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航母最怕什麼?

選擇正能量


航母最怕什麼?當然是另外一艘航母

設想中打航母的思路有很多,有用反艦導彈的,有用彈道導彈的,伊朗人還演練用小艇和特種部隊去打航母的鬧劇的。但問題的關鍵在於,人家航母是個靶子,乖乖的海上等你來日嗎?

伊朗人還用小艇演練打航母呢,怎麼樣怕了吧

航母最強大的是什麼?就是其高度的機動性!

整個航母編隊可以進行25節以上的巡航速度快速推進,可以飆出30節以上的高速,整個航母編隊可以一晝夜間進行上千公里的機動。

派岸基戰機攻擊,是個不錯的注意,但是具體操作很麻煩,陸基機場不能動,位置固定且已知,而且一個機場容量和出動能力有限,需要多個基地機場同時出擊才行,這又影響作戰距離和調度。航母完全可以找個較好的進攻方向,通過靜默航行、夜間航行等隱蔽行動,從陸基機場戰機作戰距離之外發動攻擊,然後迅速撤退。始終可以佔據主動優勢,更不用說二戰的時候就有的航母穿梭轟炸戰術,提升航母打擊範圍。杜立特轟炸東京以及小澤治三郎的馬里亞納海戰,都是運用穿梭轟炸的戰術,艦載機空襲後不返回航母,降落在其他機場,從而擴大航母攻擊距離,在對方攻擊距離外發動攻擊

潛艇進行隱蔽伏擊是個不錯的注意,但是前提是潛艇要獲知航母的行動路線,一個航母編隊巡航速度都是25節,要想追上進行搶佔優勢陣位進行攻擊,需要跑出30節的速度,這個常規潛艇根本追不上,核潛艇可以追的上,但是以這個速度航行,自身噪音將會上升到非常高的水平,很容易被發現。而一個航母編隊擁有空中、水下和水面的立體反潛網絡,本身具有極強的反潛能力,想要這樣的追趕,不要變成獵人與獵物角色互換。所以除非撞大運,正好碰到對方航母編隊在自己航行線路上進行預先伏擊,要不然指望核潛艇反航母也是極其不靠譜的事情。

而航母的另一個重要屬性就是,戰場信息的感知能力。

由於地球是圓的,有地球圓曲率存在,水面艦艇哪怕雷達性能再好,對於水面目標搜索距離也就只能是50公里左右。而航母可以通過艦載預警機,可以輕鬆的在獲得半徑300~500公里範圍內的戰爭信息,這是天然的信息不對稱性。而且航母還可以派遣艦載機,輕鬆敲掉脫離戰艦防空火力掩護,試圖進行偵察的直升機等,限制水面艦艇編隊的信息獲取能力,雙方的戰場信息獲取方面是天然的不對稱性。

為此前蘇聯老毛子時代耗費巨資搞了神話衛星監測系統,把大功率X波段雷達搬到衛星上來進行彌補,但是耗費非常大,即使是用核電池也就不到半年的工作壽命,而且現在人家還有標準-3導彈可以打衛星。

歸根到底,航母是進攻型武器,擁有戰場主動權

進攻需要什麼?良好的偵察,機動性和靈活性,以及突擊的攻擊力。這方面航母是天然的進攻型武器,他擁有強大的戰場信息獲取能力,高度機動性,艦載機可以對上千公里遠的目標展開空襲,投射數百噸的爆炸物。

對於戰爭來說,進攻方擁有戰場主動權,冷兵器時代就知道騎兵衝擊擺好陣勢的步兵方陣是自尋死路,但是為什麼騎兵野戰無敵?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坦克還是陸戰之王,這就是進攻武器與防禦武器的區別,這也是為什麼蘇聯紅海軍繞了這麼大的一圈,最後還是走航母路線。庫茲涅佐夫號和瓦良格號,蘇聯紅海軍的絕唱

所以航母最怕的是什麼?始終是另外一艘航母,只要不知道對方的確切位置,就永遠有戰場變數,就要隨時擔心會不會從某個意想不到的角度和地方,在某個關鍵的時間點攻了過來。比如說,中途島海戰所謂“命運的五分鐘”。


