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股票是越漲越買好,還是低位潛伏好?

Mr-一首情歌


股票越漲越買,說明個股上漲的趨勢已經形成,低位潛伏,說明個股還處在下跌或者趨勢方向不明中,成功股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敢於在高位滿倉,勇於在低位空倉”。這句話說明了一個最重要的道理,高位是指相對高位,就是上升趨勢形成第一階段,並不是連續大幅拉昇之後。只有買在上漲的股票才能賺到錢,哪麼為什麼不去做漲勢已經確認的個股。對於方向不明的個股,買入後有可能會繼續下跌,它的風險是不可預估的,勇於在低位空倉,是最有效迴避潛在風險最好的方法。

如上圖所示,上升趨勢已經確認,這是買進首選,當逐步分倉買進,平臺突破滿倉操作,設好止損點,持股待漲,這才是正確的操盤之道。
上圖是低位橫盤案例,也要在平臺突破時買入,這樣的操作,安全係數最高,資金利用率最高,獲利速度最快。
上圖是趨勢不明,雖然沒有下跌,但如果用低位潛伏的操作模式,你就是潛伏一年,毛也沒撈到一根,這樣投資股市,還有何實質意議?低位潛伏,是非常不成熟,不科學的操盤模式。


何生1688


股市有句俗話:“老手死於抄底,新手死在追高。”一支股票是不是可以越漲越買,不能光是看K線形態等表面的東西來做為買進的依據,因為K線形態是可以做假的,如果一支股票沒有內在上漲的邏輯,莊家資金一撒退,一地雞毛,追漲的散戶一買進就套在山頂。如下圖所示


東方鐵塔2017年8月7日至8月30日的K線形態走得多麼漂亮,股價沿著5日、10日均線一路上漲,標準的上升趨勢,你看後面,如下圖:


在8月31創出17.48的高點後,然後一路狂跌到了7.82,跌幅超過50%,你如果越漲越買就會套在山頂,幾年也解不了套。只有你把一家公司股票上漲的邏輯找到,在股價從底部放量突破長期橫盤的平臺,才可去越漲越買,讓利潤最大化,如下圖所示:

科倫藥業在2017年10月13日從周線圖上看,放量突破長期橫盤的平臺,而且這家公司是輸液行業龍頭,是創新藥龍頭企業,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的企業,業績大幅增長,知道這些邏輯之後,去越漲越買才可以做到利潤最大化,看後面走勢,如圖:




從19塊多一路漲到33.18,半年翻了將近一倍,這就是有上漲邏輯的股價走勢。

而低位潛伏抄底都是莊家乾的事,散戶的小資金根本抄不到底。


小林衣依


無論是越長越好,還是你買低位潛伏的好,主要還是看這家公司的價值。

股票越長越好

先我們先來說一說股票越長越好,如果你買了當初是茅臺的話,可以說那你賺死掉了,茅臺當時簡直就是一隻妖股在年底的時候股票大漲,長得非常的高。

同樣的話,如果你買的是樂視的話,恭喜你你基本上是賠光了所有的錢,樂視網當時被所有的人看好,同時,但是有二十九萬股民入股了樂視網但是最後迎來的是樂視網停牌賈躍亭遠赴美國。

同樣是兩個都被人看好的股票,一個是大漲,另外一個是停牌,可以說有相同的價值,但是有不同的命運我個人覺得,越長越買相對於你承受的風險也比較大,但是收益也會比較大,這是相互的。



低位潛伏

你這麼說低位潛伏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要知道很多的人之所以有那麼大的利潤,很多的人就是之前研究很多股票的公司。

覺得在最有價值的股票在價格低的時候進行收購,到它相應的價格的時候進行出售,中間的價格也是非常的大,這是很多人都會去研究的。包括在股市裡面摸爬滾打很多年的老股民,都會去研究的。

股市之中並不是股票價格越高這個公司好也並不是這個股價越低公司越差相對應的,一個公司的市值,往往不能從股票來看,要更多看他的業績,也許他業績很好,但是股票很差,可以說這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公司

論是低位潛伏還是越漲越買都要看清楚這個公司的價值觀

(上純屬個人意見如有不懂可在下方評論)


解四爺


低位潛伏的風險性低,上漲概率高。股價在低位,那麼繼續下跌的概率大大減小,股價大概率選擇盤整或上漲,意思就是股價不跌的概率佔了三分之二及以上。這時候潛伏進去,風險很小,盤整期結束,就開啟了上漲窗口。

