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痛風復發後一般藥物控制多長時間?需要經常服藥嗎?

大唐書魂YYch13937588


李藥師談健康,點擊右上方紅色按鈕“+關注”,更多健康科普知識與您分享!

痛風急性發作期如何藥物控制?

痛風性關節炎通常會突然發作,以小關節最為常見,好發部位一般為足拇趾關節部位,其次為足底、腳踝、足跟、膝蓋、腕部、指關節、肘部等部位。可出現局部紅腫,灼熱,劇痛、發脹等感覺。

對於急性發作期的痛風,不管是首次發作還是痛風的復發,都推薦在24小時內開始治療,對於復發的情況,如果發作前服用降尿酸藥物,可繼續服用。而對於痛風發作的治療藥物,主要考慮抗炎止痛為主,秋水仙鹼、非甾體抗炎藥物、全身用糖皮質激素都是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的推薦藥物。一般情況下,急性發作期1~2周後,症狀會緩解,關節活動會恢復。

在急性發作抗炎治療結束後,為了預防關節炎的發作,一般會給予小劑量的秋水仙鹼(推薦劑量<1.2mg/d)或非甾抗炎藥物,連續服用6個月。

在抗炎治療的同時,還應控制尿酸值。對於高尿酸已發作痛風的患者,一般建議將尿酸值控制在300μmol/L以內,會大大減少痛風的複發率。降尿酸的藥物目前有兩大類,一類是抑制尿酸的生成,如別嘌醇、非布司他,一類是增加尿酸的排洩,如丙磺舒、苯溴馬隆,可根據臨床指導,堅持用藥控制尿酸。

除了服用藥物,生活上也應多注意,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多喝水,積極的治療和控制與尿酸升高相關的代謝性疾病和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肥胖、代謝綜合徵、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慢性腎病等。二甲雙胍、阿託伐他汀、非諾貝特、氯沙坦、氨氯地平等藥物,在控制上述疾病的同時,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尿酸作用,可優先選擇。


李藥師談健康


痛風急性發作時,主要治療措施是控制症狀,緩解疼痛,一般要使用藥物到症狀緩解後1-2周。


目前對於痛風急性發作期主要使用三類藥物:

1.使用非甾體類抗炎止痛藥:如吲哚美辛、依託考昔、布洛芬等。此類藥物使用最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就是胃腸道副作用。比如胃痛、噁心,甚至胃腸道出血。

對於胃本身不好的人在使用的時候可以加用保護胃的藥如奧美拉唑。需要注意的是活動性消化潰瘍不能用該類藥,腎功能不全也要慎用。



2.秋水仙鹼:這個藥不良反應較多,常見是胃腸道反應,還有可能引起骨髓抑制、肝損害、神經毒性。

該藥物不良反應常和劑量有關,建議開始服用1mg,然後依情況每1-2h給0.5mg,一天不要超過6mg。對於不能耐受副作用的,可嘗試低劑量給藥,一次使用0.5mg,每日2次,必要的時候可與非甾體類抗炎藥聯合使用。


3.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對於腎功能不全或者不能耐受秋水仙鹼以及非甾體類抗炎藥的患者,可選擇糖皮質激素。

一般使用中小劑量,為了降低停藥反跳現象,一般停藥的時候需逐漸減量停止。


對於痛風緩解期,需要長期控制痛風的發生,主要是控制尿酸水平。比如使用使用別嘌醇、非布司他抑制尿酸生成或者苯溴馬隆抑制尿酸重吸收,加速排洩。

痛風急性發作期一般不建議加用降尿酸藥物,但是如果之前就有服用控制尿酸的藥物,急性期也不必停用,可繼續按原劑量服用。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請分享給更多的人。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

無名藥師


痛風復發後藥物控制問題,這是相對複雜的事情。

風溼免疫科專業醫生和您聊一聊。

只所以說這是複雜的問題,是因為病人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情況不一樣,合併症不一樣,用藥情況需要因人而異。另外,痛風復發後用藥也包括控制炎症鎮痛藥物和降尿酸藥物,不同病人使用也不相同。

1、痛風性關節炎復發後抗炎鎮痛藥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後,可選擇的常用抗炎鎮痛藥物有3種,包括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鹼和小劑量糖皮質激素。 指南推薦痛風急性發作期推薦首選非甾體抗炎藥,對非甾體類消炎藥有禁忌的病人建議選用低劑量秋水仙鹼,也可短期小劑量服用糖皮質激素,其療效和安全性與非甾體類抗炎藥相似。

選擇何種藥物依照病人病情、既往對藥物的反應、有無其他合併症、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而定。個體化的用藥尤為重要!

