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哪些常見的客套話?

心大壓爛肺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職場中,我們都會聽到許多客套話、場面話,別人只是隨口一說,當真你就輸了。

1、過年收到紅包:不要不要,不用給我

我們肯定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小時候過年,當別人要給我們紅包,正當你不知道接不接時,家長馬上都會跑過來說不要不要,兩個人推來推去。後來你也學會了這招,反正最後還是會裝進自己的口袋。客人走後馬上拆紅包看看有多少錢,少了還要說別人小氣呢。

2、主人對客人說:中午留在這吃飯吧

很多人家裡來了客人,到了中午也不做飯,別人要走了,就會說一句:“別走了在這吃完飯再走吧。”最後客人堅持要走,主人還要說上一句“你這人真是的,飯都不吃就走。”

3、領導對下屬說:辛苦了

領導交給下屬某一件有點重要的任務時,就會對下屬說“辛苦了”。這多半都是一句客套話,並不是真的心疼你。千萬別傻乎乎地說“沒事沒事,不辛苦”,而要說“只要是結果是好的,再辛苦也值得”這樣的話。

4、領導對下屬說:去休息吧

到了下班時間,下屬還在加班工作領導會說回去休息吧。這話可千萬別當真,因為如果你真的回去了卻沒有完成任務,領導會不高興的。而且在下班時間領導還會給你打電話討論工作上的事,這咋回去休息。

5、同事對同事說:差不多得了,幹嘛那麼辛苦

這樣說的同事要麼真的做事敷衍了事,希望拖人下水;要麼就是想讓你放鬆下來,而他就有機會了。

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相處還是需要真誠點,這樣的客套話誰都能看出來。都只是逢場作戲的場面話,不會積累感情。


——END——

你還聽過、說過哪些客套話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講究謙讓、和氣,人人都會說點客套話。 那些情商高的人尤為擅長。這可苦了傻傻分不清楚的老實人,別人說的日常一點還可以,略深奧一點就不知所措。 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去親戚家做客,和這個親戚平時來往也少,只是覺得時間長了沒見該去看看了。 在人家裡吃了午飯後提出要走,親戚也熱情死活不讓走說:好久不見在我家多玩玩順便咱再聊聊,朋友覺得也對,那就不走了,呆了一下午又快到了吃晚飯時間了朋友想:呆的差不多了該走了不能再打擾人家了,又提出了要走,親戚照舊挽留讓吃了晚飯再走,朋友想走了不太好不能辜負人家好意那就吃了晚飯再走吧,親戚見他留下來起身去廚房做飯,沒多久端出一碗麵對他熱情地說:快吃吧晚上吃點面好消化,我們是不吃晚飯的不能陪你吃了。 唉吆喂!當時那個朋友心裡一片尷尬呀,這叫什麼事兒,其實早就想走了,愣是沒好意思。稀里嘩啦把一碗麵吃完告辭了。後來和我講起這事還滿臉彆扭,做人這個度呀還真難把握。


丁香樹的芬芳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待人接物要有禮貌是從小就開始抓起教育的。


也是因為這種禮儀傳統,導致產生了很多客套話,其實對方只是迂迴的禮貌回答,沒有直接回絕,意在給對方保留面子,禮貌性的點到拒絕,避免過度尷尬了。


如果你洞察不出這些潛在的客套話,當真了就輸了。


下面是有書君整理出來的幾個常見客套話套路。


1、不好意思啊,手機沒電了/沒流量了/沒錢了......拒絕別人加微信的潛臺詞


手機上的微信既是聊天工具,也是交友工具,很多人第一次見面後都會說加個微信吧。


但是有時候對方是個比較謹慎的人,不喜歡隨便加微信交友的,於是就會禮貌性的回絕:“不好意思啊,手機沒電了。”


這時候你若是較真,說:“是嗎?我看看你的手機。”


讓對方下不來臺,逼著對方說出實話:“我不想和你加微信。”彼此之間弄尷尬了,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跟對方加微信交友,如果對方回答:“不好意思啊,手機沒電了/沒流量了/沒錢了......”,


這是拒絕別人加微信的潛臺詞,就沒有必要較真了,免得尷尬下不來臺。


對方要是真想要加你的微信,而當時手機真的沒有電了,ta會把微信號告知你,如果沒有,就表示對方不想要加你為好友,是拒絕你的潛臺詞。



2、改天有時間再約啊,通常是改天再改天,一直沒時間,拒絕約會的潛臺詞


在某次聚會時認識的新朋友,聚會時天南地北的嗨聊,頗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彼此間都交換了名片,留了聯繫方式。


