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行測解題十大技巧”和“申論萬能八條”是什麼?

你還記得當初的自己嗎


2018廣西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排列組合題的“四大法寶”

排列組合是行測中的重點題型,而排列組合在出題是也很靈活,所以很多同學認為排列組合是一種較難的題型。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跟大家一起來學習排列組合的解題四大法寶,讓你從此不再怕。

一、優限法。

優限法是指:有絕對位置限制條件的對象優先解決。

首先我們來了解什麼是“絕對位置限制條件”,舉兩個例子:(1)甲乙丙丁戊五個人排一排,甲必須站在兩端。(2)甲乙丙丁戊五個人排一排,甲乙必須相鄰。(1)中的甲的位置是絕對限制的,只能在最左邊或者最右邊。(2)中的甲的位置是相對限制的,因為甲的位置會隨著乙的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例:甲乙丙丁戊五個人排一排,甲必須站在兩端。有多少種不同的安排方法?

2018廣西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技巧:抓住精髓 順利成“公”

在行測邏輯題的學習中,盲目的題海戰術一般達不到效果,要想提高就必須建立在對理論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方法的熟練應用上。所以對於一些典型真題的深入理解尤為重要,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邏輯判斷作為一種命題相對規則,有章可循的題目,對於考生的成績有莫大的影響,所以各位考生需要抓住其精髓。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將歷年考過的典型真題給各位做一逐一分析,希望能幫助各位考生,順利成“公”。

【例題1】食品安全的實現,必須有政府的有效管理。只有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才能確保政府進行有效的管理。但是,如果沒有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是不可能實現政府各部門之間協調配合的。

由此可以推出( )。

A.要想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必須有政府的有效管理

B.沒有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不可能實現食品安全

C.有了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就能實現食品安全

D.一個不能進行有效管理的政府,即是沒有建立起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的政府

【答案】B。【中公解析】:本題屬於假言命題的逆否命題同時結合連鎖推理的題型。該題型是山西省考的重要題型。根據關聯詞推出關係:食品安全的實現→政府的有效管理→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逆否等價:沒有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沒有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沒有政府的有效管理→沒有食品安全的實現。所以選擇B選項。

【例題2】小王、小張、小李、小顧四位舍友預測某次考試的結果。

小王:我想這次大家都能過吧!

小張:怎麼可能?你沒看見我烏雲密佈嗎?

小李:小顧肯定是沒問題的。

小顧:拜託!要是我沒問題,大家就都沒問題。

成績公佈後,證明四人中只有一個人的說法是錯誤的。說法錯誤的是:

A.小王B.小張 C.小李 D.小顧

【答案】B。【中公解析】:本題屬於限定真假話類題型。判斷題型後,應用方法:矛盾法,一找二繞三回。四人中只有一人說法錯誤,而在這四個人中小王和小張說法矛盾,則必有一錯一對,則小李和小顧說法都正確,根據小李和小顧的說法可推知,小顧考試通過,且大家考試都通過,由此推出小王說法正確,則小張說話錯誤,所以選B選項。

其實,就題目而言,考生需要在掌握基礎理論方法的基礎上,對題型有一定認知,這樣才能學有所用,真正快速準確的解讀題目,從邏輯判斷部分達到考高分的效果。

2018廣西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文章分析論證的“萬能寶典”》

申論文章寫作對於廣大考生而言可謂是備考當中的“老大難”,既有文章立意難以把握的難點、又有分析論證無話可說的尷尬,除此之外,還存在語法錯誤、論證邏輯錯誤等一系列影響我們申論最終的成績。今天中公教育專家著重攻克分析論證難題,幫助考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有效地完成文章分析論證。

1.準確尋找分論點分析論證的素材。

申論作為一門考試,選拔適合的相關人才,它的評分必須是科學的、可以量化的。省考申論的四道題目每道題都會有相應的評分,因此每道題就必須有參考答案,而且為了保證分數的客觀公正,答案就必須是唯一的,而要保證答案的客觀性、唯一性,評分的參考答案就必須來自於給定資料。申論議論文寫作亦是如此,文章的核心觀點來自於材料,而材料的核心觀點往往是通過某一則或某幾則材料推導出來的,比如說我們根據給定資料1、2、3、三則材料推導出了一個核心觀點,那麼這三則材料涉及到的一些現狀(問題)、原因、影響、對策、數據、案例、觀點等都可以成為我們觀點分析論證的素材。

2.合理加工和運用材料素材進行分析論證。

從材料中尋找寫作素材只是第一步,還需要在原有素材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加工,真正運用於文章分論點的分析論證,避免出現大段抄襲的痕跡。比如說材料中重點介紹了弘揚傳統文化的意義,而這些句子很長,我們不能全部原封不動地抄襲,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把意義的核心詞彙提煉出來,比如有利於塑造民族精神、重建倫理道德、保護城市文化傳承等,這些關鍵詞輔助我們的語言把它們串成一句話就可以運用於文章分論點的分析論證,其它的素材都是同樣的道理,在原有素材的基礎上進行關鍵信息的提煉,輔助分論點的論證邏輯進行分析論證即可。

3.精準把握觀點的論證邏輯。

申論文章核心以分析為主,亮明觀點的基礎上我們應該告訴考官為何得出這樣的觀點,以及要適當進行總結。也就是說分論點的論證邏輯框架是“提出觀點——分析論證——落實觀點”。其次,在分析論證環節主要是從兩個角度切入,一方面是講道理,一方面是舉例子,也就是理證和例證。理證法:觀點+現狀(問題)+影響+原因+對策+總結,著重分析原因與影響,弱化對策;而對於例證法:觀點+主體+處境+做法+結果+總結(啟示),只要把握主分論點的論證邏輯框架以及分析論證邏輯,輔助我們去材料中提煉出來的素材,就能夠寫成像模像樣的文章了。

中公教育專家認為,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方法理論看似簡單,但必須反覆練習,以及在寫作完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完善和修改,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將方法融會貫通,在考試中做到無往而不利。

玉林中公教育預祝廣大考生備考順利通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