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痛風指南,關於復發後非甾體抗炎藥的選擇在療程上意見並不完全一致。有的建議完全緩解後再維持一天,然後逐漸減量。也有的建議治療持續1~2周,但沒有說明最大量持續1~2周,還是整個療程持續1~2周。

預防治療:如果是存在任何痛風持續活動的證據(如查體發現痛風石、難治性痛風關節炎等),最好加用預防治療。預防藥物可選擇小劑量秋水仙鹼或非甾體抗炎藥。有些治療指南建議降尿酸治療的前6~12個月可用秋水仙鹼或NSAIDs預防痛風發作,秋水仙鹼每天0.5mg~1mg,分1~2次服用;或者小劑量非甾體抗炎藥,具體情況視病人情況而定

(1)一般原則:藥物治療策略是從低量開始,緩慢加量。這麼做會減少誘發痛風復發的可能性;減少藥物副作用的發生率;另外強調藥物劑量個體化;強調血清尿酸水平達標的重要性。

(2)降尿酸治療時機:痛風復發後,如果既往沒有加用降尿酸藥物,就不要這個時候開始加用。如正在服用,則不要停用。因為血尿酸水平急劇變化會誘發或加重痛風發作。

降尿酸治療最好在痛風發作後炎症控制後1~2周開始。

如果在降尿酸治療過程中,再次痛風服用,不建議停用降尿酸藥物,應維持原量,同時加用痛風關節炎急性發作期的治療藥物。

(3)常用降尿酸藥物:常用的降尿酸藥物有別嘌醇片、苯溴馬隆、非布司他;這幾種藥物各有利弊,不能一看血尿酸高就加藥,同樣要個體化選擇適合自身的藥物。

(4)長期持續達標治療:對於一般痛風病人,血尿酸水平要求控制在360umol/L以內;有痛風石、尿酸性腎結石的痛風病人,血尿酸水平需控制在300umol/L以下。

總之,目前國內外關於痛風的治療指南在藥物療程上並沒有統一意見。但關於痛風病人血尿酸水平長期持續達標的觀點是統一的。只有控制好血尿酸,才能減少痛風性關節炎復發次數,減少痛風對其他靶器官的損傷。


希望幫到有需要的人,您的點贊和關注是我堅持科普的動力!


風溼免疫科孟醫生


關於痛風的復發,是個很嚴肅的問題,而痛風復發後針對藥物控制的問題,也是個相對複雜的。這是由於患者痛風的發作情況不一樣,所引起的合併症也有所差異,而且用藥情況通常都是要因人而異的。那麼痛風復發後要選擇什麼樣的藥物呢?

這要根據患者在哪個階段復發,以及患者的病情、對既往藥物的反應、有無其他合併症、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來決定藥物的選用。

舉個例,如果是在痛風性關節炎階段,則選擇抗炎鎮痛藥。在痛風性關節炎這個階段發作的話,患者可選用的抗炎鎮痛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鹼和小劑量糖皮質激素這三種。但是這種藥物的療效期並沒有很明確的分界線,所以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如果在覺得可以緩解後再持續用藥一天,後慢慢進行減量,或者可以持續一兩週的用藥。

但是,對於不同的痛風患者,在進行治療時,要秉著打一場持久戰的信念來治療,因為痛風患者從根本上來說,一般是要控制血尿酸的水平。但,對於不同階段的痛風,血尿酸的水平設定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在一般情況下的痛風患者,血尿酸水平需要保持在三百六十微摩爾每升之下;而有已經發展到痛風石或尿酸性腎結石的,血尿酸水平則要在三百微摩爾每升以下。所以說,對於痛風患者的治療,是需要長期吃藥的,以維持血尿酸的水平平衡。

