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小米遊戲筆記本到底值不值得購買?

YY—陽陽


摘強大的性能和優秀的散熱讓小米遊戲本有著不錯的遊戲體驗很出色,不過真正讓小米遊戲本區別於競爭對手的是它的「非遊戲」部分。

提到遊戲筆記本,除了強大的性能,可能不少人會想到誇張的設計、抓眼的黑紅配色以及讓人眼花繚亂的燈光。這些「浮誇」的元素,和強大的性能一起,構成了目前遊戲筆記本最主流的產品形態。

不過作為一個「新人」,小米對遊戲筆記本卻有著不一樣的理解。

在它們發佈的第一款遊戲筆記本——小米遊戲本 15.6 英寸(以下簡稱「小米遊戲本」)上,小米就在保留了「純正」的遊戲體驗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商務筆記本的元素。

融入了商務本元素的遊戲本外觀

看到小米遊戲本的第一眼,你可能並不會把它和遊戲筆記本聯繫在一起。

在 A 面,小米遊戲本依然採用了小米「招牌式」的無 logo 設計,沒有遊戲本中常見的用紅色畫出來的各種「拉風」的圖案,非常簡潔乾淨。

在 B 面和 C 面 上,小米筆記本也沒有什麼誇張的裝飾,側面的接口同樣做的非常簡潔規整,只有把電腦反過來,用不鏽鋼打造的巨大的進風口才會告訴你這是一部內部性能強大的遊戲本。

另外,為了增大筆記本的內部空間、方便散熱,小米遊戲本的屏幕部分採用了前置設計,也就是在屏幕後面再延展出一小塊的區域,這也是近期不少品牌的遊戲本都在嘗試的做法。

小米遊戲本的屏幕部分通過左右兩個弧形的轉軸「懸浮」在機身上面,弧形的轉軸看上去有些惠普 Spectre 13 的感覺,頗為精緻。除了轉軸,小米遊戲本的屏幕和機身之間沒有並任何額外的排線。

除了簡潔的設計,小米筆記本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做工。

材質方面,除了屏幕所在的 C 面,小米遊戲本的外殼均為金屬材質,其中 A 面處理得比較光滑,顏色偏灰色,其他部分的表面為黑色的磨砂處理,工藝水準優秀,這一點從機身接口處的處理也可以看出。

出色的工藝和簡潔的設計融合在一起,讓小米遊戲本完全可以當一個商務本擺在辦公桌上。事實上,在拿到小米遊戲本的幾天裡,我有超過一般的時間是拿它來進行辦公的,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感覺到什麼不適。

當然了,既然是遊戲本,有一樣東西肯定是不能少的——燈。

雖然沒 Alienware、ROG 那樣誇張,不過小米遊戲本該有的燈還是有的,其中左右兩個各有一個燈帶,鍵盤不是 RGB,不過 4 分區調光加上豐富的燈光效果還是有挺高的可玩性。

小米遊戲本預裝了一個叫做「小米遊戲盒子」的軟件,在這裡可以對燈帶和鍵盤燈的樣式進行調節。

同樣在這個軟件中,還可以檢測電腦的運行狀態,自定義鍵盤左側一排宏按鍵的功能。

中規中矩的「體型」,極為豐富的接口

小米筆記本的機身重量為 2.7 公斤,厚度為 20.9 毫米,這兩個參數在同類產品中算不上太出眾,但也算不上厚重,畢竟小米遊戲本配備了 TDP 45W 的 CPU 以及非 Max-Q 的 GTX1050Ti/1060 顯卡。

相對寬裕的空間為接口留下了更充裕的空間,小米遊戲本整機一共有高達 10 個接口,包括 4 個常規的 USB 3.0(Type-A 母口)、1 個 USB-C(5Gbps,支持視頻輸出,沒有 Thunderbolt 3)、1 個 HDMI、1 個標準 RJ45 千兆網口、1 個麥克風插孔、1 個耳機麥克風二合一插孔以及 1 個標準尺寸的 SD 讀卡器。電源接口位於機身後方,標配的適配器功率 180W(19.5V 9.23A)。

從接口上看,小米遊戲本唯一的遺憾可能是 Thunderbolt 3 的缺席,不過考慮到小米遊戲本本身的性能已經很強大,基本沒有外接顯卡的需求,沒有 Thunderbolt 3 也算不上多大的問題。

水準之上的屏幕,有驚喜的觸摸板

小米遊戲本採用的是一塊 15.6 英寸的 LCD 屏幕,IPS 面板,分辨率 1920X1090,NTSC 色域可以達到 72%,最高亮度 300 尼特,屏幕表面為霧面處理,不支持觸摸。我們這臺評測機的屏幕供應商為京東方,型號是 NV156FHM-N61。

