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說馬化騰遊戲毀了中國下一代,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

撥亂反正本清源


馬化騰真的毀了下一代嗎?其實我覺得不是,我也是90後過來的,也有過逃課偷偷去網吧玩遊戲的經歷,那個時候家長普遍怪網吧允許未成年進入,但是在網吧火起來之前,我經常去的便是街機房,家長那時怪的又是遊戲機害了我。後來父母把我送進了全封閉學校也不給零用錢就怕我去網吧遊戲機廳玩,那個時候在家我就愛看電視,好了,電視又成功背鍋。



那麼回到現在,家長又普遍的怪馬化騰做遊戲害了下一代,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遊戲發展起來也是必然趨勢,沒有馬化騰還有牛化騰羊化騰,好吧如果我們禁止了網絡遊戲,那麼下一代就會乖乖的讀書了嗎?這不一定吧,沒有了遊戲,還有電視,沒有了電視還有其他的娛樂玩耍的節目,只要孩子心思不在讀書上,怎麼禁止都沒用。


我自己認為教育孩子(主要是自己也是這個時代過來的)應該像大禹治水一樣去疏導,而不是一味的去禁止,人都有一個心理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很多時候會適得其反,當然孩子沒有自制力我們也不能就放任他這樣一直玩,我們應該給他限制時間,不要陷入沉迷,同時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有了其他興趣對玩遊戲就不會那麼沉迷了,多花時間陪陪孩子,為什麼他們會沉迷遊戲,難道不是因為做父母的陪孩子的時間少了嗎?溝通的時間少了嗎?我看了周圍很多家庭包括我自己的家庭最失敗的地方就在於孩子做的不對就一味的打罵,從來不會究其原因,也不會問小孩他是怎麼想的,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小孩身上讓他服從,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但我覺得也是比較失敗的教育現象。


我國的傳統教育就是黃金棍下出孝子,我不否認這種教育方式是有它的優勢的,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就是這樣過來的,被教育的也很成功,那麼自己對待孩子得時候也是沿用自己父母的這套方法,但這樣的方法就一定好嗎?現在都起強調因材施教,如果孩子的性格和你的性格截然相反呢?那麼這樣的教育方法會不會適得其反呢?很多孩子走向歧途有部分就是這樣來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算孩子還小我們也應該多換位思考一下,別拿工作忙當藉口,因為你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環境,孩子就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點愚見,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大不列顛小鹹魚


這種人的思想就是典型的生不了孩子要怪床系列!

馬化騰的遊戲是改變了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這個是毋容置疑的,比較火的遊戲是從qq系列的遊戲,最早的qq鬥地主,qq三國,後來代理的dnf,再到最近幾年都一直大火的英雄聯盟,今天又有一款仿照《英雄聯盟》而推出的風靡全國的手機遊戲《王者榮耀》,這豐富了很多人的生活,也讓人們的業餘的生活更加有趣!

但是一些不好的新聞就開始圍繞著遊戲做起文章,什麼兒童玩王者榮耀充多少多少的錢,這不應該是家長監督權的問題麼?況且,騰訊遊戲都有未成年防沉迷的功能。

孩子考不上大學就怪騰訊,怪馬化騰,很難理解這種人的思維!

騰訊遊戲的發展

從企鵝的誕生,騰訊就開始成為改變人們生活的工具,微信的普及更是讓騰訊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

騰訊遊戲的發展史,從最早的對戰平臺,那個時候好像叫做qq遊戲大廳,裡面都是一些消遣類的遊戲,像泡泡堂,鬥地主,麻將之類的輕娛樂的遊戲,僅僅是為了人們業餘生活的消遣。

後來,網絡遊戲開始風靡,從《傳奇》《奇蹟》到《魔獸世界》,中國網民的消遣方式開始產生變化,不再滿足於輕娛樂的消遣,單機遊戲的市場也逐漸下降!