買預期,賣事實。低位潛伏不代表什麼股都潛伏,而是提前對某個事件做出判斷,抓住賣點。

不追漲殺跌,越漲越賣,越跌越買。這是操作意識,不要看到股票漲了就想追,往往追在山頂上,不要看到股票跌了就想割肉,往往賣在地板上。越漲越賣,實際上是控制倉位,提前鎖定利潤。

另外給大家分享一個選股技巧,操作股票這麼多年,從一個散戶變為專業投資者,逐漸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底部引爆指標。底部即買入、引爆即加倉,同時出現底部和指標信號將是最佳買入時機。

現在給大家分享一下,最近我們底部引爆指標看一下:

這是最近操作金溢科技的區間統計,可以看到,19號之前股票持續大跌,19號出現底部信號,19號引爆,在3個交易日內漲幅達到17%。

同樣的道理在華升股份中也可以看到,9個交易日下跌21個點,直達底部,22號出現信號,後面連續上漲7個交易日漲幅44%。

下面這隻個股短線獲利還是不錯,一隻出現信號的個股,套用底部引爆指標,符合標準,由於平臺規定,代碼就不在這裡公佈了。該股已經進入下跌週期末端,易出現反彈且反彈質量高,預計漲勢可觀。

怎麼獲取文中指標和個股,私信本人:回覆關鍵字:底部引爆,或者看公眾號:玄陽看股

在學習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大家一起學習交流


投資有道


這兩種做法都偏激,不能說全錯也不能說他們全對,這種做法只有在有具體目標有針對性的去辨別才能知道那種做法正確那種是錯誤,是對是錯跟當時的市場環境和個股情況不可分割。

越跌越買,你知道它跌到哪裡嗎?今年初4000開跌3100很多人就說什麼鐵底,那個時候你越跌越買試試看會有什麼後果。在市場轉熊初期不單不能越跌越買反而應該是越跌越賣,只有在大盤已經長時間在低位縮量橫盤跌不動的時候才可以考慮進行越跌越買的潛伏操作。假如大盤環境趨勢不變只是個股出現階段性調整這個時候倒是可以根據個股的情況進行越跌越買。



越漲越買,在趨勢扭轉牛市初期市場開始出現普漲行情時越漲越買還是可以考慮的,如果沒有大盤環境的配合只是個股獨立獨行的上漲,大盤一路向西個股一路往東這種操作就該打個問號了,最後一點就是如果個股已經進入了高位派發階段除了越漲越賣還有誰敢越漲越買?我絕對是沒有這個膽量。


越跌越買和越漲越買都只是一種應場景所喊的口號並沒有什麼實際操作意義,如果把口號當成公式套用那可就麻煩大了,股市不是我們小學數學1+1=2,2×2=4只要把口訣表背熟就OK,在股市裡背口訣不賠掉老婆估計也得搭上兒子。


雪狐財經


第一種理解是把題主問題歸納為:追漲好還是殺跌好。

這屬於兩種極端的選擇,散戶思維一般都體現在這裡。不過該不該買入要看股市行情以及處於什麼市場;而具體什麼時候買入,首先參考自己的投資習慣以及投資偏好。

首先判斷股市行情:如果股市整體上漲,那麼市場行情是比較好的,至少市場信心滿滿,交易也足夠活躍。對於上漲的股票可以在分析基本面的情況下,結合自己的判斷,以及比較盈虧比例得出理性選擇。

判斷所在股市:經濟學中對於股市的運轉有個有效市場理論之說,這就是在交易體系比較完善的市場,適用強市場理論,即股價的走勢會遵循一定的規律,人們可以通過參數進行決策。美股市場就適用強有效市場理論。相反,在交易體系,市場不成熟的情況下,適用弱有效市場理論,市場交易行為多為投機行為,市場預期很難琢磨。

一般情況下,成熟的市場中,買漲風險會低於在不成熟市場的相同操作。

至於殺跌,看起來風險沒有追漲高,實則虛之。畢竟股票代表的上市公司的發展情況往往遵循馬太效應,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對於股市決策的判斷,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一套交易紀律,交易原則。追漲殺跌往往不可取


我們一起看財經


股票買賣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單一的某種方法並不適合所有的操作。這個問題很好,問得是如何買股,下面一起分析分析。

我的思路是,大部分股票是低位潛伏比較好,而股票越漲,越要想著賣,而不是買。說下理由:

