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讀過最有力量的一段文字是什麼?

劍雪蕭蕭


對於有書君來說,有力量的文字並不是那種讀罷仿若打了雞血一樣讓我振奮的句子,而是在我不知覺的情況下刻在心裡,當某一個情景發生時這段話便會突然清晰地浮現在腦海中,令我的理解愈發深刻的文字。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這段話出自於豐子愷先生的《不寵不驚過一生》。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能感受到這句話的力量。小時候總喜歡氣勢磅礴的排比,哀嘆人生的苦樂,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思,可長到了一定歲數才真的能體會什麼是“欲語還休”,才知道“寵辱不驚”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豐子愷先生自帶頑皮屬性,無論散文或是字畫皆出於隨性隨心,寥寥幾筆勾勒出的便是對人生百態的回應:與人無爭的溫潤,無所不愛的曠達。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

這段話的由來是說,有個年輕人特別崇拜楊絳先生,於是便寫了一封長信表達自己的人生困惑,沒想到楊絳先生給他回信了,信中其實只寫了一句話: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有人說這其實只是一個故事,楊絳先生並沒有說過這句話,但有書君至今還記得當我初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那種震盪心靈的衝擊。感覺是第一次有一句話可以把自己形容的那麼透徹——不讀書,不思考,每天幻想著自己能如何成名,如何一夜暴富。就是這句話讓有書君一下子清醒了,沒有紮實的積累,怎麼能站得穩、走得遠呢?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話來自龍應臺所寫的《目送》。幾年前有書君偶然間讀到這篇龍文章,頓時理解了為何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會成為經典。其實更多的時候是父母在望著我們漸漸走遠的背影,求學、成家、工作...是他們在承受著更多的不捨得、不放心,默默地看著我們大步向前走。我們心中充滿著對未來的嚮往,堅定不移地想要去闖蕩,甚至不曾回頭張望和留戀。有書君認為這段話有力量的原因就在於,它把我拉回了家庭,讓我真正注意到父母的變化,讓我真正瞭解到什麼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有書快看


來與大家分享一些我們珍藏的、有力量的語句:

1.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才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在警告我:我的生活違背了自己的本心。——查理·卓別林

2. 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同時又不抱持任何希望。不管做什麼事,都要當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時又知道這件事根本無關緊要。——賴內·馬利亞·里爾克

3. 對於你所擁有的,要心存感激,這樣你就會擁有更多。對於你所沒有的,如果念念不忘,你永遠都不會滿足。——奧普拉·溫弗莉

4.有人認為愛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點鐘的吻,是一大堆孩子,也許真的是這樣的,萊斯特小姐。可是你知道我是怎樣認為的嗎?我認為愛是想觸碰卻又收回手。——塞林格

5. 所謂勇氣指的並不是無所畏懼,而是明白有除了畏懼以外更重要的事。——安布羅斯·雷德沐,《公主日記》

6. 人間真話本不多,一個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告白。——老舍 《駱駝祥子》

7.大多數人並不真的想要自由,因為自由包含責任,而大多數人害怕責任。——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8.享受當下的快樂,因為這一刻正是你的人生。——莪默·伽亞謨《魯拜集》

9. 五歲時,媽媽告訴我,人生的關鍵在於快樂。上學後,人們問我長大了要做什麼,我寫下“快樂”。他們告訴我,我理解錯了題目,我告訴他們,他們理解錯了人生。——約翰·列儂

10. 世上只有一種真正地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羅曼·羅蘭

11. 當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的父親告訴我這樣一句話,我至今念念不忘。“每當你想要批評任何人時”,他對我說,“你要記住,這世上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所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菲茨傑拉德

12. 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楊絳

13. 我慢慢明白了我為什麼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深刻,吃飯游泳期待它讓我一斤斤瘦下來,發一條短信期待它被回覆,對人好期待它回應也好,寫一個故事說一個心情期待它被關注被安慰,參加一個活動期待換來充實豐富的經歷。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長舒一口氣。如果沒實現呢?自怨自艾。可是小時候也是同一個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小時候不期待結果,小時候哭笑都不打折。———馬德《允許自己虛度時光》

14.我渴望能見你一面,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見你。這不是因為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西蒙娜·德·波伏娃《越洋情書》