隨之國產的遊戲開始如雨後春筍崛起,網易和光宇開發的《夢幻西遊》《問道》2.5D回合對戰的網遊,成為當時網吧的主流遊戲。

沒過多久,騰訊代理韓國一款遊戲叫做《地下城與勇士》,立馬風靡各大網吧,一度碾壓曾經火爆的回合制網遊,之後,3D遊戲又大批量的被開發,典型的是《天龍八部》《完美世界》。

國產moba遊戲,《三國殺》又改變了90後的遊戲方式,從此推塔遊戲開始風靡,騰訊引進拳頭公司的《英雄聯盟》更是引爆了這種遊戲模式,直到現在《英雄聯盟》還是網吧的主流遊戲,從S3開始到S7,四年時間,《英雄聯盟》已經成為電子競技遊戲,入選奧運會項目,不得不說這是人類里程碑的進步。

而仿照《英雄聯盟》製作的《王者榮耀》也因為時間碎片化,而火爆起來!

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玩《英雄聯盟》的那批人都已經上班了,而對戰時間較長時lol的特點,因此對戰時間較快的手遊《王者榮耀》迅速火爆!

縱觀騰訊遊戲的發展史,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在騰訊遊戲發展的時期內,各類的人才還是一直有人出類拔萃,而現在很多家長卻把孩子學習差的罪責嫁接到遊戲的身上,這是一個很愚蠢的邏輯!

自己的孩子,如果自己多陪陪他,他會和手機很親近麼?

如果你有時間的話,經常帶他旅遊,吃好吃的,恐怕不至於如此吧!


草日月小姐姐


我一邊打著LOL一邊美美的吃著雞歪著眼睛看!哈哈!

言歸正傳,網上流傳中國兩個姓馬的一個毀了女人、一個毀了孩子,在這裡就不討論某寶了,先來說說騰訊遊戲的一些事吧。

現在無論在街上、在家裡、在車上很多小孩都手捧著手機喊著五殺五殺的,走進一看都在那“農藥呢”,那麼這個現象在如今已經成為了全民盛況的情況下,我們來思考一下究竟是不是馬化騰的騰訊毀掉了中國下一代。

我是一個80後,記得小時候曾經電視上、雜誌上就很多人說我們是毀掉的一代,說我們身上根本沒有父輩那種拼搏與吃苦的精神,但是呢,現在大部分的80後都走進了社會成為了這個社會上必不可少,也可以說是“頂樑柱”一般的存在,那麼話說回來,現在深受“騰訊系”等遊戲“毒害”的下一代,怎麼可能認為他們以後都會無所事事、一事無成呢?

很多人都愛玩遊戲,我也愛,我們其實不是沉迷於此,我們只是在緊張生活學習過程後適量的玩,我們也並沒有因為遊戲而拋棄生活、拋棄工作,確實是有一些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從大量的網上所說“戒網癮”的各種“基地”就能知其一二,造就了“楊叫獸”“陶教授”等狡詐惡徒,難道他們不玩遊戲反而幫助他們戒除網癮他們就成為了大家心中的好榜樣了嗎?

過猶不及,這個詞伴隨著我的信仰,張弛有度,這是我的態度,就像一句廣告詞我給改一下吧:遊戲雖好,可不要貪玩唷~


DeGaullee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被毀了。但,其實並非只是這樣,一切尚有變數。且聽我慢慢道來:

1、騰訊遊戲的體量與輝煌

就騰訊遊戲的分量來說,它其實是騰訊的主營業務,是騰訊四大網絡平臺之一。就目前來說,它也是國內最大的網絡遊戲社區。

騰訊旗下有很多遊戲工作室。在相對開放的騰訊體系內,這些工作室採取自主研發,代理合作和聯合運營相結合的方式,生產了大量熱門遊戲。

如今我們玩的很多手遊,包括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都是騰訊遊戲的代表。而且據一些權威反映,騰訊遊戲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說,它的體量其實已經超過很多美國同行。

2、中國下一代主要是哪些人?

