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小孩子剛上幼兒園,哭鬧厲害,該怎麼辦?

一夕一晨


天氣漸漸暖活了,過了三週歲的寶寶面臨上幼兒園的問題,想想他背起小書包放學撲向你懷裡的情景是很幸福,但是早上送去的哭鬧也會讓媽媽們特別揪心。

大概有一個星期到一個月的時間吧,孩子多半會哭鬧,怎麼減輕孩子的這種情緒波動,與媽媽的分離焦慮呢?



做好前期準備

這一點我剛開始不知道,因為我看到的小朋友好像都在哭,但是我寫了一篇育兒文章,下面的評論區媽媽們有的就說,孩子沒哭鬧,她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孩子的前期入園心理準備做得好。

我們可以經常對孩子說,幼兒園有好多好多小夥伴一起玩,有親切的阿姨,有很多玩具,大家一起做遊戲可有意思啦。媽媽上班去掙錢下了班馬上就來接寶寶,平時沒事了就帶著孩子去附近的幼兒園玩,讓他們提前知道幼兒園的生活。



送孩子要做到轉身就走

把孩子送到教室門口,抱抱孩子告訴他下了班就來接他,然後轉身就走把孩子交給老師,其實這種做法看似狠心但是是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孩子的哭鬧。因為只要家人一走孩子就基本不怎麼鬧了,而且我們要相信老師可以平復孩子的情緒。

孩子可能會生病

因為孩子離開家離開媽媽去上幼兒園,肯定心裡有火,再加上哭鬧嗓子也願意壞,這時候很多寶寶就生病了,如果不是很嚴重,媽媽把孩子的藥帶到幼兒園讓老師幫著喂,儘量不要中斷,如果中途放棄了,等下一次送幼兒園還要經歷一樣的過程,孩子就更不愛上幼兒園了。



這個事情一定要堅持,照顧好寶寶的吃穿用行,安撫好寶寶的情緒,有個七天八天等孩子適應就好了。


石榴親子


我媽媽當了一輩子的幼兒園老師,據我媽媽說,家長送孩子的時候越是表現的不放心,不捨得走,孩子哭的越厲害,上幼兒園入學階段哭的時間越久。我媽見過哭的最長的哭了三年,整個幼兒園階段,每天早晨都在上演生死離別般的哭鬧。相反家長在第一次送孩子的時候,不管孩子是不是哭,放下孩子就離開的,一般孩子哭一會就好了。這樣的小孩基本上幾天就適應幼兒園生活,後來早晨送來的時候也不哭了。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很重要。其實三四歲的孩子會用哭來試探家長,如果家長妥協,孩子就會變本加厲用哭來控制家長。

我家寶寶剛三歲,前段時間我們也送幼兒園了。本以為她會哭幾天的。但是出乎所料的,人家一聲都沒哭,每天放學還不想回家。我覺得可能是我們上幼兒園之前的準備工作做的比較好。

我們大概從她兩歲半的時候,就開始對她進行教育。告訴她幼兒園裡非常好玩,會有很多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和他一起玩,因為家裡沒有小孩和她玩,所以她一直都很期待,我們還給她講一定要到過完3歲生日才能去上幼兒園,因為過了3歲就是大姑娘了,長大了就要開始上學了。他一聽非常高興,因為小孩都想長大十分期盼著上幼兒園。

再有就是基本上給她講一下在幼兒園會發生什麼事情,減少他到幼兒園時的失落感。比方說告訴她,到時候爸爸媽媽爺爺姥姥都不能陪她在幼兒園裡,因為她長大了,要獨立學習。還要告訴她在幼兒園裡和家裡不一樣,在家裡想幹什麼幹什麼。在幼兒園裡尊守紀律,按時上課,按時吃飯,按時睡覺,要聽老師的話,聽老師安排。上課時不能亂跑等等。