顯示品質上,小米遊戲本的這塊屏幕都沒什麼可以挑的,色彩、亮度、漏光控制、可視角都比較出色,相比同價位部分遊戲本依然採用的 45% NTSC 色域的屏幕,小米遊戲本有著一眼可見的優勢。

需要提醒的是,小米遊戲本暫時沒有提供 120Hz 或者 144Hz 的高刷新率屏幕版本。考慮到小米筆記本的定價區間和它在外觀工藝上的投入,我們不覺得這有什麼大問題,不過我們還是希望小米之後可以提供高刷新率屏幕的版本,即使這會導致售價貴上幾百,應該也會有很多用戶樂於買單。

在邊框的控制上,小米遊戲本做得也還不錯,左右邊框只有 1 釐米左右,上邊框大概有 1.5 釐米,攝像頭位於「正常」的上邊框中間,屏佔比達到了 81%。在屏幕下方,可以看到一個「MI」logo,這也是小米遊戲本 A、B、C 三個面上僅有的一個小米標。

小米遊戲本的鍵盤在之前的小米筆記本 Pro 鍵盤的基礎上做了不少的改進,最大的變化是左側增加了 5 個自定義宏按鍵和一個「龍捲風」按鍵,同時 win 鍵盤移到了右側(有助於遊戲時防誤觸),電源鍵的觸感做了調整,用上了貼片式的微動。此外,小米遊戲本還在鍵帽上加了些弧度,敲擊的時候可以感覺更加貼手。

鍵盤手感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問題,作為一個平時主要使用輕薄本碼字的用戶,小米遊戲本的鍵盤給我的感覺是挺不錯的。小米遊戲本的鍵程為 1.8 毫米,算不上太長,不過配合清脆的回彈,敲擊的感覺還是很舒服的。

橫向比的話,小米遊戲本的鍵盤體驗讓我想起了 ThinkPad X1 Carbon,如果你經常會用電腦碼字,小米遊戲本的鍵盤應該不會讓你失望(說好的遊戲本呢?)。當然了,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外接個高品質的機械鍵盤依然是個更好的選擇。

觸摸板方面,小米遊戲本的表現有些超過我的意料。

小米遊戲本的這塊觸摸板面積非常大,官方數據是 6 英寸(對角線距離),目測和 13 英寸新款 MacBook Pro 差不多,表面覆蓋的是磨砂玻璃材質,觸感舒適。

小米應該還為這塊觸摸板用上了 Windows Precision 驅動,無論是定位、滑動還是多指手勢,小米遊戲本的觸摸板表現的都非常優秀,已經很接近 Surface 的水準了,此處可以點個贊。

性能:7 代標準電壓 CPU,GTX1060 獨顯

CPU 方面,小米遊戲本採用了遊戲本中最常見的 TDP 為 45W 的 HQ 系列 CPU,第七代 Kaby Lake 架構,有 i5-7300HQ 和 i7-7700HQ 兩個規格。

相比同為 Kaby Lake 的低電壓 U 系列 CPU(比如 i5-7200U、i7-7500U),i5-7300HQ、i7-7700HQ 的性能優勢明顯。和八代 U 系列 CPU 相比(比如 i5-8250U、i7-8550U),i5-7300HQ、i7-7700HQ 在跑分上的優勢不大,不過憑藉 45W 的 TDP,這兩款 CPU 的持續性能輸出能力還是要強不少。

Cinebench R15 跑分(小米遊戲本頂配版,i7-7700HQ)

在絕大多數遊戲中,無論是 i5-7300HQ 還是 i7-7700HQ,都不會成為制約性能的「瓶頸」。如果你的預算有限的話,其實完全可以考慮 i5 的版本,性價比更高。

不過,這裡有個我們不得不說的問題:八代標壓酷睿。

4 月 3 日,Intel 正式在國內發佈了八代酷睿、以 H 結尾的標壓型號 CPU,這一代的 TDP 依然為 45W,不過核心和線程數有所提高,其中 i5 從第七代的 4 核 4 線程升級到了 4 核 8 線程,i7 則從第七代的 4 核 8 線程升級到了 6 核 12 線程,並且增加了一個不鎖頻的 i9 型號。

如果你經常用電腦渲染視頻或者是從事其他對 CPU 線程數要求很高的任務,核心和線程數更多的 8 代標壓 CPU 的確有比較明顯的提升,特別是八代 i7 和 i9 的型號,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更推薦你考慮 8 代標壓 CPU 的產品或者是等待小米遊戲本後續升級到 8 代 CPU。不過如果你沒有這樣的需求,或者主要就是打遊戲的話,8 代標壓 CPU 的意義就沒這麼大了,小米遊戲本的 7 代 HQ 系列標壓 CPU 的性能已經完全可以滿足現在以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需求。

