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在你眼裡,屬於深圳的喜悅長什麼模樣?有人說,深圳式喜悅是尋找刺激。在充滿挑戰的城市裡主動出擊,迎接周遭的變化。在自我懷疑的時候不斷擊退懦弱,所向披靡。

有人說它是回家後媽媽的番茄排骨湯,你總是叨嘮湯裡多放了鹽,卻在每次看到家中灶臺上煨湯柔柔的火苗時感到喜悅。

有人說它是累了一天後的熱水和沐浴露香味,是完成工作後鑽進被窩時枕頭和床的觸感,安心地閉眼、晚安。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烏龜,策劃,25歲

2012年6月8日下午,再考完一科英語就真的要跟高中告別了。

那天好熱,做完英語看著窗外,那是我人生中最平靜的20分鐘。我什麼都沒有想,只是放空。考完後我們都沒有說話,人潮擁擠。媒體記者堵在校門口,我低頭走了過去,再見了高中。

那年暑假,拿到深圳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是我在三年裡笑得最開心的一次。連因為天天刷題,被坐大了的屁股也感到喜悅。

9月8日,我的大學如約而至。在南區運動場,師兄師姐們用盡渾身解數迎新生,快閃、派傳單、拍照......我和8000多名新生一樣,懵逼又緊張地開始了大學生活。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大學四年,我翻過山和大海,卻沒有越過食堂的人山人海;我找到了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兒去的答案,卻沒有解決早上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的問題;考試前流的淚水碾壓了選專業時腦子裡進的水,只要專業選得好,年年考試勝高考。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老師沒有騙人,四年真的很短。是的,我們都畢業了。

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話,此刻回想起來依舊熱淚盈眶。"一所成功的大學,必有其特殊的氣質,在眾多高校中獨樹一幟;這所大學的校友,必烙上母校的印記,在人生道路上砥礪奮進。此刻,你們即將完成從深大學子到深大校友的身份轉變,你們的談吐、舉止、興趣、志向、品格、思想所傳遞的信息,足以證明這所大學雖然顏值不凡,卻以獨特的氣質和實力屹立於中國高校之林。"

深圳式喜悅,是在夢開始的地方,混得風生水起,活得與眾不同。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蔥花,主持人,28歲

作為一名獨立的現代都市女性,在這個單身橫行的年代,我原本以為有一個今生的摯愛在身邊已經是人生贏家,但是不是,有一隻可愛到犯規的小貓才是。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現在我兩個都有了,所以我覺得我和滅霸之間,只差一副手套。好像有點扯遠了,其實我只是想表明,我是一個幸福感很強的人。

以前我覺得幸福是朋友圈裡的詩和遠方,後來我才發現,幸福其實是每日每天近在眼前生活中的安逸與滿足。這種踏實的安全感根本不用去靠發朋友圈去表達,而是滿滿的填充在心裡的每個角落。

工作一天後回到家裡桌上冒著熱氣的家常菜,每次開門都會在門口迎接你的小86,一聲“親愛的你回來啦”,都是我每天內心充滿能量的理由。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來深四年,是愛把這個陌生的城市變成了家。深圳式喜悅,是有等你開飯的餐桌和等你回家的喵。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傑克,精算師,35歲

作為一名視頻專業出生的人兒,我來深圳第一個的訂單是一場婚禮拍攝。

拍攝前一天晚上我興奮又緊張,在數了1985只綿羊後我睡著了......第二天早上五點鐘起床,扛著機器和設備我坐上了的士。由於休息不好,暈車的老毛病又犯了,終於控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吐了出來。

“師傅,洗個車要多少錢?”

“沒多少錢,但是如果你吐了的話,就要加很多錢......”

“如果....我只是吐了一點水呢?”

“滾~這麼窮還打什麼的士?”

經過跟師傅尷尬的車程後,我到達了目的地。開始了從早上六點多到晚上十點多的拍攝。最後,我得到了人生中第一筆商業拍攝訂單的費用,300元。雖然很少,但是我感到我人生的價值得到了實現。心裡美滋滋......

這種喜悅一直持續到我發現搭檔拿了3000塊的時候。

在我眼裡,深圳式喜悅是付出都有回報,是把日子過成段子。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漁夫,廣告文案,23歲

畢業來深圳工作有一年了一年,工作算不上順心如意,每天都會有點小紕漏,在趕著完成一項工作後,隨之迎來的不是完成工作的喜悅,而是下一份工作開始的煩躁。這樣的深圳讓人喘不過氣來。

半年前那一天,我像往常一樣準備著我的下一項工作,但是令人崩潰的是由於甲方公司對接上的錯誤,導致我整整兩週的工作都成了無用功。

縱使心裡媽賣批,嘴上還是要笑嘻嘻。“好的,我馬上改”,這半年裡這六個字已經成為我輸入法聯想的第一位。我的態度也從“真的覺得不好意思”變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練達。

想化悲憤為食慾,約了幾個好友一起擼肉。邊聽著朋友的嘮嗑邊將筷子伸向食物的我,就這這時遇到了讓我來深圳最開心的一件事情。

一塊骨頭對我笑了。

深圳式喜悅,是把日子過成段子,是有等你回家的貓

深圳包容著我們這些來深拼搏的人,壓力大了不妨去吃一頓羊蠍子。

深圳式喜悅,是在雞毛蒜皮的事裡遇見小確幸。

故事的四個主角來自天南地北:廣東、江西、海南、湖北。他們是城市中的小人物,不斷挖掘藏在城市中的喜悅,書寫屬於自己的自傳。

許知遠說:“喜悅需要的是一種心靈的力量,它讓你如此地專注你的興趣,它可能是愛情,可能是理想,甚至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玩具......”

在這座城市中,這股力量又是什麼?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40個年頭,深圳也進入了不惑之年。邁過中年危機,它要尋找喜悅。今年,綠景將繼續與深圳人一起發現城市的喜悅,感受溝通的喜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