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體驗Ⅳ

北方的五月是適合拍照的黃金時間,特別是在大連這個沿海城市。只可惜我最近課業纏身,又有一系列的實驗要做,忙的腳不沾地,所以這一月幾乎沒拍照片。

不過我還是抽了一點時間出來寫一篇測評,這期主要測評一下50mm F1.8D這款鏡頭的暗角和畫質。

再次附上購買截圖: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体验Ⅳ

PART 1:不同光圈下暗角情況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体验Ⅳ

從圖中可以看出:光圈1.8時,照片邊緣有部分暗角,縮到F2.2時暗角消失,可以說鏡頭的暗角控制水平超出了我的預期,僅在F1.8全開光圈下畫面邊緣出現了一定的暗角,收縮光圈至F2.8後完全消失,與F11等小光圈的暗角程度接近。所以正常使用下光圈全開問題不大,不過為了後期少費力,我日常使用的最大光圈是F2.2。

PART 2:不同光圈下中心/邊緣銳度比較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体验Ⅳ

從這張照片中截取中心和邊緣進行對比↓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体验Ⅳ

F1.8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体验Ⅳ

F2.2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体验Ⅳ

F2.8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体验Ⅳ

F4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体验Ⅳ

F5.6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体验Ⅳ

F8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体验Ⅳ

F11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体验Ⅳ

F16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体验Ⅳ

F22時畫面中心以及邊角100%放大

從測試截圖中可以看到,不同光圈下中心和邊角銳度還是有很大差距的,F1.8下的中心和邊緣銳度都不高,顯得很“肉”,收縮光圈到F2.2時,中心銳度明顯提升,但邊緣仍較差,再收縮光圈,成像質量就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收縮光圈到F5.6時中心和邊緣銳度都達到最高,並在F16下仍保持很高的銳度,F22光圈下成像質量下降,但仍比F1.8下好很多。

尼康人精——50mm 1.8D入手初体验Ⅳ

再結合尼康官方的MTF曲線來看,S和M分別代表測試中使用的是輻射狀的線條和同心圓狀的線條,10和30分別為N線對/mm,即1mm內有N對黑白相間的線條,縱座標代表成像質量,橫座標代表傳感器對角線長度(mm),Fx為21.6mm,Dx為14.5mm,我的D7200是ASP-C畫幅,所以只需要看15mm以內的數據就好了。

從兩款鏡頭的MTF曲線對比圖中可以看出,最大光圈下1.8D的成像質量是好於1.4D的,這也是為什麼說人精這款鏡頭的最大光圈可用了,雖然在15mm之後邊緣成像質量下降很多但那就是全幅的事兒了!

總而言之,尼康50 1.8D真的是業界良心,低價高質,讓像我一樣囊中羞澀的玩家也能用上質量不錯的大光圈標準定焦鏡頭。

最後做一下總結:

優點:

最大光圈可用,銳度尚可;

除最大光圈外基本無暗角,不影響照片質量

缺點:好像在如此低價的條件下,這款鏡頭就只剩下優點了!

最後請繼續期待下一期的測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