在顯卡上,小米遊戲本提供了 GTX1050Ti(4GB GDDR5)和 GTX1060(6GB GDDR5),二者都是「滿血」版,不是性能縮水的 Max-Q。

如果你主要玩英雄聯盟這樣的遊戲,GTX1050Ti 和 GTX1060 的區別並不大,不過如果是用來「吃雞」的話,GTX1050Ti 和 GTX1060 差不多是中畫質和高畫質的區別。預算足夠的話,我們建議大家買 GTX1060 的版本。

發熱和實際遊戲表現

對於遊戲筆記本來說,強大的硬件只是一個基礎,散熱表現對遊戲體驗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這是因為由於空間所限,一些遊戲筆記本在高負載運行時無法搞定 CPU、顯卡運行時發出的巨大熱量,進而導致 CPU、顯卡降頻,導致性能大打折扣。

為了搞定發熱,小米遊戲本採用了「3 + 2」的熱管設計,配備了兩個風扇,風扇採用了 S 形金屬扇葉和 12V 馬達,整個 D 面的上半部分是一個開孔率很高的進風口,出風口有 4 個(左右各有一個,後面有兩個)。

單從「堆料」看,小米筆記本的散熱系統在遊戲本中也屬於比較「豪華」的那一類了,一些採用 GTX1070 的遊戲本散熱規格也不過如此,考慮到小米遊戲本的顯卡最高是 GTX1060,理論上散熱應該問題不大。

此外,為了搞定高負載下的發熱,小米遊戲本還增加了一個「龍捲風」模式的功能(位於鍵盤左上角),打開後,電腦的風扇會以很高的轉速運行,可以快速散熱掉電腦內部的熱量。

為了探究小米筆記本的極限散熱表現,我們也同時使用 AIDA64(單烤 FPU)和 Furmark(1024X768,AA 關)進行了「雙烤」測試。需要說明的是,「雙烤」是一個極限狀態下的散熱表現,日常使用中,再怎麼打遊戲、渲視頻,也是達不到這個強度的,大家不要用「雙烤」時的數據來推日常使用的表現。

打開「龍捲風」模式,室溫 20 度左右,在「烤」了 20 分鐘後,小米遊戲本的 CPU 和顯卡都沒有出現明顯降頻,特別是 CPU,全程主頻可以穩定在 3.1GHz,在遊戲本中也屬於很難得的數字。另外,在「烤機」過程中,除了鍵盤中間那塊有點熱,整個 C 面的其他地方都感覺不到太多發熱,完全不用擔心 C 面變成「鐵板燒」的情況。

實際遊戲中,《絕地求生》最高畫質下幀率在 70 上下(駕駛載具時 80 上下),中等畫質下在 110 上下(駕駛載具時接近 120),遊戲體驗流暢,沒有任何卡頓情況的出現。

單機遊戲方面,我們測試了《幽靈行動:荒野》,最高畫質下可以穩定到 30 幀,遊戲沒有出現卡頓。

連續打遊戲一小時,小米遊戲本的 C 面並沒有明顯的發熱感,不過遊戲中明顯能夠感覺到風扇的高速運轉。如果是玩 FPS 遊戲的話,不戴耳機會影響聽腳步聲。

一款融入商務本體驗的遊戲本

小米遊戲本提供了 4 種配置可選,售價從 5999 元覆蓋到了 8999 元,其中性價比最高的應該是 6999 元的版本,i5-7300HQ 和 GTX1060 足以保證優秀的遊戲體驗,購買後建議大家再額外加一根 8GB 的內存條(700 元左右)。

作為一款「正經」的遊戲本,小米遊戲本有著均衡且足夠強大的配置,配合優秀的散熱和同價位水準之上的屏幕,這讓它是一款遊戲體驗優秀的遊戲本。不過在競爭激烈的遊戲本市場,小米遊戲本並不是所在價位唯一一款遊戲體驗優秀的產品,少數品牌在這個價位甚至已經能買到採用八代 CPU 的型號了。

相比眾多的競爭對手,小米遊戲本最大的區別是它「非遊戲」的部分。

簡潔的設計、豐富的接口、舒適的鍵盤和觸摸板讓小米遊戲本在遊戲之外,還可以承擔部分商務本的角色,這就大大豐富了小米遊戲本的使用場景。如果你想要用筆記本電腦偶爾來「吃個雞」,同時又不願意專門為了玩遊戲而買一臺造型誇張的遊戲本的話,小米遊戲本就是目前不多的幾個優秀產品之一了。


極客公園


1.做工用料紮實,不存在偷工減料,記得以前有個車碾壓小米筆記本的視頻,完好無損!

