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還會選擇現在的學校和專業嗎?

yunyaling1987


不會。

作為一個堅定的生物勸退黨,我對生物這個大坑可以說是充滿了看法。

也許你覺得是不是我的個人因素?

請看官方發佈的就業數據,生物是個什麼情況

紅牌中的王牌——生物

本科最沒用的10大專業先來看看最近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把哪些本科專業列為紅牌專業?
2015年本科紅牌專業:生物工程、美術學、生物科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心理學、法學、音樂表演。
2014年本科紅牌專業:生物科學與工程、法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動畫、美術學、藝術設計、體育教育。
2013年本科紅牌專業:動畫、法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語、美術學。
2012年本科紅牌專業:動畫、法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
2011年本科紅牌專業:動畫、法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

2010年本科紅牌專業:動畫、法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

在紅牌專業榜上,生物一直沒例外過,更是把生物的三大專業都囊括了: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科學。

在大局勢之前,沒有人是幸運的,生物專業就是如此。

你就是再厲害,你一個本科比得過一個碩士?一個碩士比得過一個博士?在生物人才太多的情況下,這種降維打擊處處存在。

本科生和你競爭的是碩士,碩士生和你競爭的是博士。博士呢?大量的海歸和青椒,讓你更是競爭乏力。

萬金油的沒用專業

看起來現在好像什麼都可以和生物掛上鉤,然而,你仔細看看,這個萬金油專業是如何悲催。

你做環境?有專門的環境專業。

做生態?有專門的生態專業。

做醫學?有醫學大專業

做藥學?有製藥和藥物化學專業。

做農業?有農學專業。

做林業?有專門的林業。

做園藝?有專門的園藝專業。


哪怕你去做銷售,各大高職學校每年培養無數銷售人才。

所以,看起來是萬金油,其實三個字:不對口。

葉公好龍的生物

有不少人問我,想報考生物專業,我問他想幹啥?他想象的畫面是獅子老虎大熊貓,或者克隆之類的。

然而事實上,這是純粹外行的理解。

我說,我也不多說,給你看一篇生物學的論文,你就知道做生物的在做什麼了。

最出名的生物學家施一公,很有名的學生劉也行,曾經獲得過不少社會的獎項,他的畢業論文是這樣子的

如果你能夠看著這篇內容津津有味,那麼蒜你很,你可以讀生物了。

否則的話,想想自己喜歡的生物和實際到底有多大的區別。


李雷博士


我是讀計算機應用技術,剛畢業的時候在一家只有3個你的打字複印店當學徒,工資是800塊/月,因為剛出社會技術不好、閱歷不豐富,差點就被老闆開除,隨著時間的增長,我技術也提高了,閱歷也稍微比剛出來的時候懂一點了,每天做著打字、複印的工作,一做就是3年,後來我辭職了。

跳槽到一家10幾個人的圖文廣告公司,我在這裡除了做圖文,還學到了設計方面的技術,工資也是隨著技術提高不斷增加,這個行業需加通宵,做了一年我又辭職了。

再後來我以為辦公室工作輕鬆,跳槽到了學校做了辦公室,感覺不是那麼輕鬆哈!因為我太較真了,後來我感覺這座城市太小了,我獨自一人來到了浙江,這是我最牛的一年,一個女孩子獨自殺到幾千公里的浙江,我在面試一家企業的時候,HR主管說了一句話“你踏出校門的時候第一份工作已經決定了你以後的方向”你的工作經歷別人一年就可以拿下的,你足足用了3年,我現在想想其實可能當時也有很多種留下的原因。也許是習慣了、頻繁跳槽不好等等原因。

因為當時的一句話,挺後悔當初的選擇的專業和第一份工作,但是,有時想如果不是選擇的這個專業,或許哪一天想做的工作失敗了,還可以回頭從事這類的工作,這也許就不後悔了。