孩子上幼兒園哭是一個過程,慢慢適應了就會好了。


慕慕媽媽講故事



這個問題我分享一下自己大寶那會兒的經驗:在打算送大寶去幼兒園前,我和她一起去幼兒園報名,並在幼兒園裡轉了兩個小時。邊轉邊問,喜歡這裡嗎?她說喜歡。然後真正到上幼兒園時,她卻不肯,當時幼兒園也比較人性化,對於新生入學的孩子,前三天都只是上半天,而且家長可以一起參與上課。在這三天裡,我引導孩子找到了一個玩伴,加上我們小區裡幾個同齡孩子都在這個班(上幼兒園前我們幾個媽媽約好的),慢慢的大寶開始適應了幼兒園生活。

然而由於她體質不好,剛剛上了兩個星期的幼兒園,又因生病待在家半個月。病好後再送幼兒園時,每次跟我分開,都哭得唏哩嘩啦的。我只是說了一句:"媽媽下午會來早點接你。"就交給老師了。這樣堅持了差不多一個月,就不哭了。

我總結了一下:

1、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是不可避免的,作為家長我們要相信老師,相信孩子,相信他們會過渡好這時期的,家長要做的就是堅持按時接送孩子就可以了。

2、注意孩子的身體,如果因生病斷斷續續上幼兒園,對孩子真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是有影響的。

3、多和班裡其他家長溝通交流,開始那個月,可以利用週末時間,私下約班裡幾個同學一起玩,促進孩子們之間的感情。

4、多與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每天放學後和孩子交流在幼兒園裡發生的事情,告訴孩子有什麼需要爸爸媽媽幫助的,可以說出來,爸爸媽媽會幫忙的


Juan150200200


我有兩個孩子,說一下我家大寶第一次去上幼兒園的經歷,同時給你幾點建議和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我家女兒三歲半上的幼兒園,第一次去上學的時候,我一直擔心她會哭著不肯進幼兒園,結果沒想到的是,她竟然高高興興的去了幼兒園,第二天還一大早的主動要去幼兒園,這讓我很吃驚,不過,好景不長,第四天的時候,她就不想去了,開始哭鬧。

總結了一下,覺得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孩子需要過渡期

開始會走路的時候,孩子就脫離了媽媽的懷抱,開始慢慢的適應新的生活,每天對什麼新鮮事物都覺得好奇,到了該去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需要接受幼兒園這個新的環境,新的人群,應該給孩子時間去適應,去過渡,不要過於急躁,看到孩子哭鬧大人就沒有了耐心。

二,上幼兒園之前培養孩子樂觀,活波的性格

許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一下子多了很多玩伴兒,不討厭幼兒園反而喜歡去幼兒園了,真正的哭鬧一般都是一個星期以後了,因為孩子對幼兒園已經覺得沒有什麼新鮮感了,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就應該帶著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多去外面走走看看,讓孩子從小就能夠儘快的適應新生活,新環境。

三,該狠心的時候就要對孩子狠心

每次看到很多做媽媽的,送孩子去了幼兒園以後,孩子不願意進幼兒園的門,在大門口哭哭啼啼抱著媽媽不肯鬆手,做媽媽的也難受的抹著眼淚捨不得孩子,其實往往這個時候,幼兒園老師都會讓家長趕快離開,因為孩子的情緒變化很快,看不到媽媽,打個岔就過去了。

所以送孩子該狠心的時候就應該狠心,要不然,孩子一直粘著你,一天都去不了幼兒園,媽媽儘快的離開,即使孩子哭了也不要回頭,交給老師處理。

我是一個80後二寶媽咪,歡迎大家留言關注我,記得點個贊再走哦-

Baby愛媽咪


去年兒子剛來到幼兒園的門口一片的哭來到幼兒園的門口,一片的哭鬧聲。好多家長,把孩子送進去以後,還不肯離去。在幼兒園的柵欄外面,觀望著。


首先,我想告訴你的是,這種分離焦慮,孩子有,家長也有。作為家長,首先要克服我們自己的分離焦慮。放心的把他交給幼兒園。因為家長的焦慮情緒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讓他的這種焦慮更加的深入。