2.外觀新潮,個性化十足!特別是超極本,觀感,體驗極佳!

3.超極本十分輕薄,便於攜帶。

4.屏幕分辨率很高!觀感不錯。

5.價格稍便宜!同配置,價格比其它品牌便宜幾百(除超極本以外)

6.遊戲本散熱好!音響也很大!

我就做一款推薦:小米筆記本Pro15.6 GTX版(5999元)

該筆記本依舊是沿用了前代產品的模具,在重量、外形上沒有做出什麼改變,最大的變化即是將原來的MX150升級為了GTX1050 MAX-Q。

Max-Q是NVIDIA專門針對輕薄遊戲本推出的解決方案,它能找到每一個負載狀態下性能/功耗比最高的平衡點,來實現儘可能的功耗發熱縮減和性能的平衡。通過這樣的調整,原本TDP高達75W的GTX 1050可以降低到30W左右,發熱也大幅度降低,整體保持最平衡的狀態。所以裝備了GTX1050 MAX-Q獨立顯卡實際功耗比MX150高不了太多,但有遊戲性能幾乎能有翻倍的提升。

為了最大化發揮i7-8550U的潛力,小米筆記本Pro GTX版還採用了一項名為“CPU性能增強模式”的技術,通過調整CPU的睿頻特性(增加處理器TDP上限使處理器可以長時間保持在最高睿頻),為重度辦公用戶帶來20%以上的性能提升,辦公體驗可與7代標壓筆記本不相上下。強大而高效的多任務處理能力,能讓你近乎實時地創建、編輯和共享圖形渲染及視頻內容。

二、外觀:超輕薄設計 15.6寸厚度僅為16mm

外包裝依舊是小米一貫的極簡風格,正面除了一個小米筆記本Pro GTX版的效果圖之外,其他部分都是一片雪白雪白。

小米筆記本Pro GTX版整個機身都採用了鎂合金骨架,全金屬機身,鋁合金板材厚度比同類產品要更厚25%。三圍尺寸360x243x16.9mm,機身淨重約1.95kg。

15.6英寸的IPS防眩光屏幕、分辨率為1920x1080、亮度為300流明、72%NTSC色域。

屏幕頂部是100萬像素攝像頭和陣列麥克風,可以滿足日常視頻以及通話的需求。






JI客之家


如果明天不在CJ上發新機器,那麼完全不需要考慮小米遊戲本。

高配低配情況一樣,就不分頭舉例了,以8代6核的Core i7-8750H+GeForce GTX 1050~1060這個配置段舉例。

首先是小米遊戲本沒有這個規格。很多朋友會說,小米發這個本子的時候,剛好錯過了Coffee Lake的這撥處理器發佈,很快就會升級到8代的。但實際上,幾個月過去了,最快也要CJ上才會發佈,8月中才會上市,人家都買了4個月了,小米憑什麼後發先至!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與小米自身供應鏈控制能力有限密不可分。

當年雷軍拿下供應鏈負責人,親自上陣,才解決了手機的供應鏈問題,從小米6開始打翻身仗,被人說飢餓營銷的事業少了很多。實際上,PC的供應鏈比手機簡單很多,核心零組件(CPU、內存、硬盤)控制只有幾個很少的供應商,而且利潤很高,代工廠很難搶在品牌前面拿到控制權,反而PCB、GPU、屏幕,代工廠掌控力高一些。對剛剛進入PC產業鏈的小米來說,早8代酷睿發佈前1周推出配7代酷睿的小米遊戲本,直接顯現出在代工廠前面的超級弱勢地位,沒量沒現金沒話語權,所以人家給什麼垃圾都要照單全收。

雖然沒有最新的處理器看似是一個問題,但背後能力的問題咱就不多踩和了~~同樣情況也出現在華為/榮耀的產品上。8代U的處理器馬上就1年了,ODM早就清空了7代的U,自然8250、8550滿天飛,到市場上就是8代酷睿的輕薄機型霸街。另外,越是輕薄機型,原廠和ODM爭奪得越厲害,要不全盤接受ODM的方案和供應鏈,要不原廠自己搞定,用足夠大的訂單砸趴下OEM,甩棄自己ODM玩。

沒有供應鏈掌控力的PC品牌廠商沒有生命力,在薄利潤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說完了產品背後的供應鏈問題,在回來說說具體在售的產品問題。7代7700HQ沒資本和8750H對磕的,只有和人家已經上市了一年的老機器比。即便高如Alienware,其15寸的產品也要給2000塊的官方折扣才好意思賣,市場上實際賣多少錢,大家可以自行jd。