金華身邊事


人生沒有重來,很多事情既然選擇了,那就要勇敢的走下去。但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肯定是不會選擇曾經讀過的學校與專業

我是09年參加的高考,距今已有九年之久,那年的高考,考的並不是很理想,所以考完之後,我和妹妹(我們倆是雙胞胎,讀同一個年級)就把書全都撕了賣了,總之是不打算再復讀了,成績出來後,也不想去學校填志願(有一種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感覺),於是乎一股腦全部拋給正在讀大學的姐姐,我們的高考志願全都是姐姐幫我們填的,反正她填什麼,我們就讀什麼,於是乎我就傻乎乎的學醫了,一入醫門深似海,現在的我也已經不在醫院上班,但做著與醫學相關的工作。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那我寧願當初再去復讀一下,爭取考個好學校,學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如中文系或者編導系,因為我比較喜歡寫作,但作為理科生,不知道能否選擇這樣的專業,看來是文理分科的時候就出差錯了),畢業後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當時如果學習上吃點苦,也不至於現在生活上吃苦了

既然是如果,那就只能是假設,現在做起自己喜歡的事情也並不晚。


長沙小芒果


當然這件事情對於我來說的話,即使再一次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會一如既往的選擇計算機專業,下面來說一說理由:

  • 我為什麼選擇計算機專業?

我可能是比較早就比較堅決執著的選擇計算機專業的,可以說在中學時代我就已經決定了我大學要學習計算機專業,並且是真正喜歡這個專業的。

最開始接觸計算機是大概在小學的時候,那時候在學校的機房,最開始接觸的電腦是搭載Windows98系統,後來就是Windows2000和WindowsXP,從最開始接觸五筆打字,慢慢的喜歡上計算機,當年掃雷、紅心大戰都是比較經典的遊戲。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書店裡看到關於喬布斯和比爾蓋茨的創業故事,瞬間很神奇,隨著慢慢的瞭解多了,什麼拉里佩奇、扎克伯格的故事深入人心,原來了解到計算機原來是用來寫程序的,於是那時候就去買了當年很出名的網頁三劍客的書籍,C語言編程的書籍等等,慢慢發現越來越有趣,就喜歡上了計算機。即使在中學時代大家都忙著高考,忙著刷題,也被很多同學冷眼的時候我還是沒有放棄過。

那時候就決定自己上大學以後一定要學計算機,於是在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我好不憂鬱的選擇了軟件工程專業。

  • 即使重新讓我選擇,我依然會堅定不移的選擇計算機專業

進入大學以後,也許是自己從小數理化就比較好,所以邏輯思維比較好,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個專業。課下也自己花時間學習了很多算法、數據結構、等方面的知識,現在回憶起,那時候一個人自己去專研算法,學習Unix/Linux的知識,學習Emacs和Vim知識,現在回頭看看,也許用得少了,但是自己的知識終究是充實了。

現在還記得,因為研究了YouTube、網易雲音樂、以及今日頭條,自己開始去研究人工智能,去學習深度學習方面的知識,那是一種成就感。

所以即使到了現在,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計算機專業。


EmacserVimer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肯定不會選擇曾經的學校,但是專業我還是會選擇相同的。因為學校是考試考砸了沒有辦法的選擇,而專業卻實實在在是我自己的選擇,而且專業在工作中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幫助,到現在為止也是一樣。

選擇理科是我的錯,高考失利也是我的錯,但是選擇工商管理專業,我是明智的。

回到20年前的高中時代(抱歉,暴露年齡了),作為一個理科生,理化生真的不是我強項,而語數外這三門我基本上是沒有發愁過,語文老師懶得上早自習,我可以給同學們講上一段,外語輕鬆考個140也沒啥難度,講到這裡你應該也知道了,選文理有多麼的重要,作為一個人文情懷滿滿,對文字有著天然敏銳觸覺又能熟練使用中文和英語的人來說,其實選文科更適合我,呵呵,但是我那時候啥也不懂,於是就聽了七大姑八大姨的意見,選了個理科。

