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莆田排名32!全國房價過萬城市已超過60個

結婚前

未來丈母孃問,買房了嗎

摸摸自己的口袋

看看莆田的房價

莆田排名32!全國房價過萬城市已超過60個

哭了

全國60個城市房價破萬

據最新統計調查數據顯示:1-4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均價858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8.7%;其中,全國200個縣城新建商品房銷售均價超9000元/平方米。

房價突破萬元的城市也已經超過60個,這其中有近1/3是三四線城市。

其中莆田排名 32 位

房子均價 13464 元/㎡

實際上,莆田某些樓盤的房價在去年底就已經觸碰到了2萬大關

早在2016年,網上一組名為“全國城市房價排行榜Top100”的數據也引起不少莆田市民的關注。在這份榜單中,2016年7月份,莆田市的住宅均價達9301元/平方米,在全國城市房價排行榜中位列第29位,在福建省居第三位,僅次於廈門和福州。該排行榜數據內容來自中國房協主辦的中國房價行情平臺,榜單則由中國房地產報新媒體中心製作。

三四線、小縣城房價近萬破萬

月賺兩三千的小城青年

卻集體過上了“百萬身價”的生活

在2017年,全國重點調控城市房價漫漫陰跌,但是仍有大量三四線城市房價“妖豔”的大幅上漲,有的甚至翻了一番。

社科院在2018年一季度最新的報告中也指出 ,再漲20%,全國商品房成交均價都過萬了!注意,是全國哦!(目前的均價水平是8507/元,截至2018年一季度數據)

莆田排名32!全國房價過萬城市已超過60個

通過解讀社科院提供的數據報告我們可以看出:

1、4月份全國二手房均價破萬的城市已經達到62個,其中有20個是三四線城市,佔據了總量的三分之一。

2、全國15個熱點城市的房價基本已經處於同比下跌的態勢中,然鵝,中國社科院預計,三四線城市房價未來仍將繼續慣性上漲。(或與棚改有關)

樂觀的人安慰自己房價上漲自己的資產也迅速翻倍了,但是在還沒有買到房子的剛需眼中,這樣的房價簡直是壓力山大。

有人算了一筆賬,以買一套90平米的房子為例,如果在均價一萬元的三四線城市,那麼加上稅費等一系列費用,到手的房子可能就要一百萬以上了。那麼年輕人要工作多久才能有那麼多錢呢?假設夫妻兩個都在周圍的二線城市工作,那麼一個月兩個人大概能存下一萬元左右,也就是說這一套房子是兩個人一百個月的工資了。如果夫妻兩人是在當地工作的,那麼經濟壓力可能就更大了。

比如莆田,很多普通打工者的工資大約是在3000-6000之間,這樣的工資去支撐一個高房價,是非常吃力的。很多人哀嘆房價已經漲到失控了,卻在這種焦灼之中,陸陸續續下手買了。因為適婚等原因,買房,依然是大多數年輕人不能迴避的話題。他們擔心下手慢了,可能會花比現在更高的價錢買房。

樓市的黃金時期雖然已經過去,但房子依舊是普通老百姓對抗通脹的主要工具。

曾經,房價過萬基本都是一二線城市的配置,但是一二線城市在限購下,炒作型房產交易幾乎被鎖死,不少投資者可似乎嗅到了商機,紅著眼殺入三四線城市搶房子,認為是最後一波行情機會。

2017年,莆田財政總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達205.2億元,而2017年莆田賣地總收入為104.06億元,土地拍賣收入佔當年財政收入足足有一半。在土地財政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再怎麼強調“房住不炒”都是一個偽命題。

棚改直接推動了房價的上漲

另一方面,經過棚改、去庫存等一系列影響,很多像莆田這樣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已經到一萬以上了。中國房價多輪上漲已經遠遠超過人均收入的增長,根據二八法則,在買不起和買得起的人群中,前者無疑佔據著絕對多數。

三四線城市棚改區是國家項目,中央財政撥錢,地方政府配資,即房屋拆遷後,政府給你錢,你自己去市場上買房。

莆田排名32!全國房價過萬城市已超過60個

這樣的意思你懂啦吧,央媽出錢,地方賺錢,一進一出,地方降槓桿,百姓加槓桿,就造成了三四線房價的暴漲。

有機構研報指出,今年全國各省棚改基本上佔比在50%以上。為了去庫存,貨幣化安置比率越來越高了。

但有人說,棚改可能是“最後的狂歡”?

未來的三年裡,佈局三四線的開發商都加快週轉,做好了幹完一票好收手的準備,打的都是速戰速決的高週轉大戰!現在,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其實都是在透支棚改的紅利,但是當地剛需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土地是有限的,棚改是有盡頭的,如今三四線城市庫存告急,也就表明這一輪去庫存已經要見底了。除非有源源不斷的棚改計劃,否則三四線城市的火爆還能持續多久?

莆田排名32!全國房價過萬城市已超過60個

音樂正在逐漸停止,擊鼓傳花的遊戲接近尾聲。進入今年下半年,三四線城市和縣城很可能會逐漸進入盤整期,等到年底甚至是明年年初,待去庫存逐漸收尾後,大概率會進入較長期的陰跌期。

綜合臺海網,搜狐新聞,複利投資,房產吐槽哥等

反正小編算了算以自己的工資,這輩子買房不一定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