Alienware的議價能力咱就不多說了,放下身段來看看戴爾旗下的G5。不說多的,同等8500元價格水平,G5用的可是OC版的GTX 1060,而為了控制機身厚度,上了Max-Q設計,便攜性上秒、性能上更秒。

更便宜的還有如雷神911SE鋼版和新911黑幽靈Pro,6000塊覆蓋到8000塊,CPU、GPU、屏幕,選擇餘地非常之大。再不濟還有聯想拯救者Y7000,GTX 1050 Ti給個7000元的折中價格,可以滿足各個消費階層的玩家,完全沒有小米遊戲本的立足之地。

所以還是那句話,如果CJ上小米還不能升級,那不僅是供應鏈力被看癟的問題,而且產品力也只有提鞋的水準了。

很多朋友可能不服氣,說小米的互聯網能力。但是不好意思,聯想能夠在7、8、9級市場提供從銷售到售後的支持,小米沒戲。PC產品的技術含量要比手機高,特別是作為開放平臺,想限制PC的使用模式和場景幾乎不可能,這也就意味著PC產品需要更多的教育消費者,使用門檻高了很多,需要更深入的渠道才能把產品優勢送下去、產品服務做上去。雷神這兩年遊戲筆記本算是相當不錯了,也還只能做到2~4層市場,上不去下不去的。Alienware、ROG基本上被框定在1、2級市場內,都面臨階級固化問題,小米沒有打破這種固化的能力和時間契機,最後一個窗口聯想趕上了,結果下去上不來了~


CHIP中文版


小米遊戲筆記本到底值不值得購買?

小米遊戲筆記本值得買。原因有:小米遊戲筆記本配置高,電競級性能怪獸;一款可以帶去上班的遊戲筆記本;散熱系統棒,外形低調,開機後高調;高精細防眩光高清屏;價格便宜,是同配置的外星人價格的一半等等。

小米遊戲筆記本是一款值得購買的產品。

我們來詳細解讀下:小米遊戲筆記本到底是一款什麼樣的的筆記本?

雷軍這樣評價它:一款可以帶去上班的遊戲筆記本,電競級性能怪獸。有小夥伴們說:它橫空出世,讓Boss們再也不因我上班帶的是遊戲本而不高興啦。我終於可以在辦公室裡光明正大的玩遊戲呢!感謝小米這麼棒的產品。

“一款可以帶去上班的遊戲本”到底是一款什麼樣的筆記本呢?

它就是:小米遊戲本


外形低調的小米遊戲本,但性能強悍,稱為電競級性能怪獸。它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它的配置是:英特爾 酷睿 i7 標壓處理器 NVIDIA GeForce GTX 1060 16GB DDR4 2400MHz 內存 256GB SSD+ 1TB 機械硬盤

買電腦首先看的就是CPU,那小米遊戲本搭載CPU英特爾 酷睿 i7 標壓處理器,是一款什麼樣的處理器呢?

英特爾 酷睿 i7 標壓處理器:第七代英特爾 酷睿 i7-7700HQ 基本頻率 2.8GHz 最高睿頻 3.8GHz 四核八線程處理器 三級緩存 6MB

其次看電腦的顯卡是什麼級別的,那小米遊戲本搭載的是NVIDIA GeForce GTX 1060,它性能怎麼樣呢?

NVIDIA GeForce GTX 1060:GeForce GTX 1060 6GB GDDR5 顯存

GeForce GTX 1060性能 比GeForce GTX 970M性能強大一倍。

再看電腦的內存條,小米遊戲本搭載是16GB DDR4 2400MHz內存,16GB 第四代的內存條頻率2400MHZ。再加256GB SSD+ 1TB 機械硬盤,讓你的電腦快如火箭般的迅速。

遊戲本看完主要的硬件配置,還要看什麼呢?

還要看散熱系統+鍵盤觸控板+顯示屏。

小米遊戲本搭載的是什麼散熱系統呢?它搭載的是冷酷散熱系統。冷酷散熱系統:是一套冷酷到底的散熱系統;

普通玩家看配置,高級玩家看散熱。對我們而言,散熱系統不僅是為了散熱而且能激發性能最佳表現。從進風區、熱量傳導系統到排放系統,全面突破,讓小米遊戲本整機散熱效率提升60%。

冷酷到底的散熱系統運用了【速冷】冷卻系統。

【速冷】冷卻系統:從熱力學角度重塑熱量釋放的每個環節: 內置3+2大直徑加相熱管和包圍式創新佈局,能將核心或關鍵發 熱羊 元熱量 迅速傳 遞 至 風扇區,獨特S形 渦輪金 屈扇葉 和 2VE 動馬達,迅速將熱量釋放到機身外。