15. 凡是讓人幸福的東西,往往又會成為他不幸的源泉。——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以上。歡迎大家來評論跟我們分享最擊中你心的那一句:)


知我心理學


王志文在牢裡的談話:

你們習慣把人群分成罪犯和非罪犯,就是所謂的好人和壞人,並且由此延伸出一些高尚啊、卑微之類的概念,但是我要告訴你,其實一切都是機會而已,窮鄉僻壤的犯罪率低,不意味著那兒的人就高尚,因為他們沒有選擇,沒有選擇就不會有痛苦。

我母親當年改嫁到林家,別的不說,就說林小強對她“無微不至”的騷擾,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但是母親好像並不痛苦,因為她有我,還有弟弟小亮,母親甚至沒有權力來選擇死亡。

而林家大起大落的政治命運,又使我的靈魂加速地走向墮落。我切膚之痛地感受到,我的命運之所以悲慘,原因只有一個---沒權!

所以,從那一天,我就奠定我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我要不擇手段的、瘋狂的去追逐錢和權,然後用它們來報復這個可惡的人類社會。

你知道權力是什麼嗎?權力絕不是說一紙公文就能讓你榮辱升遷的某個職務,權力也不是某種讓你實現人生價值的行為快感,權力的實質是看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和控制他人,乃至整個社會的精神生活。

在你們眼裡,我一定是個十惡不赦的死刑犯,可是,在我自己和那千萬個不幸的靈魂的心目中,我是一個英雄,我是他們的救星、福音。


Jchen76


說起力量,第一反應支撐我度過了大半年“失戀”灰暗日的一句話。

即使是一個人,也要活得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出自劉瑜的《送你一顆子彈》裡,當時因為這句話,看完整本書,散文形式,隨看隨關,還推薦給全班同學。

看到這句話時只覺得突然有一股力量將自己拍醒,一個激靈從床上坐了起來,準備要去約好朋友吃好吃的,然後開始規劃自己的小未來。

後來經歷了考研慘敗,經歷了不太得意的工作,心裡只想著,可能不需要活成一支隊伍,只要活得像個人就好了。

還有一段話,在畢業前夕看某網劇看到的,大概因為感同身受,所以覺得特別有力量,那段話出自網劇《一起同過窗》,是這樣說的:

將來其實沒有那麼美好,也許會越來越不美好。

你們會遇到挫折,會遇到苦難,那些苦難可能是難以逾越的,也可能是無法逾越的。你們會哀嘆命運的不公,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至會覺得到底是眾生皆苦,還是你,是眾生中最苦的那一個。


當時看到劇裡的老師在講臺上對著同學說意味深長的說出這段話的時候,我竟然有點熱淚盈眶。至今想起來仍然覺得這是一段喪而有力的一段話,時刻提醒自己,時運不濟常有時,旗開得勝倍珍惜。

一說起這個網劇,其實還有很多臺詞深得我心,尤其是第二部,從否詞廣告和影視行業的一些令人迷惑的現象,到對於青春,對於愛情,對於人生,對於七情六慾,對於自己和外界的關係等,都頗有見解。你能相信這只是一部低成本不出圈的網劇嗎?

而且導演是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在網劇中兼任編劇。那些話,也算是他的個人感悟,我只能說,我和他的三觀很契合。


關於生離死別,他說:

人們很容易把重逢的畫面勾勒得關於美好,慢慢的,便認為重逢即是美好。忽略了重逢這件事本身,是需要兩個人才能完成。而在重逢之前,那些暗流湧動與陰差陽錯,你無法識破,也無能為力。只能忍受重逢時刻帶給你的措手不及,正是因為重逢的不盡如人意,所以人們才害怕離別,所以離別,才那麼讓人難以接受。

我真的再贊同不過了!!!人生不是隻有歡天喜地積極真能量,還有一些我們需要看清看透的事實人生,這樣清醒的或者未必也不是一種力量。

還有班主任老師對那個非常優秀和乖巧但有點膽小懦弱弱不禁風的女孩說的關於改變的話:

所謂的改變是要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為了逃避之前沒有解決的問題而做出的應急手段。

不要因為外界的磕磕絆絆就試圖給想象中的缺口塗膠水,無論多麼微小,都會改變你人格的完整性。 不要隨波逐流,不要妄自菲薄,如果覺得自己還沒有成為自己最滿意的那個人,首先做的不是盲目地修補,而是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固。

真的從高中開始突破內心束縛力求改變改變自己的我,再次熱淚盈眶。每一字每一句,一整段,我都深深記在心裡。

以上!!


