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和珅倒臺後,他的兒子豐紳殷德命運如何?

風雨向陽花


和坤是乾隆朝的寵臣,官至文華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他富可敵國,位極人臣,在乾隆朝屹立數十年不倒,精明強幹、八面玲瓏。他的兒子豐紳殷德卻很平庸,在事業上並無建樹,乏善可陳。嘉慶朝和珅貪弊案發後,被革職抄家,賜死獄中。他的兒子豐紳殷德命運如何呢?



豐紳殷德瀟灑英俊,父親又是乾隆的寵臣,乾隆帝對他也極為喜愛,親自為其賜名豐紳殷德,並把自己最寵愛的十公主和孝公主賜婚於他。豐紳殷德也夫憑妻貴,在朝廷出任御前大臣、內務府大臣等高官。

乾隆帝駕崩五天後,嘉慶即查辦和珅。十日之後,賜和珅白綾自盡。 和珅死後,豐紳殷德雖受到波及,但因是和孝公主的額附,嘉慶網開一面,赦免了他的死罪,仍保留了他的爵位。後嘉慶認為保留其爵位不妥,遂被奪爵,不得世襲,但仍賜予他散秩大臣銜,也就是皇帝警衛隊官員,這和孝公主的顏面也夠大的。


嘉慶七年,朝廷平定白蓮教,分封大臣,豐紳殷德被晉升公爵。好景不長,公主府管家狀告豐紳殷德謀反而且在國喪期間產女。經查,豐紳殷德謀反實屬子虛烏有,只不過是管家誣陷,而國喪期間產女屬實。嘉慶大怒,削去豐紳殷德的官職,軟禁家中。

嘉慶十一年,豐紳殷德復出,出任正白旗蒙古副都統,一年後調任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嘉慶十五年,晉升公爵。同年病逝,得以善終。


歲月是一條河流


個人命運不算差,僅僅是病故,相比於他爹和珅的賜自盡來說。不過豐紳殷德36歲就溘然去世,估計也與和珅倒臺後的情緒壓抑相關。

和珅很聰明,許多不法事情不讓豐紳殷德參與,故而自己倒臺後,沒有查處到什麼豐紳殷德不法的事蹟。

一方面,我想他應該意識到自己難以善終。另一方面,豐紳娶了十公主,也就是固倫和孝公主,成為皇親國戚。和珅得到的乾隆的恩寵,可以說舉朝無二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弘曆給和珅的兒子賜名豐紳殷德,並且,

指為十公主之額駙。賞戴紅絨結頂。雙眼孔雀翎。穿金線花褂。

政治婚姻看似風光,實際上諸多壓力。兩人生活美滿,但也有不對等之處,性格差異大,

十公主性剛毅,能彎刀弓,少嘗男裝隨上狡獵,射鹿麗黽。而豐紳殷德則持重老成,不苟言笑。

公主畢竟是公主,據資料記載,豐紳殷德犯了錯誤,公主霸道,豐紳殷德時常下跪認錯,和珅倒臺前也得伺候和巴結著這位兒媳。嘯亭續錄記載,

一日積雪,駙馬偶弄畚鍤作撥雪戲,公主立責之,曰:汝年已逾冠,尚作痴童戲耶?長跽請罷乃已。

嘉慶十五年(1810年),豐紳殷德去世,終年36歲。而十公主相對活得比較久,道光三年(1823)去世,終年49歲。實際上,無論是豐紳殷德還是固倫和孝公主,都是政治交易和鬥爭的犧牲品,可稱不幸。

試想,這樣的婚姻會有真感情在嗎?只有當事人知道了。

我想是無大於有的。


秦右史


最討厭有些作者滔滔不絕的獎,事情很簡單他非要說出花開,來吸引人來看其實結果大家都知道,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以下是豐紳殷德的生平

  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九日(1775年2月18日),豐紳殷德出生;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15歲時,同乾隆帝的小女兒固倫和孝公主結婚;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授散秩大臣;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擢正黃旗護軍統領;

  乾隆六十年(1795年),兼內務府大臣;

  嘉慶元年(1796年),總理行營事務;