【速冷】冷卻系統採用:四出風口設計,散熱效率+16%;金屬超菌S型市葉,2V臺機級別馬達;3+2包國式熱管,設計熱傳導能力+25%;不鏽鋼進風格樓,46%超大開孔率 ;外擴式機身設計,散熱面積+50% ;龍捲風按鍵,一鍵開啟高速散熱。

小米遊戲本搭載的是什麼鍵盤觸控板呢?鍵盤觸控板:全尺寸四分區背光鍵盤。

玻璃觸控板,可實現精準光標控制和多指手勢控制功能,如整屏滾動、程序切換、畫面縮放等手勢(微軟PTP clickpad技術 )

小米遊戲本配置的顯示屏是:屏幕大小:15.6英寸,邊框:9.9mm,屏佔比:81%

FHD全高清屏,分辨率 1920 × 1080(142 ppi),178°廣視角,300nits 亮度,16:9 寬屏,72% NTSC 色域,高精細防眩光。

小米遊戲本還能讓你輕鬆組建自己的工作站。可以連接2臺4K的顯示器。

看完配置,這麼棒的產品的價格多少了?是不是超級貴?

小米遊戲本5999元起,頂配版8999元是同樣配置外星人遊戲本價格的一半。

還想了解小米遊戲本的,請在下方留言。

喜歡的請關注 畢畢說科技,精彩不斷哦。


熊二書屋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各位,我是曉理,關注曉理的遊戲世界,為您持續帶來精彩的遊戲問答體驗

在3月27日,小米在上海發佈了兩款新產品,小米MIX2S手機和首次進軍遊戲本行列的小米遊戲本,看來小米看到了電競的勢頭真猛,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遇,

之前有很多網友吐槽小米Air系列帶不動,那麼這一款到底怎麼樣呢?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看看,小米這一款到底符不符合米粉的期待。

價格

頂配版的小米遊戲本價格為8999,常規版的有7999和6999以及5999,在目前的遊戲本市場行情來說,這個價格還是不算特別高的,我們可以對比,現在國內比較火熱的遊戲本系列

聯想拯救者R720、戴爾遊匣Master、惠普暗影精靈3Pro、微星GL62M、宏碁暗影騎士3進階版等他們的七代酷睿的獨顯版價格在6000-7000左右,而且配置還是i5+1050,但小米此前一直以手機為主導,價格都是比較低的,突然一下的價格飆升,還是讓不少米粉難以接受,但這個價格絕對不算高的。

配置

小米遊戲本配置:就拿頂配版來說吧,四核七代目,配備NVIDIA® GeForce® GTX 1060 6GB遊戲顯卡,,最高16GB雙通道DDR4內存和256GB SSD+1TB機械硬盤的組合,堪稱電競級性能怪獸。流暢度自然不用多說,在遊戲本行列這個配置算不上頂級,但絕對是高端的一位,

外觀設計

真的感覺我在給小米遊戲本做廣告,其實一分錢都沒給我,如果說配置和價格在市面上還是有點拿不出手的話,那麼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低調,輕薄”的設計理念,外觀與雷蛇有些想象,採用了雙風扇四熱管,以及四個散熱通風口和配套的散熱鰭片,

一般只有在GTX1070獨顯本身上才能看到如此豪華的設計。但這套散熱模塊能否幫助小米遊戲本長時間滿血運行而不降頻還有待考究。

總的來說,小米遊戲本無論是從給人的直觀感受還是電腦的性能都是非常好的,米粉有喜歡的我建議可以入手6999的常規版,應該是完全夠用的,當然如果有土豪玩家的話,我也不攔著,預計在發售的那一天,會被搶爆吧,這一直都是小米的趨勢及優勢所在。

不知道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呢?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意見,喜歡的話,歡迎點贊和關注哦


曉理的遊戲世界


我就買了小米遊戲本,可以給你說說感受。

首先,小米遊戲本的外觀很簡潔,A面沒有任何東西,就是一塊光板。大屁股的設計怎麼樣也是見仁見智。總結一下就是外觀算是低調,不張揚,


這臺遊戲本的處理器7代U,在這個8代U正在全面鋪貨的時候這臺遊戲本的CPU部分說實話有點過時了。但是我並不會用到一些專業軟件,對於CPU的要求並不高,日常玩遊戲也不會有啥差別。不過這的確是個槽點。

配置方面i5+1050ti的配置對於我來說已經足夠,如果有需要還能夠上更高的配置。這裡著重說一下,雖然是小米第一臺遊戲本,但是這做工真的是讓我驚訝了一下,一點都不粗糙,內部做的也很規整。對了對了,雖然不厚,但是很重!

