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王允王司徒的美人計離間計連環計計計凶險, 卻為什麼沒有被識破?

最近重頭再看了一遍三國,剛看到滅董卓這段,很欣賞連環計,特來講下筆者的看法。

一開始我也認為連環計是道險計,心裡暗暗為王允冒冷汗。但隨著計策慢慢深入發展,不得不開始為因循守舊的王司徒這神來之筆的一計叫絕。先縱觀此計,總體框架就是:用美人計將二人迷惑離間,利用雙方獲得的信息不對等而不斷製造誤會,最後讓父子反目成仇,借呂布之戟斬殺董賊,看起來邏輯簡單但想成功實施並非易事,且聽筆者分析。

王允王司徒的美人計離間計連環計計計兇險, 卻為什麼沒有被識破?

首先,穿幫。一方面,以董卓呂布二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性格來看,穿幫概率是很低的,不要我問我為什麼,劇情角色設定就是這樣;另一方面,二人只有對質才會穿幫,這個只要通過機靈的貂蟬蜜言魅語拉開二人距離,視形勢而動,便可極大地降低穿幫率了。然後,連環計開始。第一步,創造機會,結下情敵。讓董卓、呂布同時愛上貂蟬不可自拔。這個好說,呂布方面在計謀開始之時便已成熟,畢竟計謀靈感就是來源於呂布出於愛慕貂蟬登門送禮。然後董卓方面,以“賞花喝酒”之名約來王府,創造與貂蟬見面機會,即可穩穩抓住董卓。

王允王司徒的美人計離間計連環計計計兇險, 卻為什麼沒有被識破?

第二步,兩邊忽悠,強化矛盾。貂蟬在與董卓、呂布相處時,都會表達“我對你真情實意不離不棄,但是另一邊也在覬覦我所以你要保護我很有壓力”這樣一個觀點,從而慢慢拉開父子二人的距離,矛盾漸深直到呂布被董卓刀戟相向從而第一次萌生出殺而快之的想法。

王允王司徒的美人計離間計連環計計計兇險, 卻為什麼沒有被識破?

第三步,唇槍舌劍,說服呂布。如果從二人情敵關係剛確立,王允就直接讓呂布殺董卓,結果可想而知:發展太快被發覺異樣,進而計謀被識破全家便被殺。但是,當呂布萌生殺意、氣沖沖來到王府找個說法時,王允知道,時機成熟了!現在呂布已經跟自己在一個立場了,二人共同利益一致,王允志在復漢誅賊而呂布也想殺父奪妻!但是呂布他在乎自己形象,他正直仁義大丈夫性格決定了他還是做不出這種事情,也就是說,呂布缺個殺人的好理由,這個成熟的“時機”也就是“說服呂布可以毫無呂顧忌殺父”的“時機”!

王允王司徒的美人計離間計連環計計計兇險, 卻為什麼沒有被識破?

於是,王允和智囊陳宮便一唱一和開啟嘴炮模式,注意,這裡的說服過程也是最讓筆者拍案叫絕的一環!一共列了四個理由:第一,王允說我昨夜夜觀天象看到一賊星隕落,看來董賊荒淫人神共憤是時候誅賊匡扶漢室了!這裡開門見山,妙在借自然天象蠱惑呂布,早知道古人很信這些東西的;第二,呂布擔憂世人怎麼看我殺父行為,王允的回覆是“你姓呂,董卓姓董,世人怎麼會認為你們是父子呢”,一句話打消了呂布的疑慮;第三,王、陳又補刀說,前幾天董卓因為你約會貂蟬就對你刀戟相向,這難道是個有感情的父親能做的事嗎?直截了當戳舊傷激起呂布對董卓地恨;第四,講你殺了董卓,就可以跟心愛的女人白頭偕老,這樣你既為天下人除害,又能抱得美人歸,一舉兩得,於公於私都是美事一件吶!…至此,早就看透呂布顧慮和心理的王允陳宮,已完完全全把“殺父”這樣一件不義行為粉飾得大義凜然!更何況呂布目前已經想殺董卓只是想找人安慰他個好聽的理由而已…然後,不出所料,呂布當然被說得服服帖帖。…看,這就是語言的力量……

王允王司徒的美人計離間計連環計計計兇險, 卻為什麼沒有被識破?

第四步,假退帝位,天詔殺賊。到第三步,只缺一個能正確無誤一次即成功的殺人方法了,當然王允也早已準備好了這一招交給了呂布,那便是:先讓呂布向董卓負荊請罪,而董卓定會因為不能失去一員猛將很願意和好,然後假裝告訴董卓要退位給他,讓他來接旨登基,這時董卓必定會以為呂布在身邊而大意,於是,便有了當董卓神采奕奕等待接旨時接到的卻是一封“誅賊旨”、當他意識到不對歇斯底里喊出“呂布救我”時,喊著“奉旨殺賊”的呂布騎著赤兔馬衝出將其刺殺的結局。至此,連環計圓滿完成。

王允王司徒的美人計離間計連環計計計兇險, 卻為什麼沒有被識破?

能想出此計的王允必須以將義女貂蟬獻身奪漢老賊董卓作為代價,抱著“欲殺禽獸,必先獻身禽獸”決心,可謂與禽獸無異,這大概是他在被董卓逼迫飲了袁紹內應大臣的血後,給自己貼上了“禽獸”標籤後破罐破摔之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