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國家允許《王者榮耀》使用大量古代人物的名稱做遊戲?

容老衲吟詩一首


國家沒有禁止不能使用歷史人物做遊戲,這樣做不違法,沒有版權糾紛,不然滿大街的三國系列早死光了,國家限制的更多是遊戲的一個審查部分,國家不允許出現的色情,暴力部分你就永遠過不了。

人民日報提出的:“荊軻是女的?小學生玩《王者榮耀》還能學好歷史嗎?”他強調的不是不能使用歷史人物做遊戲,而是像騰訊這種企業要有文化責任,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是警告。

教歷史不是王者榮耀的責任,如果遊戲負責教歷史,那歷史課用來幹什麼呢,打遊戲嗎?

我們歷史課為什麼要到初中才教?那是因為小學生階段還不能明確分辨歷史和遊戲的區別,跟我侄子(三年級)講諸葛亮,李白,還是其他不是王者榮耀裡歷史人物,他都只會有一個反應“誰更厲害?”,我覺得歷史這科目有誤導才有糾正,小學生糾正一下干將莫邪(xie)應該讀干將莫邪(ye),劉禪(chan)應該讀劉禪(shan)這些讀音就好,不要要求太高。

滿大街的三國手遊,遊戲廠商使用歷史人物做遊戲可以增加玩家的熟悉感,這是禁不掉的。

對於小學生的歷史教育,要求不要太高,他們是很難理解的,一些字都沒認全,就希望他理解到歷史的精髓,太過奢望。


救死扶傷牛


看到這個問題,也引起了我對其深層次的思考。的確,王者榮耀英雄名稱幾乎全部來自古代歷史人物,神話故事,或者由其衍生的代名稱。那麼,這樣做是否會帶來很大的弊端呢?

王者榮耀英雄名稱來源

仔細分析,可以發現,遊戲內的八十個英雄名字來源主要有三類:

第一類:中國古代歷史人物
這一類是最主要的來源,佔據了70%以上,匯聚了各個朝代,以楚漢,三國,唐朝三個時代為主。

第二類:中國古代神話

這一類也佔據了不少,而且多數為封神英雄,像楊戩,哪吒,太乙真人等等。



第三類:國外角色

這一類佔據很少,主要有日本角色,像不知火舞,橘右京,宮本武藏等等。還有一個不是日本的,那就是雅典娜!

當然,今後的英雄還是出自這些範圍,但或許因為顧及到歷史人物形象,會加以更改,如最近出現的很多英雄,像百里守約,百里玄策等等,人家原本姓氏可不是百里呢!

原型出自歷史人物,合理嗎?

如果把這些當做歷史來看,那就大錯特錯了,畢竟只是個遊戲。

遊戲的目的在於娛樂,所以,千萬不可以和歷史混淆,甚至和歷史沒有任何的瓜葛。和多數其他遊戲一樣,像三國殺,英雄殺等等,取材均來自歷史人物,但實際形象可就千差萬別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玩家熟悉歷史人物名稱,即使小學生,也可以知道這些人名字。等到後期學習歷史知識,可以打翻之前的認知,或許認識會更深刻,畢竟人類知識的學習過程就是不斷推翻舊知識,學習新知識。

當然弊端也是十分明顯的,畢竟遊戲嚴重顛倒歷史形象,對於不瞭解詳情的玩家很可能對誤解很多歷史人物呢!

至於說禁止,我認為是沒有必要的,但可以責令整改,儘可能接近歷史原型,或者不用歷史人物名稱,加以調整。如之前的荊軻調整成其所謂的“妹妹”阿珂,不就是很好的改動嗎?


電競大王者


囧王者小迷妹來了。

這個事情,小迷妹之前也問過囧王者,囧王者說了這事兒沒辦法避免,而且沒有法律規定不能用。法無禁止即可行。

虛擬歷史,平行時空,架空歷史

在王者榮耀登錄界面的左上方,已經寫清楚了故事背景純屬虛構,並非真實歷史。用到的那些人名,其實也是天美為了蹭熱度,故意起的同名同姓。非要把這些遊戲虛擬人物作為歷史人物來看,就是一種吹毛求疵了。這畢竟只是一個遊戲。

人民日報的批判

小迷妹認為,人民日報的批判更多的是擔心小學生被遊戲所誤導。因為,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學習過歷史。而小學生缺乏必要的判斷力,而且沒有學習過歷史。人民日報此舉正是擔心小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受到衝擊,這一點小迷妹是同意的。小學生,還是遠離王者榮耀比較好。嘿嘿。

王者榮耀初期需要用虛擬時空,歷史名人同名同姓來博取眼球,蹭熱度,提升自己遊戲的知名度,讓玩家更有代入感。這一點,所有遊戲公司都在用,全球也都默認了。霓虹人,這點玩的更多花樣,你見過女性化的亞瑟王嗎?娘化的各種三國人物嗎?但是,長久以往是不行的 ,所以,天美也在努力開發自己的原創人物,並且也獲得了成功。最近開發的百里兄弟,凱,狂鐵,賠錢虎等,都是天美自創的人物,玩家反映還不錯。

戲說歷史,不等於不尊重歷史。正視歷史,反思歷史,才能更好的學習歷史,保護傳統文化。讓我們一起在快樂的遊戲中,學習歷史吧。。(是不是很正能量?)


囧王者小迷妹


所謂遊戲就是一個虛擬世界,既然這樣,我們就要把玩遊戲和現實分開來,因為虛擬世界與現實不搭邊。這是大部分人都懂的道理,為什麼還會有小部分人糾結遊戲人物用歷史人物的名稱呢?


我認為質疑這種做法的人,他們就是就沒有把現實和遊戲虛擬世界分開來看。我們都知道自己是在玩遊戲了,這是個虛擬世界,為什麼還要質疑遊戲人物會不會影響我的歷史觀?這不是很可笑嗎?

《王者榮耀》使用歷史人物名稱只是為了增強遊戲的歷史代入感。玩家們聽著熟悉的中國歷史人物名字,自然會對該遊戲產生親切感和認同感。這是遊戲的營銷策略,吸引更多用戶來玩《王者榮耀》,本身並沒有什麼錯。


國家法律也沒規定遊戲開發商不能使用歷史人物名稱,既然市場有需求,遊戲開發商為什麼不賺這個錢呢?


傳奇冷風君


我覺得沒毛病,那些歷史人物在王者榮耀之前那就是離我們很遠的歷史人物,在王者榮耀之後他們變成性格鮮明,充滿個人魅力,在我們眼前一展風采的歷史人物,王者榮耀不但沒有毀壞歷史還將我們的英雄拉近我們的生活裡。從土裡面埋著,到我們眼前看著讓我們更瞭解他們,他們的人物歷史就是我們文化寶庫閃耀著光輝,日本人都用我們文化大把賺錢例如三國無雙,我們還客氣什麼,用自己文化掙錢給國家交稅天經地義,只是因為創作改動了人物,我覺得一樣🈚️問題,因為這不是歷史這是原創的文化消費app,遊戲不是教歷史,學校不是遊戲公司,真正不能歪曲歷史的是學校的責任

總有人科幻片裡面糾結科學與邏輯,在電影裡面講史實,不是這些人多熱愛科學歷史,你在這裡面糾結是不是也沒打算學好科學與歷史?你要真愛學是不是該去看文獻發表期刊論文,給研究做貢獻,更多的心裡是用自己那點兒知識冒酸水找存在感,就好比孔乙己要教收賬“茴”字的四種寫法一樣,省省吧,你活成這樣就是一個笑話


這就是勞資的名字


遊戲就是遊戲而已...別那麼認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