): 1098-1102.

慢性肝炎病理评价分类系统的发展与未来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閱覽、下載本文PD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