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千古名篇《陳情表》的作者結局如何?

蘇東坡曾說: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今天,小編就和您談論下《陳情表》的作者李密同志。

千古名篇《陳情表》的作者結局如何?

李密從小境遇不佳,出生六個月就死了父親,四歲時母親何氏又改嫁,他是在祖母劉氏的撫養下長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聞名,師事蜀漢著名學者譙周,博覽五經,尤其精通《春秋左傳》。千古名篇《陳情表》的作者結局如何?

公元267年,晉武帝司馬炎立太子,欽慕李密之名,下詔徵李密為太子洗馬。這時李密的祖母已經九十六歲了,年老多病。於是他寫下了千古名篇《陳情表》,向晉武帝陳述家裡情況,《陳情表》辭語懇切,委婉動人。晉武帝看錶後,被李密對祖母劉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動,讚歎李密“不空有名也”,不僅同意暫時不用赴詔,還賞賜奴婢二人,並指令所在郡縣發給費用。千古名篇《陳情表》的作者結局如何?

祖母去世之後,李密沒了藉口,於是他出仕晉朝。初任溫縣縣令,值得一提的是,溫縣是司馬氏的故里。李密在任時,政令嚴明,政績顯著,以剛正見稱。過去,諸侯王們每過溫縣,必苛求供給,當地人民深以為患,而李密到任後,李密以理力爭,讓諸侯王們的行為大大收斂,為百姓減輕負擔,為民辦了件大好事。於是升為州大中正,隴西王深深敬佩李密,還和他結為好友,其他士族大家也非常忌憚李密的公正直爽。李密本可到朝廷任職,施展自己的才能,由於朝中權貴畏懼他的剛正,他最後只做到了漢中太守,被他整治過的諸侯王們都替他感到冤屈。在任漢中太守時,他在勉縣又興建了武侯祠。一年後,因惹怒了晉武帝而被罷官,最後病死家中,終年六十四歲。

千古名篇《陳情表》的作者結局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