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书法问集」44、为什么有说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

我是一人。这个说法,有些道理,但还不够直白不够全面。

这句话是在强调“二王法”是中国书法最主要的标准。

这个说法来自汪曾祺的文章《人得有点业余爱好》。文中有一句:这些年来我的业余爱好,只有: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先介绍一下把写写字当成业余爱好的汪曾祺先生。

内容比较长。

汪曾祺,喜欢书画和做菜的作家

汪曾祺简介

「书法问集」44、为什么有说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有些称号: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沈从文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曾指导汪曾祺写作。

1970年5月21日,汪曾祺因参与京剧《沙家浜》的修改加工有贡献,而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

关于这篇《人得有点业余爱好》

题目中“中国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在汪曾祺先生文中出现在如下

我觉得王大令的字的确比王右军写得好。读颜真卿的《祭侄文》,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颜字,并且对颜书从二王来之说很信服。大学时,喜读宋四家。有人说中国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这话有道理。有人说中国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这话有道理。但我觉得宋人字是书法的一次解放,宋人字的特点是少拘束,有个性,我比较喜欢蔡京和米芾的字,苏东坡字太俗,黄山谷字做作。

……

然而这篇文章《人得有点业余爱好》,是散文不是专业论文。主要讲得是:汪曾祺先生,这些年来的业余爱好,只有: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

文中写了书法、画画,做菜,虽然书法写了很多字,但是很明显汪曾祺先生是真的喜欢做菜。

说到书法作家或者说文人,基本上都有临写的经验,汪曾祺先生也没有太把自己当成书法权威,也没有要下个论。原文通读,关于书法的段落印象肯定不是最深的。汪曾祺先生真是个老饕,吃货啊。

汪曾祺先生参与京剧《沙家浜》的修改加工,想表达的东西可能不只是读到的文字表面,可以往深了想。

但汪曾祺写这篇文章,重点也不在这句话。这是个书法的问题,让一人来说说我对这句话的看法。

如何看: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

一人认为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是不直白不全面。

如果依“二王法”为尊,基本上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的观点是,楷行草书法技法和审美以“二王法”为尊。

「书法问集」44、为什么有说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

如果不是这样观点,下面的文字可能会让你感到不舒适生气,可以不继续看下去。

以“二王法”技法和审美标准,随着时间,各方面越来越脱离二王,越来越差。

但是不能写成: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三坏于明清,四坏于当代。

可以这么说。

书法,融合于颜真卿,一坏于宋四家,精简于赵孟頫,一僵于明清,一崩于现代。

我们现在还是书法创新改革为主要力量,那还会继续崩下去。说回话题。

关于颜真卿,不是坏,而是融合二王法。

元代袁裒的《总论书家》。他在此书中说:“右军用笔内擫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度;大令用笔外拓而开廓,故散朗而多姿。

王羲之的字较多内擫,王献之的字较多外拓。每个人写字都是内擫和外拓相结合的,只是多少内擫,多少外拓,比例的问题。

为什么欧阳询的行书,评价不高。因为他的行书,太内擫了。

「书法问集」44、为什么有说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

通俗的说,是不是觉得每个字都比较憋,不是左右向里凹,上下向里凹,就是四面全部向里凹。这一页《千字文》,举个例,所有的“宀”竟然如此的内擫,“字宇宙”。笔法和结构这么单一和激进,不看章法,看单字都有些奇怪。真希望这个贴不存在,学欧楷千万不能学欧阳询的行书。

可是王羲之呢,绝对不会如此内擫,看《兰亭序》就知道。而且王献之的字,就是外拓比较多。

颜真卿的外拓,并没有完全跳出“二王法”。准确的说,颜真卿,字形更多的呈现外拓,和王献之一样多呈现外拓。而不是说王羲之王献之就没有外拓的字。

这个就是“二王法”比较霸道的地方,他们父子把书法给包圆了。是跳不出“二王法”这个圈。

自二王之后,成名的书家,都受到了二王的影响。谁也逃不掉,只不过颜真卿,将二王融合的最好。

就在宋四家,坏了一次。

宋人尚意,这句话很多人都说。宋四家其中三家,明显脱离二王法。

皇帝问米芾评价下当朝人的字,米芾说: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然后接了一句,我米芾刷字。

我觉得评价非常的精准。

临写过苏黄米字的人,应该能深刻的感受到,宋人真的写意。

看看黄庭坚的《松风阁》

「书法问集」44、为什么有说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

仅仅看:长横“一”和撇“丿,是不是很有特点。

这样的笔法,可以作为学习的范本吗,苏黄米的帖子,绝大部分都是非常个人的,而且写意。要是没有基础,初学书法,直接苏黄米帖子,那字一定歪。好不好,好,是不是二王法,不是。可不可学,可偶尔临不深学。(蔡是谁有争议,不管是谁,风貌和其他三家有差距。)

明朝的文徴明就非常喜欢黄庭坚这样的字体,可是明清留下的印象却是馆阁体。

先说一下元的赵孟頫。

到了元,赵孟頫精简二王法,却后继无大家。

赵孟頫真是天纵之才,看到宋朝的书风是那样。他的字竟然能如此的得二王法,又另开生面。但是赵孟頫精简了很多笔法。

可能是因为赵孟頫日书万字,写得太快太多了,省掉了很多技法。

「书法问集」44、为什么有说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

因为赵孟頫字很符合大多数的审美,又精简了笔法,很多人都学。这时候有些人综合了一下,台阁体正式出现。

台阁体和馆阁体,僵了明清的字,分不清楚。

赵孟頫字的影响力,和沈度等人,还有当时的国家发展需求。台阁体成为考试字体。从明朝直到清朝。下图沈度的字。

「书法问集」44、为什么有说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那时候,经常写字的,一般都非富即贵,能一时有名的书法家,都不是平民,写字不是他们生存的方式。到了明清,人口基数大增加,社会发展需要,各种原因,规定了字体。规定了之后,明清的人民大众的书法,平均水平是最高的。但是僵化了,最高水平不如以往。

不要以为,最差的时期是明清。我们现在可是从二王以来,最差的时期。

没有基础的创新改革,书法崩了

现在是有史以来,学书法最容易的时期,可是却是书法水平比较差的事情。尤其是当代的最高水平的那群人,和其他时候相比,不能比。

现在一个18岁的成年人,就可以比较轻松的获得非常非常多的字帖。不比乾隆皇帝的少哦,可是很多当代书法大师的字,比乾隆差远了。虽然乾隆的字,不说在古代书法家中,就在古代帝王中,字也不是非常好的。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乾隆御笔的“神乎技矣”。

「书法问集」44、为什么有说书法,一坏于颜真卿,二坏于宋四家

现代当代很多大师的字,都不能写成这样,还谈创新。

书法创新改革,不是最主要的,书法还是有美,要有法。

颜真卿,和宋四家有没有坏书法,对我们现在也不重要。

我们现在还是要正确的引导,要求不要高,至少不能丑吧。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的客观求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