  嘉慶二年(1797年),授正白旗漢軍統領,仍兼漢軍統領,監督崇文門稅務。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賜死,豐紳殷德被奪職,削奪伯爵爵位,保留散秩大臣頭銜;

  嘉慶七年(1802年),清廷以平白蓮教而大赦天下,豐紳殷德得以恢復伯爵;

  嘉慶八年(1803年),削去散秩大臣職務和伯爵爵位;

  嘉慶十一年(1806年),授頭等侍衛,擢副都統,賜伯爵銜;

  嘉慶十五年(1810年)五月,豐紳殷德病逝,終年36歲。
實在是沒找著,就先拿寶強頂一下


影視劇搬遷大隊長


豐紳殷德是和珅的獨子,很受乾隆爺的待見,被欽點為駙馬,並將自己最喜歡的固倫和孝公主嫁給了他。和珅為迎合帝意,操辦婚禮時極盡奢華。 儘管是政治婚姻,但這小兩口尚能相濡以沫,彼此恩愛,感情也算融洽,固倫和孝公主還為豐紳殷德生了兩個女兒。


豐紳殷德因其父親而而尊貴,也因其父親而迎娶了十公主後,此後飛黃騰達,一路飆升,至乾隆六十年正月,已升為內務府大臣。 但是,潛在的危機也是在這個時候悄然降臨的。也是在這一年,乾隆主動退位做了太上皇,十五的阿哥顒琰登基,是為嘉慶皇帝。又過了四年即公元1799年,乾隆駕崩,舉國都沉浸在悲痛的海洋中,然而沒過半個月,嘉慶帝就義正辭嚴地宣佈了和珅20條大罪並賜其自盡,按其罪行,其家人也應該被治罪。



由於十公主在哥哥嘉慶面前苦苦哀求,豐紳殷德才逃過大劫保住了性命,還保留了一個散秩大臣職銜,其它官職盡皆免去。倖免於難的豐紳殷德是養尊處優的公子哥,經此沉重的打擊,意志逐漸消沉下去,天天無精打采,後來整日喝酒,在酒精的麻痺下苟延殘喘,不關心任何事。直到三年後,嘉慶皇帝因平息了白蓮教起義龍顏大悅,在大封群臣的同時,又將自己的妹夫豐紳殷德晉升為公爵。


真是禍福無常,第二年,公主府裡有人悄悄向嘉慶打小報告,說是豐紳殷德有謀反的意圖,對十公主也大不敬! 嘉慶皇帝立馬進行了緊鑼密鼓地調查:結果是謀反子虛烏有,但大不敬是真!——在國喪期間,妹夫竟然與小妾生下了一個女兒,顯然是對自己妹妹的不忠,嘉慶將豐紳殷德下放到遙遠的東北去當了個小官。

豐紳殷德又恢復了消沉狀態,情緒更加低落,也是在這一年,他生了一場大病,十公主知悉後,央求哥哥讓駙馬回京治療。嘉慶拗不過妹妹梨花帶雨般的糾纏,最後允許豐紳殷德回京看病。得知消息後,豐紳殷德連夜動身,趕往京城,但是因為病情過重,死在回京的旅程途中,這一年,豐紳殷德才35週歲。


希望星晨58298869


豐紳殷德是和珅的獨子,其實和珅在40多歲的時候,還有了一個兒子,但是沒幾天夭折了。

和珅獨子豐紳殷德的名字還是乾隆爺給起的,乾隆爺對他也是很喜歡,後來將自己最喜歡的固倫和孝公主嫁給了豐紳殷德,當時大婚場景,極盡奢華。

雖然是政治婚姻,據史書上說倆人還算是相濡以沫,彼此感情還不錯,固倫和孝公主生了兩個女兒,和珅家沒有直系後代。

和珅被嘉慶處死後,對他兒子豐紳殷德還算是網開一面,畢竟是自己的親妹夫,要了他的性命沒法對妹妹交代,便免去職務,但保留爵位,“留伊伯爵,即令豐紳殷德承襲,在家閒住,不許出外滋事。”生活過得還是很愜意。

後來嘉慶皇帝意識到豐紳殷德生活太滋潤便以“升官”的名義被髮配到內蒙古,只許隻身前往,不能攜妻帶子,他在哪個叫做烏里雅蘇臺的地方,待了不到四年就死了,嘉慶十五年(1810年)去世,年僅36歲。