所謂中國下一代人,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定義。總的來說,玩騰訊遊戲的人大約是從80後一直延伸到00後。其實,如果你仔細看一下,70後甚至五零後六零後的電腦(只要是上網的人,用手機也一樣)就會發現,很多中老年人都在用騰訊的QQ遊戲平臺,玩下棋和打牌的遊戲。當然這麼說有點戲謔(這些人一般都是上一代,而不是下一代)。所以,嚴格來說,所謂下一代是指90和00後,頂多再算上80後。

3、毀了具體指什麼?

就“毀了”兩個字而言,網上其實也有幾種聲音,第一種是說,遊戲毀了孩子學習的動力,成績一落千丈。另一種是說,騰訊的各種遊戲,直接讓孩子人格異化,產生超越社會規範的暴力傾向等特徵。據說有人因為其奶奶不讓玩騰訊遊戲,而將奶奶打死。甚至以為奶奶可以滿血復活。

也就是說,所謂“毀了”大體上有兩種,一是毀了孩子的世界觀並讓孩子充滿暴力,二是毀了孩子的成績。

4、所以,事實的真相是……

從整個概率上來講,因為玩遊戲而動手打人,甚至殺人的事件並非全部。很多時候僅僅是很少一部分,這其實是一個很容易推理的事情。如果大家都打打殺殺,那麼根據遊戲用戶數,整個中國應該屍山血海才對。

可是事實上,大多數孩子依舊每天揹著書包上學。只不過,他們玩手機的頻率更高,時間更多罷了。

所以,如果把是孩子世界觀扭曲,充滿暴力傾向,定義為毀了孩子。那麼,這是個小概率事件,如果把降低孩子的學習成績,來定什麼是“毀了”的本質。那麼,這個其實很普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馬化騰的騰訊遊戲,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毀了下一代。

5、事實如此,該怎麼看?

不過,對事實,我們其實有更多的思考角度。佛家說:“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在隔著大西洋的美國,美國政府就主導一些遊戲公司,展開學習的遊戲化之路。

美國政府為了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儘量把所有的學校知識和課程都變成遊戲,讓孩子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騰訊擁有如此大體量的遊戲產業,正好是可以使下一代學業遊戲化的一個堅實物質基礎。相信假以時日,只要大部分民眾都認可了用遊戲,對孩子進行循循善誘,政府再給予適當的政策引導,原本”毀了“孩子學習成績的騰訊遊戲,將以更加正能量的面貌來到學校和學生們的手中。中國下一代將會比美國同齡人,擁有更加種類豐富的,且能用於學習的遊戲。


鎂客網


這個問題很蠢,但竟然有300多人收藏了這個問題,就說明“馬化騰毀了中國下一代”這個命題似乎已經是一個共識。

但是你摸著良心想想,說是因為玩了馬化騰公司家開發的遊戲而說是馬化騰毀了自己的孩子,你的臉怎麼那麼大,手機誰給買的?怎麼不去怪手機廠商啊?手機要充電,你怎麼不去怪國家電網毀了中國下一代?

現代社會有個很好的問責機制,這本來是個好事兒,但是你怪不到點子上就是耍流氓了。馬化騰一己之力能毀了中國下一代,你們還真把我們管理部門當瞎子。

王者榮耀裝在手機上,手機是你給孩子的,孩子每天在你眼皮子低下,近視了沉迷了就怪馬化騰,孩子又不是馬化騰生的,教育也不礙著人馬化騰什麼事兒。

反倒是應該想想,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手機。還不是因為你自己也玩手機,抽不出時間來陪孩子,沒有耐心好好跟孩子交流。

孩子一吵吵鬧鬧,就把手機給孩子,下次再哭的時候就直接把手機丟給他。久而久之,這手機你還能要的下來麼?要我看,毀了中國下一代的就是這些不動腦子甚至有點缺心眼兒的家長。

聽一句勸,自己生的孩子要自己養,自己教,礙不到誰身上去。你家孩子吃飯嗆著也沒見你把米袋子從樓上扔下去啊,也沒見你把家裡水龍頭直接拔了吧。咱們說話要講道理,要動腦子。