其次要平常心對待孩子的的哭鬧。千萬不要,他一哭就給帶回家,要堅持一個星期,每天都要送。他習慣了就好了,其實,習慣一件事情只需要一個星期。我們只需要熬過這個星期就好了。

第三,就是做好正確的引導,在孩子即將上幼兒園之前,一定要帶他去幼兒園玩一玩,讓他熟悉一下環境,和幼兒園這邊的小朋友認識一下。哪怕是進不去幼兒園,在外邊柵欄也能看到,幼兒園裡邊有很多玩的東西。比如小車,滑梯呀,等等。引導他幼兒園有多好,玩具多,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


第四,迅速結識一些寶媽。幼兒園放學以後。約上他們一起去玩,讓兩個孩子儘快的成為朋友。只要他在幼兒園有了喜歡的人,有了朋友,他自然而然就喜歡去了。

我是澈媽,專注於育兒安全和教育,如果你對我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頭條公眾號:“澈媽教育”,我們可以一起探討如何育兒,如何教育,讓我們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童看世界親子版



浮華落盡平淡是真


首先,要說明的是小朋友第一次上幼兒園,百分之九十的都會哭鬧,家長要第一時間放平心態,尤其是每天送小朋友去幼兒園的那個人,因為你的心態也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態。

其次,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一定要配合老師。按照老師的要求,比如:老師說讓家長送去了就趕緊撤離,家長一定要照做,要充分的相信老師。我家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讓我送去就走,我後來就躲在一個隱蔽的地方觀察。我發現只要家長不再身邊,孩子還是挺乖的。並且老師也會使用方法讓他們不再哭了。

最後,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答應孩子誰放學去接,什麼時候去接一定要做到而且守時,這對孩子幼小的心理是一種非常大的安慰。家長一定要做到!本來孩子去到一個陌生環境就有些害怕,然後家長也不守時接回家,孩子就會更加恐懼上幼兒園!

我家孩子與大多數孩子一樣,哭鬧,但是僅僅哭鬧了三天後面就再也沒有哭過,而且我對她從來都是說到做到!按時準點接送!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建議,如有不妥請見諒!


大家好,我是妮兒媽咪。育兒之路你我相伴,不離不棄,我們一起交流育兒路上的酸甜苦辣!


妮兒媽咪育兒


幼兒剛上幼兒園難免會哭鬧,孩子畢竟還小,突然之間到了新的環境,又有那麼多的陌生人,一時之間適應不了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我們做家長的應該給更多的呵護更多的耐心,讓孩子在心理上能得到些安慰。

剛開始送孩子去幼兒園,不要搞得送一步回兩步,這樣孩子更不能好好去上學,就比如我小孩,剛開始去因為有伴,所以也是高高興興去的學校,但他去過了,就知道有好多陌生的人,一下子適應不了,等第二天再送去就不行了,都是扛著去的😂俗話說長痛不如短痛,或許就是這樣吧😃

所以我們應該相信孩子,他可以一個人面對,久而久之,他會對幼兒園越來越喜歡的,我兩個小孩的真實情況證明,小孩,還是比較聽老師的話。讓孩子學會與人溝通,學會基本的生活常識,我們就應該忍痛讓孩子學會獨立💪




秋漸臨


新入園的幼兒往往有著焦慮的情緒,他們脫離自己的大家庭融入幼兒園這一小家庭時,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方面都會有所牴觸。那麼教師採取一些什麼策略來幫助幼兒緩解壓力,安撫幼兒的情緒,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順利度過入園焦慮期。作為幼兒教師的我把自己的切身體會分享給大家,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感情安撫

還記得孩子們剛入園的第一天:孩子們的哭喊聲、家長的叮囑聲……作為母親,我深切的能感受到家長愛子心切的那種心情,所以對於家長的叮囑我都一一作了回應,家長提出的問題我都做了耐心的解答。對於情緒比較穩定的幼兒我們集中在一起玩玩自己心愛的玩具,給予其安全感;對於哭鬧的孩子,我們給予他擁抱並對他進行安撫“孩子,老師知道你很想念媽媽,對嗎?”“老師知道你很傷心,想哭就哭一會吧!”在這樣的安撫下,幼兒可能會盡情哭一場,但同時他也會感受到教師對他的理解。安撫,無疑向幼兒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老師瞭解你悲傷的原因,老師不反感你的哭鬧,而且允許你情緒低落。



