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春秋時一位大臣殺了自己的國君和兒子,卻被後人稱為忠臣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大義滅親”這個成語,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成語主人公的故事。

話說春秋時期,衛國是一個很有實力的諸侯國,他的第一代國君是“拘而演周易”的周文王第九子,武王的親弟弟康叔封,其疆域大致位於今豫北,冀南,魯東一代,首都朝歌,就是今天的淇縣界內。

本篇的故事發生在衛國第13任國君衛桓公末年和衛前廢公這時期。其中衛桓公為兄,衛前廢公州籲為弟,州籲和他的母親自小受老國王的寵愛,飛揚跋扈,等桓公即位後,州籲很是不服氣,總以為自己的能力更強,於是就抽機會把自己的哥哥給幹掉了,自己繼承了王位,史稱衛前廢公。說句題外話,衛桓公是春秋時期第一位遭到弒殺的國君,從此弒君成為慣例。

州籲坐上王位後,窮兵黷武,不務令德,國人都不太服氣。於是州籲就託自己的好朋友石厚去請教石碏(厚父)。石碏即本文主人公,是衛國的老臣,且名望極高,當石厚和還是公子的州籲交好時,石碏就多次勸他遠離州籲,石厚卻不以為然。等州籲弒兄奪位後,石碏就隱退了。現在石厚來詢問怎麼能定國安民,石碏就對兒子說:“朝覲周天子就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石厚問:“如何才能讓周天子接見我們呢?”

石碏說:“陳桓公正受天子的寵信,可以去見陳桓公,請他代為請求,必定可以成功。”

於是石厚就和州籲去朝見陳桓公。石碏馬上派人告訴陳國:“我年歲已大,什麼事也做不了了,這兩個人殺死了我國國君,請您趁機會幫我抓住他們。”陳國就把這二位抓了起來,然後請衛國派人來處理。於是石碏派大臣將州籲殺掉,派家臣將自己的兒子石厚殺掉。雖然石碏殺了自己的國君,但畢竟州籲也是殺了自己的哥哥奪取的王位,石碏並不認可;但他能夠大義滅親,親手殺掉自己的兒子,確實名副其實呀!

本文素材源自《左氏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