別跟個二百五似的,每天花大把時間自己在微信上、手機遊戲上、微博上玩,把孩子撂一邊,回頭發現沉溺遊戲了,又跑悟空問答來提這麼個問題,你是不是腦子有泡啊,有沒有想想毀了你這一代的又是誰啊,去說理啊。


TechPunker


一代人不同於一代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當社會發展至此,互聯網儼然成為新的潮汐,而遊戲發展的突飛猛進正是新興時代的一個標誌。

從傳奇、奇蹟,到夢幻西遊、魔獸。團隊意識是這些遊戲的一個主思路,當玩家一起打本,齊心協力的為了一個目標共同努力,怎麼就教壞孩子了呢。

從CS到CF,從DOTA到LOL,如果沒有騰訊引進遊戲,讓遊戲大範圍的展現在我國民眾之中,你可知道在那高昂的競技之冠上,閃耀的是我五星紅旗?

英雄聯盟也已經十週年了,從最開始的WE無冕之王,到黑暗勢力OMG的零封韓國,到如今RNG,WE,EDG等優秀戰隊百家爭鳴,為的就是為我們中國電競爭一口氣,你說我沒有追求,你說我沒有方向,那是因為我讓整個世界都為之瘋狂的東西,你根本不懂!

電子競技之所以殘酷,是因為這裡只有英雄,沒有懦夫。對於電競人來說,不相信自己就什麼都沒有,相信自己才有可能輝煌璀璨。

從網絡遊戲,到電子競技,從未後悔過,也絕不後悔。從未放棄過,也絕不放棄。一直都會在失敗中度過,但今天,絕不! ——《英雄聯盟之誰與爭鋒》


卡布達沒有其諾


沒有馬化騰的遊戲,還會有張化騰、李化騰,騰訊不做遊戲,還有網易、暴雪、任天堂,不管你喜不喜歡,遊戲已經成為了一個產業。別把屎盆子都扣在馬化騰身上,騰訊只是做的最大,樹大招風而已。


遊戲的本質是娛樂


娛樂本來沒有什麼不好,打遊戲是娛樂,看電影是娛樂,和朋友吃飯唱歌、抽菸喝酒也是娛樂。喜歡娛樂活動是人類的本性,關鍵是在於防止沉迷其中,而不是壓抑人性。


有人說打遊戲這種娛樂沒有“正面性”,就是在浪費時間,請問看電影有什麼正面性?以前沒有遊戲的時候怪電視,現在怪遊戲,怪馬化騰,這就像商朝怪妲己,西周怪褒姒一樣無聊。



遊戲也能促進對孩子的教育


既然打遊戲這件事情不可避免,不如寓教於樂。例如在孩子想用“王者榮耀”中的“李白”這個英雄時,鼓勵他背李白的詩,背一首玩一局。或者用“數字契約”的方法,所有科目考90分,週六週日玩4個小時的遊戲。用遊戲作為孩子教育的一種激勵機制,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即使把“王者榮耀”和“吃雞”都封了,孩子照樣可以沉迷於其他事物,網絡小說、動畫片都可以成為替代品。


說到底,合理的教育導向才是根本,往往是和父母缺乏溝通的孩子才會沉迷遊戲。從這點上,父母應該從自己的角度進行反思,而不是一味推卸責任。



高挺觀點


身為多年的遊戲玩家,自初中開始就收到了騰訊的危害,在這就和大家談談這個心得!