擅長類風溼關節炎,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脊柱關節病,乾燥綜合徵,系統性硬化症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醫聯媒體


痛風發作後用藥物進行治療,起效時間至少需要一週,其療程大約為半個月左右。需要連續不間斷的每天服用三次藥。

因為痛風是由於身體內嘌呤類物質過多而引起,而治療痛風的藥物主要是通過與體內的嘌呤類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將嘌呤類物質轉化為其他物質,進而降低人體內嘌呤類物質的含量。還有另外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是通過促近人體腎臟對嘌呤類物質的通過尿液的排洩而減少人體內嘌呤類物質的含量。但是無論哪種藥物起效都比較慢,其藥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濃度都比較高,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服藥才能使藥物的有效濃度達到治療量!再加上這種藥物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服藥期間一但突然停藥,其藥物的有效濃度就會直線下滑,所以必須長期不間斷的按時按量服藥才能將痛風控制住!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根據你的描述,我想你所說的痛風復發應該是指痛風性關節炎的復發,痛風性關節炎的表現主要是關節的紅腫熱痛,以第一蹠趾關節為主。

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可以從局部用藥到全身用藥,根據情況選擇,以局部關節疼痛為主,疼痛程度不重,可選局部外用止痛藥膏,如扶他林之類,但局部皮膚損傷時不建議使用。若疼痛嚴重或不止累積單個關節,或者全身情況如發熱等時,需要口服用藥。

急性發作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仍以秋水仙鹼、非甾體抗炎藥及糖皮質激素為一線用藥。

秋水仙鹼

該藥是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傳統用藥,小劑量使用,效果好,不良反應少。一般推薦首次劑量1mg,1小時候再服0.5mg,24小時不超過1.5mg。不推薦大劑量使用。

非甾體抗炎藥

該藥緩解關節疼痛效果明顯,但不良反應如胃腸道等部分人較重,有消化性潰瘍病史者,不建議使用該類藥物。該類藥物較多,如洛索洛芬 60mg每天三次,依託考昔 120mg 每天一次等。

糖皮質激素

僅用於上述兩種藥物無效或禁忌、腎功能不全者,可以口服或關節腔內注射。激素類藥物副作用多,應經專科醫師評估後使用。

上述藥物一般在使用1-2周左右可逐漸控制痛風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發作間期,應規律藥物降低尿酸水平。

有通風患者,平時要遵醫囑控制尿酸,根據具體情況,擬定降尿酸目標值,無明顯併發症者,可將尿酸控制在360以下,若有肝腎功能不全或者心腦血管疾病者,儘量控制在300以下。急性發作主要是避免體內血尿酸的劇烈波動,平時避免飲酒、預防感染等。急性發作期間,建議休息,避免勞累及負重,若症狀較輕或累及僅第一蹠趾關節等,建議可自行於疼用處外用止痛藥膏,如扶他林等,但是有皮膚破潰時禁用。


醫學守門人


絕大部分疾病的治療需要藥物的輔助,痛風也不例外。藥物雖能治療疾病,但其並非萬能之物,若長期使用,機體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抗藥性導致藥物失效,同時還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而在對痛風的治療中,藥物的使用時長是需要加以控制的。那麼一般痛風的藥物控制時間是多長?服藥的頻率多少合適?經常服藥又是否能加快病症的好轉呢?

一、痛風復發後一般藥物控制多長時間?

痛風發作時持續時間一般為1~2周,病症在此時段內會自行緩解,因此對於痛風一般的藥物控制時間也是在1~2周內。但患者切記不可因痛風的自限性而不用任何藥物,否則可能會導致病症自行緩解時間的加長。若患者服用藥物一兩週後病情仍沒好轉,應及時到醫院諮詢醫生,並做相關的檢查,以根據相關體標的變化及時停止原服用藥物並更換新藥物,使病症能得到更好的治療。

二、需要經常服藥嗎?