不出意外的是,理化生讓我完全喪失了學習動力,每天看著這三門的課本我就開始頭疼,能學的好才怪,於是自然而然高考也沒考出啥像樣的成績,總之距離自己嚮往的復旦大學是遙不可及,大學不能不上,也就就分數選大學了,還選了一個機械超強的工科學校去學了工商管理專業。

話說回來,選擇這個專業我是一點也不後悔的,雖說不到20的年齡,對於管理是一頭霧水,壓根兒摸不到頭腦,但我還是提前找到這個專業所學的課程名字,認認真真的看了看,加上身邊的長輩做管理工作的還不少,順道就“採訪”了一下他們。找到了學習工商管理的關鍵詞——情商(那個年代這個詞兒還沒那麼火,原諒我套用一下)。

記得從很小的時候,大概是3-4歲的時候吧,身邊的長輩給我的標籤就是“有眼力界兒”、“會辦事兒”,這可能就是情商的初級體現吧哈哈(允許我自嗨一下),小學階段做了六年的班幹部和學校少先隊幹部,跟老師相處我從來都不打怵,小學四年級已經能代替老師去做家訪,跟同學的家長談事兒了(絕無半點吹噓成分),跟別人相處的時候,別人的一個眼神兒,一個小動作,我大概能揣摩出對方的想法和意圖,這算得上的情商的第二級體現吧?

小學畢業的時候,我最喜歡看的書是《人性的弱點》,不是照本宣科的讀,而是關聯身邊的人和事,一邊對照一邊看,順手還套用書裡面的觀點去處理人際關係。到了中學階段,課業漸漸繁重,反而沒那麼多時間去看課外書和進行人際交往了。但是自己一路走來的往事種種,給了我能夠學好這個專業的信心。

大學畢業後,不出意外就去企業就職基礎管理工作了,民營企業任務重,但是特別鍛鍊人,老闆開了兩家公司,我就給兩家公司同時工作,一家的總經理助理加另一家的批發經理,前一個崗位需要我做公司管理規劃,於是從薪酬到行政再到業務優化統統都有涉獵(雖然涉入不深),後一個崗位需要我跑遍全省的地級市去跟代理商磨嘴皮子,於是練就了足夠厚的臉皮哈哈。

說實話,工作沒有給我帶來壓力,反而讓我覺得有所得,努力可以換來老闆的認同和經濟報酬,自己感覺乾的特別起勁。(記得2017年到一家企業去調研,電銷的小姑娘叫苦連天說每天自己要打100個電話,好累!我沒說話,腦海裡呈現出自己每天打300個電話,話都說不出來,依然開開心心加班的時刻)

數年後涉獵了教育行業,走在全國千所大學的校園裡面,跟教授、學生們做交流,沒有讓我感覺自己的專業白學了,反而用管理學的思維去解決教育問題成了我獨特的標籤,跟別人交流的過程中,很多人會誇讚我“善於用精煉的語言把問題說清楚”,我想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對於語言有著獨特的天賦,更關鍵的是我善於把問題背後的邏輯梳理清楚,並且能夠對症下藥,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這正是工商管理的價值所在。

看看工商管理都要學些什麼?管理學、會計學、心理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戰略管理,雜而不深是他的特點,同樣,如果你善於關聯和發散,喜歡追求看似無關的事物之間有趣的隱含邏輯,那麼就請跟我一樣,選擇工商管理吧。


你可以不關注我,但你要關注孩子或者自己的高考!

你可以不給我點贊,但我要為你努力學習高考知識點贊!