一是低位潛伏的風險性低,上漲概率高。股價在低位,那麼繼續下跌的概率大大減小,股價大概率選擇盤整或上漲,意思就是股價不跌的概率佔了三分之二及以上。這時候潛伏進去,風險很小,盤整期結束,就開啟了上漲窗口。

二是買預期,賣事實。低位潛伏不代表什麼股都潛伏,而是提前對某個事件做出判斷,比如去年的金磚會議,廈門股肯定要有一波,那麼提前兩個月潛伏進去廈門港務(9.42,-0.01,-0.11%),會議臨近,事實要兌現,就是賣點。再比如,過年賀歲檔,影視股存在機會,提前一個月潛伏橫店影視(30.690,0.15,0.49%),妥妥20%以上收益。

三是不追漲殺跌,越漲越賣,越跌越買。這是操作意識,要牢記。不要看到股票漲了就想追,往往追在山頂上,不要看到股票跌了就想割肉,往往賣在地板上。越漲越賣,實際上是控制倉位,提前鎖定利潤,比如漲10%減三分之一倉位,再繼續漲再按比例減倉,雖然不會獲得最大收益,但風險得到控制,基本不會虧錢。要知道,股市裡面,上上下下坐過山車的人,太多了。

當然,上面說得是普遍性,也存在特殊性。有些股票按趨勢不斷在漲,比如去年的白馬股,屬於漲不停的狀態,這個時候可以考慮跟漲,但不是漲很高了去追,而是要找準機會,短期的話,站上五日線可以操作,中長線的話,跌到60日線可以操作。前提是,股票走出來趨勢性行情,目前白馬股調整厲害,砸出黃金坑,可以挑一支,進行中長線配置,或許一年之後,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近期的A股市場可謂弱不禁風,滬指已經跌破股災救市低點2638點,創業板更是收出月線7連陰,今年以來,所有A股中下跌個股數量超過3235家,上漲個股數量僅269家(其中包括了今年剛上市的133家新股),個股下跌幅度的中位數為-36.19%,說明今年至少有一半個股的跌幅超過36%。

在這樣羸弱的市場環境下,想要獲得超額受益,就需要抓住有限的反彈機會,因為反彈過後市場將繼續下跌,甚至再創新低,說雖說近期A股回暖,正如大家所說,股市春天要到來了,但是如何在這“春天”裡面沐浴到股市的“春風”呢?熟悉筆者的朋友,都知道筆者02年入市,經歷A股多輪牛熊,儘管也失敗過,但老話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吃虧過後小編分析失敗經驗,獨創出底部引爆短線選股指標。

這個指標的話就是直接明顯的顯示出信號的提示,像底部就是買入的信號,引爆就是加倉的信號,同時出現的話就是買入的最佳時機了,用這個方式篩股的話就是使信號出現的更加明確,操作更加簡單了些。話不多說,直接給大家看案例吧~

恆立實業,是本人在十九號選出在直播間講解的一隻股票,當時是直接出現了底部買入信號,當時是預估該股票的上漲空間為30%左右,經過一段時間上漲,以為即將要下跌的時候,又是幾天猛漲,目前漲幅已經達到了82%,超出預想太多了,很多粉絲朋友們都驚訝了,下面我們看下一隻

榮安地產大家應該很熟悉吧,同樣是十九號選出的股票在直播間講解的,開始的漲幅力度不是很大,粉絲們都快要出手的時候,來了一波暴漲,也是賺的盆滿缽滿。

想了解一下上述指標的朋友只需添加本人微信W300995回覆“底部引爆”進行領取,我看到後會第一時間回覆,也可關注小編自己運營的公眾號:股票菌。


股風


由於溫和通脹的出現,銀行存款利率由正變負,與其讓存款縮水,不如大膽投身股市。工商銀行2017年盈利2875億,但與你存款利率沒有關係,年初存6.4元,年末6.5元(1.75%);但其股價由年初的6.4元變為8.2,漲幅28%,掛鉤盈利。

除了房市,股市成了人們存款搬家的最大目的地,既然投身股市,那麼股票是越長越買好,還是低位潛伏好?我覺得可以從“軍事政治學”方面進行解讀:

在股票裡每一個股民都代表著一個勢力,每個勢力都有一個夢想,想一統江山的就是主力,想建功封侯的就是溫和散戶,想圈地為王的就是激進散戶。

一支股票有一個主力,兩種散戶,四種結局,不論是上漲買進,還是低位潛伏,其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漲,即所有人夢想的實現都建立在一統基礎上。