聚會結束後的某天,你約對方再聚會,對方回答:“改天有時間再約啊,最近忙。”


隔段時間,你再次約對方聚會,對方的回答依然是改天有時間再約,最近忙。


其實是他不想赴約,說的推託詞而已。


跟對方約聚會,對方回答:改天有時間再約啊,其實潛臺詞是不想去約會。


如果對方當真在忙,沒有時間約會,那麼等他忙完了,他有時間了會約你聚會的。


如果對方一直都沒有約過你,而且你約他,他總是說改天再約,那一定是拒絕約會的潛臺詞了,沒必要再去打擾對方了。


3、來來來,一起吃......,別把自己不當外人,對方只是禮貌用語而已


去某飯店吃飯,剛好見到認識的朋友在這裡吃飯,平時跟對方也只是見面打招呼,私下沒有什麼交情的,於是過去打了個招呼。


對方很熱情的說:“來來來,一起吃。”你當真就坐下一起吃飯了。


對不熟的人,對方這樣說極有可能只是禮貌用語,別把自己不當外人,當真坐下一起吃了。


也有可能對方真心想讓你一起吃,但是作為不是很熟絡的朋友,最好是別在一起吃了,或者是先講明AA或是你請客,再一起吃飯,避免給對方留下貪小便宜的印象。


中華禮儀有很多講究的,人情達練也非一日可就,你懂哪些客套話潛臺詞,歡迎來討論。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有書知道


對於常見的一些客套話,如果認真你就輸了,認真的你在別人眼裡一定不是天真而是沒有眼力見兒。

比如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客套話,每逢過年發紅包的時候,總說不要不要,但經過一番客氣,這不還是進了你的口袋?

其實不光是過年,一般送禮物給朋友,如果遇到的應答是不用啦,這麼客氣幹什麼之類的回覆,那就一定是客套話,請記住人家其實想要啊,這不過是假裝客氣一下。

伴隨紅包而來就是父母的客套話,譬如:寶貝,你的紅包媽媽先幫你保管,等你用的時候媽媽再給你哈。看,收繳你紅包時的媽媽多客氣,但當你要錢的時候可就困難重重啦。借錢的時候也是同理,你千萬別裝大方說:“沒事兒,不著急,等你有錢的時候再還我就行。”你的一句客套話是顯得你大度了,但你的錢可能永遠都回不來啦。

接著生活的視角再來說說,我們經常聽的一句,沒事兒就到家裡來玩兒吧。相信我,沒有人是真的很歡迎你,你的來訪帶給別人更多是忙碌。

還有就是朋友一起出去玩,當你已經意識到自己長胖啦,但是面對美食的誘惑猶豫不決的時候,別人一句:“你一點都不胖。”是不是就足以讓你徹底拋棄限制,胡吃海塞?

身體是自己的,不管是健康還是審美,當然可以不在乎別人的言論,但是自己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不要被客套話套路。

歡迎評論一起探討~

我是職場資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眾號“李小船”,歡迎關注我。職場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長。


職場女超人李小船


俗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套路很多。特別是領導,說話一般不會說透,都是點到為止。所以,懂得這些套路,聽出弦外之音,世事洞察,人情練達,才能在職場遊刃有餘;而不懂套路,輕則被套,重則被人出賣。 比如領導經常跟你說的以下這幾句客套話,絕不是你理解的那麼簡單。

一,好好幹,我很看好你喲。有些領導為了讓員工拼命幹活,總是喜歡灌這些雞湯,讓下屬覺得領導很重視自己。其實,這不過去領導的馭人之術罷了,所謂的“看好你”的目的就是讓你“好好幹”,並不是真的欣賞你、器重你、想提拔你。

二,你自己看著辦吧。當領導說這句話的時候,你要小心了。這句話可能有兩層含義,一是你的方案領導並不感興趣,但不想直截了當地否定。二是領導比較矜持,有自己的想法但不會說出來,讓你看著辦,是看你會不會辦事,比如……(如果不懂,可以看看《潛伏》裡站長是怎麼暗示餘則成的)

三,吃頓飯而已,這麼破費幹什麼。請領導吃飯,招待很豐盛,領導說“這麼破費幹什麼”,看似是批評你不懂勤儉節約,其實領導心裡大為受用。破費,才體現出對領導的尊重,領導這是明貶暗褒之意。

四,大老遠的來接,太客氣了。上級領導來視察工作,接的越選,顯得越隆重。領導雖然嘴上雖然說“太客氣了”,甚至可能還會說“下次別這麼隆重了”,表面是批評你興師動眾,實則在心裡誇你會辦事呢。