據說豐紳殷德繼承了和珅的聰明,說話辦事滴水不漏,在和珅被處死後,他處於旋渦之中,但仍躲過明槍暗箭,除了固倫和孝公主的助力,他的聰明也可見一斑。


暖暖i生活


當嘉慶派人到和府抄家的時候,和府上下慌作一團。有的人慌亂逃走,有的人被抄家的架勢嚇得呆立不動。作為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也被眼前的一切嚇得無所適從。跪著聽完抄家的旨意後,豐紳殷德長跪不起。

和府被抄沒的家產,很快被送入大清國庫。和府的房屋除了留了一部分給和孝公主和豐紳殷德繼續居住,其他的都賞給幾位親王居住。可見和珅的罪行,雖然讓豐紳殷德失去了偌大的和府,但是並未被株連。其實這不光是公主求情的功勞,一部分還源自和珅。

在嘉慶皇帝徹查和珅的整個案件當中,發現其子豐紳殷德彷彿就是一個局外人。他不曾參與,甚至都不知情。這也是嘉慶皇帝后來留下豐紳殷德一條性命並保留其爵位的主要原因。可見和珅自己雖然一直貪贓枉法,卻一直教育自己的兒子做個正人君子。不過和珅給予豐紳殷德的愛,遠不及他給兒子帶來的傷害。

自從和珅出事以來,豐紳殷德就像換了一個人。每天鬱鬱寡歡,也許在和珅入獄之前,他一直是兒子豐紳殷德心目中的榜樣。而如今,豐紳殷德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父親的真實面目。隨著和珅倒臺,和家的一切事務幾乎全落在昔日養尊處優的公主身上。此時的和家一落千丈,經濟上入不敷出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了節省開支,公主不得不辭退公主府的家丁。就連公主府的管家也沒能擺脫被辭退的命運。為此管家對和家人懷恨在心,據《清史稿》中《和珅傳》記載,公主府長史奎福稱豐紳殷德演習武藝圖謀不軌,欲害公主。後來經嘉慶皇帝查實,這是誣告,豐紳殷德清白得以歸還。但是固倫和孝公主從一個金枝玉葉變成一個整日為家庭生計發愁,整日為自己的丈夫擔心倒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和家敗落,不能不說是受和珅所牽累。


小方說歷史1990


過得挺好

和珅被賜死後,豐紳殷德必然會受到牽連,但由於他是固倫公主的丈夫,嘉慶皇帝的親妹夫,所以受到的處罰相對而言已經很輕了。

嘉慶皇帝認為和珅已經被處死了,豐紳殷德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如果按照舊例,像豐紳殷德這種情況的是應該革職查辦,甚至丟掉性命的。但是他畢竟是個駙馬,還是先帝最寵愛的固倫公主的丈夫。如果真把事情做絕了對固倫公主也沒法交代,

於是下令,“留伊伯爵,即令豐紳殷德承襲,在家閒住,不許出外滋事。”

就是說寬大處理,留住了豐紳殷德的爵位,命他在家裡待著,不要到處溜達。

這個處理結果說實話倒像是獎勵一樣,領著伯爵的薪水,啥也不幹,每天在家待著玩兒就行了。不知道多少王爺貝勒巴望著這種生活呢?

沒過多久嘉慶帝就回過神來了,合著處罰了半天,這豐紳殷德過得比之前還更滋潤了,這像話嗎?於是又下令革去其爵位,讓他幹活去。

幹啥活呢?給了個散佚大臣的職位,所謂的散佚大臣就是皇宮警衛部隊的管理人員,官階不低,從二品。王公貴族的年輕二代們基本都幹這個。

豐紳殷德繼承了和珅的才幹,為人處世滴水不漏。在職期間很快又得到了嘉慶皇帝的賞識,迅速得到了提拔,擢升為頭等侍衛,正白旗蒙古副都統。

說實話,和珅死後的豐紳殷德一直處在牆倒眾人推的漩渦中心,朝野上下無數雙眼睛都在死死盯著他犯錯,迫切希望從他這塊肥肉上撕下一塊肉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居然還能夠以一個罪臣的身份重新得到嘉慶帝的信任和賞識,真是非常不容易的。