繆老師妙筆生花


我想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就不會再選擇我現在的學校和專業了。而且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我也會硬著頭皮去學理科。因為我一直是相當一個程序員的。但是,後來因為我高中的理科成績不是很好,我就選擇了文科,最後考學校選專業的時候,也沒能選到計算機。

我之前上大學的時候,是在一個普通一本學校。當時我的成績其實是可以上更好的學校的,但是為了出省,選了一所一定能上的學校和專業。說起來現在挺後悔的。

不過,後悔又有什麼用呢?有時間去傷春悲秋的後悔,不如拿這些時間來完成自己想做但沒做的事情。就比如現在的我,一邊做著自己不是很喜歡的工作,一邊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所以我想和現在正準備高考,也即將面臨選學校選專業的同學們說,專業和學校,先選學校。因為很多人只會看你的學校的高低,而不是看你專業的高低,選了學校以後還可以想辦法轉專業。還要一定要想好,以後自己到底想要做些什麼。


玉林身邊事


如果可以重來,我絕對絕對不會選擇當時的學校和專業。

可是,成績不好啊,才剛過二本線,服從調劑,就被調到了物理專業。當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真的想死的心都有啊!後來讀大學以後,連我們老師都說我們專業主要靠調劑,我不想說什麼了。。。。



高中真的成績不好啊,在一個普通班裡,當時物理成績真是爛得可以,甚至創下過20多分的歷史記錄。於是我很討厭物理,一點都不想學它,數學也不好,看見這兩個我就恐懼。

當年考試就是理綜拖了我後腿,理綜裡面又是物理。當時考完以後我就說,姐以後再也不想碰物理了結果最後苦逼地進了物理專業。這臉打得真疼。

其實學物理也就算了,因為你真正去學了,也沒那麼難。關鍵是我不想當老師啊,一點都不喜歡當老師,尤其那個時候年輕氣盛,真的是對老師這個職業沒有一點好感。

但是我們專業出來基本就是深造和當老師2條路的多,怎麼跳都沒跳出這個圈子,最後還是乖乖當了老師,雖然不是正規軍。

當時真的是對物理厭惡至極,我的強項是文科啊!要是能重來,我肯定會選文科了。哪怕是在高三時,我也要抓住最後的尾巴換文科。當時在高三時有過動搖想換文科,但是對自己信心不足,沒有勇氣,怕2年沒學跟不上,最後沒換,一萬個後悔。

不是我吹,即使高一分科後2年沒學,以我自己的能力及當時的自律程度,我也不一定比別人差啊。後來朋友和同學都說你要是學文科,哪怕不是那種名牌大學 ,妥妥的一本沒跑啊。

唉,說多了都是淚,世上沒有後悔藥 也沒有時空穿梭機。

ps:雖然我學校不咋滴,但是我學校的夫城市環境很不錯啊,秦皇島呢,過了四年夏天不用空調的日子,舒服。

而且,我碰到的老師們非常好,除了被我吐槽過的班主任。物理專業的老師都比較嚴謹吧,所以我也無形中受到了他們的影響。


喵二少的中學課堂


看了大部分人的回答,都說不會選擇現在的學校和專業。

但我倒是會義無反顧的,重新選擇原來的學校和專業。

我是16年畢業的,畢業於湖南的吉首大學,小學教育專業。

吉首大學,今年被升為一本,但對我工作生活也好,都沒有影響。

而我選擇原來的專業和學校的最大原因在於:

大學裡面的經歷,是最重要的。

要是當初沒有選擇,這個學校,這個專業,就不會有機會參加學校和普林斯頓大學,合作的英語夏令營項目。

也就不會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領域,那就是英語。

也沒有機會,和那一群美國大學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這些經歷對於我而言,都是無價之寶。

其次,我的學校讓我意識到了原來自學的能力這麼重要。

大學嘛,大不了就是自己學。

那些抱怨專業抱怨學校的,你確定自己到了其他專業其他學校就能毫無怨言了嗎?

很多人都會被矇蔽在自己臆想的狹小的空間裡。

你覺得其他學校好,其他專業好?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在那個地方摔過跤,吃過苦頭而已吧?