五,有問題隨時可以來敲我辦公室的門。領導說這話,很多人都會感動。領導好親民啊,一點架子也沒有!遇到這樣的領導太幸福了。感動可以,但是別當真。 這句話是典型的客套話,一點意義都沒有。如果你大事小情都去麻煩領導,領導就該找你麻煩了。

六,咱們公司特別關注員工的個人發展。這是典型的心靈雞湯,不但沒味,可能還有毒! 聽到領導說這句話的時候,不要憧憬著公司會送你培訓學習,或者給你升職加薪。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其實是:不要總是跟公司要條件、談待遇,你要從個人發展的角度正確對待付出和待遇的關係。

七,大家對我工作上有什麼意見儘管提。乍一聽,領導真開明啊,這樣的領導打著燈籠也難找啊。如果你真的直言不諱,那你就被套路了。劈哩叭啦給領導提了一大堆意見,領導表面不說什麼,甚至可能還誇你兩句,但是你就等著穿小鞋吧。

八,我這是對事不對人,你不要往心裡去。有些領導說話貌似耿直,批評完以後為了掩蓋自己不是故意找茬,往往會說這句話。此時,你千萬不要以為啥事沒有,而是一定“要往心裡去”。領導心胸沒有你想的那麼寬闊,而且不少領導還是愛記仇的。 “對事不對人”其實是掩耳盜鈴,嘴上客氣,心裡可能已經對你打上問號或叉號了。

九, 這次提拔沒有你,不要灰心,下回還有機會。為什麼提拔的不是我?當你向領導傾訴委屈時,領導可能以“名額有限,下次還有機會”為藉口安慰你。你千萬不要被領導的話矇蔽,其實,這根本不是名額的原因,還是要找找自身問題吧。

十,文件放這吧,讓我考慮考慮。自己勞心費力製作的方案,領導沒有當面表態,而是說要考慮考慮。不要以為領導是慎重起見,其實,很有可能是領導心中不同意你的方案,為了顧及你的面子,不好當面否定罷了。

溫馨提示: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忘記添加關注喲😄歡迎大家關注、點贊、交流、評論、收藏、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客套話”是中國人在日常的社交活動中常用的套路,在交際場合使用恰當的客套話可以迅速地籠絡感情,拉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暖熱交際氣氛。在迎賓送客,聚朋會友,彼此溝通傳遞友情等方面,客套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顧名思義,客套話也就只能聽一聽,千萬不可以當真,如果當真的話反而會鬧出許多笑話。下面稍作舉例:

1.“有空一起吃飯啊。”

這句話一般用在有一段時間沒見,但是關係一般的朋友身上。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中國文化裡,吃飯是一項意義重大的事情。與外國不同,外國人相遇時絕對不會問你:“Have you eaten yet?”他們只會說“hello”之類的單詞,但是中國人往往會提起吃飯的問題。當有關係一般的人對你說這句話時,你只需要微微一笑說“一定”就好了,不要當真和他一起吃飯。


2.最近在忙什麼?

這句話往往用來聊天的開端,以此可以開啟無窮無盡的話題。但是你千萬要注意,如果一個長時間和你沒有聯繫的人突然問你這個問題,就說明他要和你搭話,其目的可能是有事要求你或者他該結婚之類的要你出份子錢了。


3.來就來唄,還帶啥東西。

當客人手裡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來主人家做客時,主人一般都會“無奈”地說上這句話,彷彿是這些禮物會傷害人和人之間的感情一樣,但是你千萬不要天真的以為是不喜歡不想要這些禮物,人就是比較好面子,主人往往會用這句話來顯示出自己的大方爽快,但是如果你真的信了這句話下次拜訪的時候兩手空空,別人反而會在心裡罵你:“這人真不上道!”

智聯校園 徐浩然學生回答

智聯校園是智聯招聘旗下校園人才交流與大學生職業發展招聘中心,旨在幫助大學生更快更好成長,如果想加入我們結識更多優秀大學生,可以私信留言,智聯校園期待你的到來。


智聯校園


既然這個問題屬於職場,我就來說說職場上都有哪些客套話,大家千萬別當真!

1、遲到幾分鐘沒事的

有些老闆看到你遲到會這麼說,遲到幾分鐘沒事的,塞車嘛,家裡遠嘛,理解的。你是不是覺得很溫暖?那你再遲到幾次看看,看他找不找你聊天。

2、早點回去吧,別加班太晚

是誰讓我加班的?還假假的說不要加班太晚,不加班怎麼完成你定的那麼多工作量哦。

3、這件事不急的

說是不急,但是你試著拖著慢慢做試試?說不定轉眼就問你要,所以到手的工作還是趕緊做的好。


4、有空一起聚餐

其實只是說說,跟老闆一起吃飯那種尷尬你應該知道,所以老闆也知道你是不願意去的。

5、工資明天發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公司,那個“明天”一拖就拖了2個星期,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歡迎關注「職場黑馬訓練營」,職場人的聚集地,老司機助你成為職場黑馬!