五嶽掩赤城


航母作為鋼鐵巨獸,在海軍艦隊中是無敵的存在,其超強的動力系統,以及艦艇上各種先進的儀器,使其成為當之無愧的“海上霸王”。

但就是這麼一個龐然大物,最怕的不是導彈,而是海洋中的一種生物——水母。

雖然水母是海中常見的軟體動物,但是一旦水母氾濫成災,就能使萬噸級的航母陷入癱瘓。

這可不是空穴來風,由於澳大利亞海域的水母數量較多,美國“里根號”航母在造訪澳大利亞的途中,其水下進水口吸入了大量水母,堵塞了壓縮機管道,使冷卻系統發生故障,導致航母上的發動機因為過熱而出現問題,險些癱瘓在海上。最終航母被迫停運數天,美國派遣了專家對航母水循環系統進行維修,花費了上千萬美金,才解決了這個故障。

所以說,別看水母不起眼,但往往“柔”才能克“剛”啊。不過,吃貨們則表示:水母算什麼?只要國家需要,保準把它吃成保護動物。

哈哈,小夥伴們,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科技公元,帶你瞭解最創新的技術,最創意的產品。


科技公元



航母最怕什麼?

首先,現在的軍艦、航母抗沉性特別好。十枚魚雷也未必能擊沉航母。

有沒有讓航母畏懼的武器。只需一枚,就能讓航母葬身大海?

只有兩種武器。是航母的剋星:


一是核魚雷。核魚雷就是魚雷與微型核彈的結合體。只需一枚命中,便能擊沉航母。

二是彈道導彈。眾所周知,彈道導彈只能攻擊固定目標。中國研發的東風21D彈道導彈是專門剋制航母的利器。俄羅斯和歐美都沒有該技術。中國的反航母彈道導彈東風21D獨步天下。並且幾乎不可攔截。



楊朱學派


你好,我是齊奧爾科夫,你的問題我來回答。

從哲學角度來看,有“矛”即有“盾”。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武器沒有缺點,沒有剋星。對於航母來說,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航母作為海上的巨無霸,其在海上行動時很難隱藏。所以各種偵察手段其實是很容易發現它。航母怕被“斷炊”。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航母上及其編隊上擁有各類艦員,因此需要耗費各種燃料、食品、彈藥和物資等。一旦伴隨航母遠航的綜合補給艦被擊沉,航母就很難進行遠程的大範圍機動。

就航母本身,雖然其管損能力很強,但是也需要大修。在龐大強壯的後面,它也是十分較弱的。建造航母的造船廠要定期對航母進行維修。因為它的各部分紛繁複雜,維修一次十分不易。

潛艇、水雷、反艦導彈、作戰飛機在戰時都有可能對航母造成傷害。沒有什麼最怕,而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這幾種武器都可能對它造成致命傷害。

美國海軍CVN77 喬治·布什號航母


齊奧爾科夫


航母最怕什麼?航母最怕的就是沒有艦載機,沒有艦載機的航母和鹹魚有什麼區別?航母為什麼被稱為航母,就是因為其作為航空兵的母艦,在海洋相當於是一個移動的機場,因此而得名。

我們想象一下航母如果沒有艦載機將會發生什麼,首先就是失去了攻擊能力,航母最有效的攻擊手段就是通過艦載機完成的,無論是反潛、反艦、空戰、對陸攻擊都需要艦載機升空作戰,而沒有了艦載機,航母就是一個空殼子。遠看二戰中日本因為遭受美國製裁和轟炸,後期逐步喪失了艦載機的製造能力,不得不採用神風自殺隊,不好意思說錯了,神風特攻隊來完成自殺式襲擊,而其製造的雲龍級因為無機可用,不得不開始客串運輸艦的角色,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神風自殺隊近看泰國唯一的一艘航母“扎裡克.納呂貝”號下場更加悲催, 因為缺乏艦載機,只能在海里晃盪,在財政緊缺的年代,甚至不得不扮演路人景點,為自己籌備經費,這還不夠慘嗎?空蕩蕩、孤零零的泰國航母景點

如果說失去了攻擊能力也就算了,沒有了艦載機,航母連自衛能力也會失去,恭喜達成“海上移動活靶子”成就。反潛飛機和預警機相當於航母的眼睛,將航母的視線大大的延展,沒有了他們的保護,航母就會成為瞎子,敵方在打擊航母時就會因為警戒圈的收縮而大大減少,而高速突防的飛機導彈和水中潛泳的潛艇也會更加容易的突破航母防線,一擊致命!

