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千字文广释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千字文广释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宴乐图

汉画像砖

【肆,陈也。设,置也。重曰筵,单曰席。古人籍地而坐,筵、席皆坐之具也。】

肆,就是陈列;设,就是布置。筵、席,都是指古人席地而坐时的坐具。筵席一词,后来也被延伸为整个酒宴。

《千字文释义》认为「重曰筵,单曰席」,恐有误。郑玄认为:「铺陈曰筵,藉之曰席。」孔颖达认为:「设席之法,先设者皆日筵,后加者为席,假令一席在地,或亦云席,所云筵席,唯据铺之先后为名。」也就是说,直接铺在地上的一层是筵,铺在筵上席供人跪坐的是席。

【鼓,动之也。瑟,乐器,状如琴,有二十五弦。以口嘘气曰吹。笙,亦乐器,以匏为之,列管于匏之中,又施簧于管端,以出其声也。】

「鼓瑟吹笙」一句,出自《诗经·鹿鸣》,曹操的《短歌行》也曾引用。

古时候,经常琴瑟并称,其实瑟更像现在的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一般为二十五弦。

笙,和竽相似,最初是在葫芦(匏瓜)中按上簧管,吹之有声。

中国古代,按照材质,将乐器分为八类。按照《三字经》的说法,分别是:「匏土革,木金石,丝与竹,乃八音。」

其中,匏有一个用匏瓜做的共鸣腔,如笙、竽、葫芦丝等;土,是陶土乐器,如埙;革,是用皮革制成的乐器,如鼓;木,是木质乐器,如柷、敔等;金,是金属乐器,如钟、钲等;石,是用石头制成的,如磬等;丝,是用丝线制成的,如琴、瑟等;竹,是用竹管制成的,如笛、箫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