痛風患者是否需要經常服用藥物主要取決於個人體質。對於首次出現痛風或痛風發作頻率較低的患者,通常小劑量的藥物就能使尿酸迴歸正常水平,痊癒速度較快,因此該類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隨著病症的好轉逐漸停藥,無需長期服用藥物。而部分痛風患者發病時病症較重,病程較長,藥物緩解效率較低,因而需要較長時間的藥物輔助,服藥時間相對較長。同時對於痛風常發的患者,在不發病時也需要藥物的控制,還需實時監測機體的尿酸水平,以更好地減低痛風的發病次數。

因藥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部分藥物是不適合長期服用的,如常見的秋水仙鹼,其對痛風的疼痛能起到較好且較快地緩解作用,但其易引發胃腸道疾病,甚至腎衰、肝損傷等嚴重病症,因此患者在藥物使用前應在醫生的幫助下進行身體詳細的評估,再決定服用藥物的種類以及服用藥物的時間。

藥物是一把雙刃劍,其利處諸多,但弊處也不少。為更好地取利舍弊,還需患者平日裡的自我約束,做到不誤用、不濫用藥物,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藥物,以更好地發揮其藥效,治癒病症。


轉發給更多朋友看吧!


骨科王健醫生


我工作室致力於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知識的推廣普及,呼籲對代謝綜合徵進行科學有效的健康管理。

長期以來,對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間歇期治療的爭議在於,關節炎首次發作經降尿酸治療,血尿酸值恢復至正常水平後,是否需要長期服用降尿酸藥以預防痛風性關節炎的復發。

由於痛風性關節炎並非都反覆發作,且第二次發作可在首次發作數月或數年以後,結合降尿酸藥的不良反應的利弊考慮,目前主要有3種意見:

①有些學者主張預防性治療推遲到第二次乃至第三次發作後再進行;

②也有學者認為,每年發作1~2次,且發作後血尿酸及腎功能正常者可以不用藥物治療,間歇期預防復發應重在限制高嘌呤飲食及戒酒,長期持續預防性用藥並不可取;

③還有學者認為,對原發性痛風而言,由於病因未明,引起血尿酸升高的病因難以去除,只要停用降尿酸藥物,大多數病人血尿酸又會升高,這對徹底控制病情很不利。在血尿酸降至正常後,病人應繼續服用維持量的降尿酸藥物,並定期檢測血尿酸及注意有誤腎臟損害及尿路結石等。

提示:以上觀點值得臨床考慮,醫師應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酌情選用!


痛友之家強博士工作室


痛風是一個慢性長期的疾病,對人體傷害很大,尤其是痛風石行程後,對人體的傷害更大。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先解決痛風石的問題,一般的治療過程中,尿酸水平會有反覆,溶解痛風石的過程也會出現反覆發病的情況,所以用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騎驢送塊姜


痛風發作期間,患者大多都是選擇口服藥物止疼降尿酸,醫生也都是給出了大體相同的藥方,西藥為主!

今天再一次用我的經驗告訴大家,痛風最忌諱的就是吃藥,特別長期吃藥!

痛風發作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代謝問題,不僅腎代謝功能不暢,肌肉代謝基本就是不工作了,這實際就是中醫講的痺症!

既然代謝問題,還繼續口服各種藥物,止疼了,也降尿酸了,但是請問藥物所殘留的毒素哪裡去了?已經不堪重負的肝腎等臟器能把毒素排洩掉嗎?久而久之是不是就好比慢性自殺一樣將肝腎等各臟器置於死地?後來的尿毒症,腎肌炎,腎結石等等各種痛風併發症都比痛風可怕的多,所以,本人根據所接觸的痛風患者的各種狀況來講,堅決反對吃藥治療痛風,更抵制長期吃藥!

以前就回答過類似問題,我都是與眾人格格不入的唱反調,因為我治療痛風,就是中藥外用,無任何毒副作用,治癒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且複發率很低,三年內不復發的終身免疫!

歡迎持不同意見的人發表意見!

衷心祝福所有痛風患者都康復永不復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