航母最怕什麼,航母最怕的不就是沒有艦載機嗎?試看我們的三哥維克蘭特號國產航母即使建好了也沒有合適的艦載機,那不就是一條鹹魚嗎?

三哥航母版足球場,一覽無遺的甲板配合搖晃的船體,絕對是國足訓練的最佳地點,沒有之一!

軍武吐槽君


航母作為大國重器、海中猛獸,一直以來都是受到各方關注的。建造航母用的鋼材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材料,航母所使用的特種鋼要複雜得多。要有高強度性和高韌性,因為航母甲板要承受艦載機起降時產生的衝擊力。雖然建造航母使用的材料極佳,但是航母兼具支援對陸作戰、對海作戰、防空、反潛等多種任務,自身目標大,極易受到敵方的攻擊。因此航母也是懼怕這麼幾種武器的。


【航母12宮格照】


魚雷

魚雷雖說不是重器,但是對於這類難以攔截的武器,在海戰中任何艦艇都是十分懼怕魚雷的,航母也不例外。二戰中美國的“黃蜂”號(CV-7)由於使用的鋼材強度較低,水線附近的防護更低,因此在1942年9月15日的瓜島海戰中被日軍潛艇發射的魚雷擊中,隨後沉入大海了。

雖然現在航母所使用的特種鋼的強度更高了,在關鍵的部位,如彈藥庫、作戰中心、機庫、油庫等都有裝甲防護;但是各國現今的魚雷技術都有了巨大的進步,對付一艘現代化驅逐艦護衛艦有可能夠將其攔腰折斷,即使航母再耐揍也要考慮現實問題吧!


【被日軍魚雷擊中的“黃蜂號”航母】

反艦導彈

反艦導彈的飛行速度在馬赫級別,飛行中掠海飛行,在末端能夠以俯衝天頂攻擊。具有多平臺發射、殺傷威力大、突防能力強等特點,是專門對付航母這類大中型水面艦艇、港口目標以及編隊的。

比如在去年珠海航展上航天科工展出的CM-401高超聲速反艦導彈,最大飛行速度能夠達到6馬赫,平均飛行速度4馬赫,不給敵人留下過多的反應時間,難以進行有效應對。還有我們熟知的DF-21D反艦導彈,高速飛行帶來的巨大動能,一次性能夠重創一艘航母。


【去年珠海航展上航天科工展出的CM-401】


對付航母其實還是有很多辦法的,航母再剛也有它柔軟的一面,並不是十全十美。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觀點。


特別說明:本答案所有圖片均來源網絡 歡迎 如果喜歡的話


崇軍講武堂


航空母艦作為現代海上絕對實力的象徵,已經是迄今為止人類建造出來的最大武器裝備,一支航母戰鬥群的軍事實力甚至超過全球大多數國家的海軍,當然,航母也不是無所不能什麼都不怕的!步武認為航母防什麼就是怕什麼!

首先是防空,航母戰鬥群防空所防的是來襲的反艦導彈和戰機,對於戰機來說是很難突破航母的防禦圈的,所以不需要害怕;而來襲的反艦導彈中,飛行速度在3馬赫以下的也不需要害怕,驅逐艦所搭載的相控陣雷達和遠中近三層防空導彈足以應對。

這樣一來,航母害怕的第一種武器就出現了,那就是高超音速導彈,對於突防速度超過10馬赫的反艦導彈(也包括反艦彈道導彈),每秒鐘就可以飛行3.5公里以上,假設該導彈從航母上方垂直攻擊,艦上雷達在垂直高度100公里的距離發現該導彈,只剩下不足30秒的攔截時間,這時候艦上防空系統幾乎很難反應過來!