更難能可貴的是,自打豐紳殷德和固倫公主結婚以來,二人的關係就十分融洽。在他處於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也是多虧了固倫公主的助力才得以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甚至當有人誣告豐紳殷德意欲謀反,加害公主之時,嘉慶帝都是當笑話一樣在聽,這倆人的感情是出了名的好,怎麼可能加害對方呢。

1807年,豐紳殷德調為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同年加封伯爵銜。

1810年二月由蒙古返京養病,加封公爵銜,同年五月病故,時年三十六歲。

13年後,固倫和孝公主也在京病故,終年49歲。


大昱


再說正題之前先看二個事件:

一、1780年5月20日,乾隆爺見到一個五歲的小孩子,這個孩子長的眉清目秀,俊俏而又機靈,喜歡的不得了,當即給他賜名豐紳殷德,滿語意為“福裕”,即希望他能福裕永駐,福壽延綿。乾隆皇帝在給他賜名的同時將他指給了十公主和孝公主做額附。

二、固倫公主是什麼?根據清朝祖制,只有皇后嫡出的女兒才能稱為“固倫公主”,而普通嬪妃所生的庶出女兒只能稱作“和碩公主”。庶出的和碩公主自然要比人家嫡出的固倫公主矮一個頭。 乾隆爺這麼疼愛十公主,自然是不能讓她受得半分委屈。

在豐紳殷德與和孝公主15歲的時候,乾隆頒佈聖旨讓他們完婚。之後的生活夫妻倆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真可謂是一對恩愛的模範夫妻。

以上二事件就能說清1799年和珅被賜死後,豐紳殷德未受株連。

下面我們再說下豐紳殷德:

1775年2月18日,豐紳殷德出生;全名叫鈕祜祿.和珅。

1789年,15歲時,同乾隆帝的小女兒固倫和孝公主結婚;

1790年,授散秩大臣;所謂的散佚大臣就是皇宮警衛部隊的管理人員,官階不低,從二品。王公貴族的年輕二代們基本都幹這個。

1794年,擢正黃旗護軍統領;

1795年,兼內務府大臣;

1796年,總理行營事務;

1797年,授正白旗漢軍統領,仍兼漢軍統領,監督崇文門稅務。《清史稿》載,豐紳殷德與和孝公主婚後育有一子,可惜這孩子1797年不幸夭折。此後,和孝公主再也沒生過孩子。

1799年正月,和珅賜死,隨著抄家繼續深入,又搜出正珠手串200多掛,正珠朝珠一掛,不僅數量比宮廷裡收藏的還多,質量更是比御用的還好,免去了豐紳殷德世襲的伯爵爵位,賜給他一個三等輕車都尉的閒差。

嘉慶還嚴厲申斥妹夫,令他“只許在家閒住,不許外出滋事”。

1802年,清廷以平白蓮教而大赦天下,豐紳殷德得以恢復伯爵;

1803年,削去散秩大臣職務和伯爵爵位;

1806年,授頭等侍衛,擢副都統,賜伯爵銜;奉命離京赴荒寂苦寒的烏里雅蘇臺任職。史料對他這段經歷評價頗高:“星馳瀚海,日近斗魁,秉公執法”。

1810年5月,豐紳殷德病逝,終年36歲。


豐紳殷德無子,兩女皆侍妾所生。後來,固侖和孝公主領養了一個兒子,取名福恩。福恩承襲了和家三等輕車都尉世職,並得到了嘉慶帝以及其後繼者的關照。


我是美麗青春您真痘:如您支持我的觀點,請點贊和轉發。所有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


美麗青春您真痘


和珅為人所知的是他愛財如命,能說會道,並深受乾隆喜愛。其實,和珅也是歷史上有名的男才子,美男子。其子豐紳殷德繼承了家父的美貌,並因和珅受寵的關係,被乾隆指婚,娶了固倫和孝公主,固倫和孝公主是誰?那可是乾隆最寵愛的公主啊!由此可見,乾隆對和珅父子的寵愛程度非同一般。



