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如今的老戲骨,只能做配角了?

去年上半年,一部《人民的名義》大火,吳剛、張志堅、張豐毅、李建義等“戲骨”級演員貢獻了不凡的演技,妥妥的刷了一把存在感,這部揭露現實的劇也創下十年國產劇收視紀錄。

如今的老戲骨,只能做配角了?

但是今年快要過去一半,古裝劇缺席,現實題材扎堆,人們心心念唸的“爆款”尚未出現。甚至有不少“現實劇”被稱為“四不像”,拉人出戏——不像真都市,不像真奮鬥,不像真人性,不像真面容。

遠離現實的“懸浮劇”就好像漂在表面、沉不下去,演員表現、劇情設置都遭到觀眾拷問。而其中“老戲骨”的演技有筋骨有深淺,一次次被宣傳劃重點,引得網友拍手稱快。

YING SHI RE BO

老戲骨成為演技的中流砥柱

不知從何時起,“流量明星+老戲骨”成為劇目的優質選擇,流量明星負責吸引流量、撐起顏值,老戲骨成為一部劇演技的中流砥柱。

就如正在熱播的《歸去來》,這是一部唐嫣、羅晉“情侶檔”聯手出演的現實題材劇。

圍繞著“留學生群體”和“父輩權謀”這一主題,展現出多種留學在外的學生奮鬥形象,也刻畫了他們和父輩一代人之間的溝通和隔閡。

“老戲骨”飾演的父輩一代分別代表著社會的各個陣營。王志文飾演的書澈父親書望,是個深諳社會潛規則、身陷權商交易的老社會人。施京明飾演的蕭清父親,是個不被利益矇蔽雙眼的精英階層,勤勉清正、兩袖清風......

如今的老戲骨,只能做配角了?

老戲骨的演技不在於多少句臺詞,人性的複雜、成人世界的暗流湧動、對孩子教育的張弛糾結,都隱藏在他們的眼神和麵部肌肉當中。

劉江導演曾在採訪中把王志文稱作是“大演員”,並表示,王志文是全劇演技的標尺,臺詞一字不錯

如今的老戲骨,只能做配角了?

這一點,在之前的民國劇《遠大前程》裡也有體現。這部劇裡,陳思誠飾演的洪三元到上海想奮鬥出個遠大前程,遇到了上海的公司權利之爭。

裡面不乏老戲骨,如倪大紅飾演的永鑫大老闆或天洪、趙立新飾演的永鑫陸昱晟,以及劉奕君、金士傑等實力演員助陣,詮釋了什麼叫做“有老戲骨的地方就有戲。”

如今的老戲骨,只能做配角了?

劇播出後,有網友評論“這部劇唯一的零差評可能就是老戲骨了,幾十位老戲骨沒能拯救陳思誠的油膩。”

YING SHI RE BO

年輕演員後勁不足

在這些影視劇中,實力派演員的表演加入了自己的生活沉澱,一顰一笑、舉手抬足都有戲中人物的風範,與之相比,年紀較輕的演員表演的紕漏更容易顯現。

如《歸去來》裡的主角唐嫣、羅晉曾被網友質疑年齡與角色不符。羅晉飾演的角色看上去成功有為,少了一分“學生氣”。

而殷桃在《愛情的邊疆》裡演繹了文藝秋的一生:無論是妙齡嬌羞的少女、顫顫巍巍的老人,隱含有層次豐富的表演底蘊。

在《遠大前程》裡,這份懸殊表現得更為明顯。

如果沒有眾多老戲骨加盟,陳思誠的輕喜劇風格表演,尚不會招致多少吐槽。但是加上半個演藝圈的老戲骨後,各有千秋的實力大佬襯托下,陳思誠的拼力表演也變了味,收視率和口碑節節走低。

如今的老戲骨,只能做配角了?

以“顏值”、“流量”為特點的年輕演員,和老戲骨飆戲時刻的演技不濟、修煉不足逐漸顯現。

如今的老戲骨,只能做配角了?

雖說每一個老戲骨都是從小鮮肉走過來的,小鮮肉也具有成為老戲骨的潛質,但如今的對比現狀還是應該令年輕演員提起警惕。

YING SHI RE BO

實力派老戲骨,就必須做配角?

這兩年來,觀眾的審美不斷提高,“老戲骨”這個詞慢慢流行,這裡的“老”並非一定要年齡大、資歷深,而是社會沉澱、生活領悟、演技能力的深遠。

無論是《白鹿原》、《人民的名義》、《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還是今年上半年播出的《陽光下的法庭》,老戲骨的精湛演技一次又一次獲得觀眾認可。

如今的老戲骨,只能做配角了?

甚至在《演員的誕生》、《聲臨其境》這些演員實力對決的綜藝裡,也迎來了劉敏濤、張鐵林、趙立新、唐國強、陳建斌等戲骨。

如今的老戲骨,只能做配角了?

有句話說,一個時代缺少什麼,就越會強調什麼。

現在,無論是綜藝節目創新,還是影視劇收視保障,都離不開“老戲骨”這樣的字眼,他們的“重要性”不必多說。但從現實的角度來說,像《人民的名義》這種演員年齡層次的劇目並不多,留給老戲骨的角色多為配角。

客觀來看,老戲骨的戲劇沉澱、使命信念都是這個浮躁的影視劇市場稀缺的部分,他們值得更多機會,他們的精神應該一代代傳承下去。

但是,一部僅有“老戲骨”參演的劇,影響力不比流量劇也是正常現象。

如今的老戲骨,只能做配角了?

如《陽光下的法庭》和爆款《人民的名義》類型相似,集聚何冰、王志飛、劉之冰等實力演員,看似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現實卻很慢熱,並未成為第二個《人民的名義》。

由此看來,給予老戲骨更多機會的同時,年輕演員提升自己也是要緊的事。演技可以磨鍊,態度才是關鍵。胡歌曾在採訪中說,自己用了八年力氣,從偶像的泥沼裡爬出來。

如今的老戲骨,只能做配角了?

而如今的年輕演員,隨著年齡增長,努力把自己變成戲骨才是正確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