還有就是風扇噪音問題。首先要說的是,遊戲本一般來說風扇聲音都不小。小米遊戲本在日常使用遊戲時的風扇聲音可以接受,算是正常。不過開啟強冷以後,額……就跟起飛一樣!

如果你對於CPU要求不高,單純的追求遊戲性能,喜歡比較低調的外觀,那麼小米遊戲本還是非常適合你的。

看過的各位小夥伴動動小手點個贊點個關注支持我一下吧,謝謝啦!


愛哭的虎爸爸


具體配置沒找到,就大概說下

7400+1066 價格6098的話,還是很不錯的,性價比很高。

神船某款8100+1066價格5999,兩者價格差不多,配置差不多,性價比都非常高,如果你是個米粉的話,買小米這款是個不錯的選擇。

7400四核四線,較高的主頻,帶1066沒多大問題,能夠暢玩幾乎所有遊戲(逆水寒除外,四路Titan加持都跟看西遊記後傳一樣)。


用戶3196357051


昨天(8月3日),小米發佈了最新的小米遊戲本八代增強版。我入手的是3月底發佈的遊戲本,今天正好看到這個問題,就再說說這個增強版的“前輩”吧——


小米遊戲本相比較於最初的小米筆記本 Air 以及去年的小米筆記本 Pro,還是沿用了金屬極簡設計風格( 並不是全金屬 ),質感不錯,四邊的邊角比較圓潤,觸控板口也沒有割手的感覺。


這次小米遊戲本的做工和設計上有了一定的進步,雖然是遊戲本,但是整機給人的感覺像是加厚版的輕薄本,沒有傳統筆記本那種張牙舞爪的造型,比輕薄本又稍微厚重一點,就像是雷總所說的一樣,可以帶去上班的遊戲本。


不過當你使用完一段時間後,絕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小米遊戲本淨重 2.7kg,加上電源適配器共 3.4kg,隨身帶著真的很重。。。( 我出差帶了一下感覺到了絕望。。。)


A 面繼續採用了無 Logo 的設計,能夠為了避免尷尬,還能夠方便個性化定製。


當然,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賣貼紙能賺錢。天線帶採用了比較隱蔽的凹槽設計。

( 這是小米筆記本 Air 的貼紙,遊戲本的應該也快上了 )


B 面是一塊 15.6 英寸,72% NTSC 色域的 IPS 屏幕,分辨率為 1920*1080,屏幕亮度為 300nit,可視角度為 178 度,屏幕邊框為 9.9 毫米,屏佔比為 81%,當然這個屏佔比並不高。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遊戲本的這塊屏幕與小米筆記本 PRO 上面的屏幕是基本一樣的,偏向於專業需求的小米筆記本 PRO 的屏幕經過實測和市場公認是比較細膩的,足以應付大部分的設計需求,所以小米遊戲本的屏幕比較良心。

但是像華碩的飛行堡壘頂配系列都已經採用了 120Hz 刷新率的電競屏,所以在屏幕方面小米遊戲本還有一些需要提升的地方。


小米遊戲本這次的設計還是比較獨到的,在 A 面和 B 面之間採用了隱藏式的轉軸設計,這在遊戲本當中的設計是比較少的。

因為傳統遊戲本都是那種傻大笨粗,不過僅限於遊戲本中設計出色,如果放在整個筆記本市場上,惠普幽靈 Spectre 也曾經採用過這種隱藏式轉軸設計,不過那是輕薄本。

C 面能這次小米筆記本的進步還是比較大的,鍵盤這次採用了 1.8 毫米的長鍵程,回彈力度與手感比較出色,並且在鍵盤表面有略微的凹陷,能夠讓手指更加貼合。不過小米遊戲本的關機鍵比較生硬,這應該是為了防止大家誤觸故意設計的。

當然,作為一款遊戲本,在燈光方面必須炫酷,小米遊戲本採用了四分區的炫彩背光鍵盤,並且在 D 面左右還各有燈帶,可以通過小米遊戲盒子來調節這些燈光的顏色,非常酷炫。


而在鍵盤的最左邊區域,還設置了六個按鍵,其中有五個按鍵是自定義編程按鍵,通過小米遊戲本自帶的小米盒子,就能夠自動設置這幾個按鍵的功能,你可以把其中某一個按鍵設置成一鍵叫外賣。。。

而最左上角有一個按鍵則是龍捲風按鍵,只要按下這個按鍵,風扇就會全速運轉幫助你散熱。


有一句話說得好,一般玩家看配置,高端玩家看散熱。這次小米遊戲本在散熱方面可是下了十足的功夫,它內置了 3+2 大直徑的加熱管和包圍式的佈局,S 型渦輪金屬扇葉和 12 伏的驅動馬達,實際散熱效果也確實不錯。