小王子書影記


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瞭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瞭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楊絳

因為在我年輕的時候讀了平凡的世界,當時我讀不懂,再後來我讀曾國藩傳,我發現自己也讀不懂,甚至每當拿起書的時候就會犯瞌睡,以及讀不下去,中途就會放在一旁,但當我現在30多歲的時候,我再拿起平凡的世界以及拿起曾國藩的時候,我會發現那種感覺是不同的,我會沉浸進去產生一種心流感與人物相結合,體會到平凡的世界,再平凡的人都有他自己的世界。體會到曾國藩傳再大的困難,只要去面對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所以目前我的總結就是楊絳先生說的那一句話,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小霞讀書



1.黑夜無論多長,白晝總會到來——莎士比亞《麥克白》

2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奧斯特洛夫斯基

3.凡是經過考驗的朋友,就應該把他們牢牢的團結在你的四周——莎士比亞

4.也許人就是這樣,有了東西不知道欣賞,沒有的東西又一味追求——海倫.凱勒

5.一個懂得恰如其分地熱愛自己的人,一定能恰如其分地做好其他一切事情——哈利法克斯


6.你能夠從外表的美來評論一朵花或一隻蝴蝶,但你不能這樣來評價一個人——泰戈爾

7.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場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實現的目標,完全可能由寬恕去實現

8.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失去,你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大魚海棠》

9.如果你真的沒辦法不去愛一個不愛你的人,那是因為你還不懂地愛自己——張小嫻

10.學會以最簡單方式生活,不要讓複雜的思想破壞生活的甜美


11.人生這道茶,卻不容許我們隨意沖泡,失了分寸,就會成了一生的苦茗——白落梅

12.對人生來說,健康並不是目的,但它是第一個條件

13.好多事情,不會因為你在乎而改變,也不會因為你在乎就變成你喜歡的樣子——張小嫻

14.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復返——羅曼.羅蘭

15.你如果想跟另一個人共同生活,就必須有所讓步——馬克.哈登

16.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好,也不是那麼壞——莫泊桑

17.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崙

18.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莎士比亞

19.這世上總有一些人,非要等到千帆過盡,才開始知道回頭,要等到流離失所,才開始懂得珍惜——白落梅

20.人很少為自己而活,不是為所愛之人,就是為所恨之人——李碧華


酒意姑娘


在閱讀的過程中,經常讀到一些讓我震撼的文字,雖然我的記憶力並不算好,但這種有力量的文字卻總能讓我“過目成誦”,很高興能和大家分享我喜歡的片段。


1、我們都是陰溝裡的蟲子,但總得有人仰望星空。

— —《三體》劉慈欣

相對於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人類可能過於渺小而卑微。但因為人類心有有愛和希望,所以我們又無比強大。


2、我毀滅你,與你何干?

— —《三體》劉慈欣

這是我讀過最霸氣的宣言,再一次突破了實力差距的極限。以前我只會用“天淵之別”“判若雲泥”等成語形容懸殊,但這句話再一次突破了描述實力差距的極限,彷彿讓我置身浩渺的宇宙,去直面敵人帶給我的無與倫比的恐懼。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大慈大悲大憐憫的境界。作者心中所想的並非是如何改善自己的處境,而是胸懷天下所有窮苦的百姓。


4、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 —北京潭柘寺彌勒殿楹聯

“容”:大度量,大智慧;“笑”:淡然中又帶著悲憫的情懷。


5、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 —曾國藩

曾國藩有兩大人生哲學,一是“尚拙”,一是“有恆”。“尚拙”即崇尚笨拙,曾國藩無論學習還是做事,都講究腳踏實地,打牢基礎,不鑽空子,不投機取巧。所以曾國藩無論做事還是學習,基礎都極其牢靠,並因“笨拙”而更加勤奮、更加持之以恆,成為一代名臣和後人學習的榜樣。


6、“人生總是那麼痛苦嗎?還是隻有小時候是這樣?”