二、耐心回應

由於個體差異,幼兒焦慮的表現也各有不同。有的幼兒性格外向,沒有哭鬧的現象,但是,他會用另一種方式來表現他的焦慮和不安,值得教師注意。田耘琪小朋友是我班孩子中年齡較大的幼兒,活潑開朗,入園幾天都沒有哭泣,只是每次媽媽走後,就會重複的問老師:“媽媽在門口等我了,對不對?”此時,我們並沒有阻止孩子反覆的提問,孩子問了多少遍,教師就回應了多少遍。教師的耐心和肯定回答讓他感到安心與快樂,堅定“媽媽會來”的信心,給了他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勇氣。



三、“聊其所好”

對於情緒比較安定的一部分孩子,我們班一位教師會組織這些孩子座在一起聊一聊他最喜歡看的動畫片、最愛吃的食物或是前一天在家的活動等。雖然幼兒的交流能力不是很強,但是通過教師創設寬鬆的語言交流環境,孩子們正在漸漸的拉近和老師的距離,從而對教師產生親切感。

四、適當的“高帽子”

邊琨媛是我班比較內向的孩子,入園後每天悶悶不樂,眼淚時不時的往下掉,也不與周圍的人交流。在一次音樂活動中,我發現邊琨媛在做小魚遊的動作時,做的很好,很到位,我就在集體面前表揚了她;在洗手環節,我發現她會自己挽袖子,也立即稱讚了她……漸漸的,邊琨媛小朋友變的自信了,不再害怕與別人交流,很快融入了集體生活。

五、見縫插針的小遊戲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都存在著等待,閒下來的幼兒可能又會因為想起家人而難過。所以在一日生活的邊角料時間,我們會組織幼兒進行一些手指遊戲、唱遊遊戲。孩子們通過這些遊戲不僅能感受到幼兒園生活的趣味性,還能緩解幼兒空閒時間想起家人的情緒。



經過一學期的幼兒園生活,在班級三位教師的精心照顧和培育下,我們班孩子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生活,並且喜歡上了幼兒園,經常聽到家長說到:“現在孩子就不想回家,就想在幼兒園多玩一會”看到孩子們的進步,老師們很欣慰。他們已不再是依偎在爸爸媽媽身邊的小不點。

把每一位孩子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來對待,就這樣孩子們順利的度過了入園焦慮期。


捕捉童心


剛剛進入幼兒園孩子哭鬧是正常的,我家的孩子也是有這樣一個階段,這是一種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面對孩子的哭鬧,尤其是新入園的家長,心裡是很難受的,但是孩子總是要長大的,孩子總是要離開家長的。

1、家長自己不要焦慮

讀過《遊戲力》的家長肯定知道,在孩子身邊做第二隻鎮定的小雞,如果家長焦慮,孩子就會更加的焦慮,家長很緊張孩子肯定會更加緊張,如果家長在孩子身邊鎮定下來,孩子馬上也會走出分離焦慮的情緒。

2、做好孩子的安撫工作

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利用哭泣這種方式來發洩,不要說不要哭,不要哭。孩子突然間離開父母,進入一個新環境,很多時候都是會緊張焦慮,在家可以給孩子描述幼兒園的美好,早點去接孩子不要等到最後讓孩子更焦慮。

3、堅持不間斷的送幫孩子度過適應期

如果不出什麼大問題,堅持不間斷的送孩子,慢慢孩子就適應了,如果看到孩子哭就不忍心送了,斷斷續續的送,讓孩子的適應期更加會延長。

可以提前和孩子做好功課,面對孩子分離焦慮的時候,共情、接納等等會讓孩子更快的適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