然後是反潛,航母戰鬥群雖然有10艘左右的驅護艦和潛艇,但是也很難覆蓋半徑200公里左右的所有水下海域,另外如今的已經有降到100分貝(海洋背景噪音值)以下的攻擊型核潛艇了,對於這樣的潛艇在反潛聲納探測到時,以及具備對航母以及其他艦艇足夠打擊距離。

而且,潛艇發射的魚雷也不同於空中飛行的反艦導彈,其威力要比反艦導彈大的多,而且在水線以下攻擊造成的航母進水對航母的損害也要比反艦導彈攻擊航母上層建築大不少!所以航母也是非常害怕靜音核潛艇和重型魚雷的!

當然,對於核武器這種BUG一般的武器,航母也是非常害怕的,即便核武器在航母周邊5公里的範圍上空爆炸產生的電磁脈衝等對其造成的損害也是非常大的。

總之,步武認為航母防什麼就是害怕什麼!


天下布武


實戰當中,航母最怕的就是潛艇!如果航母是一名衝鋒陷陣的勇將,那麼潛艇就好比躲在暗處的刺客!所謂明槍易擋,暗箭難防!

以美國的航母戰鬥群為例,航母甲板戰機如雲,四周各式護衛艦隻林立,現今世界上基本沒有哪個國家的水面艦艇力量能與之抗衡!就算對手同樣派出一支航母戰鬥群,也很難取勝,畢竟美國的航母作戰經驗和實力都是世界一流的!況且航母與航母之間的戰鬥,基本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從這些方面講,航母是不怕水面艦艇力量的,就算是面對同樣的航母戰鬥群也不怕!



但潛艇就不一樣了。潛艇是唯一的可以以弱小的力量對抗航母的武器裝備!潛艇的作戰方式就是隱蔽接近實施攻擊,或者是在固定的航線上潛伏,打伏擊戰。雖然潛艇很難擊沉航母,但航母若是捱上幾發現代化魚雷,基本也就失去戰鬥力了!航母不怕與對手正面槓,就怕這種偷襲的戰術!而且隨著技術發展,潛艇的靜音,續航,火力都取得了質的飛躍!越來越難以防備!所以當今世界包括美國海軍,都非常重視反潛作戰!

當然,現在世界上又多了一種反航母利器,那就是我國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是世界上第一款,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款針對大型水面艦艇的導彈!可對移動中的航母進行精確打擊!東風21D的入役,使得我軍反航母作戰有了質的提升!


鋒芒FM


航空母艦,我們一般簡稱“航母”,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在實際部署中航空母艦更多的是採用編隊作戰,配屬大量的護航艦艇。以美軍的航母作戰編隊為例:一般有巡洋艦、驅逐艦、核動力攻擊潛艇、快速支援艦或者是其它的綜合保障艦艇。一個航母作戰編隊有完善的C4ISR情報信息作戰指揮控制系統,又有大量的護航艦艇和飛機提供預警跟外圍防禦,所以說航母戰鬥群的反潛、反艦和防空能力都非常強,想要突破這嚴密的防禦網實際上並不容易。更可怕的是一個航母的防禦圈實際上可達到1000公里以上,已經遠遠超出了大部分反艦武器的射程。

那航母怕什麼?何種武器能夠更有效的擊沉航母。

其實單純的拋開航母的外圍防禦不談,自身也安裝了全套的自衛用近程防衛的武器及電子系統,加上自身使用多種抗沉設計,如堅固的結構設計,雙層底,數量巨大的防水隔艙、完善的損管系統,它的抗擊打能力也是非常強大的。10多年前,國曾經用一艘舷號為CV-66的退役的小鷹級航空母艦做過相關擊沉試驗,期間使用各種導彈,魚雷等反艦武器打擊這艘航母,花費了他們4周的時間,而且後來引爆了提前安裝在艦上的高爆炸藥,這艘航母將依然堅挺在海面上,足以其抗擊沉能力的強大。