“總是如此。”

— —《這個殺手不太冷》電影臺詞

痛苦是必然要經歷的人生體驗,正因為經歷痛苦,我們才需要保持希望;正因為身負壓力,我們才需要砥礪前行。在痛苦中蛻變,成為更好的自己。


7、踏萬古江河,鑄不朽人生。

—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對新生寄語

寬宏博大,讓人熱血沸騰。歷史是不朽的,為歷史做出貢獻的人生,也是不朽的。


8、我不能替你揹負這個重擔,但我可以揹你!

— —《魔戒1:魔戒現身》電影臺詞

偉大的友誼。盡我所能的去幫助你。


9、瞭解世界的黑暗與絕望,卻從不放棄,並以悲天憫人之心去關懷所有不幸的人。這才是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的真正原因,這才是人類最為崇高的道德與情感。

— —《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

最崇高的道德與情感,無法反駁。


10、做人,不認真,你就成不了角兒;可太認真,你就做不了人。

— —《主角》陳彥

對人生的現實寫照。個人認為,堅定自己的信念,並努力下去就好。


#頭條公開課繁星計劃#


天空的藍騎士


以下的話全部出自三島由紀夫

“對於我來說,美必須是這樣的東西。它從人生中遮隔我,又從人生中保護我。”

“從少年時代開始,我唯一的矜持就是不被人理解。”

“讓我著迷的,不是獲得慾望,而是純粹的誘惑本身。”

“她具有一種視他人如糞土的能力,這是慶子永遠開朗的根本原因。”

“你一定貪得無厭。貪得無厭的人往往表現出悲傷的樣子,你還想得到什麼?”

“用一隻手去觸摸永遠,另一隻手去觸碰人生,這是不可能的。”

“我在客觀上是幸福的,誰也無可非議。那麼,我也應該有權蔑視幸福。”

“只要毫無野心,就是優雅。”

“也許是天生懦弱的關係,我對所有的喜悅都慘雜著不祥的預感。”

“精緻的沉默,凌駕於一切之上。”

“我們存在的本身,就是潛在的死亡。”

“不求而得的,往往求而不得。”

以下的話全部出自加繆

“不要走在我後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

“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相反,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我們並不希望改掉弱點,只希望受到憐憫與鼓勵。”

“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帶著病痛活下去。”

“一個人只要學會了回憶,就再不會孤獨,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無困難地憑回憶在囚牢中獨處百年。”

“一切特立獨行的人格都意味著強大。”

“當對幸福的憧憬過於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靈深處升起。”

“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獻給現在。”

“當我聽某個人說話聽煩了,想要擺脫他時,就裝出欣然同意的樣子。”

“真正的救贖,不是廝殺後的勝利,而是在苦難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寧。”

“沒有對生活絕望,就不會愛生活。”

“在隆冬,我終於知道,我身上有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

“我已經沒有時間對我不感興趣的事情再產生感興趣。”

“我的靈魂與我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

“不被愛只是不走運,而不會愛是種不幸。”

“憂傷者有兩種憂傷的理由:要麼他們無知識,要麼他們抱希望。”

“人生在世,永遠也不該演戲作假。”





阿松的讀書筆記


那是一篇高中課文裡面一段文字,這篇課文的名字叫做《記念劉和珍君》,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曾留學日本仙台醫科專門學校(肄業)。“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裡面有這麼一段話

慘象,以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我還有什麼話好說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
沉默啊,沉默啊!
不在沉默中爆發,
就在沉默中滅亡

當時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的內心是震驚,乃至於現在再讀這段,也震撼著我的內心。

我想我永遠也不會體會到魯迅先生以及當時國人的心情

但是作為在五星紅旗下面成長的一名普通,我將會永遠記住歷史上

我的學識有限 我的文字遠遠無法表達出當時我內心的感覺,但是我會記住這種感覺。


句子迷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作者】毛澤東

小小寰球,

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

幾聲淒厲,

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誇大國,

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

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

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

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雲水怒,

五洲震盪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

全無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