  

  馬化騰曾在深圳大學主修計算機及應用,於1993年取得深大理科學士學位。在創辦騰訊之前,馬化騰在電信及互聯網行業擁有10多年經驗。擁有這些豐富的經驗,馬化騰就不奇怪成為最傑出的70後了,現在馬化騰靠著騰訊已經是億萬富翁了。

別說是遊戲行業了,連媒體、地鐵、商店都被馬化騰摻和了一腳,在未來可見會有一個屬於騰訊的商業帝國。

  

  當然,馬化騰的錢是怎麼來的,肯定有一部分是靠遊戲賺來的,不能否認。這其中的一部分錢也會有學生衝的錢,所以馬化騰對下一代的影響是肯定有的,但是說毀了就誇張了,只能說是有一點危害,純粹看個人自制力。

小編自制力就不行,初中玩騰訊的“風雲三國”,高中玩“時空獵人”、“天天酷跑”大學玩“王者榮耀”,可以說騰訊遊戲對待小編的影響非常大,危害對我來說也是挺大的,騰訊遊戲佔據我生命中不少的時光,非常影響學習。但是理性自我分析了一下,還是怪自己自制力不強。

  最後小編在談一句,無論王者榮耀也好,時空獵人也罷。只有正確的、合理的利用時間玩遊戲,加強自制力,比什麼都強!

七八歲的孩子,還是需要父母好好教導、引導,這樣才是對待孩子最好的發展。


影視點評師


大家好,我答題就想多交朋友,給我點個關注吧!

我不認同馬化騰的遊戲毀了中國下一代的說法。騰訊的遊戲確實統治了中國大半個遊戲圈,現在的熱門遊戲英雄聯盟、地下城、穿越火線和王者榮耀等都是騰訊旗下的。可這隻能說明騰訊在遊戲方面做的非常成功,怎麼能說它毀了下一代呢?


中國人口這麼多,遊戲市場十分龐大,就像一塊大蛋糕,許多遊戲公司都想多瓜分這塊蛋糕,騰訊也是一樣,馬化騰也做到了。馬化騰做的沒有錯,他只是作為一個遊戲公司的老闆,用自己的遊戲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如果不是他瓜分這塊蛋糕,那麼網易的丁磊,阿里巴巴的馬雲也會來做的。


既然市場需求在這裡,開發遊戲也不犯法,就會有公司去做遊戲。所以,我們不能把許多青少年沉迷遊戲的原因歸咎到馬化騰身上。其實規範青少年玩遊戲的行為才是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的長久之計。


控制力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訓練的能力,除了遊戲以外,青少年還會受到很多誘惑,學會控制自己才是關鍵。適度玩玩遊戲其實對青少年還是有益的,所以家長們還是花點心思和小孩多交流,控制他們的遊戲時間吧!

歡迎大家評論、關注、點贊、轉發,總之關注一下吧!


傳奇冷風君


平心而論,上一代並沒有比他們好多少。


二十年前,網吧初興,大街小巷還充斥著各種街機廳。我們那時候玩的是什麼呢,拳皇三國戰紀 合金彈頭,CS,紅色警戒。往往是一下課就往街機廳或網吧跑,或者乾脆逃學去遊戲廳網吧。那時候的選擇遠沒有如今豐富,而且我們也沒有便攜的手機ipad,隨時隨地可以拿出來玩,電子遊戲對小孩的吸引是更致命的,以至於一段時間內電子遊戲被官方冠名“電子海洛因”的惡名。


那時候的網吧,遊戲廳也是魚龍混雜,很多小孩就是在這些地方學會了抽菸喝酒打架,也無怪家長們將這些地方視為洪水猛獸,把“三廳一臺”(錄像廳、舞廳、遊戲廳、檯球室) 當做四害一樣宣傳。


現在雖然孩子們仍舊沉迷遊戲,但是遊戲再不是非要跑到遊戲廳和網吧才能接觸到的東西了。一臺手機,一臺ipad可以讓孩子隨時隨地開玩,實在的說,遊戲環境要比二十年前好太多太多。而且遊戲的內容也在遊戲公司和國家的監管下更加健康了,加上各種各樣的防沉迷機制,總體來講,下一代和遊戲的關係,比二十年前的我們要健康的多。

孩子天生就對遊戲感興趣,不可能所有的小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俗話說,堵不如疏,騰訊作為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在多方監管和審核下給下一代孩子創造了遠遠比上一代健康的遊戲環境,從這點來說馬化騰遊戲並沒有毀掉中國的下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