看看D面這個大大的散熱設計,我有點擔心麵包屑都能進去。。。


在接口方面,這次小米遊戲本的接口也非常的豐富,有四個 USB3.0 接口,一個 USB C 接口,耳機與麥克風接口,HDMI 2.0 接口,千兆網線口,三合一讀卡接口,基本上能夠滿足各種需求,但是依然沒有雷電 3 接口,這麼貴的小米比筆記本希望在下一代上能夠配備雷電 3。


在配置方面,這一次小米筆記本能說的並不多,小米遊戲本這次有四個版本,分別為

i7 16GB GTX1060 256G+1T( 8999 元 )

i7 8GB GTX1060 128G+1T( 7999 元 )

i5 8GB GTX 1060 128G+1T( 6999 元 )

I5 8GB GTX1050ti 128G+1T( 5999 元 )


這個配置其實也還不錯,但是有一個非常尷尬的缺陷,就是小米遊戲本頂配採用了 i7 7700HQ,要知道,小米遊戲本發售不久,第八代標壓的 i7 筆記本大批量上市,i7 8750H 筆記本隨處可見,這對於只採用了第七代標壓處理器的小米遊戲本而言是一個衝擊。

(順帶一提,8月3日的CJ上發佈的最新的小米遊戲本八代增強版,採用了i7-8750H,配合新升級的DDR4-2666高速內存,性能會有所提升。)


畢竟著名牙膏大廠 intel 首次為筆記本開啟了六核心的大門,這對於玩家來說誘惑還是不小的,如果是專業需求,做一些設計工作,渲染之類,非常考驗 CPU 的地方,那麼 i7 7700HQ 和 i7 8750H 還是有不小差距的,但如果是買來玩遊戲的話,差一代 U 還是能夠接受的,顯卡沒落後就 ok。


順帶提下測試數據。魯大師跑分 308351 分、AS SSD Benchmark 讀寫速度2647M/S、寫入 1280M/S、CINEBENCH R15 CPU 部分是 726 cb 都還算是不錯的數據。


最後總結一下,小米遊戲本的優缺點,

優點:做工精細、鍵盤手感出色、散熱良好;

缺點:沒上 8 代標壓,專業能力減弱,風扇口過大,容易進雜物,沒拆機經驗的小白用戶不建議入。

總得來說,小米遊戲本還算是一款十分不錯的筆記本,雖然不像小米手機那麼具有性價比,但能夠有如此功力確實沒想到,有缺陷,但面向遊戲群體能接受,買不買,看自己需求方向了。


下次有機會跟大家說說八代吧~


更多的筆記本、遊戲本測評,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差評(chaping321),等你哦~


差評



必須得說小米這款遊戲筆記本的配置是相當不錯的。標準電壓的i7處理器+16GB內存+256GB SSD+1TB機械硬盤+GTX 1060 6GB。這配置的15.6英寸筆記本通常傳統廠商都是在9000元以上,更別說帶ATMOS全景聲和背光RGB鍵盤了,即使小米宣傳的散熱不算多高大上,8999元的價格其實還算不錯,估計市面上也就神舟的同類筆記本要比它便宜了。

不過對於小米的筆記本個人一直持懷疑態度。首先小米之前的Air筆記本口碑並不算好;其次對於筆記本這樣的產品,廠商如果沒有技術實力的話,那麼在售後和維修是很麻煩的事情,而小米筆記本之前在這部分受到詬病較多;此外,從品質而言,個人還是覺得像戴爾、惠普、聯想這樣的廠商更為有保證!

所以個人認為如果預算足夠的話,還是推薦大家購買傳統PC廠商的筆記本產品,雖然看著似乎沒有小米筆記本性價比這麼高,但是真心會少一些購買後的麻煩。此外,現在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已經上市一段時間,雖然標準電壓的筆記本處理器還比較少,但是後續會有大量PC廠商跟進,小米很顯然不會推出太多型號的筆記本,給用戶選擇的餘地也比較少,從這個角度而言,傳統PC廠商的優勢還是比較大的!

而且從華為之前的Mate系列筆記本來看,似乎大家對這類非傳統PC廠商的認知度也不是這麼高,銷量什麼的也不夠好。個人估計小米也不會在這部分投入太多資源,更像是一種自我形象的展示和產品線的拓展。代工好找,售後難做,市場更不容易就這麼站穩腳跟!雖然小米這款筆記本看起來的確不錯,但是似乎也就是一錘子買賣,小米自己不會成為一個正兒八經的筆記本廠商,也不會有太多讓用戶選擇產品的餘地,個人覺得還是需要謹慎!


嗨與黑科技


小米筆記本怎麼樣,看看小夥怎麼說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a74e000359e25d224f8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