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貴州有一群人,當地人說他們是少數民族,其實他們是真正的漢族人

在安順一帶,生活著一群衣著服飾、生活習慣、口音都與當地居民明顯不同的人群,但他們並不是少數民族,而是“老漢人”,被稱為“屯堡人”。

貴州有一群人,當地人說他們是少數民族,其實他們是真正的漢族人

在安順的天龍古鎮,有著這樣一首詩:“應天策馬馳黔中,戍邊息戈重商農。烽煙遠逝屯堡韻,千載猶存大明風。”這首詩道出了屯堡人的身世和背景。

貴州有一群人,當地人說他們是少數民族,其實他們是真正的漢族人

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發動“平滇”戰爭,為統一大明天下,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的一道聖旨將徵南將軍傅友德麾下的數十萬來自江南的帝國軍隊留在了西南邊陲的雲貴高原,他們在貴州安順周圍近百里的大山中戍守邊地,建立家園。

貴州有一群人,當地人說他們是少數民族,其實他們是真正的漢族人

30萬南征大軍義無反顧背井離鄉,從江蘇、安徽等地出發,一路攻克,奔向西南。戰爭的硝煙散去後,軍士屯田戍邊,並讓他們的後人也紮根西南邊陲。

貴州有一群人,當地人說他們是少數民族,其實他們是真正的漢族人

至今,安順屯堡人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繁衍20餘代,現有族裔100餘萬人,形成了數百個屯堡村寨。600年滄桑歲月裡,他們未改江南鄉音,未變江南服飾,一代代傳承著江南漢民族文化,堅守著自己的精神世界,成為了一個特立獨行的文化樣本。他們是世界上唯一的大明屯堡人,他們的故鄉在江南,在南京。

貴州有一群人,當地人說他們是少數民族,其實他們是真正的漢族人

當時的安順擁有大片的良田大壩,加上“開一線以通雲南”的地理優勢,安順成為大明軍士最理想的聚集地,在安順境內近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隨即聚集了300多個大大小小的村寨。屯堡人在西南寫就了屯田戍邊的輝煌歷史,也始終依舊保持著明清時代江南故地的生活習俗。

貴州有一群人,當地人說他們是少數民族,其實他們是真正的漢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