主力作為一統道路上的核心,控制著統一的節奏和進程,他實力比誰都強,但沒有必勝的把握,因為對手太多,打倒所有人是不現實的,他需要收編一些有心依附的人,這些人就是溫和散戶,去攻擊一些不服從的人,這些人就是激進散戶。而我們今天所講的買和賣也主要針對這兩類人。


如果你是溫和散戶,想依附主力靠戰功功分得獎勵,你要選擇低位潛伏,及早的加入這支隊伍,一旦主力覺得自己的集團力量有能力橫掃所有人的時候,他將不再收編軍隊,而是選擇以武力蕩平。

如果你是激進散戶,你將不屈從、不恐懼主力的震懾,而是選擇生搶,那你就要選擇漲的時候買。主力是方陣步兵,講究步步為營,防守反擊,激進散戶是遊騎兵,講究輕、巧、奇。一支獅子可以輕易殺死一頭牛,卻殺不死一隻蒼蠅。當主力負重前行的時候,比起你的攻擊他更在意時間和價位,耗不起,也不願意耗,對你只能忍氣吞聲。有一句話,暫不管對錯,我覺得有點道理,散戶不追漲殺跌卻像主力一樣操作,那炒股幹什麼?



像歷史一樣,著有英雄氣概的人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人都是溫和的隨從,因此我的建議是,除非你確實富敏銳的眼光、堅韌的品質、果敢的行為,否則低位潛伏,以時間換空間是個好的選擇。


徐徐成翔


股票買賣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單一的某種方法並不適合所有的操作。這個問題很好,問得是如何買股,下面一起分析分析。

我的思路是,大部分股票是低位潛伏比較好,而股票越漲,越要想著賣,而不是買。說下理由:

一是低位潛伏的風險性低,上漲概率高。股價在低位,那麼繼續下跌的概率大大減小,股價大概率選擇盤整或上漲,意思就是股價不跌的概率佔了三分之二及以上。這時候潛伏進去,風險很小,盤整期結束,就開啟了上漲窗口。

二是買預期,賣事實。低位潛伏不代表什麼股都潛伏,而是提前對某個事件做出判斷,比如去年的金磚會議,廈門股肯定要有一波,那麼提前兩個月潛伏進去廈門港務,會議臨近,事實要兌現,就是賣點。再比如,過年賀歲檔,影視股存在機會,提前一個月潛伏橫店影視,妥妥20%以上收益。

三是不追漲殺跌,越漲越賣,越跌越買。這是操作意識,要牢記。不要看到股票漲了就想追,往往追在山頂上,不要看到股票跌了就想割肉,往往賣在地板上。越漲越賣,實際上是控制倉位,提前鎖定利潤,比如漲10%減三分之一倉位,再繼續漲再按比例減倉,雖然不會獲得最大收益,但風險得到控制,基本不會虧錢。要知道,股市裡面,上上下下坐過山車的人,太多了。

當然,上面說得是普遍性,也存在特殊性。有些股票按趨勢不斷在漲,比如去年的白馬股,屬於漲不停的狀態,這個時候可以考慮跟漲,但不是漲很高了去追,而是要找準機會,短期的話,站上五日線可以操作,中長線的話,跌到60日線可以操作。前提是,股票走出來趨勢性行情,目前白馬股調整厲害,砸出黃金坑,可以挑一支,進行中長線配置,或許一年之後,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陽陽的羊221


股票肯定是低位潛伏為好,就是你找幾個處於估值較低位的股票,低位不斷買入,然後再到漲上去翻幾倍的時候再出售掉。原因很簡單,機會是跌出來的,風險是漲出來的,要是越漲越好,就不會有那麼多高位股票套牢的接盤俠了。

當然,股票越漲很多人越要買入,因為這個時候有賺錢效應,你今天買了,明天就能賺到錢,何樂而不為呢?但是越漲雖然得到賺錢的機會越多,但是相對風險就越大,你買了今天賺錢,明天賺錢,後天萬一狂跌,把幾天的浮盈都沫去,所以這樣的錢真的不好賺。

而低位潛伏可能你是今天買了股票,明天就被套住了,不過你可以繼續買入,後天再套住,不斷的把資金鋪在股票的歷史估值底部,等未來行情來了,你再慢慢的拋售股票,這樣獲得的收益可能是幾倍的收入率。而在股市中追漲雖然也能夠賺錢,但這只是蠅頭小利,不足道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