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穿越雨崩,除了徒步還可以有哪些方式?

Hiro_TheHunter


我是遠山墨雨,去過雨崩,願意與您分享去雨崩的經歷與感受。

雨崩是愛好戶外、愛好徒步的人們嚮往的地方,有句傳言說“不去天堂,就去雨崩”。根據最近日期(今年“五一”期間)去雨崩的朋友反饋回來的消息,穿越雨崩的方式除了徒步、騎騾子,沒有第三種方式。

雨崩村位於梅里雪山腳下,屬於梅里雪山腹地,四周崇山峻嶺環抱,進出村子只有兩條驛道,西當村和尼農大峽谷,其中以西當驛道最為方便。

我們是前幾年去的雨崩,自駕到西當村,從西當村開始走,12公里的上坡路,6公里下坡,就到雨崩上村了。出雨崩是原路返回到西當村。

進雨崩時全程徒步,大假期間、又遇上下雨天氣,徒步時間較長:上午9:45從西當溫泉出發,13:30到達埡口(3900米海拔,12公里),下午14點左右從埡口出發,16點到達徒步者之家客棧,在上村和下村之間(海拔3000米左右,7公里),歷時6個小時。出雨崩時的行程:從雨崩到埡口,騎騾子,12點至13點30分,從埡口到西當溫泉,徒步,13點30分至17點。

近期,很多驢友出雨崩時走尼農大峽谷,這一條路我還沒有走過,據說都是下坡,更好走一些。從上雨崩出發,直到走出尼農峽谷,大概約有不到十公里,海拔從3400米降到2600米,風景甚好,但也有不少危險、難走的路段,走這條路,交通工具依然只有雙腳和騾子,哈哈。

綜合周邊驢友及自己去雨崩的經驗和目前的路況,穿越雨崩的路線以從西當村進雨崩、再從尼農大峽谷出雨崩最為合理。不管怎麼樣,要想穿越雨崩,目前除了徒步方式,你只有騎騾子一種方式可以選擇啦,哈哈。

有關徒步雨崩的行程記錄在我的遊記中,有興趣可以去看我的今日頭條文章,謝謝!

最後想說一句,雖然有些辛苦,對於一個愛好戶外徒步的人來說,雨崩還是非常值得去的。

謝謝!


遠山墨雨


雨崩村位於梅里雪山腳下,被奔騰的滄瀾江所環抱,雨崩在藏語中的意思是珠寶聚集的地方。整個山莊依山而居,人煙稀少,景色非常的原生態,猶如一片世外桃源。由於雨崩村四面群山簇擁,至今無公路可通,進入雨崩只有西當方向和尼農方向兩條驛道,所以當地人都是靠著騾子或馬拉運物資的,進去只能徒步或通過騎馬。

她就這樣靜靜的坐落在群山之中,恍如世外桃源一般。這裡人跡罕至,除了驢友,只有20幾戶本地人。電也是近幾年才通到這的。熱愛徒步的夥伴一定要去走,建議登山運動裝扮,再帶兩三天的換洗衣物,零食和水,裡面歇腳點離的遠。

行李太多可搭騾子,200多大洋。自駕的朋友哪個口進去需要從哪個口出來,因為西當和尼農兩個出入口離的路比較遠,當然在出入口也可再打車去原來的入口,如果錢多的話,推薦路線:西當入—雨崩上村—雨崩下村—雨崩河—尼農出。此線路既可觀賞雨崩的美景,又可感受徒步雨崩的驚險,而且回程時伴隨著雨崩河一路下山,輕鬆愉快,關鍵還可以欣賞七彩峽谷。雖然有3、4公里臨澗險路,但只要不恐高就沒問題。

這樣的世外桃源已經很少了,所以我希望去那裡的朋友們一定要保護好那裡的環境。零食儘量少帶,因為包裝袋會汙染環境,而當地還沒有能力處理這些垃圾。瓶裝水能不買就不要買了,當地水很好喝的。不能降解的垃圾儘量不要丟在山上,因為即使丟在垃圾桶當地人也沒辦法處理,你不能指望他們用騾子和馬把垃圾運到城裡處理掉。


澎湃視野


你好,我是一名摩旅者。

↑雨崩村指示牌


其實出去旅遊方式有很多,總有一款適合自己,雨崩村我很熟悉,現在還記得2016年騎摩托車去西藏在雲南省的情景,去雨崩村旅遊無論徒步、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都很適合,雲南省德飲縣去雨崩村28公里路程,德飲縣周邊還有明永冰川、梅里雪山,可以說選擇旅遊方式有很多,最重要就是交通方便。

↑滇藏線214國道

雲南省德飲縣與西藏芒康縣交界,而滇藏線與川藏線在芒康縣併線匯入318國道,雨崩村在滇藏線214國道附近的村莊,飛來寺相信很多人都熟悉,都位於德飲縣附近。

↑冰川雪山

穿越雨崩村並不是難事,路上最可貴就是自然冰川,滇藏線的風景只能用風情萬種來形容,穿越雨崩村無論徙步也好,對我來說適合自己的旅遊節奏、腳步才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