黑馬唐手機攝影


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這句話確實反映當下生活部分情景。中國是禮儀之邦,客套話存在多年。從小時候,我們就被家人教育見到熟人打招呼。中國人還講究中庸之道,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說話做事往往有很多客套話。



一、在職場中

作為職場新人,你的領導或同事會對你說:“有不懂的問題隨時來問。”開始你覺得領導很親切,有人情味。但等你真的遇到問題需要幫助的時候,你的領導或者同事有時忙於自己手頭工作,反而告訴你先自己解決問題。

當你的領導說:“好好幹,我很看好你喲。”你以為領導很重視你,想要提撥你。其實,不過是鼓勵你的客套話而已。只有“好好幹”才能讓領導“看好你”啊。

當領導對你說:“今天辛苦了哈”,這句話客套成分多於心疼成分。作為下屬,認真踏實工作是應該的,你不要傻乎乎得直接回答“確實挺累的”,這讓領導覺得你缺少吃苦耐勞精神。你可以說:“我儘自己最大努力做好,希望結果您滿意。”

當你的同事對你說:“趕緊下班吧,沒必要那麼認真。”這句話聽聽就好了,就像小時候學霸經常說自己回家從來不看書,但誰也不知道別人在背後付出的努力和時間。



二、生活中

任何未定時間的約會,比如“下次請你吃飯”、“回頭見啊”、“以後常聯繫”……這種口頭約會基本上不要有期待,因為真正重要的約會,邀請人會提前告知你確定時間,並讓你有充足時間準備。

“你很好,只是我們不適合。”雖然給你發了好人卡,但也委婉地拒絕了你。這是情商高的人一句客套話。

“來了幹嘛帶東西啊……”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一般到朋友家做客,都會主動帶著禮品去。禮輕情意重,主人雖然口頭上這麼說,心裡還是開心的。



中國有句俗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生活中或在職場中,多懂點套路是好事。但不要把這種客套話總掛在嘴邊,給人過於虛偽印象,否則會弄巧成拙。


許悠然



1.下次請你吃飯。
解讀:這個下次不知道什麼時候,也可能一輩子。

2.來就來了,還帶什麼東西!

解讀:真不帶的話,可能主人家不高興,背後說你不知人情世故。


3.有事打電話啊

階段:隨便說說,多用於分開的時候。還是上面那句話,無事不登三寶殿。聯繫你肯定有事,你聯繫他,他十有八九也幫不上忙。


4.菜馬上就可以上了!

解讀:不說服務員都忘了,說是正在做,其實菜都沒切呢,信他才有鬼。


5.最低價了,沒賺你一分錢

解讀:買的沒有賣的精,以前我進一個手機殼,標價120元,賣顧客70,還賺40.

6.拿過來,媽幫你先收著

解讀:慫孩子,老孃養你這麼大也該收點錢。再說這些錢還不是要花在你身上。


7.再等我一會馬上好。

解讀:上次我女朋友這樣和我說,我把車開到她樓底下,睡一覺人還沒下來。
關鍵出來之後我看著和平常也沒啥變化,當時沒敢說。

8.我先睡了啊!我去洗澡了哈!
解讀:上次和朋友說過之後,肚子有點餓,下去買點吃得,兩人剛好碰見。


七七鵲橋


“你們都很有想法,很有主見,繼續保持下去,日後一定會大有可為。”

——除非是在互聯網創業公司,時刻需要進行頭腦風暴,否則大部分體制內或體制外已成體系運行很久的大公司內,見到這樣的話不要只看字面意思。

一句鼓勵,內核其實是否定,至少否定了當下(用“日後”作為緩衝)。

想法的出發點當然是好的,問題就在實現的過程中會摩擦到的利益關係,你要動一個點,牽扯到的條線可能是一個面甚至一個體系,而體系內部構建所形成的長期穩態是眾人承認遵守的默認秩序,要打破,可能會有的是更高的整體效率,必然會有的是短期內體系內大部分個體的利益損失。

一般來說,聽到“日後”“再說”等涉及到期望值管理的詞語,都要給自己潑幾盆冷水冷靜一下,明白世界上聰明人很多,在你身邊就有他們的身影,而他們是沒有能力提出跟你一樣的想法,還是權衡後選擇不提?要自己心裡有數。

沒事多開竅,且行且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