然而問題來了,和珅和豐紳殷德兩人的名字大相徑庭,初聽完全想不到是一對父子,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有書君為大家解開這個謎題。


首先來說說名字的由來。豐紳殷德是乾隆御賜的名字,寓意興旺。若不是和珅受寵的緣故,哪來豐紳殷德的名字?因為愛屋及烏,剛出生的豐紳殷德自然而然地,也成為乾隆褒獎的對象。


其次,和珅是有正規滿族血統的正紅旗,身為八旗子弟,當然是滿族姓氏了。和珅的全名是鈕祜祿.和珅,而豐紳殷德的全名是鈕祜祿.豐紳殷德。兩人同姓鈕祜祿,所以名字也無不妥了。



和珅父子在金錢,地位上都有了,然而後來為何和珅會被賜死呢?和珅死後豐紳殷德如何呢?待有書君慢慢道來。


1799年,乾隆駕崩,嘉慶繼位。繼位的嘉慶對和珅的態度和父親乾隆截然不同,他並不喜歡這位慣會阿諛奉承的大貪官。登帝后,嘉慶便借和珅守靈的間隙將他軟禁,後經群臣列出的各種罪狀,將他賜死,並沒收家產。


慘遭鉅變的豐紳殷德雖未被父親連累,但不可能全無影響,所幸因為固倫和孝公主的關係,豐紳殷德被保留了爵位,但意氣風發之態不勝從前。他惶惶不可終日,謹言慎行。好在幾年後,嘉慶攻破白蓮教,舉國歡慶,群臣晉封,豐紳殷德也在嘉獎之列,苦熬多年的他終於迎來了出頭之日。



本以為鹹魚翻身的豐紳殷德會改頭換面,結果卻在國喪期間寵幸侍妾,並還生下了孩子,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士可忍,孰不可忍。嘉慶下令將豐紳殷德革職查辦,並軟禁起來。


歷經父親賜死,家產被抄,加官晉爵,再被軟禁的豐紳殷德終是沒了出頭之日,一病不起,最後命喪黃泉,年僅35歲。可憐了固倫和孝公主,年紀輕輕就守寡。


縱觀豐紳殷德短暫的一生,輝煌過,也低谷過,堅強過,也頹廢過。他在父親和珅的庇佑下,官運亨通,前途無量,然而隨著和珅的倒臺,他的前程也轟然倒塌。好不容易得到的封爵機會,卻又因自己縱情聲色而白白流失,正應了那句:因果不虛,報應不爽。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比什麼都實在。因為你做的每一件事,終有一天會以結果的方式體現在你的身上。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豐紳殷德一生大起大落,因他爹顯赫一時,也因他爹,憂鬱而終。享受過榮華富貴,也體會過人情冷暖。不枉來世間一遭!!!

豐紳殷德出身身世顯赫,他的父親是乾隆年間大貪官和珅。仗著乾隆的寵幸,和珅位極人臣,豐紳殷德也跟著沾光,不僅名字是乾隆親自賜予的,而且還娶了乾隆最寵愛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貴為額附。



然而,隨著乾隆的駕崩,嘉慶皇帝上臺,分分鐘就把和珅給法辦了,豐紳殷德因為十公主的關係,雖然死罪免除,但是之前的各種賞賜、爵位全部被剝奪。自己也被關在家中,不準外出。



豐紳殷德一下子從天堂跌到地獄,心裡備受打擊。從此整日借酒消愁,麻醉自己,甚至於在國喪和守孝期間,臨幸妾室生下一女,更是遭來嘉慶的痛恨。但礙於妹妹固倫和孝公主的關係,並未處罰他。

但是,豐紳殷德一直呆在京城,嘉慶看見就煩,於是嘉慶就找了個機會,恢復了豐紳殷德的官職,但是把他發配到了烏里雅蘇臺軍中任職,卻不允許公主隨行。

外調的豐紳殷德此時已是萬念俱灰,知道有生之年,皇帝是不會寬恕他了,整日飲酒消愁,身體每況愈下,三年後,豐紳殷德便在家去世,時年三十六歲。

豐紳殷德出身富貴,長相俊美,二十多歲達到人身巔峰,此後急轉直下,在世人的冷眼旁觀下走完短暫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