我本來是小學教育專業,慢慢在過程中發現確實不太適合當老師,但我並沒有因此就荒廢學業啊,連續拿了三年的評優。

因為我知道:不喜歡不是自己不努力交出好成績的藉口。

所以我在確保自己本專業學好的前提下,抓住了空閒時間專攻英語。

不僅是四六級,更是英語口語實力的提升。

我一步一步自學,所以,才能在畢業的時候有資本和信心在英語領域投放簡歷。

現在已經工作兩年,我絲毫也不後悔當初的決定。

我連自學英語都能做到,還怕什麼呢?

大學,真正重要的不是外界,而是你的思維,你的行動。

我是Mindy, 95後英語達人,每天分享英語學習資訊,更多精彩,不要錯過


Mindy與橋上彩虹


我現在從事的是遊戲行業,我念的大學、專業跟我現在做的沒什麼關係。

我挺喜歡這個行業的,剛畢業的時候去做了其他,現在回頭看浪費了一點青春。

所以,如果可以重新選擇,那我會選擇念我喜歡的專業。

當年選擇的話,更多地是因為家裡人幫我選的。那個時候的我比較貪玩,對大學沒有什麼概念,也不知道自己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家裡雖然寵你歸寵你,其實人生這個事情,終究是自己的,千萬不要讓別人去給你安排。難道父母雙亡後你要跟著陪葬嗎?

關於大學志願這個事,我提供一點微薄的建議,興趣非常重要,它是生產積極性的源泉。

對於現在報考學校的年輕人,我有2個建議。

1、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在填志願前,多接觸各方各面的東西,音樂也好,編程也好,文學也好,總之找到你最喜歡的方向,就去報那個專業。

2、 如果是家庭條件不怎麼好的同學,也不知道自己喜歡幹嘛的同學,也沒關係。那學什麼都可以,只要好好學,總會有用。但一定要上大學,貸款都得去上,不要想著高中畢業出去打工,將來都是大數據時代,大學是讓你翻身的唯一機會。我有個同事,也是農村出來的,家裡視野債,提供不了什麼建議。當時老師說動畫好,他就上大學學動畫了。現在靠自己努力供了房子,也挺好的。


肥臉村姑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肯定不會讀現在的學校和專業啊。。。

哈哈,說的我可以考的很好,隨便選似的。

其實當年高考我考的不好,知道自己英語不好,有點自暴自棄。

導致最後英語才幾十分。那時候覺得學英語太難啦。但是經歷了這麼多年社會的摸爬滾打之後,我覺得英語真的也就這麼回事情。

前幾年進了一家外企,開始學用英語寫郵件,開始讀英語版本的工作手冊和操作流程。那時候當我很吃力地讀完之後,我就在想,比起現在的幸苦,當年英語似乎真的不是那麼難,為什麼會這麼容易放棄呢?

其實雖然我都三十多了,但是有時候也會想,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覺得高考也好,之前的學習也好,真的不算什麼啊。。。

扯遠了。回到題目,選擇學校和專業的問題。

不用如果重新選擇了這個附加條件了,我現在因自己剛開始給自己打工,有一次路過一個廣場,上面寫著影視學院招生廣告,當時我就沒挪開步子。在哪裡看了大概有五分鐘吧。回過頭我就跟我老婆說,如果等我可以不用每天忙忙碌碌而還能賺到一些錢的話,我想去讀影視學院導演系。我老婆以為我神經病吧。但我知道我真的是認真的。我跟我老婆說,我哪怕不要學位證,只要給我旁聽,該付得學費我照付也行~

所以我現在的努力都是為了我下次能夠去上課啊~~~在此共勉一下

另外我挺喜歡分析電影劇情,每次和我老婆看電影都會猜測劇透。

現在還喜歡拍抖音,哈哈哈,帶著一家人拍抖音,好歡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