所以在戰術層面上來說,拋開核武器不談。能夠對航母造成威脅的武器屈指可數。一種就是潛艇(核潛艇),一艘性能較好的核潛艇,如果事先能夠預知航母的行進路線,依賴自身的自持力(常規潛艇在速度,自持力,性能,潛深等均不如核潛艇),以及潛深,是很容易依靠海洋背景躲避過航母作戰編隊的反潛力量發起攻擊的。雖然無法100%擊沉航母,但是相對其他武器的擊中的概率會高一些。第二種,隱身戰鬥機,這種戰鬥機低可探測性。如果能夠突破航母的外圍防禦圈,對航母進行打擊的概率也會比其他武器來得有效一些。第三種就是反艦彈道導彈(如我國的東風21D),這種現代化反艦彈道導彈的特點有:射程遠(例如我國的東風21D,射程可達2000公里以上),速度快(速度可高達10倍音速以上),而且具備末端變軌能力(不易攔截)。而且這種彈道的攻擊彈道幾近垂直,所以末端的速度將會常快,擊中航線甲板,這麼強大的攻擊力就算不能直接擊沉,擊中甲板也能夠使航母失去艦載機起降的能力而失去戰鬥力,所以反艦彈道導彈也是美軍最忌憚的一款武器之一。





後會無期的故人


航母作為海上最大的裝備,也是世上最強大的裝備,一艘出去,浩浩蕩蕩,作為大國重器,海洋霸器,也知道個怕呀,那麼它最怕什麼呢?世上的事,有矛即有盾,這很正常,天下從來就沒有不被打穿的看,也沒有不折鋒刃的矛,再利害的矛與盾,都一樣。航母也如此,比如水中的潛艇,就是一個事,戰時以幾艘出擊,它就在航母必經之路下趴著,核潛艇可以潛伏水下幾百米,幾十天一動不動,很難發現。說是反潛手段多種多樣,其實幾率十分緲茫,微乎其微,反潛從來都是世界級難題,無論反潛技術再強的國家,也一樣。常看到航母編隊,練習反潛非常歡實,其實根本防不勝防。水下有潛艇,可稱為航母剋星,天上隱形轟炸機,隱身戰鬥機,也都夠航母招呼的,你有航母,人家也有航母不是,怎麼打法就看誰的裝備技高一籌了。還有沒有?有的。隨著技術的進步,手段越來越多。

▲十分麻煩的水雷。海灣戰爭,美國十分小心,為清理近岸水道,用時很久,二戰後美國唯一一艘航母被擊沉,“卡德”號,就是在越南給水雷擊沉的。在航母必經之路,佈設大量水雷,可以遲滯航母的行動。現代智能水雷,技術越來越高,很難清理。尤其在狹窄的航道佈設的話,更使航母寸步難行。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國戰後大量的航母部署作戰實踐表明,水雷仍是防範航母的主要反擊手段之一。伊朗動輒威脅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也不只威脅,他是有這個能力的。日本海自有稱掃雷能力天下一流,要為美軍衝鋒陷陣,乾的正是最麻煩的活,也是髒活,累活,最危險的活,反水雷這事,各國都在細細琢磨,絕不可等閒視之。凡有航母的國家,從來都把這事放在心上。

▲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現。可稱為反航母利器,要在防不住,根本還沒有辦法阻擋,多種平臺可搭載,飛機上,艦艇上,以及水下的潛艇,至少5倍音速以上。正因為防不住,世界各軍事大國都在發展,率先亮相併裝備的是俄羅斯,成為重要的制衡手段。誰佔得機先,就能實事上打破海上盾艦的金鐘罩,鐵布衫。航母編隊防禦手段雖多,但架不住飽和攻擊。成本低廉的導彈,再次佔得先機,使世上多少航母不得不變得小心弈弈,像這樣的手段多了,海上霸權國家還知道有個顧忌,這對海洋和平有著絕大的意義。至少不敢再橫行無忌了呢。

▲反艦彈道導彈。傳說東風-21,傳說也多年,東風-21後面更有東風-26,彈道導彈打航母,這是我們的一大成績,雖然我們不拿它晃悠,但它的存在,使得海洋霸權不得不有所收斂和顧忌。不是傳說,已經試射多次,使我國成為唯一裝備彈道導彈打航母的國家。自從它出世,爭議不斷,質疑聲好像從來也就沒斷過,世上搞不清它的技術原理,不知是在中段和末段易於攔截,說實話,想猶是想,確實太難。以速度和機動能力,以及精確制導能力,都是功夫,自然也是不傳之密,如果誰弄清了它的原理,不早就造了出來?此前美國和前蘇聯,大約也琢磨過一陣子,只是實現技術難度過大,不易完成技術突破,因此各自罷手,不再心生幻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